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发(作者:装修板材哪种好 环保)

上海滩最顶级的10栋老洋房

2011-09-26

图片:上海白公馆(原主人 白崇禧、白先勇父子)

白公馆

上海有一幢“白公馆”,它坐落在上海西区颇具诗意的的

汾阳路上。汾阳路树高枝繁,环境幽雅,路边的小洋楼也大

都历史悠久,如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犹太人俱乐部、丁

贵堂旧居、潘澄波旧居等。当你不经意地踩晌这儿的落叶时,

耳边还会响起一股流水般的钢琴或小提琴声,而在浓郁的悟

桐树后的一座座幽静的花园里,一幢幢风格迥异、各呈奇姿

的小洋楼正若隐若现……白公馆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白公馆”,是指上海汾阳路150号那幢气势非凡的灰白

色洋楼,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上海。其实,

1

白氏父子在这儿居住的时间并不长,而在他们入住之前的数

十年间,这幢洋楼早就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了。也许是因为

白氏父子名声太大,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栋洋房称为“白公

馆”。

现在,这幢花园豪宅成了宝莱纳的“仙炙轩”极品烧肉餐厅。

餐厅保留了楼内原有的建筑特色及装潢,又重新作了规划整

建。“仙炙轩”奉行“品质至上”的服务特色,每天迎来大批海内

外的美食家。昔日的将军故居,今日依旧名流汇集。

王公馆

图片:王公馆

王伯群住宅,是何应钦内弟,民国政要、国民政府交通

部长王伯群(时兼大夏大学董事长、校长),于1931年在

愚园路1136弄31号,为取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的,

2

历时四年,于1934年落成。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

筑,占地10.78亩,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耗资30万

银元。

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

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

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

花窗栏。主楼南面有花园草坪1.3公顷,园内绿树葱郁、绿

草如茵,有水池、小桥、假山、花坛,园中百花四季吐艳。

在当时可谓上海滩少有的豪宅。此建筑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

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1935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

婚礼。

1937年抗战爆发,王伯群随大夏大学撤至贵阳,撤离

上海后,该建筑由保志宁叔父保君健代管。保志宁作为第一

任主人住了仅二年又半。

上海沦陷后,于民国28年(1939年)该建筑被汪精卫

作为伪政权驻沪办公联络处,亦称“汪公馆”,期间愚园路

1136弄内麋集了陈碧君(汪精卫妻子)、周佛海、李士群、

诸民谊、梅思平、陈春圃、罗君强等一夥汉奸特务,成为汪

伪集团在上海的巢穴。弄内10余幢花园洋房均被汪伪霸占,

日伪武装军警100多人日夜守卫,一般市民不容近前。民国

29年(1940年)3月30日南京伪国民政府正式开张,汪精

3

卫来沪以此为行宫。愚园路一带宣布戒严,重要路口筑垒设

防,出动装甲车游弋,故今日1136弄地下水泥路面尚有密

铺钢筋。

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建筑一度成为国民政府军统组

织的招待所,1946年保志宁回沪,将此屋出租给英国驻沪

领事馆文化宣传处使用,自己仅住三楼。1948年下半年解

放前夕,保志宁出走美国,成为美籍华人,住在纽约。

1949年初,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政委员会接收,

中共长宁区委和区文化局曾设于此,1960年长宁区委决定

由区少年之家使用,并建立了长宁区少年宫,成为培养下一

代的摇篮,并辟为上海市对外开放的旅游单位。

嘉道理住宅

图片:嘉道理住宅 (原主人艾里·嘉道理,英籍犹太人)

4

延安西路64号,上海人都晓得是上海市少年宫所在,

但它曾为嘉道理住宅的历史就鲜为人知了。

它的原主人艾里·嘉道理,英籍犹太人,想想就是天生做

生意的料儿。以500港币起家,日后成为沪港两地都鼎鼎有

名的实业大老板。

嘉道理住宅,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1919年,嘉道理

原来的住宅失火,他的妻子急着让保姆逃走,自己却不幸丧

生。悲痛不已的嘉道理带着孩子回伦敦散心,委托他的好友

布朗在上海另起新居。而布朗酗酒成性,浪荡颓废,干脆又

把此事扔给了洋行承包。承包商当然刻意豪华,足足花了四

年时间才造好。当嘉道理接到 100万两银子的造价时,他大

吃一惊,不过,新居的确美轮美奂,成为嘉道理的最爱。

嘉道理住宅气势恢宏,占地14000米,在寸土寸金的上

海,更显示出它的卓然不群。宽广的草地让人顿觉视野的开

阔;中间就是对称、端庄的住宅,光建筑面积就有3300平

方米,1929年甚至还加盖了一层。你一见到它,会感受到

宛如皇家宫殿的华贵惊艳,你很难看到如美钻一样的建筑,

但它的确就是。匀称整齐的柱石,撑起了宫殿的巍巍骨架;

