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喷头-中鹏教育工作怎么样

2023年9月21日发(作者:宁鸿彬)
第七章 武 装
民国以前,皆实行募兵制,民国22年(1933)国民党政府实行征兵制。1950年以后,
广大劳苦大众翻身当家作主,为“保家卫国”自愿参军参战,当时是志愿兵役制。1955年
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1978~2006年,九亭镇出兵最多的是1979年,有49名青年应征入
伍,最少的是1995年,有7名青年应征入伍。
1949年以后,民兵组织作为国家和平建设的重要保障,其建设和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
高度重视,特别是1958年开展的“田头当战场,饭前饭后瞄几枪”,“全民武装,全民皆兵”
的活动,给人记忆尤深。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军事技术的发展,民兵组织也更精干,训
练也渐趋专业化。
第一节 兵役制度
一、募兵制
民国以前,皆实行募兵制。辛亥革命期间,松江军政府曾先后4次招募巡士、民团、
水兵和学生近千人。
二、征兵制
民国22年(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征兵制。征集壮丁,就地训练。抗战胜利后,
变成“抽壮丁”。当时将适龄壮丁统一编号,由当局内部抽签,中签者为应抽壮丁。有钱人
家为了躲避出丁,可出钱“买壮丁”来替代。好多穷苦人家则因此东躲西避,谓之“逃壮
丁”。当局则借此机会强收“壮丁捐”,对穷苦百姓进行敲诈勒索。
三、志愿兵役制
自愿参军参战,是我国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实行的兵役制度。1950年
以后,广大劳苦大众翻身当家作主,分到田地,为“保家卫国”,广大适龄青年纷纷自愿参
军。每当各乡、各村出兵时,广大村民为光荣参军的青年戴大红花,骑上马,群众敲锣打
鼓欢送。1951~1953年抗美援朝期间,松江曾进行3次志愿军的征集工作,九亭地区有金
吴张惠仁等7名青年应征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战斗,有的还在战争中光荣负伤,立功受奖。
四、义务兵役制
现役 1955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
征集方法每年1次,一般为“冬季征兵”,但也有少数年份在春季征兵,征兵开始,先由市、
县发布命令,县、乡(镇)成立领导小组,有其乡(镇)武装部门具体经办,通过宣传发
动,适龄青年报名,在经过体检、政审,合格者确定名单后,由县征兵办公室批准,发给
入伍通知书。应征青年,年龄为18~22周岁,以男性为主,少量征集女性。
预备役义务兵役制分服现役和预备役两种。预备役分士兵预备役和军官预备役。
1956年进行过预备役登记,后因“大办民兵师”和“文化大革命”而中断。1985年后恢复
登记,士兵预备役分一类二类,一类预备役为18~28岁,二类预备役为29~35岁。“兵役
法”规定,凡是年满18~35岁的男性公民符合服兵役条件的,除了应征服役的外,都必须
进行预备役登记。九亭地区1987年符合预备役条件登记的退伍军人227人,服一类预备役
162
的159人(普通兵72人,专业兵87人);服二类预备役的68人(普通兵28人,专业兵
40人)。
1978~2006年九亭镇(乡、公社)应征青年入伍情况表
入伍人数入伍人数入伍人数入伍人数
(人) (人) (人) (人)
29 10 10 10 1978 1985 1993 2000
49 12 13 11 1979 1986 1994 2001
18 11 7 8 1980 1987 1995 2002
25 7 13 9 1981 1989 1996 2003
27 15 9 7 1982 1990 1997 2004
28 10 8 11 1983 1991 1998 2005
15 9 9 7 1984 1992 1999 2006
年份 年份 年份 年份
第二节 民 兵
一、武装机构
1949年5月,泗泾区设有武装委员,下辖1个武装班,称区中队。同年8月,区中队
扩建为三个排,担负消灭土匪肃清敌特,保卫土地改革成果,维护地方秩序的任务。九亭
地区乡、村以上干部,均随身携带武器,治安护村。
1950年,泗泾区政府设武装部。设部长、干事各1人。九亭地区各乡设有武装委员会,
担负征兵和民兵工作。1957年,区武装部改为乡武装委员会。1958年10月,设立公社武
装部。
1978年3月,成立九亭公社武装部。同年12月23日,松江县人民武装部任命李品凎
为九亭公社武装部部长。1993年,由张明岐接任九亭镇武装部部长,2001年,有王镇洲接
任九亭镇武装部部长。
二、民兵组织
1949~1957年泗泾区建立民兵大队部,九亭地区联农乡、新民乡设民兵中队。
