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美国的建筑与室内设计 

李玉德 

摘要 

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发展与大众生活 

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建筑与室内设计 

方面。本文以典型的建筑物为倒,比较、 

分析了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美国建筑与室 

内设计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同时对装饰 

艺术运动在美国不同地区的不同表现进 

行了比较。讲究恢弘、壮丽的气派同时 

混杂了美国大众艺术、通俗文化等因索 

的美国装饰艺术运动生命力旺盛 后来 

影响至北美和欧洲,意义深远 , 

关键词 

装饰艺术运动;美国;建筑;室内设计 

美国“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建筑与室内设 

计方面。从纽约发起的装饰艺术运动一开始就与法国不同,比较讲 

究恢弘、壮丽的气派,同时也混杂了美国大众艺术、通俗文化的一 

些因素,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财源充足, 

国力鼎盛,建筑业发达。 “装饰艺术”风格正好适应了美国新兴富 

裕中产阶级的口味,这种新的设计方式在建筑上强烈地体现了出来。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建筑家们开始尝试采用新的建筑材料, 

特别是金属和玻璃。 “装饰艺术”风格在纽约的发展,就是装饰动 

机与新材料的混合采用。 

纽约电话公司大厦是纽约最早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代表。 

该建筑完成于1926年,成为装饰化特征明显的作品。稍后,该电话 

公司的纽瓦克大楼,内部采用了更加典型的壁画和墙面装饰,大厅 

中使用磨石子的墙板,更加接近于法国的“装饰艺术”风格。 

影响较大的是1930年完工的克莱斯勒大厦。该建筑高度超过 

305米,曾一度是纽约曼哈顿地区最高的大楼。虽然这座大楼也是 

20世纪20年代晚期较重视功能的典型的商业大楼,但其富有特色 

的装潢使这栋大楼成为装饰艺术运动的经典作品。建筑顶部由七层 

楼构成、由金属覆盖的长圆顶(图1)令人叹为观止,每一层都由 

相叠的拱形结构组合而成。最上面开有以耀眼的镍铬钢材为框的三 

角形天窗。各个天窗组合形成阳光放射形图案,尖顶高耸入云,在 

阳光下闪闪发光,是装饰艺术运动动风格的最好的纪念碑。建筑的 

五十九楼墙角处立有鹰形苋嘴,在第31层带翼暖炉盖(图2),虽 

不如宏伟的圆顶抢眼,但使整栋大楼的轮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最 

引人注意的是大楼顶端由27吨不锈钢制成的尖塔,它使得大楼高度 

达到1046英尺,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高。室内的电梯门(图3)、邮 

箱等设计,采用耀眼的金、银及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运用直线、 

方形、三角、圆弧等造型方法,简洁中显出豪华,也是明显的装饰 

艺术运动风格。 

另外一栋于1931年8月完工的帝国大厦,很快又 

超过了克莱斯勒大厦的影响。该大厦由威廉-兰柏设计,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部,都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 

