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热热水器十大名牌电-我要出租房屋怎么发布

2023年4月11日发(作者:除尘设备)
办公楼规范
篇一:办公楼设计规范及要求
一、办公楼设计概述
建筑物内供办公人员经常办公的房间称为办公室,以此为单位
集合成一定数量的建筑物称为办公建筑。办公建筑一般分为行
政办公楼、专业性办公楼、出租写字楼和综合性办公楼。综合
性办公楼内除办公用房为主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公共设施如
商店、展览厅、娱乐厅等。
二、办公楼设计要点
1、办公楼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
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其他附属设
施等组成。各种房间的具体设置、层次和位置,应根据使用要
求和具体条件确定。建筑基地内应设停车场(库),或在建筑物
内设停车库。办公建筑的主体部分宜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
2、办公楼应根据使用要求、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条件按建
筑模数确定开间和进深,并应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
件。
3、办公楼与公寓、旅馆合建时,应在平面功能、垂直交通、
防火疏散、建筑设备等方面综合考虑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
排。综合办公楼宜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分设出入口,组织好内外
交通路线。
4、一般应将对外联系多的部门,布置在主要出入口附近。机
要部门应相对集中,与其他部门宜适当分隔。其他部门按工作
性质和相互关系分区布置。
5、楼梯设计应符合防火规范规定。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楼应
设电梯;主要楼梯及电梯应设于入口附近,位置要明显。
6、尽量利用室内空间或隔墙设置壁柜或壁橱。底层及半地下
室外窗宜采取防范措施。
7、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
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6。设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间
窗地比不应小于1:5。(窗地比为该房间侧窗洞口面积与该
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8、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
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9、贮藏室应布置在采光、朝向较差的地方,净高不得低于
2.00m。开水间宜直接采光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排风装
置。
三、主要房间设计说明
1、办公室
办公用房宜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并不宜布置在地下室。
办公室宜设计成单间式和大空间式;使用上有特殊要求的,可
设计成带专用卫生间的单元式或公寓式。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
面积不应小于3m2,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宜小于10m2。办公室
净高应根据使用性质和面积大小决定,一般净高不低于
2.6m,设空调的办公室可不低于2.4m。
办公室布局方式常见有以下四种:
①单间办公室。在走道的一面或两面布置布置房间,沿房间
的周边设置服务设施。这些房间以自然采光为主,辅以人工照
明,房间的大小有所变化,但容纳的人数较少。
②成组式办公室。适用于容纳20名以下工作人员的中等办公
室。为利于布置家具,房间进深需要略大一些。
③开放式布局。这是一种布置大进深空间的方法。家具位置
可按几何形布置。
④景观办公室。其特征具有随机设计的性质。完全由人工控
制环境,工作位置的设计反映了组织方式的结构和工作方法。
屏风、植物和贮藏用的家具均可用于划分活动路线,确定边
界,并区别工作小组。
一般办公室常用3.6m开间及5.4m进深的平面尺寸。图2是一
般办公室布置。图3~图6是单元式、公寓式、景观式、大空
间式办公室布置。常用开间、进深及层高尺寸见下表:尺寸
名称尺寸
开间3000、3300、3600、6000、6600、7200
进深1800、5400、6000、6600
层高3000、3300、3400、3600
注:办公室尺寸应根据使用要求、家具规格、布置方式、采光
要求,以及结构、施工条件,面积定额、模数等因素决定。
大空间式的出租办公室,有空调、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
火喷头等设施的,设计中应尽可能为自行分隔和装修创造条
件,有条件的工程一般设计模块式吊顶。
办公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m。
设有办公自动化设施的办公室,需于室内暗敷电缆线路的,应
在办公室的顶棚,墙面或楼地面构造设计中综合考虑。
2、会议室
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大、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中、
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的开间、进深一般与办公室相
同;大会议室按需要而定。
会议厅所在层数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
并应根据语言清晰度要求进行设计。多功能会议厅宜有电声、
放映、遮光等设施。有电话、电视会议要求的会议室,应考虑
隔声、吸声和遮光措施。
3、门厅
门厅的大小应根据办公楼的性质及规模而定,根据使用需要也
可设门廊、警卫室、衣帽间和电话间等。小型办公楼可不设门
厅。门厅一般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门厅应与楼梯,
过厅、电梯厅邻近。
4、走道
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
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
1:8。
走道长度(m)走道净宽(m)
单面布房双面布房
≤401.301.40
