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灾爆炸应急处置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容易爆炸的设备主要有维修工作中使用的氧气、乙炔气瓶、原油罐、甲醇、甲醛储罐等危化品及燃气锅炉等压力设备。容器爆炸的危害,通常有:壳体裂成碎块或碎片向四周飞散而造成危害;容器破裂时产生冲击波,导致周围人员伤亡;盛装有毒介质的容器破裂时,产生有毒液化气体,造成周围人员伤亡。
造成容器爆炸的因素主要有:设备维修过程中,没有对管线或容器等进行清理、吹扫、隔离及气体检测。
2 应急处理
2.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在维修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应立即采取一切措施,切断事故的源头。操作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向班组长报告。同时,应向控制室报告处理情况。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事故时,操作人员应当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各专业小组按职责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2采取有效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按照先控制后消除的原则,针对火势发展蔓延的速度和燃烧面积的大小,及时采取统一指挥,迅速控制火势,截击火势,防止蔓延,突破重点区域,消除险情,分围,迅速决策。
(2)首先,救援人员迅速查明现场是否有烧伤、中毒情况,将烧伤、中毒人员尽快转移到现场,严重的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3)在事故现场设置火灾、爆炸警戒区,指挥员工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根据事故情况和危害程度做出应急决策,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展开救援,扑灭火灾风险。如果事故扩大,你无法自救,应立即报警,请求外界支援。
(4)在进行火灾侦察时,要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体及其周围物体的名称和主要危险特性、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并根据危险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灭火和火灾疏散的人员。消防队员应穿专用防护服,占据上风或侧风位置,避免有毒有害气体侵入。
(5)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当火势较大时,先停止火势的蔓延,控制燃烧范围,再逐步扑灭火势。
(6)可能发生爆炸、爆炸、水花飞溅等特殊危险,需要紧急疏散时,应按照统一的疏散信号(手持高音)和疏散路线及时进行疏散。
3 培训和演习
3.1定期组织学习应急预案相关知识和火灾、爆炸应急救援常识;
3.2加强职工火灾、爆炸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3.3对每一次动火,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或报告;
更多推荐
应急,火灾,爆炸,疏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