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发(作者:欧美风格装修效果图)
木工基本工具及其使用
木工工具一般都有较锋利的刃口,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各种工具的正
确使用姿势和方法,例如锯割、刨削、斧劈时,都要注意身体的位臵和手、脚的姿势正确。在操作
木工机械时,尤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木工刀具需要经常修磨,尤其是刨刀、凿刀,要随时磨得锋利,才能在使用时既省力,又保证质量,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过理。木工用的锯也要经常修整,要用锉刀将锯齿锉锋利,还要修
整“锯路”。锯路是锯齿向锯条左右两侧有规律地倾斜而形成的。
使用完毕应将工具整理、收拾好。长期不使用时,应在工具的刃口上油,以防锈蚀。
一、量具及其使用
1、钢卷尺
用于下料和度量部件,携带方便,使用灵活。常选用2m或3m的规格。
2、钢直尺
一般用不锈钢制作,精度高而且耐磨损。用于榫线、起线、槽线等方面的划线。常选用150?—500mm
的
3、角尺
木工用的角尺为90°直角,古时人们把角尺(或叫方尺)和圆规称作规矩。俗语有:“没有规矩,不成
方圆”。
规,圆规。圆的规范,轨迹靠的是圆规;矩,矩形。矩形的方正靠的是角尺。有圆规和角尺可以完
善方形与圆形的家具造型。
角尺可用于下料划线时的垂直划线;用于结构榫眼、榫肩的平行划线;用于制作产品角度衡量的是
否正确与垂直,还用于加工面板是否平整等等。
角尺有木制的、有钢制的、有铝制的。角尺是木工划线的主要工具,其规格是以尺柄与尺翼的长短
比例而确定的。
如:小角尺200:300mm;中角尺250:410mm;大角尺400:630mm。
角尺的直角精度一定要保护好,不得乱扔或丢放,更不能随意拿角尺敲打物件,造成尺柄和尺翼结
合处松动,使角尺的垂直度发生变化不能使用。
4、三角尺:用于划45°角。
5、活动角尺:用于划任意度角。
6、墨斗。
墨斗的原理是由墨线绕在活动的轮子上墨线经过墨斗轮子缠绕后,端头的线拴在一个定针上。使用
时,拉住定针,在活动轮的转动下,抽出的墨线经过墨斗沾墨,拉直墨线在木材上弹出需要加工的
线。
墨斗多用于木材下料,从事家具制作的木工墨斗可做的较小些,从事建筑木结构制作木工可做的大
些。一方面可以用墨斗作圆木锯材的弹线,或调直木板边棱的弹线,还可以用于选材拼板的打号弹
线等其他方面。如木板打号或弹线中,墨斗有时还用作吊垂线,衡量放线是否垂直与平整。
墨斗弹线的方法:左手拿墨斗,用少量的清水把线轮浇湿,用墨汁把墨盒内的棉花染黑。使用时左
手拇指按铅笔压住墨盒中的棉花团,拇指掌还要靠住线轮或是放开线轮来控制轮子的转动或是停止。
右手先把墨斗的定针固定在木料的一端点。这时左手放松轮子拉出沾墨的细线,拉紧靠在木料的面
上,右手在中间捏墨线向上垂直于木面提起,即时一丢,便可弹出明显而笔直的墨线。
墨斗使用中,弹线一定要注意,右手在中间捏墨线提起弹线,保证垂直,不能忽左忽右,避免弹出
的墨线不直,形成弯线或是弧线的形式,造成下料的板材出现弯度。
7、划子
划子是配合墨斗用于压墨拉线和划线的工具。取材于水牛角,锯削成刻刀样形状。把划线部分的薄
刃在磨石上磨薄磨光即可使用。
好的水牛角划子蘸墨均匀,划线清晰。只要使用方法正确,立正划子划线,划子划的线误差比铅笔
划线要小得多。只是后来人们逐渐使用铅笔,也有的用竹片制作划子,但误差较大,效果不是太好。
8、划线要领
下料划线有传承的工艺规范,又是“三分划线七分做”的部分内容。选择材料;搭配材料和加工余量
等方面可由下料划线得到正确体现。
划线是家具制作的前提或是基础条件。下料划线是家具形状、结构和材料运用设计的第一前提。因
为,下料划线是保证制作家具的形状,首先决定用什么材料,材料的好劣、大小、质量是否能够满
足家具制作要求,怎么制作和制作什么的大问题。下料划线要整体设计构思。
划线工艺是木工行内的规范,作为一种技术语言,是通用的。是一人划线,多人锯割、刨削、凿刻、
锯卯、组装制作的交流语言,是传统工艺最早的一种制作的生产流动线。
划线与选材下料相联系,与各种加工制作的工序相联系,和家具式样的艺术美相联系。所以,划线
是家具制作特别重要的前提和保证。民间工艺中又有人把家具划线称作:“量体裁衣,省工省料”。
按照制作的要求,家具样式好,结构牢,还要省工省料,意指衡量设计家具的“体”,裁制木材的“衣”,
达到合理用料。
