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

09年中国承包商和工程设计企业双60强揭榜

新华网上海11月6日电(记者陆文军):在我国政府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谁将入围今年新一届的建筑行业领军方阵? 由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与中国《建筑时报》共同主办的2009年度中国承包商和工程设计企业"双60强"于日前揭晓。

一年一度的"双60强"排名已迎来第六个年头,从榜单数据的背后,探寻的是中国建筑行业前行的脉络,以及中国建筑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尽管2008年经历了许多磨难,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去年下半年后暴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使整个世界经济大幅度下降。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入围的"双60强"企业主动应对,在我国政府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逆势而上,稳步发展。以2008年企业的总承包营业收入为排名依据的今年"双60强"入围企业,其总体的营业收入依然增势强劲。

两大特点

据主办方之一《建筑时报》透露,今年入围的60强企业,与上届"双60强"榜单相比,其业绩表现更为抢眼,体现了两大特点,一是企业的业绩稳步攀升;二是入围的门槛大幅提高。今年入围的60家承包商,其总承包营业额高达16000多亿元,与去年60强上榜企业相比,增长18.5%;今年入围的60家工程设计企业,其整体业绩也十分可观,设计总营业收入达650多亿元,同比更是增长了35.9%。这些数据进一步表明,"双60强"作为中国建筑业的龙头企业,其快速发展的良好表现,正是中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态势的写照。

今年入围的"双60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业绩也十分可喜,值得关注。据初步统计,60强承包商去年海外市场总承包营业收入已达到180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30.9%;工程设计企业海外营业收入达7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34.7%。这些数据显示,无论是承包商还是工程设计企业,在海外市场不太景气的大背景下,能够有如此高的增长,说明了中国的承包商与工程设计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上,步伐明显加快,拓展国际市场的理念及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战略的格局已逐步形成。

企业业绩的快速攀升,促使入围"双60强"企业的门槛也大幅度的提高。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入围"双60强"门槛的提高,表明了中国建筑业企业的规模正在不断做大,市场份额也正逐步向品牌企业集聚。以承包商为例,去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61000多亿元,而入围的60强承包商总营业收入却高达16000多亿元,占了全国产值的四分之一强,产业的集中度已逐步提高。在新一届承包商榜单上,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等几家行业内老牌的"航空母舰"依然守住前三位。而在工程设计企业60强榜单上,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依然位居榜首,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分列第二、第三位。

两大趋势

今年入围的"双60强"企业除了业绩明显好于上年外,有两大发展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入围60强企业中,企业规模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的落差正在逐步加大。据透露,今年入围承包商60强的中央企业共有13家,而13家央企的总承包营业收入却高达10000多亿元,占整个60强企业营业收入的62.5%,尤其是超千亿元以上规模的企业,均被央企占居,无一家地方企业;工程设计企业同样是中央企业的天下,在入围的60强企业中,央企更是占居40多席,在超50亿元规模以上的设计企业中,全部都是"国字号"设计公司。这些现象的显现与进一步的差距拉大,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会带来何种的意义,产生怎样的影响?很值得业内专家去深入研究。二是在中国建筑业最强阵容中,国有企业依旧占居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且有着进一步扩张的趋势。据了解,在今年入围的60强承包商中,尽管民营企业占居了24席,但从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上来看,已无法与国有承包商相抗衡。入围承包商60强的24家民营企业,其总承包营业收入约在2300多亿元,仅占了60家营业收入总数的15%左右,强弱之明显已可见一斑。(完)


-

更多推荐

企业,中国,承包商,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