>401.501.80
注: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应注意走道的采光要求,走道过长的,应考虑增加采光口,或
在走道端部开窗,尽量减少在每个房间的内墙上开设高窗;单
面布置走道净宽1300~2200mm,双面布置走道净宽1600~
2200mm,走道净高不得低于2.10m。
5、卫生间
公用卫生间距离最远的工作房间不应大于50m,尽可能布置在
建筑的次要面或朝向较差的一面。
卫生间应设前室,前室内宜设置洗手盆。卫生间应有天然采光
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
风装置。
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
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0m长度相当一具
小便器计算);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洗手盆每40人
设一具。
每间厕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设坐式大便器;设有
大会议室的楼层应相应增加厕位。专用卫生间可只设坐式大
便器,洗手盆和面镜。
6、档案室、资料室,图书阅览室
可根据规模大小和工作需要分设若干不同用途的房间(如库
房、管理间、查阅间或阅览间)。档案库、资料库和书库应采
取防火、防潮、防尘、防蛀、防紫外线等措施。地面应用不
起尘、易清洁的面层,并设机械排风装置。
档案、资料查阅间和图书阅览室应光线充足、通风良好、避免
阳光直射及眩光。
7、停车库
汽车停车库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的规
定。小汽车每辆停放面积应根据车型,建筑平面,结构型式与
停车方式确定,一般为25~30m’(含停车库内汽车进出通
道)。
自行车停车库净高不得低于2m。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楼
层内的自行车库,自行车推行坡道宽度不宜小于1.80m,坡长
不宜超过6.00m,坡度不宜大于l:5。自行车每辆停放面积一
般为1~1.20m2。
8、卫生管理设施间
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宜设垃圾管道。高层办公建筑设置垃
圾管道时,应设前室,前室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不设垃圾管道的高层办公建筑,每层应设专用垃圾收集存放
间。垃圾收集存放间应有不向邻室对流的自然通风或机械排
风。垃圾收集存放间应靠近电梯间,宜有专用通道运出垃圾。
宜在底层设垃圾集中存放处,存放处应设冲洗排污设施,并有
运出垃圾的专用通道。每层应设清扫工具存放室和清洗水池。
四、各图面绘制要求及深度
建筑制图必须严格遵照我国《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要求,严格认真做到:线型分明、字迹工整,图
例正确,图面美观。要求:标注完整,各图面详细要求如下:
(一)平面图:底层平面、各楼层平面。
1、底层平面图:室外三道尺寸线及定位轴线编号,门窗编号
及门扇开启方式及方向,入口台阶,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以及
上下起止行线。室内外各主要标高,剖切线,房间名称,指北
针等。总之底层要求标注完整、齐全。
2、楼层平面图:室外二道尺寸线,定位轴线…以及其它必要
的标注;
3、各图标注以图面下方,左侧为主,上方、右侧作不同处标
注。
说明:
①根据地形尺寸及建筑规模可确定框架尺寸,柱子断面尺寸应
由结构计算确定,在画建筑平面图时可按300×500假定尺寸
先画,但不须注出尺寸。
②定位轴线:按规定,凡承重墙、柱都画出定位轴线,在本设
计中轴线可通过墙、柱中心。横向定位轴线用①、②、③……
从左到右按序排列。纵向定位轴线用A、B、C……从下往上按
序排列。
但不用I,O,Z三个字母,以免与1,0,2三个数字混淆。
③楼梯应计算其级数和决定其每级宽高尺寸,并在图上注明,
卫生间应布置厕位,以上均应按比例画上,并标注尺寸。
④确定门窗大小、位置并编上门窗号。选定门窗时应同时考虑
立面、剖面设计,还应画出门窗开启方向。
⑤标注三道尺寸线,内面—道为门窗大小,门窗间墙大小的尺
寸,中间一道为定位轴线之间的尺寸,最外面一道为总尺寸,
总尺寸为外包,凡外面不能标明的尺寸,应在平面中间标明,
墙厚尺寸可在墙上标明。
⑥平面图应该注明各处标高,如地面(楼面),厕所地面,楼梯
平台,室外地面等等。
(二)立面图:南立面(或临街主要立面),东或西立面、北立
面。
1、画出面临马路的两向立面图,必要时可加绘侧向立面。
2、立面图上的门窗高低宽窄应与平面及剖面设计的尺寸相
符,不必画开关线。
3、立面粉刷装修材料和颜色应在立面图上标明,不得用符号
代替。
4、立面两旁应有—道标高线,说明每层之间的尺寸,各层的
标高、檐口标高、门窗顶底的标高,室内外地坪标高等,在尺
寸线上标不清楚时可在门窗处或其他需要标明处标高。
5、一道定位轴线:标注首尾及转折处轴线号。
(三)剖面图:横剖面,纵剖面(必含—楼梯间横剖)
1、剖切2~3处有代表性的部分画出剖面,并须在底层平面图
上标出剖切线位置。为了有一个剖面图能为结构设计提供依
据,所以应在中间的典型框架处有一剖面,另一剖面图,由同
学自己选定剖切位置。一般选在楼梯间。如有局部采用天窗或
晒台的,也应画剖面,显示其构造。
2、剖面图上应注明屋顶、楼板、地面的各层构造,要用文字
说明构造层次,不得以符号代替。
3、楼梯剖面图竖向一边应画三道尺寸线及标高,内面—道为
各梯段高,中间一道为各层的层高尺寸,最外面一道为总高尺
寸,总高为室外地面至檐口的高度;
竖向另一边应画一道尺寸线及标高,标注各门窗洞口顶底及墙
身砌体高度;
横向应画两道尺寸线及定位轴线,内面—道为底层梯段宽及与
相邻定位轴线的关系,外面一道为各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其它剖面图应有一道竖向尺寸线及标高:标注门窗洞口及
墙身砌体;一道横向尺寸线及定位轴线:表示房间主要跨度或
进深、开间。
5、室内各主要标高:地面、楼面及顶棚底面。
6、详细索引
(四)节点详图
尽量选择难点、重点和特点,如屋顶檐口、高低跨处、变形缝
处,外墙与框架梁板连接处,以此配合立面造型,空间处理以
及结构柱网布置等制图。
节点图除用详细图例表示构件的材料选用、构造搭接、内外装
修细部处理,还必须注上详细尺寸和文字说明,不得简化和用
符号代替。
节点图上一定要标注主要标高和定位轴线。详图的比例从l:
20到l:50必须能清楚表明构造
(五)屋顶平面图:
l、屋顶及电梯间机器房平面图可按1:200画出,还应画出屋
顶天沟布置,集水口位置、流水线方向,以及天沟内纵向坡度
屋面流水坡划分,坡度数值。
2、必要的定位轴线以及建筑层数(用圆点表示)。
附录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