(1)划线应了解木工的量具和划线工具,结合木结构的划线工艺夯实划线的基础和达到必须的要求。
(2)划线的准确度,主要靠量具的正确运用。一是划线的工具,如尺子的规范,角尺和斜尺的角度
正确。二是用笔的误差。即铅笔误差一般在0.25—0.3mm左右,传统技法一般讲究用前面下料划线
中讲的划子。现在有的用划线刀,划线刀在一些角度结合时划线还是较为准确的。
划线的准确度,还要靠划线的规范。正确的线形是工艺的前提,按线形加工的准确度,常常有工艺
的规范要求。如刨料、锯料粗加工时,多为留线;锯料粗加工时可锯线或留线。又如刨料、凿榫眼
和锯料细加工时,要根据结合部位的大小尺度讲究吃线和留线。
(3)正确运用吃线和留线的方法,是加工时去掉线合适还是留下线合适,这就是一线之差。一线之
差可以保证家具结构的牢实,一线之差又可以造成家具结构的松动,质量不能保证。工匠在锯刨凿
的加工中,运用吃线和留线的一线之差,来保证加工质量的准确度。
二、手工锯及其锯割
手工锯的锯割工艺,是传统家具的制作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锯齿与锯路
锯,可以把木材锯割成各种形状,或达到木构件需要的尺寸。锯割的目的就是把木材纵向锯开或者
横向截断。锯子进行锯割时,就是锯条在直线形式或在曲线形式的轻压和推进的运动中,对木材进
行快速切割的一个工作过程。锯子在这个过程中切削木材,由于锯条的锯齿不断的发生作用,木材
对锯齿也产生较大的磨擦或挤压力。由此,锯条必须具备抵抗挤压力强度,具备有一定的可塑性和
耐热性,使锯条的齿刃不会变钝。
选择锯条时,既要选择锯条刚性好的,又要选择锯条韧性好的,达到锯条容易进行锉磨,又耐使用。
一般,手工锯条是常用碳素工具钢制成的,其刚性和热处理都比较好;机械圆锯片选用的是合金工
具钢制成的,能符合圆锯片工作的特性;带锯条选用的是铬钨锰合金钢制成的,其刚性和硬度比较
适中。所以,选择锯条还需要在实践中真正认识锯条的优劣状况。
木工工匠们在制作的实践中,伴随着家具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制作工艺的改进和发展,发明了众多的
适应加工需要的锯割工具,有的已经淘汰,有的继续使用。但从现阶段传统工匠制作的工艺特点来
看,一是传统工艺生产状态还需要手工工具;二是机械化生产的刃磨、修理和维护技术,都和手工
工具的维护技术原理相联系相发展。因此,了解众多锯的传统种类,熟悉手工锯的性能,并且善于
正确使用,有益于提高传统工艺的制作水平。
木工用锯的核心是锯齿,不同锯割目的的锯子,其齿形和锯路的设计也各不相同。齿刃形状与锯齿
的角度有关,一般情况下,顺锯齿形稍微倾斜,约在90°—95°之间,截锯和弯锯则在80°—85°之间。
使用时,锯齿角度和锯条齿根线所形成的角度越大,锯割力越弱,锯末易排出,反之,角度越小,
锯割力越强,锯末不易排出。木料材质的软硬及燥湿程度也决定着锯齿角度,如硬质或干燥的木料
在锯割时,锯齿的角度要小一些,而软质或潮湿的木料锯割时,锯齿角度尽量大一些。新制作的锯
子或使用刃钝后的锯子,都要用锉刀进行锉齿。锉齿时,应注意齿形的齿背不高于齿刃,齿喉角刃
部平直不凸出,齿距远近一致,齿室大小统一,齿喉角应稍作弯曲,齿尖锋利光亮。锯子由于锯割
目的的不同还要对锯齿进行不同形式的分岔处理,从而形成齿刃左右分开呈或宽或窄的“锯路”。锯
路多用特制的“拨料器”辅助完成,拨锯齿时,要注意锯路均匀,大小角度一致,锯路平直,无凸出、
凹进或扭曲齿存在,否则在使用时会出现锯子跳动或“跑路走线”的现象而影响正常的锯割。锯路大,
宜锯割软质或潮湿木材,而锯路小则适于锯割硬质或干燥木材。
(二)传统手工锯的种类
1、框锯。又名架锯,是由工字形木框架、绞绳与绞片、锯条等组成。锯条两端用旋钮固定在框架上,
并可用它调整锯条的角度。绞绳绞紧后,锯条被绷紧,即可使用。框锯按锯条长度及齿距不同可分
为粗、中、细三种。粗锯锯条长650—750mm,齿距4—5mm,粗锯主要用于锯割较厚的木料;中锯
锯条长550—650mm,齿距3—4mm,中锯主要用于锯割薄木料或开榫头;细锯锯条长450—500mm,
齿距2—3mm,细锯主要用于锯割较细的的木材和开榫拉肩。
2、刀锯。刀锯主要由锯刃和锯把两部分组成,可分为单面、双面、夹背刀锯等。单面刀锯锯长350mm,
一边有齿刃,根据齿刃功能不同,可分纵割和横割两种;双面刀锯锯长300mm,两边有齿刃,两边
的齿刃一般是一边为纵割锯,另一边为横割锯。夹背刀锯锯板长250—300mm,夹背刀锯的锯背上
用钢条夹直,锯齿较细,有纵割和横割锯之分。
3、槽锯。槽锯由手把和锯条组成,锯条约长200mm。槽锯主要用于在木料上开槽。
