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
建筑设计的发展史
[1]
在古代,建筑技术和社会分工比较单纯,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并没有
很明确的界限,施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往往也就是设计者。在欧洲,由于
以石料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两种工作通常由石匠的首脑承担;在中
国,由于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这两种工作通常由木匠的首脑承担。他们根
据建筑物的主人的要求,按照师徒相传的成规,加上自己一定的创造性,
营造建筑并积累了建筑文化。
在近代,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分离开来,各自成为专门学科。这在西
方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到产业革命时期才逐渐成熟;在中国则是
清代后期在外来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所包含的内容、所要解决的
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相关学科越来越多,材料上、技术上的变化越来
越迅速,单纯依靠师徒相传、经验积累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客观现实;
加上建筑物往往要在很短时期内竣工使用,难以由匠师一身二任,客观上
需要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这就促使建筑设计逐渐形成专业,成为一门独
立的分支学科。
建筑设计的科学范畴
广义的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由
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的成果越来越广泛深入,
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
燃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
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
但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它所要解决
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
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
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
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更少的劳动力、更少的投资、更少的时间来实现上
述各种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以建筑学作为专业,擅长建筑设计的专家称为建筑师。建筑师除了精
通建筑学专业,做好本专业工作之外,还要善于综合各种有关专业提出的
要求,正确地解决设计与各个技术工种之间的矛盾。
建筑设计的工作核心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面临的矛盾有: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需
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投资者、使用者、施工制作、城市规划等方面和设
计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由于对建筑物考虑角度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建
筑物单体和群体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矛盾各个技术工种之间在技术要
求上的矛盾;建筑的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几个基本要素本身之间的
矛盾;建筑物内部各种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局部和整体、这
一局部和那一局部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构成非常错综复杂的局面。而且
每个工程中各种矛盾的构成又各有其特殊性。
所以说,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寻找解决上述各种矛盾的最佳
方案。通过长期的实践,建筑设计者创造、积累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和手
段,可以用图纸、建筑模型或其他手段将设计意图确切地表达出来,才能
充分暴露隐藏的矛盾,从而发现问题,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交换意见,使
矛盾得到解决。此外,为了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还需要提出多种方案进
行比较。方案比较,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从整体到每一个细节,对
待每一个问题,设计者一般都要设想好几个解决方案,进行一连串的反复
推敲和比较。即或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也还要不断设想有无更好的解决方
式,使设计方案臻于完善。
总之。建筑设计是一种需要有预见性的工作,要预见到拟建建筑物存
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这种预见,往往是随着设计过程的进展而逐
步清晰、逐步深化的。
为了使建筑设计顺利进行,少走弯路,少出差错,取得良好的成果,
在众多矛盾和问题中,先考虑什么,后考虑什么,大体上要有个程序。根
据长期实践得出的经验,设计工作的着重点、常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
到局部、从大处到细节、从功能体型到具体构造、步步深入的。
为此,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分为几个工作阶段:搜集资料、初步方案、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和详图等,循序进行,这就是基本的设计程序。
它因工程的难易而有增减。
设计者在动手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各种有关的外部条件和客
观情况: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地质、自然环境等;城市规划对建
筑物的要求,包括用地范围的建筑红线、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的控制等,城
市的人为环境,包括交通、供水、排水、供电、供燃气、通信等各种条件
和情况;使用者对拟建建筑物的要求,特别是对建筑物所应具备的各项使
用内容的要求;对工程经济估算依据和所能提供的资金、材料施工技术和
装备等;以及可能影响工程的其他客观因素,这个阶段,通常称为搜集资
料阶段。
在搜集资料阶段,设计者也常协助建设者做一些应由咨询单位做的工
作,诸如确定计划任务书,进行一些可行性研究,提出地形测量和工程勘
察的要求,以及落实某些建设条件等。
编辑本段
建筑环境设计有三大步骤
第一,对要勘测对象的外部环境进行观察 。
第二,对要勘察对象的地基和整体形状进行观察。
第三,为楼体预先定向 , 确定房屋坐何方向最佳 。
编辑本段
建筑设计的工作指南
设计者在对建筑物主要内容的安排有个大概的布局设想以后,首先要
考虑和处理建筑物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其中包括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建筑物对城市交通或城市其他功能的关系等。这个工作阶段,通常叫做初
步方案阶段。
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建筑师可以同使用者和规划部门充分交换意见,
最后使自己所设计的建筑物取得规划部门的同意,成为城市有机整体的组
成部分。对于不太复杂的工程,这一阶段可以省略,把有关的工作并入初
步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也是整个设计构思基
本成型的阶段。初步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的合理布
置。 要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合理安排,各得其所。这不仅出于功能上的
考虑,同时也要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来设计。
当考虑上述布局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建筑物各部分相互间的交通
联系。交通贵在便捷,要尽可能缩短交通路线的长度,这不仅为节省通道
面积,收到经济效益,而且可使房屋内部使用者来往方便,省时、省力。
由于人们在建筑物内是循着交通路线往来的,建筑的艺术形象又是循
着交通路线逐一展现的,所以交通路线的巧妙设计还影响人们对建筑物的
艺术观感。
与使用功能布局同时考虑的,还有不同大小、不同高低空间的合理安
排问题。这不只为了节省面积、节省体积,也为了内部空间取得良好的艺
术效果。考虑艺术效果,通常不但要与使用相结合,而且还应该和结构的
合理性相统一。至于建筑物形式,常是上述许多内容安排的合乎逻辑的结
果,虽然有它本身的美学法则,但应与建筑物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脱离内容的外形的美,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而扎根于建筑物内在因素的
外形美,即内在美、内在哲理的自然表露,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
技术设计的内容包括整个建筑物和各个局部的具体做法,各部分确切
的尺寸关系,内外装修的设计,结构方案的计算和具体内容,各种构造和
用料的确定,各种设备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各技术工种之间各种矛盾的合
理解决,设计预算的编制等。
这些工作都是在有关各技术工种共同商议之下进行的,并应相互认可。
技术设计的着眼点,除体现初步设计的整体意图外,还要考虑施工的方便
易行,以比较省事、省时、省钱的办法求取最好的使用效果和艺术效果。
对于不太复杂的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可以省略,把这个阶段的一部分工作
纳入初步设计阶段,另一部分工作则留待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
施工图和详图主要是通过图纸,把设计者的意图和全部的设计结果表
达出来,作为工人施工制作的依据。这个阶段是设计工作和施工工作的桥
梁。施工图和详图不仅要解决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和具体做法,还要从艺
术上处理细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包括思路上、逻辑上的统一性,造型上、
风格上、比例和尺度上的协调等,细部设计的水平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
个建筑的艺术水平。
对每一个具体建筑物来说,上述各种因素的组合和构成,又是各不相
同的。如果设计者能够虚心体察客观实际,综合各种条件,善于利用其有
利方面,避免其不利方面,那么所设计的每一个建筑物就不仅能取得最好
的效果,而且会显示出各自的特色,每个地方也会形成各自特色的建筑风
格,避免千篇一律。
当前,电子计算机的利用越来越广泛深入,电子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正在促使建筑设计这门科学技术开始向新的领域发展。建筑设计的“方法
论”已成为一门新学科。这就是研究建筑设计中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和问
题的规律,研究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程序关系,从而建立某种数学模式
或图象模式,利用电子计算机,帮助设计者省时省力地正确解决极为复杂
的问题,并替代人力,完成设计工作中繁重的计算工作和绘图工作。这个
新的动向目前虽处于开始阶段,但它的发展必将为建筑设计工作开辟崭新
的境界。
更多推荐
设计,建筑物,工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