端正狭长的阳台,尤其是二楼的阳台,正好充当了天然走廊,

上面应该弥散着仕女裙裾翩翩的幽幽气息。

5

这幢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楼大厅是舞厅与餐厅,

整个一楼都是招待客人共同享受娱乐的场所。楼上有多间卧

室,各个房间的装修、色调都别具特色。光浴室、卫生间就

有六处。内外墙面、地坪几乎全部采用意大利大理石,入门

处有爱奥尼克式的大理石柱廊;大厅顶部特意以大理石砌出

穹窿,地面四周也铺设了大理石,中间则以柚木拼成花纹,

是跳舞最理想的地板。连楼梯的石级、扶手与栏杆都是大理

石的,所以人们称它为“大理石房子”。嘉道理慷慨大方,交

游广阔,所以这个偌大的宫殿经常宾客满座,否则父子三人

置身于此,太容易感觉到冷清孤独。这座建筑的哲学是独乐

乐不如众乐乐。

也许正因为此,它成为少年宫是最适宜的造化安排。可

以告慰嘉道理的是,它在孩子们的快乐笑声中,实现了大理

石的永恒--它会一代代地被铭记下去。

蒋宋住宅

6

图片:蒋宋住宅(原主人 蒋介石与宋美龄)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前,在上海的住所大多是临时的,

到了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才在上海真正安置了一

个家。

不过这所住宅也不是蒋介石掏钱买的,而是他大舅子

——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买来作为宋美龄的陪嫁。这幢法式

花园洋房位于法租界贾尔业爱路9号(现东平路),由一座

主楼与两座副楼组成。副楼位于主楼两侧,分别是侍从人员、

警卫人员的住所及工作室。主楼坐北朝南,由造型不一的东、

西、中三个单元组成。

现在这幢建筑及花园噎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学校的

一部分。东侧副楼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主楼东侧二楼原是

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及卫生间,且有一秘密暗道,发生紧

急情况时可从暗道直达楼外。现在卧室与卫生间已打通,成

了学生们练琴的教室,只有暗道仍然保留着。主楼中间单元

底层,现由学校出租给高华纺织品有限公司作办公室。

主楼南面原有一占地30多庙的大花园,现已大大缩小,

只有三四亩大。顺着花园往前走几十步有一汪池水,池水旁

有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两座假山,在一块突兀的假山石上,

镌刻着蒋介石亲笔题写的“爱庐”两个大字,今天依然清晰。

7

蒋介石把庐山牯岭别墅称为“美庐”,把杭州西湖的别墅称做

“澄庐”,把上海这所住宅称做“爱庐”,可见他对这幢洋房的喜

爱。

“爱庐”平时由蒋介石副官蒋富寿看管,宋美龄常来小住,

并将母亲接来同住。宋美龄给予侍卫的生活待遇颇为优厚。

当初宋美龄曾向蒋介石提出“最好用几个女卫士”,蒋介石笑

笑,指着孙宗宪等男卫士说:“他们都年轻活泼,有文化,又

会打枪,不是很好吗?”宋美龄微微颔首,就不再提了。

“爱庐”周围,衡山路东平路口10多栋花园别墅,都是宋

家、孔家和陈立夫、陈果夫留下,角上有一栋,如今开了间

“Sasha酒吧”,还有些附属建筑开了店,但主要的房子都还

在学校围墙里。

罗别根花园

图片:罗别根花园

8

(原主人 30年代上海房地产大王英籍犹太人沙逊)

“罗别根花园”位于虹桥路,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房地

产大王沙逊兴建的度假别墅,该栋老洋房目前为一家外资企

业使用。,“罗别根花园”的建造者沙逊是英籍犹太人,是到

上海最早的外国冒险家,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上海地产大

王,当初名下产业曾遍及上海滩,包括南京路外滩的13层

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北楼)、苏州河北岸的河滨大楼、江西

路上的都城大厦(新城饭店)和汉弥登大厦(福州大楼)、

茂名路上的13层华愚公寓(锦江饭店南部)和18层格林文

纳公寓(茂名公寓)、陕西南路的里弄房屋和凡尔登花园等

等。“罗别根花园”曾经是沙逊的私人别墅,属典型英国古典

式乡村别墅风格,建筑面积在900平方米左右。

兴国宾馆

9

图片:兴国宾馆 (旧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美商的中

国营业公司)