4、板锯。又称手锯。由手把和锯条组成,锯条长约250—750mm,齿距3—4mm,板锯主要用于较
宽木板的锯割。
5、狭手锯。锯条窄而长,前端呈尖形,长度约300—400mm。 狭手锯主要用于锯割狭小的孔槽。
6、曲线锯。又名绕锯,它的构造与框锯相同,但锯条较窄(10mm左右),主要是用来锯割圆弧、
曲线等部分。
7、钢丝锯。又名弓锯,它是用竹片弯成弓形,两端绷装钢丝而成,钢丝上剁出锯齿形的飞棱,利用
飞棱的锐刃来锯割。钢丝长约200—600mm,锯弓长800—900mm。钢丝锯主要用于锯割复杂的曲线
和开孔。
(三)框锯的使用
在使用框锯前,先用旋钮将锯条角度调整好,并用绞片将绞绳绞紧使锯条平直。框锯的使用方法有
纵割和横割两种。
1、纵割法
锯割时,将木料放在板凳上,右脚踏住木料,并与锯割线成直角,左脚站直,与锯割线成60°角,右
手与右膝盖成垂直,人身与锯割线约成45°角为适宜,上身微俯略为活动,但不要左仰右扑。锯割时,
右手持锯,左手大拇指靠着锯片以定位,右手持锯轻轻拉推几下(先拉后推),开出锯路,左手即离
开锯边,当锯齿切入木料5mm左右时,左手帮助右手提送框锯。提锯时要轻,并可稍微抬高锯手,
送锯时要重,手腕、肘肩与身腰同时用力,有节奏地进行。这样才能使锯条沿着锯割线前进。否则,
纵割后的木材边缘会弯曲不直,或者锯口断面上下不一。
2、横割法
锯割时,将木料放在板凳上,人站在木料的左后方,左手按住木料,右手持锯,左脚踏住木料,拉
锯方法与纵割法相同。
使用框锯锯割时,锯条的下端应向前倾斜。纵锯锯条上端向后倾斜约75°—90°角(与木料面夹角),
横锯锯条向后倾斜约30°—45°角。时时要注意使锯条沿着线前进,不可偏移。锯口要直,勿使锯条
左右摇摆而产生偏斜现象。木料快被锯断时,应将左手扶稳断料,锯割速度放慢,一直把木料全部
锯断,切勿留下一点,任其折断或用手去扳断,这样容易损坏锯条,木料也会沿着木纹撕裂,影响
质量。
(四)锯的选用与使用注意事项
宽厚木板常用大锯;窄薄木料常用小锯;横截下料常用粗锯;榫头榫肩常用细锯;硬木和湿木要用
料路大的锯子,软木和干燥的木材要用料路小的锯子。
使用时,必须要注意各类锯的安全操作方法:
1、框锯在使用前先用旋钮把锯条角度调整好,习惯上应与木架的平面成45°,用铰片将绷绳绞紧,
使锯条绷直拉紧;开锯路时,右手紧握锯把,左手按在起始处,轻轻推拉几下。用力不要过大;锯
割时不要左右歪扭,送锯时要重,提锯时要轻,推拉的节奏要均匀;快割锯完时应将被锯下的部分
用手拿稳。用后要放松锯条,并挂在牢固的位臵上。
2、使用横锯时,两只手的用力要均衡,防止向用力大的一侧跑锯;纠正偏口时,应缓慢纠偏,防止
卡锯条或将锯条折断。
3、使用钢丝锯时,用力不可太猛,拉锯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将钢丝绷断。拉锯时,作业者的头部不
许位于弓架上端,以免钢丝折断时弹伤面部。
4、应随时检查锯条的锋利程度和锯架、锯把柄的牢固程度;对锯齿变钝、斜度不均的锯条要及时修
理,对绳索、螺母、旋钮、把柄及木架的损坏也应及时修整、恢复后才可继续使用。
谈谈拨料伐锯
新锯条和用过一段的老锯条需要拨料,拨料就是将锯齿齿尖有规律地向左右拨动,这样锯解时就不
至于夹锯了。锯齿左右拨动后的宽度为锯料,锯料宽窄是有要求的,顺锯(纵向锯削)和小锯拨料
宽度比锯条厚度约大0.7~1倍,即当锯条厚度为1时,锯料宽度为1.7~2。截锯(横向锯削)锯料
宽度较大,当锯条厚度为1时,锯料宽为2~2.5。不同用场的锯锯料不同,锯湿料要稍宽,干料可
稍窄。开榫的锯锯料要小,一般小锯小于大锯,顺锯小于截锯。锯料小,锯解时可减少材料损失,
锯解的木材表面也比较光滑,因此在不夹锯的前提下,锯料越小越好。
锯料拨动的形式分三种:两开一停式(左右中);两开式(左右);一开一停式(左中右)。顺锯、小
锯以“左中右”拨料为好,截锯可“左右”拨料。
锯料用拨料器(俗称料拨子)拨成,拨料器可用一小块2毫米厚的钢板,在上面按不同锯的厚度锯
上小口即成。拨料前应修整好锯刃的高度,使之在一条直线上。拨出的锯料在保持整体宽窄均匀的
前提下,最好中段略宽,两端略窄,但过渡要平滑,这样容易下锯。拨料后顺锯条方向看一下,以
锯条为中线,两边对称,即两边拨动的大小要一致,否则锯解时常往一边跑锯走线。左右两路齿尖
应平直无凸出凹进齿,对其中的“飞齿”要作出调整。个别锯齿凸出也会出现跑锯走线,或锯出材面
不平。新锯需要开料,旧锯在锯料磨损变小后也要补拨。
伐锯(锉齿),新锯或用钝的旧锯都需锉齿,这项工作应在拨料后进行。如何判断锯不快了呢?