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内如带有
部分楼层者亦应按一层计算。
2、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如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当高跨
为边跨时,其建筑面积按勒脚以上两端山墙外表面间的水平长
度乘以勒脚以上外墙表面至高跨中柱外边线的水平宽度计算:
当高跨为中跨时其建筑面积按勒脚以上两端山墙外表面间的水
平长度乘以中柱外边线的水平宽度计算。
3、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
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
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地下指挥部
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
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5、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过2.2米的,按
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6、坡地建筑物利用吊脚做架空层加以利用,且层高超过2.2
米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7、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
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
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图书馆的书库按书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9、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
算建筑面积。
10、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实际层数计
算建筑面积。
11、建筑物内的技术层层高超过2.2米,应计算建筑面积。
12、有柱雨蓬按柱外围水平面积,独立柱的雨蓬按顶盖的水平
投影的一半计算面积。
13、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
积,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
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4、突出屋面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门、冰箱间、电梯机房等按
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5、突出墙外的斗门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6、封闭式阳台、挑廓、按其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17、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
积。
18、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廓,按通廓的投影面积计算
建筑物面积。无顶盖的架空通廓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
面积。
19、室外楼梯作为主要通道和用于疏散的均按每层水平投影面
积计算建筑面积;楼内有楼梯、室内有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
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0、跨越其它建筑物、构筑物的高架单层建筑物,按其水平投
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多层者按多层计算。
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突出墙面的构配件和艺术装饰,如柱、垛、勒脚、台阶、
无柱雨蓬等。
2、检修、消防等用的室外楼梯。
3、层高在2.2米以内的技术层。
4、构筑物如: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贮油池、贮水
池、贮仓、地下人防干、支线等。
5、建筑物内外的操作平台、上楼平台、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间
安置箱罐的平台。
6、没有围护结构的屋顶水箱、舞台及后台挂幕布、布景的天
桥挑台。
7、单层建筑物内分隔的操作间、控制室仪表间等单层房间。
8、层高小于2.2米的深基础地下架空层;坡地建筑物吊脚架
空层。
三、其它
在计算建筑物建筑面积时,如遇上述以外的情况,可参照上述
原则精神办理。
篇二: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2013
办公楼设计规范办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
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
组成。
第3.1.2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
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
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3.1.3条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
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第3.1.4条窗
一、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防范措施。
二、高层办公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或玻璃幕墙时应设擦窗设
施。
三、设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面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
