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户型图查询网站-客厅沙发背景墙怎么装饰

525水泥多少钱一吨
2023年4月10日发(作者:空调符号图案大全)

1/1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介绍

导读:早在1920年,国外曾以天然橡胶胶乳配制水泥砂浆,后逐步又用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的各种乳液

作为外加剂,对水泥砂浆及混凝土进行改性。1974年第六届国际水泥化学会…

早在1920年,国外曾以天然橡胶胶乳配制水泥砂浆,后逐步又用合成橡

胶、合成树脂的各种乳液作为外加剂,对水泥砂浆及混凝土进行改性。1974年

第六届国际水泥化学会议首次讨论了关于聚合物水泥的化学作用过程。1981年

在日本召开的第三届聚合物水泥的国际会议上将聚合物水泥列为独立研究方

向。

我国采用聚合物研制化学注浆材料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开发的品种

有甲凝、丙凝、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以及不饱和聚酯等,并于60年代在水

电、交通、煤炭、建筑等方面进行工程实践,取得了成功。70年代我国开发聚

合物水泥材料无论从品种上、还是数量上均有大幅度提高,相继有聚乙烯醇缩

甲醛(107胶)、聚醋酸乙烯乳液(白乳胶)、氯丁橡胶、丙烯酸醋等问世。

随着我国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在聚合物

水泥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有更大发展,聚合物混凝土及聚合物水泥砂浆在建筑工

程中被大量采用,并获得优异效果。

聚合物加入混凝土或砂浆中,其形成的弹性网膜将混凝土、砂浆中的孔隙

结构填塞,并经化学作用加大了聚合物同水泥水化产物的粘结强度,从而有效

地对混凝土和砂浆进行改性。不仅增加了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强度,还使抗拉

强度和抗弯强度获得较大提高,增强混凝土和砂浆的密实度,减少了裂缝,因

而使抗渗性获显著提高,且增加了适应变形的能力,适用于地下建(构)筑物

防水,以及游泳池、水泥库、化粪池等防水工程。如直接接触饮用水,例如贮

水池,应选用符合要求的聚合物。从发展前景以及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的角度来

看,其潜能和作用不可低估。

1.材料要求

(1)水泥

按本章17-1-1-2节的要求选用水泥。

(2)聚合物

用于水泥材料的聚合物分为三类:

