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海大集团股票行情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以马鞍山市废弃钢铁厂为例
2023年9月16日发(作者:霍适)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以马鞍山市废弃钢铁厂为例

丁晓浩;张磊;付立婷

【摘 要】本文以马鞍山市废弃钢铁厂景观重建为列,结合于我国工业废弃地的发

展现状,以"锈色记忆,绿色脉搏"为设计主题,对工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进行剖析,

诠释了废弃地重建的重要性和方法,定义了景观更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归纳

了工业废弃地中自然景观和工业景观的重建设计手法及历史文脉的保留和继承的必

要性,对工业景观、生态景观的景观重建或更新和工业文明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建议。

【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期】2016(000)001

【总页数】2(P63-64)

【关键词】废弃地;钢铁厂;景观重建;绿色景观

【作 者】丁晓浩;张磊;付立婷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淮南师范学

生物工程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阜阳师范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TU985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城市工业用地的空间结构和规模大小的改变,产生了大量

城市工业废弃用地,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这些工业废弃地大多过

度开发、严重污染并且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经过改造,可将这些污染严重的工业

废弃地用作其他用途[1].本文旨在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的研究,并以马鞍

山市马钢股份公司废弃钢铁厂的生态景观重建为例,通过提炼钢铁厂的相关元素,

并和先进的景观生态设计理念相结合,应用到废弃钢铁厂的设计改造中去,将废弃

的钢铁厂改造成为具有钢铁主题和生态理念的景观公园,从而能够对我国工业废弃

地的更新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马钢股份公司的废弃钢铁厂位于马鞍山市慈湖乡,占地面积约5公顷,该厂区北

侧为联合西路,西北侧为沿江大道,东侧为慈湖河,西南侧则为山体马鞍山.该钢

铁厂在废弃前主要进行钢铁的锻造、冶炼,原工厂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具有

材料堆场、生产厂房、成品堆场等,因此在废弃后有大量的废弃厂房、冶炼和运输

钢铁的设施,可依情况进行保留或者拆除,通过对该废弃钢铁厂的景观重建,意在

建立一个集工业文化、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主题性公园.

该方案的设计主题是“锈色记忆,绿色脉搏”,追求简洁,现代、舒适之感.该规

划区域是废旧钢铁厂,属于重工业废弃地,其存在不仅占用土地,同时也对环境和

毗邻的水系造成了污染,故通过对用地性质的转变、利用与更新进行景观重建.

2.1 “锈色记忆”

资源型城市的工业遗存问题我们常常难以回避,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对工业废弃地的

处理,包括工矿、旧厂房和旧仪器设备等的处理.历史不仅属于博物馆和文献资料,

都市本身就是一座开放的历史博物馆[2].发现和整理这些工业遗存,是对城市文脉

的挖掘和保护,是居民情感的延续,故在本设计中将之称为“锈色记忆”.为了体

现这个主题,我们尽可能的保留了原有废弃建筑,比如说将废弃建筑改造成了建设

博物馆,用来展示这些巨大的工业文物,那些废弃工业设备、构筑物,则将视情况

保留或被处理雕塑或者小品.

2.2 “绿色脉搏”

工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业废弃地的污染性,如建筑垃圾的污染.

在重建过程中绿色和生态是很重要的一个理念,“绿色脉搏”的寓意是拥有绿色,

生活才有脉搏,生命才有动感,因此,改造后的区域应该是具有绿化、美化环境功

能的,同时也起到将工业废弃地与城市区域有机的联系或者融合,以满足人们对绿

色、对生态的要求.

依据该规划区域其所在建筑的形式风格,将其定位为一个充满工业气息的现代化公

.设计区域分为南北两块区域,依据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进行分区,北侧区域以

硬质铺地为主,整个空间开敞、大气;南侧区域以自然式水系结合植物配置营造出

了一个安静、细腻空间.

3.1 整体布局

在整个主题公园设计中,以简洁的线条、灵活的构图、多变的材料来表达出一种人

与机器、建筑、自然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来体现一种追求自然、奔放、的简

约之美.同时使用了对景、障景、框景等各种设计手法来体现设计的多样化,使得

各种空间在功能上各有侧重的同时又在视觉上相互渗透.利用曲线的流畅柔和打破

钢铁构筑物所带给人的生硬感,拉近工业与游客的距离,整个环境景观和谐统一,

连成一个统一的绿色自然空间体系,绿地的审美和使用价值得到了提高.

3.2 布局构思

3.2.1 利用和保留原工业景观、建筑物等的形体框架

工业景观具有独有的厚重、宏伟之感,同时其所具有的时代印记更是给人无限遐想,

所以在设计该钢铁主题公园时对原有景观、建筑物等保留或者稍加改造其空间结构,

主景观大道:10m;次干道:5m;游憩小道:1.5-2m.

道路规划时主干道为一条直的长轴线连接主入口和南次入口,为了避免这种用直线

条带来的生硬呆板的感觉,在直线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曲线,西侧一条曲线形的次干

道连接全园,再加以各种自然的游憩小道,在平面上活跃了构图形式,也在空间上

构成灵动自如的曲线风格.