用眼观察齿尖,如齿尖上有金属发亮的白点,定是钝锯;反之则为锋利锯。也可用几个手指轻轻搭
在齿尖上,如感觉“挂”手,则齿尖较锋利,反之则较迟钝。锉齿的工具是三角锉,锉的大小可按齿
的大小选择。除三角锉外还要有一把板锉,板锉是用来伐平的。锉齿时应将锯条固定好,可用平口
钳或简易木夹具,最简单的方法是取一段方才,在其端面上锯一道锯口,锯口深度约2/3的锯宽,
将方材固定,把锯条放入锯口中便能固定。锉齿时,将三棱锉放在两个锯齿中间,一个锉面靠在前
一个齿的下刃上,另一个锉面靠在邻齿的上刃上,可一次锉伐相邻两个锯齿的上、下刃,往前推时
用力,往后拉时要轻轻地带回来。刃的锋利与否,要看刃尖有无明点,有明点钝,无明点锐。锉齿
时,应按锯的种类确定锯齿角度,锯齿角度是指锯齿尖的前面切削刃与锯条长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
锯齿的切削角度,一般顺锯85°~90°之间(即三角锉的一面与锯条底边应成85°~90°角),小锯90°,
截锯90°~95°。锯齿的角度一旦锉成一般不再改变,除非锯解量很大时才有必要改变齿形。锉齿时
要保证整锯的齿刃角度正确,齿形均一,齿距相等,齿尖同高,齿尖锋利。锉磨量以锯齿角棱达到
锋利为准。锯条长期使用经多次锉磨后,齿尖高度可能相差较大,可在锉齿前用平锉放在齿顶上来
回锉磨数下使全部齿尖在同一高度上,注意低齿刚被锉到,平齿即结束。平齿不是每次锉齿前都得
进行的,只有当锯齿出现高低不一时,才需平齿,并在锉齿时注意将齿形调匀。
锯的使用及维护:
1.使用前检查木材中有无钉子、沙子、脏土等杂物,防止损坏锯刃。
2.框锯使用后要拧松张紧的锯螺丝,将锯条放松,防止锯拐和锯梁变形。长期不用时,挂起来放臵
最为妥善。
3.齿尖看到明点变钝,应及时伐锯,提高工作效率。
4.长期不用可将锯条擦些机油,用塑料布包上,避免生锈。
三、传统木工刨及其使用
家具制作的合缝,各种线形制作的大气和规矩与否,都表现在木工刨子的制作和正确使用方面。手
工刨种类多,作用于木料的粗刨、细刨、净料、净光、起线、刨槽、刨圆等方面的制作工艺。
(一)手工刨的组成
手工刨是传统古家具制作的一种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两部分构成。刨刃是金属锻制而成的,刨
床是木制的。
手工刨刨削的过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运动中不断地切削木材的过程。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
方正叫刨料。木料画线、凿榫、锯榫后再进行刨削叫净料。家具结构组合后,全面刨削平整叫净光。
刨刃在不断地切削木料的过程中,木料产生较大的摩擦会反作用于刨刃切削的刃口部,这使刨刃口
发热变钝。如果木质越硬,刨刃口的变钝越快。如果木料表面的杂物多,也能使刨刃口的锋利变钝。
所以选择刨刃,要挑选刚性好和热处理好的刃片。事实上,刨刃锻造时,刃身是用普通碳素钢(含铁
量大),刃部锻制薄薄的一层工具钢淬火粘合,经过机械磨平裁齐,再经热处理后刃部就会软硬适中,
即可使用。如果热处理后淬火太硬,刨刃刚性硬,而且不易磨砺,遇到硬物容易破损崩口。热处理
后淬火太软,刨刃软容易卷口,而且不能耐久使用,刃口很快会变钝。所以,刨刃的优劣最好以磨
砺刨刃后观察。好的刨刃,刃口锻制成薄薄的贴钢,出现的是薄匀发亮的现象,刃身的底铁是发暗
灰色,刃身和刃口淬火的粘合显得很是坚实。注意的是:劣质刃口的底铁和刃口钢—个样子的发暗
颜色,或是全部发亮,这两种情况的刨刃都不易磨砺。
(二)手工刨的种类
手工刨包括常用刨和专用刨。常用刨分为中粗刨、细长刨、细短刨等。专用刨是为制作特殊工艺要
求所使用的刨子,专用刨包括轴刨、线刨等。轴刨又包括铁柄刨、圆底轴刨、双重轴刨、内圆刨、
外圆刨等。线刨又包括拆口刨、槽刨、凹线刨、圆线刨、单线刨等多种。
1、中长刨:用于一般加工,粗加工表面,工艺要求一般的工件。
2、细长刨:用于精细加工,拼缝及工艺要求高的面板净光。
3、粗短刨:常用于刨削木材粗糙的表面。
4、细短刨:常用于刨削工艺要求较高的木材表面。
(三)手工刨的使用
1、刨刃的调整
安装刨刃时,先将刨刃与盖铁配合好,控制好两者刃口间距离,然后将它插入刨身中。刃口接近刨
底,加上楔木,稍往下压,左手捏在刨底的左侧棱角中,大拇指质量捏住楔木、盖铁和刨刃,用锤
校正刃口,使刃口露出刨屑槽。刃口露出多少是与刨削量成正比的,粗刨多一些,细刨少一些。检
查刨刃的露出量,可用左手拿起刨来,底面向上,用单眼向后看去,就可以察觉。如果露出部分不
适当,可以轻敲刨刃上端。如果露出太多,需要回进一些,就轻敲刨身尾部。如果刃口一角突出,
只须轻敲刨刃同角的上端侧面即可。
2、推刨要点
推刨时,左右手的食指伸出向前压住刨身,拇指压住刨刃的后部,其余各指及手掌紧捏手柄。刨身
要放平,两手用力均匀。向前推刨时,两手大拇指需加大力量,两个食指略加压力,推至前端时,
压力逐渐减小,至不用压力为止。退回时用手将刨身后部略微提起,以免刃口在木料面上拖磨,容
易迟钝。刨长料时,应该是左脚在前,然后右脚跟上。
在刨长料前,要先看一下所刨的面是里材还是外材,一般情况里材较外材洁净,纹理清楚。如果是
