
IDC列间空调采购技术规范书
1.技术规范书
1.1基本要求
1、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应满足本工程之需要。
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投标单位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及要求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产品。
3、本次招标设备的设计、加工制造、材料、电气装置、检验、试验、安装等应保证符合有关最新规范、标准并适合于本项目。所有计量仪器必须符合国际计量标准。
4、本技术要求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投标单位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及要求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产品。如果本技术规范书与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有不一致的地方,按照较高要求执行。
5、按照本技术规范书的产品所涉及的专有或专利技术,招标人认为知识产权使用费已经包
括在投标总价中,招标人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而单独支付额外的费用。
2.引用标准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50174-2008
2.《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19413-2010
3.选型依据
设备生产厂商必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提供相关认证证书。
4.技术要求
本次IDC列间空调机组选型范围如下表:
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
总冷量要求(kW) | ≥38 |
送风方式 | 水平送风 |
室内EC风机数量 | ≥2 |
风量(m3/h) | ≥8400 |
加湿量(kg/h) | ≥1.5 |
冷风比(m³/h) | ≤4.0W |
加热量(kW) | ≥6 |
室内机尺寸(宽×深×高mm) | 600×1200×2200 |
进风温度 | 37℃ |
冷凝温度 | 45℃ |
1.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机械性能
1)外观工艺、检查:机柜表面喷涂均匀、无破损;信号灯、开关、测量显示装置布局合理。
2)操作及维修安全、方便,可在设备前面及后备进行维修。
3)结构工艺:部件排列合理、整齐;导线颜色和截面合理,布放平整;接插件牢固;进出线符合工程需要;具备抗震措施。
4)标牌、标记:应平整清晰。
2.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电气性能
1)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的电气性能应符合IEC标准
2)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 380V(±10%)
3)频率:50HZ (±2HZ)
3. 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适应环境
温度:室内 0℃ — +40℃
室外 -25℃ — +45℃
湿度:≤95%RH
4. 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温度、湿度控制性能
1)列间精密空调应能按要求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具有制冷、加热、加湿、除湿等功能。
2)温度调节范围:+17℃ — +40℃
温度调节精度:1℃ ,温度变化率< 5℃/小时
湿度调节范围:40% — 60%RH(回风24℃/ 45%时)
湿度调节精度:5%RH (制冷量≥20KW)
温、湿度波动超限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5. 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机组性能
1)单台设备制冷量应不小于“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要求。
※2) 列间精密空调应有较大的送风量,满足“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的要求。同时机组应具有低冷风比,冷风比≤4.0W/(m³/h)(回风温度24℃、相对湿度45%,室外温度35℃)。
3)列间精密空调应能应解决机房的高显热量负荷, 24℃,45%RH工况下,机组显热比≥0.85,此工况为列间空调工况。
4)列间精密空调应具有高效节能性,压缩机具有较高的能效比,涡旋式压缩机COP ≥ 3.0(回风温度24℃、相对湿度45%,室外温度35℃)。要求必须配置变频压缩机、电子膨胀阀、EC风机,能够实现按需控制风量和冷量输出,配合EC风机、直流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方案达到最佳的制冷效果和最低的能耗。
※5)机组应有节能措施的设计,为保证换热效率,并降低风阻,应选用大面积蒸发器。列间精密空调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要求机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万小时。
※6)机组的室内风机系统,为保障其可靠性,应包括2套以上独立的风机和电机,系统数量应满足“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的要求。
※7)机组室内风机必须采用EC风机,可通过控制面板直接调整风机输出风量及机外余压,机组的室内风机系统应能够方便的从机组正面取出进行现场维修,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8)列间精密空调的加热性能:
具备电再热器,需采用3级电加热器,电加热量满足“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要求,采用PTC电加热器或带不锈钢翅片的镍铬铁合金密封发热元件,保证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和报警且安全可靠。
9)列间精密空调的除湿性能:
机组在需要除湿运行时,列间精密空调应能够降低风机转速,快速响应除湿要求,减少空气过冷及热补偿需求,降低列间精密空调除湿过程耗电量。
※10)列间精密空调的加湿性能:
应采用耗能低、卫生、安全、无粉尘二次污染的加湿器,加湿量不低于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的要求。
11) 列间精密空调的控制系统:
A、应具有先进的微处理控制器;
B、应采用先进的模糊逻辑控制或PID调节技术 ;
C、应具有大屏幕真彩色触摸显示屏,能显示温湿度曲线,具有图形显示机组内各组件的运行状态的功能;
