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发(作者:)
(一)常用气象术语
1、时间用语(北京时)
白天:08-20时
夜间:当日20时-次日08时
2、天空状况用语
晴天:天空无云,或中、低云云量不到天空面积的1成,或高云云量在4成以下。
多云:天空云量较多,有4-7成的中、低云,或有6-10成的高云。
阴天:天空阴暗,密布云层,或稍有云隙,而仍感到阴暗。
3、降水用语
阵雨:是指雨势时大、时小、时停,雨滴下落和停止都很突然的液态降水。
雷阵雨:指降水时伴有雷声或闪电的阵雨。
毛毛雨:指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下落情况不易分辨。迎面有潮湿感,落在水面无波纹,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匀地润湿地面而无湿斑。
阵雪: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降雪。
雨夹雪:雨滴中同时夹带雪花的降水现象。
积雪:雪覆盖地面出现堆雪情况。
4、降水量
降水量——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规定以毫米(mm)为计量单位。降
水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气象学上经常使用雨量等级或雪量等级来描述降水强度,具体见下表(单位mm)。
雨量
等级
微量降雨
(零星小雨)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
量值
<0.1
0.1~9.9
10.0~24.9
25.0~49.9
50.0~99.9
100.0~249.9
≥250.0
雪量
等级
微量降雪
(零星小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大暴雪
特大暴雪
24小时
量值
<0.1
0.1~2.4
2.5~4.9
5.0~9.9
10.0~19.9
20.0~29.9
≥30.0
5、气温
气温——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标准观测场内百叶箱中距地面 1.5 米高处所测得的温度,单位为℃。气象上常用的有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算术平
均值,有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等。
最高气温:一般指白天出现的最高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前后。
最低气温:一般指夜间出现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06时前后。
6、风
风——天气预报中所说的风是指标准观测场内风塔上离地10米高处所测得的风向和风速。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一般用16个方位来表示风向。风速是指空气在水平方向运动的速度,以米/秒(m/s)为单位。为便于使用,把风速按一定量级区间划分为风力等级。具体见下表:
风力等级 风速(m/s) 风力等级 风速(m/s) 风力等级 风速(m/s)
0
1
2
3
4
5
6
0—0.2
0.3—1.5
1.6—3.3
3.4—5.4
5.5—7.9
8.0—10.7
10.8—13.8
7
8
9
10
11
12
13
13.9—17.1
17.2—20.7
20.8—24.4
24.5—28.4
28.5—32.6
32.7—36.9
37.0—41.4
14
15
16
17
18
41.5—46.1
46.2—50.9
51.0—56.0
56.1—61.2
≥61.3
7、能见度
能见度——指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的轮廓和形体的最大水平距离, 单位: km。
8、雾
雾——指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km以下的天气现象。根据水平能见度大小分“雾”(能见度500~1000m)、“浓雾”(能见度50~500m)和“强浓雾”(能见度不足50m)。
9、霾
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
更多推荐
水平,降水,天空,风速,地面,气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