里材,应顺着树根到树梢的方向刨削,外材则应顺着树梢到树根的方向刨削。这样顺着木材纹理的
方向,刨削比较省力。否则,容易“呛槎”,既粗糙不平,又非常费力。
下刨时,刨底应该紧贴在木料表面上,开始不要把刨头翘起,刨到端头时,不要使刨头低下(俗称
磕头)。否则,刨出来的木料表面,其中间部分就会凸出不平,这是初学者的通病,必须注意纠正。
3、刨的修理
(1)刨刃的研磨:刨刃用久了,尤其是刨削硬质木料和有节疤的木料以后,很容易变钝或者缺口,
因此需要研磨。
研磨刨刃时,用右手紧捏刨刃上端,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紧压刨刃,使刨刃斜面与磨石密贴,在磨石
中前后推动。磨时要勤浇水,及时冲去磨石上的泥浆;也不要总在一处磨,以保持磨石平整。刨刃
与磨石间的夹角不要变动,以保证刨刃斜面平正。磨好后的刃锋,看起来是一条极细微的黑线(不
应该是白线),刃口处发乌青色。刨刃斜面磨好后,将刨刃的两角在磨石上略磨几下,再将刨刃翻过
来,平放在磨石上推磨二、三下,以便磨去刃部的卷口。
对于缺陷较多的刨刃,可先用粗磨石磨,后在细磨石上磨。一般的刨刃,仅用细磨石或中细磨石研
磨即可。
(2)刨的维护:敲刨身时要敲尾部,不能乱敲,打楔木也不能打得太紧,以免损坏刨身。刨子用完
以后,应将底面朝上,不要乱丢。如果长期不用,应将刨刃退出。在使用时不能用手指去摸刃口或
随便去试其锋利与否。要经常检查刨身是否平直,底面是否光滑,如果有问题,要及时修理。
传统刨子,遇到木头上的疖子怎么处理?
一、刨刃磨锋利点;
二、刨刀打嫩点(吃木浅一些,让刨花出的很薄);
三、压铁要和刨铁贴紧,且离刃口较近(约为0.8~1.2mm),直到出来的刨花呈现直刨花才算好了;
四、做到以上三点,无论什么样的树节都能刨过去,且没有撕裂的现象。
四、木锉刀及其使用
合理选用锉刀,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锉刀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粗齿木锉刀:
粗锉刀的齿距大,齿深,不易堵塞,适宜于粗加工(即加工余量大、精度等级和表面质量要求低)
及较松软木料的锉削,以提高效率;细齿木锉刀:适宜对材质较硬的材料进行加工,在细加工时也
常选用,以保证加工件的准确度。
锉刀锉削方向应与木纹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由于锉刀的齿是向前排列的,即向前推锉时处于锉削(工
作)状态,回锉时处于不锉削(非工作)状态,所以推锉时用力向下压,以完成锉削,但要避免上
下摇晃,回锉时不用力,以免齿磨钝。
正确握持锉刀有助于提高锉削质量,木锉刀的握法: 右手心抵着锉刀木柄的端头,大拇指放在锉刀
木柄的上面,其余四指弯在木柄的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木柄,左手则根据锉刀的大小和用力
的轻重,可有多种姿势。
使用注意事项:
木锉刀不能用来锉金属材料,不能作橇棒或敲击工件;放臵木锉刀时,不要使其露出工作台面,以
防锉刀跌落伤脚;也不能把锉刀与锉刀叠放或锉刀与量具叠放。
五、手工凿及其使用
手工凿是传统木工工艺中木结构结合的主要工具,用于凿眼、挖空、剔槽、铲削的制作方面。
(一)凿的种类
凿一般有以下几种:
1、平凿:又称板凿,凿刃平整,用来凿方孔。规格有多种。
2、圆凿:有内圆凿和外圆凿两种,凿刃呈圆弧形,用来凿圆孔或圆弧形状,规格有多种。
3、斜刃凿:凿刃是倾斜的,用来倒棱或剔槽。
凿裤,是装凿柄的孔,要选锻造扎实整齐光滑无裂纹的。这样可以保证凿子的使用寿命。刃身部分
要选齐整厚实的,刚性好和热处理好的,和刨刃的要求一个样。凿囿的铁圈要圆滑,略窄不易太宽,
凿柄也需圆润光滑。
新购臵的凿子,需要安装凿柄和凿囿。凿柄用硬木制成,一般长度为130mm,其粗细比凿裤略粗或
是相同即可。
安装时,把长150mm的方形木料,先对着凿裤的孔,用斧砍削出斜度,用铁柄刨刨圆修理光滑,严
实地和底部顶实装入。反转另一端,按着凿囿的铁圈,砍削或是用铁柄刨修理圆滑,注意要略带一
定的斜度装上凿囿,松紧合适。凿囿必须紧紧套好,套好后长出的木材端头,可用手工锯锯割齐平,
然后用锤子击打铆紧。
凿囿,传统工艺中早时使用的是牛筋或是麻绳缠圈制作的。后来以铁匠煅打的铁圈作为凿囿使用,
现在,可用一般为φ20mm左右的铁管,用钢锯锯出4mm厚的圆圈,再用钢锉锉磨齐整光滑,然后
套在凿柄上使用。
(二)凿的使用
打眼(又称凿孔、凿眼)前应先划好眼的墨线,木料放在垫木或工作凳上,打眼的面向上,人可坐
在木料上面,如果木料短小,可以用脚踏牢。打眼时,左手紧握凿柄,将凿刃放在靠近身边的横线
附近(约离横线3—5mm),凿刃斜面向外。凿要拿垂直,用斧或锤着力地敲击凿顶,使凿刃垂直进
入木料内,这时木料纤维被切断,再拔出凿子,把凿子移前一些斜向打一下,将木屑从孔中剔出。
以后就如此反复打凿及剔出木屑,当凿到另一条线附近时,要把凿子反转过来,凿子垂直打下,剔
出木屑。当孔深凿到木料厚度一半时,再修凿前后壁,但两根横线应留在木料上不要凿去。打全眼
时(凿透孔),应先凿背面,到一半深,将木料翻身,从正面打凿,这样眼的四周不会产生撕裂现象。
(三)凿的修理
