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基本情况介绍
1、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介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政务外网)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和[2006]18号文件要求建设的我国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政务部门,满足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的政务公用网络。政务外网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不需在政务内网上运行的业务。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上承载了包括国家应急平台体系、金审工程、金安工程等50余项全国性重要业务应用,依托政务外网建设并支撑了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法人库、国家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先导工程等国家重大核心业务系统,为全国性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及重大工程部署创造了较为完善的平台设施环境,为促进和支撑相关部门履行政府职能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有效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二期升级改造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中央广域骨干网和城域网,建成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公共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试点示范平台,完善网络安全防护和网络信任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形成互联互
通、集约共享、安全可信、统一规范的网络交换体系和业务支撑平台。目前二期已初步建成,网络承载能力、数据交换能力、业务支撑能力、网络信任服务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容灾备份能力全面提升。
2、国家政务外网的结构和规模
国家政务外网由中央广域骨干网和中央城域网构成。中央广域骨干网一期为双星结构,采用双路由、SDH双链路,其中主链路带宽155M,备链路带宽4M;中央城域网为2.5G光纤环网,有5个互联网出口,带宽合计1290M;用户接入采用裸光纤或MSTP专线,网络带宽可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期建成
后,在北京(三里河、广安门)2个核心结点的基础上,新增上海、广州、成都、西安4个大区结点构成A平面,完善32个省级落地结点构成B平面,形成双平面骨干网络架构,同时广域骨干备份电路由4M按需最大扩容到155M(先期扩容至30M);扩容和改造中央本级互联网出入口,出口扩到6个,总带宽扩容到2700M。
截至目前,国家政务外网横向已连接中央政务部门及相关单位超过150个,已有国家审计署、应急管理部、民政部、商务部等五十多个政务部门的全国性业务系统在政务外网上运行,业务类型包括视频、图像、语音、数据传输等多种;国家政务外网纵向已连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并通过地方政务外网向地(市)和县延伸,地市级和区县级覆盖率分别超过100%和100%。政务外网目前已成为我国连接部门最多、覆盖地域最广的政务公用网络。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信道,采用IP技术,组成中央城域网和广域骨干网,建有中央级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电子认证系统和中央网管、安管中心建设。政务外网业务模型和网络拓扑结构如下所示:
政务外网工程业务模型
3、政务外网的功能结构
国家政务外网是架构在基础传输网络之上的IP网络,是能够支持数据、语音、视频应用的多业务网络,其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政务外网功能结构图
国家政务外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构建“统一的网络平台、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和统一的服务体系”,包括:
(一)网络平台
主要是利用基础传输网络资源,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共享环境,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主要包括政务外网广域骨干网、央城域网、省市政务外网、专用的虚拟专网等。国家政务外网还提供通过互联网安全接入政务外网或本部门业务专网服务,同时提供IP地址注册与分配、域名注册与分配、域名解析、安全电子邮件等基础网络服务。
(二)应用支撑平台
国家政务外网建设政务外网数据中心,为政务信息资源的登记、备案和跨部门跨地区的交换提供服务,为有需求的部门和地区提供数据备份和托管服务;建
设面向政务部门的政务云,建设统一的政务外网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立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实现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和国家基础信息资源的目录服务等。建立和完善政务信息分类标准、登记制度和数据交换制度,构建了完善的信息采集、登记、处理、交换、利用和发布平台。
(三)安全保障体系
政务外网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含了网络防护与隔离系统、数据认证与加密传输系统(第三层VPN)、防病毒系统等;网络信任体系包含了PKI/CA系统、权限管理系统和认证授权审计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了中央和省两级安全管理中心(SOC)以及制订符合政务外网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技术规范等。
(四)外网服务体系
构建了统一的政务外网服务体系,保障外网稳定可靠运行,其中网络管理负责各级外网的管理,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和网络运行服务;信息交换提供政务信息资源和国家基础信息资源的注册登记、信息发布、交换和共享服务;安全管理组织制定、实施政务外网安全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供病毒防护、安全认证、安全评估、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等服务;客户服务通过整合资源,组建队伍和建设呼叫中心、政务外网网站等,方便快捷地响应各部门和各地方业务应用的需求,处理客户投诉,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4、政务外网政务云平台
基于中央级政务外网建设了政务云平台,中央党政机关建设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时可利用政务外网云平台现有资源,实现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不再新建独立的数据中心,避免重复投资。政务外网云平台具备资源池化、按需分配以及数据级容灾等基础能力,为党政机关开展公共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支撑
服务。
目前已经部署和支撑了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中国网站、一带一路官网、法人库、国办大督察系统、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系统同城灾备系、国家信息中心门户网站及其下属子站、国家公共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国家外专局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民政部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全国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平台、政务外网安全
邮箱测试系统,整合了国家发改委先导工程二阶段云平台后支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金价工程系统、能耗在线、信息共享可视化系统以及其他内部应用等,共计运行虚拟机近1000台。
下一阶段,随着外网政务云进一步整合和政务外网、信用二期等应用深入开展,政务云运行的虚机预计将达到2000台。
5、政务外网驻场运维服务人员招标的特点
本次招标中的驻场运维服务人员涉及到机房值班以及网络、安全、服务器、存储设备、通信、云平台、呼叫中心、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等技术支持和业务运行保障人员。相关主要设备安装在国家政务外网主、备两个机房(分别在木樨地国家信息中心机房和广安门信息大厦机房)及廊坊数据中心,另有一部分网络设备安装在各中央政务部门(分布在各接入政务部门)和省级接入节点(分布在各省会城
市)。为保障政务外网的畅通、安全和可靠,及时、快速、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类故障,因此需要一家具有大型网络系统及设备运维能力和经验,具备各类专业技术运维人员的服务提供商派驻相应人员,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办公室统一组织领导下,承担并完成政务外网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第二节政务外网现有主要机房情况
1、木樨地机房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木樨地机房是政务外网的主机房,也是政务外网的数据中心,政务外网的广域网核心、城域网核心、互联网联通BGP出口等均在此机房,机房具体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8号B座四层,整体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包括数据机房(占地100余平方米)、网络机房(占地100余平方米)、应用机房(占地200余平方米),此外还有CA机房以及监控大厅等。
2、广安门机房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广安门机房是政务外网的辅机房,政务外网的广域网核心、城域网核心、互联网电信BGP出口等均在此机房,具体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的信息大厦三层,面积超过100平方米。
3、廊坊数据中心
启用了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廊坊中心,机房建在润泽国际信息港,位于廊坊经

更多推荐

政务,国家,系统,平台,外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