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背景墙效果图大全-设计装饰公司

楼梯国家规范
2023年4月23日发(作者:华帝电热水器60升价格)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

楼梯设计规范是有章可寻的。室内楼梯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

让人看的舒畅,走的顺畅,而且耐用、安全。以下是几个楼梯设计规范

数据,供参考:

1、室内楼梯踏步的斜度设计规范

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层高、洞口周遍的空间大小条件来决定的。

楼梯踏板的前沿连成的直线和水平夹角称为楼梯的斜度。室内楼

梯的斜度一般为30左右最为舒适。室外楼梯一般斜度要求比较平坦。

2、室内楼梯板设计规范

楼梯板的规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规格,一般要求适应于人的脚掌

尺寸。一般踏板宽,立板低的踏步会较为舒适。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

不小于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最舒适。立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厘米,

一般在18厘米最舒适。而且各个踏板宽和立板高应该是一致的,否则

容易使人摔倒。

3、室内楼梯步长设计规范

步长即楼梯的宽度。室内楼梯的步长一般为90厘米,即省空间又

让人行走舒适。

楼梯设计规范虽然经常被提到,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指标,都是大

楼梯企业做出的,也是楼梯行业约定俗成的,所以说所谓的楼梯设计

规范是没有具体的行业硬性标准。

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高

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 一边设

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

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6m踏步高度不应

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

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

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

小于120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

不应低于2m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

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

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

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

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必须设置电梯;

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

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

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 层数可由中间层起

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

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当住宅电

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

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

用联系廊联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

得小于150m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

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

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

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楼梯设计规范说明: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

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

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

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

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

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在设计通则中说明: 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

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

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

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

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如此,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

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

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

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见图。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

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

宜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

级踏步前缘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

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七)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

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八)、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九)、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

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

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

0.11m

楼梯设计简介

在复式和跃层住宅的起居室里,最为引人注目的往往是楼

梯。合理利用空间,巧妙地选择装饰,可使居室产生最佳装饰艺术效果,它既满

足人们使用功能的要求,又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从功能上讲,作为垂直交通的工

具,楼梯将层与层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除了满足实用功能之外,还应该把

它作为一件艺术品来设计。

根据住宅规范的规定,套内楼梯的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

0.75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与0.90M这一规定就是搬运家具和日

常物品上下楼梯的合理宽度。此外,套内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2M,高度不应大于0.20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0.25M处,宽

度不应小于0.22M当楼梯设计出来后,起居室的设计也会因此而产生

很大的变化,因为楼梯是具有一定的坡度的,有坡度就具备动感,所以

在起居室里显得非常抢眼,因此楼梯在家庭装潢设计中的位置就显得非

常独特。

国家标准

目前建筑中通用的楼梯设计国家标准,主要是我国建设部和国家质

栓总局制定的国家标准,2005年发布的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2006年版的2002110日发布的GB5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03年版的1999325日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等,除此其他各类

建筑,如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

范,工厂建筑设计规范等等。基本上都以上述二本设计规范中楼梯设计

规范的要求为蓝本制定的。我先将我所了解的内容规内起来介绍给大家

供读者讨论。

民用建筑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规定

(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

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

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

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

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

3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5 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

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

平荷载;

2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

度在24m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

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

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

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

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

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5 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

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

大于0.11m

民用建筑楼梯设计的规范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

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

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

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

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

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在设计通则中说明:

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

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

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

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

和阻塞现象。如此,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

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

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

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见图。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

高不宜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以外

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

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七)、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

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八)、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九)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

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

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

大于0.11m

设计方法步骤

1.楼梯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每层楼梯踏步的高和宽、梯段长

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等。(注意:双跑楼梯每层踏步级数最好取偶

数,使两跑踏步数相等。)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的形式

及适宜的坡度。初步确定踏步宽b和踏步高h(注意:bbminh

hmaxbminhmax分别为各类建筑的最小踏步宽和最大踏步高。)

bh的取值

可参考表21和表22

21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参考尺寸

踏步高/mm 踏步宽/mm

最大值 常用值 最小值 常用值

住宅 175 150175 260 260300

中小学校 150 120150 260 260300

办公楼 160 140160 280 280340

幼儿园 150 120140 260 260280

疗养院 150 300

剧场、会堂 160 130150 280 300350

(2)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B和梯井宽度。

(3)确定踏步级数咒,调整踏步高矗和踏步宽b用层高H除以踏步高h

得踏步级数nH/h当以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 (hH/n)

用公式b+h=450(mm),或b+2h=600620(mm),确定踏步宽b

(4)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 。注意 (梯段宽)

(5)由踏步宽b及每梯段的级数 确定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L (

踏步的踏面数)

2.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

3.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

确定楼梯为现浇或预制、梯段为板式或梁板式,以及平台板的支撑方式。

4.进行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要求

对于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应验算平台梁下净空高度是否满足2m

要求。若不满足,可通过下列途

径加以调整:

(1)降低楼梯间底层平台梁下的室内地坪标高。

(2)将底层第一梯段增加级数。

(3)底层设一跑直通二层。

(4)将第一跑坡度适当增大,抬高底层平台标高。

(5)(1)(2)(3)(4)种方法结合使用。

5.根据平面图、剖切位置,及上述尺寸绘制剖面草图

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

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形式画

出梯段板厚(梁板式梯段还应画出梯梁高);画出平台梁及平台板;画出

端墙及墙上的门、窗、过梁等。

6.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对平面图进行调整,并按设计要求进行

尺寸标注

7.完成剖面图,加深并标注

怎样做防水最好的方法-房顶补漏用什么材料最好

楼梯国家规范

更多推荐

楼梯宽度标准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