凿子的磨砺和刨刃的磨砺方法基本——致,但因凿子的凿柄长,磨刃时要特别注意平行往复前后推
拉,用力均匀,姿势正确。千万不能一上一下,使刃面形成弧形。磨好的刃,刃部锋利,刃背平直,
刃面齐整明亮,不得有凸棱和凸圆出现的状况。
六、锤子及其使用
木工通常使用羊角锤作敲击工具,羊角锤又可用来拔钉。通常用钉冲将钉子冲入木料中。
七、木砂纸及其使用
砂纸。可分纸干砂纸、水砂纸和砂布等。干砂纸用于磨光木件,水砂纸用地沾水打磨物件, 砂布多
用于打磨金属件,也可用于木结构。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砂纸目数是有工艺要求的。
为了得到光洁平整的加工面,可将砂纸包在平整的木块(或其他平面)上,并顺着纹路进行砂磨,
用力要均匀先重后轻,并选择合适的砂纸进行打磨。通常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当砂纸受潮变
软时,可在火上烤一下再用。
首先是磨刀石一般磨凿子和刨刀,两种就够了:
1.双色油石一面200目另一面400目价格是来块钱。
2.天然磨刀石能达到一千多目价格在四五块钱左右。
研磨前要用水泡透磨石,观察刃口如果没有明显钝口就可从400目磨起,把刨刀紧贴磨石与之平行,
保持同一角度向前推,磨好刃口后再用天然磨石磨光。磨的好的话能剃胡子。
普通的研磨就是这样,如果是好刀广磨石可就是个大投资。
刨刀、凿子、扁铲、单刃斧等都是一面贴钢,磨的方法大同小异。新买来的刃具钢面常常不够
平整光滑。开刃时,应先将有钢的一面磨平整光滑(木工叫背磨,即钢面平贴着磨石磨),磨时先用
粗磨石(或油石)磨,磨石一定要平整,边磨边洒水,一经磨平整,即用细磨石(细磨石一般为天
然石)继续背磨,细磨石背磨相当于抛光,有钢面只有磨的平整光滑后,刃口才能磨成一条光滑的
线条,刀刃才快才耐用。新刀背磨好后,先用粗磨石磨刃口,同样边磨边洒水,磨到刃口时,换用
细磨石精磨抛光,当细磨石将刃口磨到有反刃时,将刀翻过来平贴到细磨石上,向后平拖几下(木
工叫背一背,注意刀具要与磨石平贴着)刀就磨好了。磨刀时应将磨石垫平,略用力按住刀具。磨
刃口时尽量保持刀具和磨石的角度不变,在磨石上前后往复磨刃,。刨刀的刃磨角度一般为30度,
打铲和凿子一般35度(加工硬木可再大点,软木小点),单刃斧一般35度,扁铲一般30度。刨刃
磨的应中间略鼓,凿子刃口应磨的中间略低或是平直的,木工成语“凸刨子,凹凿子”就是这个意思。
特别提醒,开刃时要耐心地在粗磨石或油石上磨,边磨边洒水,也可以在砂轮机上磨削,但要轻磨,
勤沾水,以防刃口退火而减低硬度!!!在沙轮机上磨得刃口有0.2~0.3mm厚时,就不能继续用沙轮
机磨削了,要在油石上磨,否则在磨轮上无法控制刃口不退火。磨好的刀刃口很薄,用眼看刃口呈
一种“青光”,没磨好的则呈白色。
刀具用钝了之后(用眼看刃口呈一条白线,俗称白头了),先在粗磨石(或油石)上磨刃,粗磨石粒
度不要太大,表面要平整,刀具在粗磨石上磨到刃口处时,再在细磨石上精磨,当刃口在细磨石上
磨的有反刃后,将刀翻过来钢面平贴细磨石向后平拖几下(即轻轻背几下),磨去刃口处的卷屑。必
须反复几次在细石上正磨反背,才能使刃锋犀利,这样刀具就磨好了。
工具的贴钢面背磨平整光滑即可,不可深磨,以免将钢层磨掉。
怎样检查磨过的刀刃是否锋利呢?可将刀擦净后,观看其刀刃是否有光泽,因为没有磨利的刀刃
仍有一定的厚度,可以反射出光来,看上去刀刃象条白线,而锋利的刀刃厚度极薄,反光能力弱,
以致刀刃上没有光泽。也可以用手垂直于刀刃轻轻的在上边摸几下,锋利的刀刃摸起来感到很薄并
有挂手的感觉,没有磨利的刀刃摸起来感到厚实,并有打滑的感觉,还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将
磨好的刀刃垂直放在自己的指甲上,轻轻地向前推动,锋利的刀刃推动时,有种粘住推不动的感觉,
没有磨利的刀刃推起来在指甲上打滑。
实木
拼板让很多
木工
感到头痛,要达到“严丝合缝”更是难于登天。本人就这方面
粗略地介绍一下拼板的过程,希望对刚入门的木友有些帮助。具体过程:
1、准备
工具
:中长刨各一支,斧子、
电钻
。
2、
制作
竹榫,可选用干燥有韧性的竹子,一般用毛竹为好,当然也可用成品的
圆木
榫。
3、对待拼接的
木板
进行画线,确定榫接的位臵,一般榫距在25cn~40cm之间。
4、打孔,视木板的厚薄,用4mm~10mm的三尖
钻头
,打钻时要双手握电钻,
目视钻头要与板面垂直,一般人打钻时会习惯性地有点往前倾斜,所以操作电
钻时要有意识地把电钻往身体方向倾斜一点,以弥补误差。打完第一二个孔后,
先打入木榫,看看往哪个方向倾斜,后面打孔时的加于纠正。
5、刨直板边,先用中刨粗刨板边,目视要基本成直线,然后用长刨精刨,合
缝。合缝时要有耐心,两块板要反复配合,把高的刨掉,直到严丝合缝为止。
6、打入竹榫,上胶,拼接。
7、用刑(上板夹)加压。
竹子做榫有诸多好处:竹子具有良好的韧性、纹路直,便于快速加工,取材容易,物美价廉。木榫
的加工要专门设备,不知合DIY。
定位器如同傻瓜相机,有很多人不喜欢使用。打钻在木工制作中的少不了的工作,你要玩木,你
就必须学会使用电钻,多用几次就能掌握的。成品的定位器就是一条方铁打几个孔,就要价一二百
大洋,你觉得值吗?