D、应具有大容量的故障报警记录储存的功能,存储历史告警信息不小于200条;
E、机组应具有过欠压、缺项、错相、漏水、过滤网脏堵等报警及故障诊断,告警记录功能,自动保护,自动恢复,自动重启动等功能。
12)每台机组都应具有独立的控制系统、显示器、加热器、加湿器、独立的温湿度传感器。以保证每台机组的正常运行及高精度运行。
13)每台机组标配回风温度和送风温度传感器,送回风温度控制方式可选。
14)每台机组应采用框架式结构,双层面板,钢板内嵌防火吸音棉。
6.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监控性能
1)列间精密空调机组应具有方便的现场监控及远程监控能力;
2) 系统应具有三遥性能:
遥测项目:回风温度、回风湿度,显示机组工作状态等。
遥信项目:开/关机,回风温度过高/低,回风湿度过高/低,过滤网正常/堵塞,风机正常/故障,压缩机正常/故障等。
遥控项目:空调开/关机
3)系统应具备通信接口:
具备RS232/RS485接口,且应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信号端子对地承受直流电压500V、1分钟不击穿或闪烁);
4)免费提供通讯协议:
设备运行参数的设置 设备应具有智能判断功能,对于超常规的参数设置(错误命令),应能自动拒绝。
5)准确度对三遥量:
开关量和控制操作准确度应达到 100%;
模拟量精确度应达到 交流电量误差 ≤2%
非电量误差 ≤5%
设备显示面板或表头显示值应与从通信接口读出的三遥量值保持一致。
7. 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冷却设备
1)列间精密空调机组采用风冷的冷却方式。
2)列间精密室外冷凝器的选配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保证足够的散热量需求。
3)列间精密空调室外机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防腐性能,适应多种环境条件。
4)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风冷冷凝器可水平或垂直安装。
5)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风冷冷凝器的风机电机等应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6)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冷凝器出厂时应保压,管路端口应有防止异物进入的措施。
8. 列间精密空调机组安装特性
1) 在设计要求的室内、外组的安装正、负高差或水平距离条件下,列间精密空调机组能在较高效率下可靠运行。
2)室内空调机组要求前后可维护,以便放于冷热通道中灵活维护,需可以靠装、并装。
3)机组走管、走线方式订货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9. 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适用性:
1)列间精密空调机组要求送回风方式为前送风后回风。
2)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送风余压应能适应模块实际的送风距离要求。并可根据设计需要提供更高余压,提高机组送风余压应不减少机组的送风量。
3)列间精密空调机组应为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工况和负荷下的应用。
4)列间精密空调机组的零配件规格统一或成为系列,并易于更换。
5)列间精密空调机组尺寸需满足“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设备颜色由订货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5.文件要求
1. 厂商应具有本选型技术要求提出的全套技术文件及安装方案,所有文件的文字说明应通俗易懂,所有图纸的图幅和图形符号等均应规范化。
2. 技术文件内容要与所针对的设备一致,由于软硬件修改而导致文件的任何修改,厂商均应提供修改或补充的印刷文件。
3. 技术文件主要内容要求:
1)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2)设备主要配件清单
3) 2年内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备品备件清单价格表。
4. 投标单位还需提供以下证明文件
1) 生产厂商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生产厂商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生产厂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4)提供产品出厂合格检测报告及省级以上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5)须提供厂商生产许可证书
6) 产品彩页,安装、维护和操作文件,包括:
产品彩页;
安装手册;
操作维护手册;
6.培训及服务要求
1. 技术资料
用户应有权复制供货方提供的各种资料,作为维护管理用。
2. 供货方应具备交钥匙工程的能力,供货方的服务应能包括产品提供、配套设备提供、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全套服务项目。
3. 技术培训
为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供货方应负责培训用户维护人员,使维护工作人员能完全熟悉并掌握软硬件维护技能,及时排除一般的设备故障。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为维护及安装工作所必须的相关文件的讲解 。
2)设备的安装和测试 。
3)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
4)硬件电路结构和原理 。
5)软件结构 。
4. 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1)供货方应根据产品销售情况,设立相应的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网点,确保设备使用地点的用户能够得到及时优质的售后服务。
2)设备在安装调试、现场测试、试运行、终验后的保修期内及在保修期满后,因系统设计技术、设备质量等问题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或出现用户无法自行处理的问题,供货方必须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3)供货方应提供整机保修期为2年,压缩机保修期为5年;保修期从设备终验合格之日起。
4)供货方在保修期内和保修期外,应能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软件修个月改和版本更新。
5)在保修期内和保修期外,系统设备如有重大故障,供货方接到用户电话后,必须在24小时内赶到现场并排除故障。
更多推荐
机组,空调,设备,列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