从此以后,这种风格在美国广泛流行,费城、芝加哥、 

水牛城等地部出现了大量的此类建筑。其中胡德设计 

的位于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厦是这种风格最杰出的代表。 

该建筑呈现边缘锋利的优雅风格,顶部阶梯形后退的 

设计纯属装饰性质。大楼无论是结构风格,还是室内 

设计、壁画、雕塑、家具、壁板设计、餐具、电梯内 

部和电梯门的设计及屏风、墙面装饰(图4)、浮雕、 

尔(Richfield)石油大楼。该建筑高l3层,上方耸立 

着一座两段式阶梯形后退的高塔,高塔顶端又有一座 

广场设计,都具有既统一又丰富的特点。建筑保存有 

杰尼欧(Alfred Janniot)和詹尼韦恩的青铜雕饰带, 

高达130英尺的灯塔(图7)。大楼外观以水平状黑 

色上釉陶瓦和垂直的金色带状陶饰交错而成,沿着短 

墙是一组由雎刻家帕蒂捷安(Haig Patigian)所设计 

尚伯朗与曼希普的青铜雕像(包括普罗米修斯像,图5), 

以及劳瑞、弗里兰德(Leo Friedlander)和迈尔(H 

的金色带翼雕像,象征原动力。入口处上方的梯状对 

称横饰带使对比抢眼的效果更加完美。大厅的组合天 

花板五彩缤纷,青铜制做的系列电梯精致闪亮。墙面 

为加地夫绿石(Cardiff green)点缀的黑色大理石, 

ilderth M eiere)的作品。大楼内部的装饰集中在由 

德斯基(Donald Deskey)所设计的((无线电城音乐厅)) 

