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

活性炭内部具有晶体结构和孔隙结构。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

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

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

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

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

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活性炭表面

的微孔直径大多在2~50nm之间,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

的表面积,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为500~1500m2,活性炭的一切应用,

几乎都基于活性炭的这一特点。

活性炭性质:

活性炭内部具有晶体结构和孔隙结构,活性炭表面也有一定的化

学结构。活性炭吸附性能不仅取决于活性炭的物理(孔隙)结构,而

且还取决于活性炭表面的化学结构。在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炭化阶段

形成的芳香片的边缘化学键断裂形成具有未成对电子的边缘碳原子。

这些边缘碳原子具有未饱和的化学键,能与诸如氧、氢、氮和硫

等杂环原子反应形成不同的表面基团,这些表面基团的存在毫无疑问

地影响到活性炭的吸附性能。X射线研究表明,这些杂环原子与碳原

子结合在芳香片的边缘,产生含氧、含氢和含氮表面化合物。当这些

边缘成为主要的吸附表面时,这些表面化合物就改变了活性炭的表面

特征和表面性质。

活性炭表面基团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3种。酸性表面官能团有

羰基、羧基、内酯基、羟基、醚、苯酚等,可促进活性炭对碱性物质

的吸附;碱性表面官能团主要有吡喃酮(环酮)及其衍生物,可促进

活性炭对酸性物质的吸附。


更多推荐

表面,活性炭,结构,过程,具有,吸附,边缘,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