1/1

1)水溶性聚合物分散体,包括:橡胶胶乳——天然橡胶胶乳、合成橡

胶胶乳;树脂乳液——热塑性及热固性树脂乳液、沥青质乳液;混合分散体—

—混合橡胶、混合乳胶。

2)水溶性聚合物,包括: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

丙烯酸盐——聚丙烯酸钙;糠醇。

3)液体聚合物,包括:不饱和聚醋;环氧树脂。

本章介绍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聚合物有:聚丙烯酸乙酯、醋酸乙烯—乙烯

的共聚物(EVA)、甲基硅醇钠、高沸硅醇钠、阳离子氯丁胶乳,以及丙烯酸

酯等。

对聚合物的质量要求是:掺入水泥混凝土或砂浆中的聚合物不应影响水泥

水化过程或对水泥水化产物有不良作用,且聚合物本身不会被水解或破坏;聚

合物应对钢筋无锈蚀作用。聚合物质量指标见表17-13。

聚合物质量指标表17-13

名称项目单位指标

分散试验

外观应无粗颗粒、异物及凝固物

总固体成分

%

>35,误差在±1.0以内

聚合物水泥砂浆试验

抗弯强度

MPa

>4

抗压强度

MPa

>10

粘结强度

MPa

>1

吸水率

%

<15

透水量

g

<30

长度变化率

%0~0.15

(3)砂、石子

应符合本章17-1-1-2节相关内容的要求。

(4)水

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5)主要助剂

1)稳定剂为避免聚合物乳液与水泥水化产物中大量多价金属离子作用而

致破乳、凝聚,以及在搅拌过程中聚合物乳液产生析出及凝聚,必须加入稳定

剂,从而改善聚合物乳液对水泥水化生成物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对搅拌剪切力的

1/1

机械稳定性,使聚合物与水泥有效地混合均匀,并紧密粘附成稳定的聚合物水

泥多相体。

稳定剂多采用表面活性剂,其种类及掺量对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应根据

聚合物品种选择适宜的稳定剂及掺量。常用的稳定剂有:OP型乳化剂、均染剂

102、农乳600等。

2)消泡剂为避免因聚合物乳液中乳化剂、稳定剂的表面活化影响而在拌

合时产生的大量气泡,必须加入适量的消泡剂,从而消除气泡,降低拌合物的

孔隙率,减小对强度的影响。

3)抗水剂当选用耐水性较差的聚合物、乳化剂、稳定剂时,应加入适量

的抗水剂。

4)促凝剂为避免由于聚合物掺量较多而延缓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凝结,

须加入一定量的促凝剂,以促使其凝结。

2.配合比的选择

使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呈现最佳力学状态的主要因素是聚合物的品种、性

能、掺量,及其相应的助剂。聚合物掺量过小,则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也小;

聚合物掺量加大,则混凝土各项强度亦随之提高,但当掺量增大超过一定范围

时,则混凝土强度、粘结性、干缩等性能反而向劣质转化,所以,聚合物应有

其最佳掺量。因此,在选择配合比时,应着重考虑“聚灰比”(聚合物和水泥

在整个固体中的重量比),其次再选定混凝土的其他组分。通常聚灰比在

5%~20%的范围内选用,其他组分可同于普通混凝土。参考配合比见表17-14。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参考配合比表17-14

聚灰比

(%)

水灰比

砂率

(%)

聚合物分散

体用量

(kg/m3)

用水量

(kg/m3)

水泥用量

(kg/m3)

(kg/m3)

石子

(kg/m3)

测定值

坍落度含气量

(mm)(%)

00.54512505

50.5451614707

100.5453212107

注:1.聚合物为聚丙烯酸乙酯。

2.水灰比为聚合物分散体中的用水量和加水量之和对水泥重量之比。

3.配制要点

1/1

(1)在满足对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配合比选择

及试验,确定聚合物及其助剂的最小掺量,以降低混凝土造价。现提供不同种

聚合物混凝土选用不同的聚灰比的强度特性,见表17-15。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性表17-15

名称

聚灰比

(%)

水灰比

(%)

相对强度强度比

抗压

fc

抗剪

fb

抗拉

ft

剪切

fs

fc/ftfc/fbfb/ftfs/fc

普通混凝土

060.006.8812.801.860.174

丁苯橡胶水泥混

凝土

(SBR)

553.317.1313.841.940.185

1048.347.1312.401.740.184

1544.366.7510.051.490.168

2040.395.648.781.560.178

聚丙烯酸酯水泥

混凝土

(PAE-1)

540.318.6415.171.770.120

1033.668.4416.231.960.111

1531.367.5811.651.550.139

2030.395.0310.882.190.170

聚丙烯酸酯水泥

混凝土

(PAE-2)

559.037.2312.921.810.161

1052.466.6511.401.710.178

1543.85.649.061.620.148

2037.494.458.321.880.210

聚醋酸乙烯酯水

泥混凝土

(PVAC)