(图6)中,他摈弃传统,追求阔气的设计,整一而 

辉煌的效果给经济危机之后心态疲乏的人们带来心灵 

上的振奋和刺激。 

美国西海岸的“装饰艺术”风格强调工业化的简 

沉稳而奢华。 

洛杉矶的“装饰艺术”建筑概括为两大类型:一 

种是20世纪2O年代所谓的“锯齿型(zigzag)现代 

主义”,与巴黎原来的风格,特别是纽约风格有千丝 

万缕的联系,强调垂直走向和从低往高的阶梯形后退 

设计。第二种是20世纪30年代的“流线型现代主义”, 

与原来的装饰风格已有很大差别,强调水平走向,圆 

弧形墙角与栏杆,玻璃砖与圆窗设计建筑物的动感与 

流体力感。这种类型的建筑包括泛太平洋会堂、可口 

单几何特征,采用众多的曲折线条和形体结构,并从 

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流线型运动中吸取养分,形成 

具有时代感的建筑风格。早期出现了一些与纽约风格 

十分接近的建筑,到20世纪2O年代中后期,设计师 

开始探索适合于本地风土人情和市场的新改良“装饰 

艺术”风格。洛杉矶最精美的装饰派代表作是李奇菲 

可乐罐装工厂、加州石油服务站以及一些早已不再营 

业的路边餐馆。坐落于洛杉矶中央大道南段1334号的 

可口可乐公司罐装工厂,墙体为从汽车设计上改变而 

来的流线型风格,大量采用金属特别是铝等工业材料 

作表面装饰。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上,追求时代感、运 

已经不复存在。 

“装饰艺术”风格传人佛罗里达时,风格变得更 

加调和。这里出现了一种将现代几何元素与活泼的亚 

热带风情结合在一起的风格,其中以迈阿密海滩南部 

第五街和第二十三街之间社区一系列商业和住宅建筑 

动感、速度感,完全摒弃古典式样,成为当时一种流 

行的时尚。 

西海岸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注意吸收当地以及古代 

为代表。这些建筑物高度不超过十二至十三层,基本 

的装饰元素是以几何形状为主,将流线线条、水平线 

条和垂直线条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重复出现在不同 

的街道。有的建筑物立面有比较明快的几何图案装饰, 

色彩比较清淡和柔和,多用白色、粉红、浅蓝、粉绿、 

淡紫色等装饰房屋墙壁,具有浪漫的特点,与原来注 

重强烈的色彩构成差别很大。可以说,这是美国“装 

埃及、南美洲印第安等文化风格,把它们融入到“装 

饰艺术”风格中,很有特点,被称为“加利福尼亚装 

饰艺术”风格。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联合中央火车站 

设计,结合了流线型风格与西班牙殖民风格,十分奇特。 

在旧金山,普福洛格(Timothy L.Pflueger)设计的 

饰艺术”运动在建筑领域的佛罗里达版本。 

此外, “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发展出影院设计 

位于索特街(Sutter)450号的综合医疗大楼,采用玛 

雅风格进行装饰,并在一排排窗户之间宽阔的地方刻 

上埃及象形文字,整座建筑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挂毯。 

人口及门廊部分也使用了相同的设计主题,并以金褐 

上独特的“好莱坞风格” (Hollywood Style)。它的 

产生背景与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 

机有密切关系。20世纪初的虚假豪华和繁荣被萎靡不 

振的经济前景取代,这时候能够使人们暂时忘却危机 

和经济困境的是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霓虹闪烁的剧院 

成为单调生活中最令人愉快的全国性休闲活动之地。 

色为主色调。普福洛格另一著名作品是奥克兰派拉蒙 

戏院,体现了宏大的气势和豪华的效果。 

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市是装饰派艺术的集中地,20 

世纪2O、30年代兴建的许多此类风格的车库、公寓、 

商业及市政大楼等,至今仍得到了较好的保存。最具 

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把电影院称为“电影宫” 

(Movie Palace)。为了营造“宫殿”般的豪华和梦 

代表性的是堪萨斯市动力与照明公司大楼(Kansas 

City Power and light building) (图8),它几乎 

原封不动地保留了那座灯彩装饰的高塔和大厅里的金 

属摆设及配件。此外,该市的一些商业大楼的门面还 

保留了很多上釉赤陶横饰带,而其他城市的类似装饰 

幻效果,好莱坞电影院设计都具有非常大胆的想象成 

分在内,大部分电影院的装潢极尽奢华之能事,使观 

众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与银幕偶像一同进入奇异的 

幻想国度。整栋建筑从外观、门面、大门顶棚、入口、 

玄关到观众席,都变成一个色彩辉煌、富丽堂皇的神 

世界。源于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这种集现代 

到了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了一种新式的剧 

华丽于一身的的设计方式成为电影院装潢的标准。 

院经理们要求剧院内的各个角落都填满巴黎的装饰 

图案,如回纹状雕饰、多层喷泉、花束、向日葵和 

院设计风格,即强调银幕是唯一的视觉焦点,银幕之 

外的装饰不能过于夺目,即使有装饰,也须以巧妙的 

灯光效果加以调和。这时的装饰变得谨慎而保守,重 

射状线条等。最壮丽的有潘太奇剧院(图9)和威 

顿剧院(Wiltern Theater)。这两家位于洛杉矶的 

影院现在经过重建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夺目光彩。 

点放在曲线的使用上。如无线电城音乐厅阶梯形的外 

观,以及之后克利夫兰艾伯森氏(Eberson’s)戏院 

明显的流线型外形等。其他运用流动线条设计的还有 

纽约的凯罗(Earl Carrol1)剧院、华盛顿的唐斯路 

外,费城的上城(Uptown)戏院和底特律的福克斯 

Fox)剧院等,也体现了同样丰富的装饰艺术风格。 

有的电影院采用流行于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装 

艺术”风格,有的采取多种装饰动机,包括一些在“新 

术”运动当中曾经被用过的卷草纹样、动物与其他 

物发展而来的装饰图案等,而且使用的方式非常夸 

克斯(Trans Lux)戏院、马萨诸塞州的凯普(Cape) 

和丹尼斯(Dennis)电影院等。 

“好莱坞风格”是对于“装饰艺术”风格的一种 

新发展。20世纪30年代开始,“好莱坞风格”传入欧洲, 

影响了欧洲电影院的设计风格,成为美国人对于国际 

设计的一个特别的贡献。这种本来是针对电影院的设 

计风格传遍北美及欧洲,影响到建筑、室内设计、家 

居设计甚至平面设计风格。 

有的电影院设计明显具有对古埃及、玛雅和阿兹 

克文化设计特征,这种电影院在洛杉矶比比皆是。 

中位于好莱坞大道的格鲁门“埃及剧院”,采用大 

古埃及的动机,创造了一个古典的梦幻世界;同样 

落于好莱坞大道上的曼恩的“中国剧院”(图l0) 

设计成一座浪漫和充满神秘感的宫殿,夸张了中国 

饰的动机,同时也保留了一些“装饰艺术”风格特点, 

简单几何装饰图案、强烈的色彩计划等。 

李玉德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更多推荐

装饰,风格,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