下,应尽量减少;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隔热
性,全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设部分可开启窗扇。
第3.1.5条门
一、办公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m。
二、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
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第3.1.6条门厅
一、门厅一般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根据使用需要也
可设门廊、警卫室、衣帽间和电话间等。
二、门厅应与楼梯、过厅、电梯厅邻近。
三、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它防寒设施。
第3.1.7条走道
一、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3.1.7的规定。
注: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二、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
阶,应设坡道,
其坡度不宜大于1∶8。
第3.1.8条采光
一、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
室等房间窗地
比不应小于1∶6。
二、设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
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5。
注:窗地比为该房间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第3.1.9条隔声
一、办公用房、会议室、接待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
55dB(A声级),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打字室、图书阅览室
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A声级)。
二、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办公用房、会议
室贴邻,否则
应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
第3.1.10条超高层办公建筑的避难层(区)、屋顶直升飞机停
机坪等的设置
应执行国家和专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3.1.11条办公室的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60m,设空调的可
不低于2.40m;
走道净高不得低于2.10m,贮藏间净高不得低于2.00m。
第二节办公用房
第3.2.1条办公用房包括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专用办
公室包括设计绘图室与研究工作室等。
第3.2.2条办公用房宜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并不宜布
置在地下室。
第3.2.3条普通办公室。
一、普通办公室宜设计成单间式和大空间式,特殊需要可设计
成单元式或公寓式。
二、大空间式办公室在布置吊顶上的通风口、照明、防火设施
等时,应尽可能为自行分隔或装修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工程宜
设计成模块式吊顶。
三、机要部门办公室应相对集中,与其它部门宜适当分隔。
四、值班办公室可根据使用需要设置,重要办公建筑设有夜间
总值班室时,可设置专用卫生间。
五、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单间办公室净面
积不宜小于10㎡。
第3.2.4条专用办公室
一、设计绘图室宜采用大房间或大空间,或用灵活隔断、家具
等把大空间进行分隔;研究工作室(不含实验室)宜采用单间
式,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室宜靠近相关的实验室。
二、应避免西晒和眩光。
三、应利用室内空间或隔墙设置橱柜。
四、设计绘图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研究工作室,
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
第三节公共用房
第3.3.1条公共用房一般包括会议室、接待室、陈列室、厕
所、开水间等。
第3.3.2条会议室
一、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大、中、小会议室。
二、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
左右,中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左右;中、小会议室每人
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无会议桌的不应小
于0.80㎡。
三、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
会议厅所在层数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
并应根据语言清晰度要求进行设计。
四、作多功能使用的会议室(厅)宜有电声、放映、遮光等设
施。有电话、电视会议要求的会议室,应有隔声、吸音和遮光
措施。
第3.3.3条接待室
一、接待室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专用接待室应靠近使用部门,
行政办公建筑的群众来访接待室宜靠近主要出入口。
二、高级接待室可设置专用茶具间、卫生间和贮藏间等。
第3.3.4条陈列室
一、陈列室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专用陈列室应对陈列
效果进行照明设计,避免阳光直射及眩光,外窗宜设避光设
施。
二、可利用会议室、接待室、走道、过厅等的部分面积或墙面
兼作陈列空间。
第3.3.5条厕所
一、厕所距离最远的工作点不应大于50m。
二、厕所应设前室,前室内宜设置洗手盆。
三、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条件