1、划线:这是我们国家传统的做法,将板按尺寸放平,两头对齐,在拼好的
板面划出斜线(以便知道现在拼板的顺序,以便打孔后还原现在的对缝)再
划出打孔的位臵。
2、打孔:将两块板对缝并放,用直角尺根据板面的线垂直划到两板的厚度拼
缝上,再用直尺从板面量出竹销位臵(其它拼缝的竹销如此办理)。然后用电
钻钻出竹销孔就行了。
3、拼板:一边打入竹销,再在拼缝边涂胶,按斜线顺序拼板,夹紧。
制作家具必须知道的尺寸
做衣柜,需要知道裤子的高度。一般常人的裤子100--110CM左右加上衣架的位置和挂钩的位置,加
以来130CM左右。一般西服的宽度是45厘米左右,所以大家不要把衣柜做窄了,做办公系列,比喻
电脑显示器,和电脑主机的长度和宽度,和键盘的长度基本也是按43CM来算,做电视柜,大家知道
老款的电视比较比较后,一般好象也是43左右,所以市场上的电视柜的宽度基本都是在50左右,
DVD和功放机的是两中厚度,一般DVD高度大约在6CM左右,而功放机的厚度是13CM左右,DVD,
和功放机的宽度,老款的好象有40多,但现在的基本都在30CM左右,再宽点不超过44CM,酒柜,
普通的啤酒高度是29CM左右,红酒瓶就要高出几工分,主体我也不太清楚,书柜,小点的书,。。。
呵呵我也搞忘了,好象一般的杂志高度是24CM左右,宽度18CM左右,床,1。2米1。5的床宽度
基本都是后床一样宽,长度都是189CM,两米的床垫长是199,厚度,一般好点的床垫比较厚点
22-24CM,派仪的16到22工分左右,鞋柜,一般楔子的长度30左右
桐油工艺,俺教你一招:
木盆或木桶做好后,要先用桐油泥泥木板缝,里外都要泥,在泥的时候要稍稍用点力,以确保桐油
泥能更多的渗进木板缝里,这样比较牢固,不易脱落。泥好后放阴凉处凉干,然后再用桐油油表面,
同样里外都要油,干后再油一次,再干后你就可给你老婆做足疗了。
不过在做木盆或木桶时,做好后还得在外圆上打上箍,以使木板间压紧,不裂缝。箍可自制,可用
铁丝或竹条编制。若用铁箍,可装上箍后再上桐油泥,若用竹箍,则需先做好桐油工艺后再上箍,
因竹箍较宽,若先上箍,则竹箍宽度范围内的木板缝上不了桐油,容易漏。要留意:不论用什么工
艺做的木制盛水类容器,都不可放在太阳下暴晒,否则你再想用它时,它会给你好看!
哦,对了,忘了告诉你桐油泥的制作方法:找一些不打算再穿了的千层底布鞋,用火点燃烧成灰,
用桐油拌灰使之成泥状,干湿比玩具泥稍湿点为宜。如果找不到千层底布鞋,找些纯棉布碎也可,
如果还找不到那就用做家具用的腻粉来代替吧,不过这个用法就不是我的袓传秘方了,如有意外,
概不负责!