3.2.3 色彩的应用

在工业废弃地改造中,一些作品大胆应用鲜明的色彩,来强调工业景观,使突出、

醒目,将破败的工业场地变成绚丽多彩的世界[4].在方案设计中,运用了较多鲜艳

明亮的颜色,如红、黄、蓝等,如利用钢铁柱网框架与攀援植物形成的“绿格子”、

专类小花园、红色的钢铁构筑物、蓝色的博物馆,但是同时也要注意色彩的应用要

节制,在统一的前提下加以调整.

3.3 功能分区

全园总共分为六个区,有主入口广场区、文化娱乐区、科普教育区、运动健身区、

水上活动区和安静休息区.

3.3.1 主入口广场区

入口作为钢铁主题公园前庭区的首要地段,具有“窗口”作用.主入口广场区位于

规划区域北侧,位于联合西路和沿江大道交叉口,故以此为主入口,在设计中保留

了原钢铁厂的两个大高炉,高30m,直径18m,作为入口处的标志性景观建筑物,

体现着主题“锈色记忆”.

3.3.2 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区主要由向心广场、文化小广场、音乐演播厅组成.在设计手法上比较现

代化,为的是体现一种时代精神.向心广场西侧与次干道相连接,之所以命名“向

心广场”是在设计手法上采用了一种向心式的表达,由各种不规则四边形向广场中

心发展再结合花池和木质平台、坐凳来营造出各种小空间,体现一种钢铁的凝聚的

现代化的精神.向心广场南侧为音乐演播室,是废弃钢铁厂的原生产工厂加以局部

改造而形成的,尽量保存了内外部结构,改造成了一个音乐演播厅,为城市居民的

生活增添了色彩.

3.3.3 科普教育区

主要由博物馆和中心广场组成,充分体现了钢铁工业文化、艺术和当地历史文化、

人文特色.博物馆,也是有原废弃生产工厂改造而成,保留了由工业价值和艺术的

各种设备.同时在博物馆展示厅展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游客在建筑博物

馆里一览全景,了解钢铁的种类、制作工艺和用途,让孩子们更多的参与、更好的

学习.与博物馆相连接的是中心广场,中心广场上有一组较高的钢架构筑物.这些都

体现并发扬了钢铁工业文化,让这种“锈色记忆”得以继续.

3.3.4 水上活动区

该规划区域东侧为慈湖河,故在设计中引入了慈湖河的河水营造了水系.该设计的

水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北侧的大水面和相对较小的南侧水面,有大有小,有开有

.水上活动区主要为北侧水面,设有亲水广场和亲水平台等设施,并与阳光大草

坪相连接,映衬着音乐演播厅.

3.3.5 健身运动区

该区主要位于规划区域最西侧,与次干道相连接.由潜水俱乐部、攀岩准备室以及

攀岩运动训练场组成.潜水俱乐部原为大型储气罐,攀岩训练场则原为废料堆积厂,

均是经过改造而成.通过这些改造为人民提供了健身运动的好场所.

3.3.6 安静休息区

安静休息区主要是园南侧,围绕着南侧的自然小水系而成,形成各种安静休憩小空

间,主要由咖啡厅、保留的一段废弃铁路、亲水广场、亲水平台以及储料仓的结构

而形成的专类小花园共同组成,以自然式为主,坚持生态、绿色的设计理念,结合

其他分区的绿化共同表现主题“绿色脉搏”.

3.6 景观设计

3.6.1 软质景观设计

3.6.1.1 植物配置

树种选择方面,选用马鞍山市主要乡土树种香樟作为整个设计的基调树种,缤纷的

花卉与浓郁的树木相互映衬,形态各异的钢铁小品、构筑物悠然自得地点缀其中,

多彩的植物配置柔化了硬质景观的线条;垂直绿化方面,建筑的柱网框架可以成为

攀援植物的支架,形成一个个“绿格子”或者“红花瓶”.围墙采取通透式垂直绿

化,使墙内外景观形成一体.咖啡厅东西两侧在近建筑墙基处种植地锦,进行墙面

垂直绿化,缓解夏季西晒,营造较好的环境绿化美化效果和生态功能;在色带的运

用上,采用红花檵木和大叶黄杨、金森女贞形成红黄绿相间的色彩搭配,既活泼热

烈,又不乏沉稳和理性.

3.6.1.2 水景设计

本方案采用了自然式的水景设计,并配置木桥、亲水平台、花架等园林小品,共同

构成一处休闲的小景,周围配置景观置石等,夏季垂柳依依,别有一番风味.

3.6.2 硬质景观设计

硬质景观主要是指用人工材料或主要依靠人工材料创造出来的景观效果,其构成元

续发展,毫无疑问,新的技术也必将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还要继

续并且逐渐补充完善.工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应

该打开视野,在尊重和保护历史、注重生态和文明的前提下,将这些历史遗留的工

业废弃地转化为舒适宜人的户外活动空间.

1〕赵超.城市工业废弃地活力重生的景观修复途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

,2011.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26.

3〕王建国,戎俊强.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再利用,世界建筑

[J].2001,(6):17-22.

4〕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

中国园林,2003(03):11-18.

5〕赵元卉.武汉滨水区域景观设计方法初探[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6〕胡涛,陈同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7〕王向荣.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计理论与实践[J].

国园林,2001(2):50-52.

西园雅集-紫金银行东方财富网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以马鞍山市废弃钢铁厂为例

更多推荐

马鞍山绿地世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