美商的中国营业公司是旧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除了投资兴建普通住宅外,还投资兴建了许多高级里弄住宅

和花园别墅,今兴国路上的兴国宾馆内有别墅多幢,就是由

该公司兴建的。

该公司的经营方法是,当他们购进一块相当面积的土地

后,就请设计师将土地划成若干块,并通过经租人到各大公

司游说,鼓动公司买房,住宅可以由客户自己委托设计,也

可以由中国营业公司设计,所以这里的地产是由中国营业公

司经营的,但每幢建筑有鲜明的个性。这里的一号楼是太古

洋行大班住宅。

杜美花园

图片:杜美花园 图片:

10

瑞康洋行老板英籍犹太人约瑟夫

在淮海中路与东湖路转角,即今东湖路7号内有一幢被

大块草坪相围的二层洋房,这幢花园洋房由英商瑞康洋行老

板约瑟夫(R.M joseph)兴建于1925年。约瑟夫是英籍犹

太人,当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即被日军

拘捕送进了集中营,这幢漂亮的住宅就被日本军官占用。当

抗战胜利后,约瑟夫去向不明,即由中国政府接收后租借给

美国在上海的驻军,由于东湖路旧名杜美路,这里也被上海

人叫作“杜美花园”。今为东湖宾馆使用,对外开放。

马勒别墅

11

图片:马勒别墅 (原主人 马勒)

位于现延安中路陕西南路拐角处,有一幢极具北欧风情

的花园别墅--马勒别墅,于1936年落成。传说这所房子

的设计是依照当年花园主人马勒最宠爱的小女儿一个梦境

设计的。当初小女儿梦到自己拥有了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

堡”,于是马勒请来了设计师,在陕西南路30号设计了这座

有着北欧挪威建筑风情的城堡式别墅,并投入巨资,历时7

年造成。

主楼为三层,顶部矗立着高低不一的两个四坡顶,东侧

的坡屋顶高近20米,上面设有拱形凸窗,尖顶和凸窗上部

均有浮雕装饰物;西侧的坡屋顶高约25米,屋顶陡直。这

一建筑具有典型的挪威建筑风格,采用高尖陡直的屋顶,有

利于抵御北欧寒风侵袭和减少屋面积雪。

主楼南立面上有三个垂直于主屋脊的造型优美、装饰精

细的双坡屋顶和四个老虎窗,连同东西两座四坡屋顶交织在

一起,宛如一座华丽的小宫殿。中间双坡顶的装饰木构件清

晰外露,构件间抹白灰缝条,比较典型地表现出了斯堪的那

维亚情调的乡村建筑风格。主楼的外墙用泰山面砖镶嵌,颇

具特色。

丁香花园

12

图片:丁香花园 (原主人 李鸿章的幼子李经迈)

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园,而点缀在这个城市中的风

格各异的老式洋房,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位于华山路上

的丁香花园,是上海滩最负盛名、保存最为完好的老洋房之

一。丁香花园的盛名,不仅在于其建筑本身,还在于洋房主

人身份的传奇色彩。

丁香花园的主人李经迈,是清末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幼

子,其出身为庶出,是姨太太莫氏所生,此姨太太原为李家

环出身,后被李鸿章收房,故在李家地位不高,李经迈也在

李家受歧视。

张学良公馆

13

图片:张学良公馆 (张学良 赵四小姐)

九·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是个风云人物,但却扮演了悲

剧的角色。1933年以后他曾三次来上海,有三处寓所。第

一次是1933年3月,他通电全国下野并准备出洋考察,随

后从北平来沪,宋子文为他安排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

181号。就是在这里,他戒去了毒瘾。一个月后,他去了欧

洲。

第二次是1934年回国,到沪后先暂住在莫利爱路(今

香山路)2号洋房里,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

(今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租了下来。赵一荻(赵四小

姐)也从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张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

任,离开上海,而赵四小姐却常来此小住,因此这一处被人

称为“张学良公馆”。

14


更多推荐

上海,花园,建筑,住宅,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