1958年8月,实行“全民武装,全民皆兵“。泗联公社成立民兵团,下辖11个营。
九亭地区设有一营、二营、三营、四营和新桥公社八营、九营,共有6个民兵营。
1970年3月10日,成立松江县武装民兵独立团,新桥、泗联、佘山、天马为第四营。
1974年,成立松江县民兵指挥部泗联公社团部。同年9月,县建立武装基干团,公社
建立武装基干连,受县民兵指挥部领导。
1978年3月,建立九亭公社民兵团和武装营。倪金龙任民兵团团长,李品凎任武装营
营长,许文华任民兵团政治委员兼武装营教导员。共有民兵5600余人,基干民兵977人,
其中男民兵811人、女民兵166人。1981年,调整民兵组织,撤销公社民兵团,改为民兵
营。压缩了民兵年龄,简化了民兵组织层次,适当减少了民兵数量。基干民兵从1980年的
3597人减少到到1983年的594人。1987年基干民兵从上年360名减少到320名,1992年
基干民兵3个连,共300名。1998年,通过整编基干民兵有3个连,9个排,26个班,共
163
240人。军地通用技术人员64名,战时可动员兵员158名,普通兵178名,专业技术兵62
名,民兵应急机动分队60名。
2006年,整编后,全镇共有基干民兵267名,其中,应急分队60名,民兵导弹连10
名,防空营117名,步兵营35名,安全警戒分队10名,其他专业保障分队20名,空军预
备役导弹团15名和20名“五七”炮营预备役人员。
三、民兵训练
民兵成立初期,训练以“小型”、“就地分散”为主要形式。1958年“全民武装全民皆
兵”,开展劳武结合的群众性练武活
动,“田头当战场,饭前饭后瞄几
枪”。1964年、1965年,贯彻党中
央民兵组织、政治、军事“三落实”,
民兵训练达到高潮。所有基干民兵
就地训练,连排干部统一参加县集
训。1977年以后,按照国务院下发
的民兵军事 训练,“五年规划”和
“三年纲要”,对参训人员、时间和
训练内容进行调整,训练人员逐年
减少。 训练内容以技术和单兵战
术为主,突出“三打”(打飞机、打
民兵训练
坦克、打空降)“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训练。2000年以后,基干民兵分片集
训,九亭、新桥、泗泾为一个片。2004年5~6月,松江区组织民兵57高射炮实弹练习,
九亭有16名民兵参训,以击中拖靶两次、击落拖靶一个,名列上海民兵高炮分队第一名。
2005年8~10月,南京军区组织57高射炮实弹检验性训练,九亭20名民兵参加。
2006年9~10月,南京军区组织民兵在射阳举行的预备役第三防空群实弹演练,九亭
有16名优秀骨干民兵参加,在实弹射击中直接命中标靶,取得优异成绩。
四、生产建设
1978年4月,九亭基干民兵180人赴昆冈公社华田泾修建水闸,挖土5000立方米。
同年9月1085人次修筑亭北公路,计筑路1443.6立方米。同年冬,902人开挖九亭“码
头河”,计完成土方14151立方米。1983年5月,基干民兵80人次抢挖“九亭影剧院”地
下层,完成土方2700立方米。1984年5月,基干民兵35名埋设电话电线杆360根,总长
度达18000米。1988年在“为振兴九亭经济发展乡村企业献计献策多作贡献”活动中,九
亭金属拉丝厂二车间民兵班,通过技术革新,改造原车间设备,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全年
节约电解铜3吨左右。
五、拥军优属、扶贫帮困
1983年,各大队民兵在“三抢”大忙中帮困难户抢收种,参加426人次,被帮困军烈
属26户,困难户39户,合计帮困551工时。1984年,在第三个“文明礼貌月”活动中,
全乡民兵种树35000棵,打扫87个公共场所,修、冲厕所30只,出动1725人次竖电线杆、
挖鱼塘。帮困助耕762人次,共帮助75户军属、困难户种好责任田,为小学铺路打围墙。
1985年,民兵突击劳动1375人次。帮困助耕参加240人次,帮困对象105户,出动1750
人次维护社会治安。
164
日本侵略者在九亭地区联农、新民两乡的罪行统计
被杀害人数(人)
乡别
杀死 关死 烧死 奸死
联农乡 53 1 1 32 30
新民乡 19 1 2 15 24
被强奸妇被烧房屋
女(人) (间)
附录 日本侵略者罪行录
一、民国28年(1939年)农历三月二十六、二十七日,日本侵略者窜至东八千沟小
茶馆,以查“土匪”为由,派了3个翻译、5个日军便衣进行搜查,结果一无所获,却当
场枪杀无辜百姓36人。村民陆永泉膝盖处放上杆棒,双脚跪地,被压死。日军威胁不准收
尸。屠杀后的第二天,日军巡视见少了2具尸体,马上补抓2人加以枪杀。有两老人正在
哭尸,被日军发现,即将他们反绑起来,施以敲牙、割舌酷刑,其状惨不忍睹。
二、民国29年(1940年)农历三月初八,抗日游击队与日军在九里亭龚家激战1小
时,游击队撤退后,日本侵略者焚烧民房。龚家村村民龚益和准备的结婚酒席,被抢吃一
光。同时,又放火烧屋,龚家宅被烧毁草屋5间,瓦房3间,稻堆3个,另有数间房屋被
烧坏。
165
经济适用房政策-众泰 股票

更多推荐
九亭二手房出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