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四、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
槽按每0.60m长度相当一具小便器计算);
2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
3洗手盆每40人设一具。
注:①每间厕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设坐式大便
器。
②设有大会议室的楼层应相应增加厕位。
③专用卫生间可只设坐式大便器、洗手盆和面镜。
第3.3.6条开水间
一、应根据办公建筑层数和当地饮水习惯集中或分层设置开水
间或饮用水供应点。
二、开水间宜直接采光和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
置。
三、开水间内应设置倒水池和地漏,并宜设洗涤茶具和倒茶渣
的设施。
第四节服务用房
第3.4.1条服务用房包括一般性服务用房和技术性服务用
房。一般性服务用房为:打字室、档案室、资料室、图书阅览
室、贮藏间、汽车停车库、自行车停车库、卫生管理设施间
等;技术性服务用房为: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电传室、复
印室、晒图室、设备机房等。
第3.4.2条打字室
一、人员多的打字室可分设收发校样间、打字间、油印间、装
订间等。
篇三:办公楼设计规范
各级办公楼建筑设计要求
4.1一般规定
4.1.1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
定各类用房。办公建筑由办公室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
设备用房等组成。
4.1.2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用地条
件、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
筑平面,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并宜留有发展余地。
4.1.3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4.1.4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
2筑面积每5000m至少设置1台。超高层办公
建筑的乘客电梯应分层分区停靠。
4.1.5办公建筑的体形设计不宜有过多的
凹凸与错落。外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有关节能的要求。
4.1.6办公建筑的窗应符合下列要求:1底层及半地下室外
窗宜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2高层及超高层办公建筑采用玻璃幕墙时应设有清洁设施,并
必须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3外窗不宜过大,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并应
有良好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满足节能要求。全
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开启面积应满足火灾排烟和自然通风要
求。
4.1.7办公建筑的门应符合下列要求:1门洞口宽度不应小
于,高度不应小于2.10m;
2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贵重仪表间和计算
机中心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4.1.8办公建筑的门厅应符合下列要求:1门厅内可附设传
达、收发、会客、服务、问讯、展示等功能房间(场所)。根据
使用要
求也可设商务中心、咖啡厅、警卫室、衣帽间、电话间等;
2楼梯、电梯厅宜与门厅邻近,并应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
3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他防寒设施;
4有中庭空间的门厅应组织好人流交通,并应满足现行国家防
火规范规定的防火疏散要求。
4.1.9办公建筑的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宽度应满足防火
疏散要求,最小净宽应符合表4.1.9的规定:
表4.1.9走道最小净宽
注:高层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2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不应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
宜大于1:8。
4.1.10办公建筑的楼地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办公室使用要求,开放式办公室的楼地面宜按家具位置
埋设弱电和强电插座;2大中型计算机房的楼地面宜采用架
空防静电地板。
4.1.11根据办公建筑分类,办公室的净高应满足:一类办公
建筑不应低于2.70m;二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60m;三类办
公建筑不应低于2.50m。
办公建筑的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贮藏间净高不应低于
。
4.1.12办公建筑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
4.1.13特殊重要的办公建筑主楼的正下方不宜设置地下汽车
库。
4.2办公室用房
4.2.1办公室用房宜包括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专用办公
室宜包括设计绘图室和研究工作室等。
4.2.2办公室用房宜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不宜布
置在地下室。办公室宜有避免西晒和眩光的措施。
4.2.3普通办公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设计成单间式办公室、开放式办公室或半开放式办公室;
特殊需要可设计成单元式办公室、公寓式办公室或酒店式办公
室;2开放式和半开放式办公室在布置吊顶上的通风口、照
明、防火设施等时,宜为自行分隔或装修创造条件,有条件的
工程宜设计成模块式吊顶;
更多推荐
公司办公室屏风图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