凿子的宽度比卯眼小点有限
卯眼讲究走内线
榫头讲究走外线
粽角榫的特点是每个角都以三根方材格角连接,角结合形成45°。大边应出榫头入抹头所开的卯眼,
采用透榫连接,立柱顶端出长短榫分别入边抹的深浅卯眼。强度很高。
粽角榫的结构就是很麻烦,三材互为榫肩,但强度高。由于榫卯相对集中,所以不太适合小部件的
连接。
三碰肩的一种。过去这种榫卯主要用在镶亮(玻璃)柜台等处。优点是美观,边缘可以处理的很光
滑,不伤人,安全。缺点是对材料有要求,强度有限。工艺倒是不复杂。
榫卯技术要求:榫头厚度小于榫眼宽度0.1~0.2mm,当榫头厚度大于榫眼宽度时,一方面易引起缺胶而
降低结合强度,另一方面装配时易使端头劈裂;榫头宽度比榫眼长度大0.5~1mm,硬材为0.5mm,软材
为1mm;榫头长度大于榫眼零件宽或厚的一半,榫眼深度比榫头长2~3mm;榫结合用指接胶或木胶粉,
榫头应满涂胶,榫接合后须垂直于榫头方向锁死加固。
榫接合的技术要求
家具
制品被破坏时,破口常出现在接合部位,因此在
设计
家具产品时,一定要考虑榫接合的技术要求,
以保证其应有的接合强度。
'直角榫
1. 榫头的厚度
榫头的厚度视零件的断面
尺寸
的接合的要求而定,单榫的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0.4~0.5,双
榫的总厚度也接近此数值。为使榫头易于插入榫眼,常将榫端倒楞,两边或四边削成30°的斜棱。当零
件的断面超过40mm×40mm时,应采用双榫。
榫接合采用基孔制,因此在确定榫头的厚度时应将其计算值调整到与方形套钻相符合的尺寸,常用的厚
度有:6mm、8mm、9.5mm、12mm、13mm、15mm等几种规格。
当榫头的厚度等于榫眼的宽度或小于0.1~0.2mm时,榫接合的抗拉强度最大。当榫头的厚度大于榫眼
的宽度,接合时胶液被挤出,接合处不能形成胶缝,则强度反而会下降,且在装配时容易产生劈裂。
- 榫头的宽度
榫头的宽度视工件的大小和接合部位而定。一般来说,榫头的宽度比榫眼长度大0.5~1.0mm时接合强
度最大,硬材取0.5mm,软材取1.0mm。当榫头的宽度大于25mm以上时,宽度的增大对抗拉强度的提
高并不明显,所以当榫头的宽度超过60mm时,应从中间锯切一部分,分成两个榫头,以提高接合强度。
榫头的长度
榫头的长度根据榫接合的形式而定。采用明榫接合时,榫头的长度等于榫眼零件的宽度(或厚度);当采
用暗榫接合时,榫头的长度不小于榫眼零件宽度(或厚度)的1/2,一般控制在15~30mm时可获得理
想的接合强度。
暗榫接合时,榫眼的深度应大于榫头长度2mm,这样可避免由于榫头端部
加工
不精确或涂胶过多而顶住
榫眼底部,形成榫肩与方材间的缝隙,同时又可以贮存少量胶液,增加胶合强度。
4. 榫头、榫眼(孔)的加工角度
榫头与榫肩应垂直,可略小,但不可大于90°,否则会导致接缝不严。暗榫孔底可略小于孔上部尺寸
1-2mm,不可大于上部尺寸;明榫的榫眼中部可略小于加工尺寸1-2mm,不可大于加工尺寸。
榫头的长度方向应顺纤维方向,横向易折断。榫眼开在纵向木纹上,即弦切面或径切面上,开在端头易
裂且接合强度小。
1. 材质
制造圆榫的材料应选用密度大、无节无朽、无缺陷、纹理通直、具有中等硬度和韧性的
木材
,一般采用
青冈栎、柞木、水曲柳、桦木等。
2. 含水率
圆榫的含水率应比家具用材低2%~3%,在施胶后,圆榫可汲收胶液中的水分而使含水率提高。圆榫应保
持干燥,不用时要用塑料袋密封保存。
3. 圆榫的直径、长度
圆榫的直径为
板材
厚度的0.4~0.5,目前常用的规格有¢6、¢8、¢10三种。
圆榫的长度(L)为直径的3~4倍。目前常用的为32mm,而不受直径的限制。
4. 圆榫接合的配合要求
圆榫配合孔深:垂直于板面的孔,其深度h1=0.75板厚或≤15mm;垂直于板端的孔深h2=L-h1+0.5~
1.5。即孔深之和应大于圆榫长度0.5~1.5mm。
圆榫与榫眼径向配合应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1~0.2mm时强度最高。但用于板式家具中,基材为
刨花板时,过大会引起刨花板内部的破坏。涂胶方式直接影响接合强度,圆榫涂胶强度较好;榫孔涂胶
强度要差一些,但易实现机械化施胶;圆榫与榫孔都涂胶时接合强度最佳
榫眼的宽度应比榫头宽一点,而榫眼的高度应比榫头的宽度小一点,这样木材才不会被胀破。因为
木材的横纹方向的受力较差,纵纹方向受力较好。至于小多少要根据木材的硬度来决定。现在很少
看见有用手工锯榫头,打眼的。这需要一定的基本功。
"榫接合采用基孔制,因此在确定榫头的厚度时应将其计算值调整到与方形套钻相符合的尺寸,常用
的厚度有:6mm、8mm、9.5mm、12mm、13mm、15mm等几种规格。"
要想做到严丝合缝是体现木工手艺标准之一,要达到标准就要在每道工序上认真,如第一道工序:
出料,就要保证面要平直,角要正,要保证上90度。锯榫后落肩大面要留线,小面要吃线,锯榫时
也是大面留线,但打眼时大面吃线,这样结合后大面就是平正,榫肩就严实。
板拼缝:也应找好要拼的板的大面,如果第一快板的大面对向自己,那么第二快板大面就要背向
自己,这是因为人的两手力不是一样的但推刨子的习惯轨迹大概一样,这样拼出来的板缝就会严实,
平整。同样实用于电刨拼缝,不同的是要两块板大面对大面一起在刨床上刨,推的速度要慢,快了
就有刨痕,那就不会严实了。以上说的是指用手动工具加工的基本常识,不过杀猪杀屁股,各有各
的刀法,民间高手多的是,在手工加工上各有各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你最喜欢的,不就是玩嘛,
有那么认真的吗?
更多推荐
锯条,使用,榫头,制作,刃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