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
给燕子留个门
干亚群
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
一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
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
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
欢迎它们。
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
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于是,
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
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
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的,
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去年
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燕子似乎并不嫌弃,
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
儿。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
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喃呢的声音。我们那儿
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如果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二
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床,都要
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喃呢,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
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
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
宿的。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来的时候嘴里肯定
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你一口草我一口泥,
共筑着它们的窝。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
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
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村里小
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燕子都不如,
它们还懂得温情。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
只筐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
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
黄黄的小嘴。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子飞进飞出,喂养
着它们的小宝宝。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
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独立觅食为止。而小燕子长大的那
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
当燕子爸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梁上是一片喧闹。
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个个
缩回窝里安静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
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这样一路地飞远。如果还不到
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
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
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就像大人牵挂会玩的孩
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
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纪的
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以村里很多人建房
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
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
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
也不会有燕子进出。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
远了。
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年复
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以至回忆燕子确确实实
的叫声,却模糊了。村民习惯了关门。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给燕子留个门》,略有删改)
1.村里人的哪些行为表现了对燕子的重视和喜爱?请简要概
述。(6分)
2.请结合语境,分析“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中“仪式”
一词的妙处。(3分)
3.“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你如
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4.请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5分)
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
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
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5.“村民习惯了关门”,你赞同村民的这种做法吗?请说说你
的理由。(4分)
答案解析
1. (6 分)① 春天,开门欢迎燕子归来。② 村里的老人
看燕子,听燕子的呢喃。③ 晚上给燕子留着门。④ 把拆下来的燕
子窝放在树杈上。(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每点2分,若答到“村里
小夫妻吵架,拿燕子作比。”和“ 建房多选择在秋天。”各得1分,
意思对即可)
2.(3分)“仪式”一词用在比较神圣的典礼上,在文中大词
小用,写出晚上做最后一件事的庄重和认真,体现了燕子在“我们”
心中的位置(体现“我们”对燕子的喜爱)。(意思对即可)
3. (4分)岁月流走,当村里迎来一座座新楼后,燕子却在
慢慢离去,人和燕子和谐共处,如一家人一般生活的热闹场景只能成
为美好的回忆。(能从“燕子离去”和“人与燕子共处的场景成为回
忆”两个点上进行回答即可,每点2分)
4. (5 分)通过对燕子的神态、声音、动作等细节的描写,
写出了燕子双飞双宿的生活习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燕子间的温情,
也表达了“我”对燕子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与下评议写人类夫妻相处
的情景相映衬。(意思对即可)
5.(4分)示例— :不赞同。门犹如一道屏障,隔离了人和
燕子,门又像一把锁,封闭了人心的善与爱,村民的这种习惯,是对
燕子的拒绝,是人性的自私,在村民一次次的关门中,人类和鸟儿和
谐共处的画面在一点点消逝,人类善良友爱的心灵也在慢慢硬化。
示例二:不赞同。燕子到来,带来了热闹,带来了福气,关
门,拒绝了燕子,疏远了燕子,村子变得寂寞,人心也变得空虚,人
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走向僵化。
示例三:赞同。关门并没有完全剥夺动物的生存空间,人们
建房改善自身生存条件是合情合理的。(观点1分,理由3分,言之
有理即可,理由只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上得2分,能扣住文意,有较深
刻的领会得3分)
更多推荐
回来,时候,飞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