551.898951121027.1312.531.780.178

1044.9821051201065.379.761.810.221

1542..698.391.810.274

2036.8376291604.105.761.380.275

注:表中数据引自建材院水泥所、建材部技术情报标准研究所,“聚合物混凝土的发

展现状与动向”(1982)。

(2)按选定的配合比准确称量备好原材料。

(3)将聚合物乳胶置于容器中,加入稳定剂、消泡剂以及一定量的水,混

合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乳液备用。

(4)将水泥和砂投入搅拌机中干拌均匀,再加入石子、水、聚合物乳液共

同搅拌均匀制成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4、施工注意事项

(1)浇筑混凝土的垫层应洁净、无尘土等杂物;若浇筑混凝土的基层为旧

有混凝土或砂浆层,则应除去其表面上的杂物及油污,露出坚实洁净的面层,

用水冲刷一遍,表面不得有积水。

1/1

(2)基层若有裂缝或管道穿过,应沿裂缝或管道周围剔成V形凹槽,并

用高等级砂浆填实抹平。如基层有渗漏水,应先行堵漏。

(3)控制水灰比,掌握施工和易性。拌合和浇筑过程中如出现拌合物趋于

黏稠而影响施工和易性时,注意不得任意加水,以防影响质量,应补加适量备

用乳液,再行搅拌均匀供施工使用。

(4)根据所选聚合物的性能以及工程量的大小,掌握拌合量及浇筑时间。

当所选胶乳凝聚较快时,则应掌握浇筑速度,且应用多少拌多少,随拌随用。

(5)施工温度:冬季以+5℃以上为宜;夏季以+35℃以下为宜。

(6)混凝土浇筑完毕在硬化之前,不得直接浇水养护,露天作业应避免遭

受雨淋。这是防止胶乳析出的白色脆性聚合物膜被水冲掉,从而会使聚合物混

凝土质量下降。

(7)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不同于普通防水混凝土,通常采取干湿

交替的方法进行养护。混凝土硬化后的7d以内,应保持湿润养护,这是为了在

此期间使水泥得以充分水化,水泥强度尽快增长,形成混凝土的刚性骨架;7d

以后,应转入自然条件下养护,混凝土在大气环境中自然干燥,以有利于聚合

物胶乳脱水固化,使聚合物形成的点、网、膜胶联于水泥混凝土的刚性骨架之

中紧密粘固,并将混凝土内部毛细孔道填塞。

高性能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砂浆)的研究

摘要:高性能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砂浆)的研究

1引言

民用及水工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混凝土质量问题,如蜂窝麻面、空

洞、大面积损坏等,为恢复其使用功能,需进行修补。一般的修补方法是采用普通混凝土

或砂浆作为修补材料,但普通混凝土粘结强度低,将其用于混凝土修补,容易造成界面粘

结不牢、开裂而导致混凝土再度损坏等质量问题,近年来民用建筑已很少应用,仅用于水

工建筑坝体的大体积混凝土修补。目前一般使用环氧树脂混凝土或砂浆作为修补材料,也

有采用特殊骨料拌制的混凝土作为修补材料,如岩滩水电站溢流坝面修补材料采用的就是

铁刚砂、石料拌制的抗压强度高达100MPa的高强混凝土。这两种混凝土修补材料均具有抗

1/1

压强度高的特点,环氧树脂混凝土还具有粘接强度高的特点,但也存在材料成本高、不宜

大量使用等缺点,而且在拌制环氧树脂混凝土时需要使用大量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有毒助剂

此外这两种材料自身强度过高(环氧树脂混凝土强度在60MPa以上),与修补基面混凝土强

度(一般约为30MPa)相差太大,在外界条件(如温差、湿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尤其在

北方寒冷干燥气候,存在二者由于受力变形不一致而遭受破坏的隐患。因此,研制低成

本、高性能、使用可靠方便的混凝土修补材料,已成为科研人员亟需攻克的难题。

2新型修补材料的配方特点

为解决上述难题,我们通过广泛地收资及研究,参考了国内外众多的配方,经过试验

筛取、组合,得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该种材料由普通砂石料、525#

优质水泥、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塑化剂、增强剂、调凝剂、改性剂、膨胀剂、优质活性混

合材等组成,各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分述如下

(1)优质水泥采用铁铝酸盐525#水泥,该种水泥具有快凝快硬,水化时能快速产生大

量的铁凝胶体的特点,因而混凝土收缩小、表面坚硬、早期强度高,抗腐蚀、抗冲刷性能

优良。铁铝酸盐水泥与柳州普通水泥各项物理性能指标比较见表1。

(2)高分子聚合物采用可溶性高粘型聚合物粉料,粘度高达10000P

a

。s,该剂有极好的

保水粘聚性,以适当掺量加入混凝土中可成倍提高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3)助剂

选入的助剂有塑化剂、增强剂、调凝剂、改性剂等,其中塑化剂可调整混凝

土拌合物的粘度,使其有较好的施工性能

增强剂可与混凝土内部的高聚物形成网络状结

构,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及强度

调凝剂则可任意调整混凝土凝结时间

改性剂可改变混凝土

内部水化产物Ca(OH)

2

的结晶度,使其以小分子形态出现,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

度。

(4)优质活性混合材

由硅灰、沸石粉、优质粉煤灰和膨胀剂以合适的比例混合而成,

将其加入混凝土中可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及抗收缩性能。

表1水泥物理性能指标

名称

安定

凝结时间

h∶min

抗折强度

MPa

抗压强度

MPa

初凝终凝1d3d28d1d3d28d

525#柳州普通

水泥

25.2合格

2∶253∶05

/5.98.8/28.955.6

525#铁铝酸盐

水泥

25.6合格

0∶551∶25

7.19.59.643.854.365.1

3新型修补材料的作用机理

一般来说,混凝土修补材料应具有如下基本性能

对老混凝土基面有足够高的粘结强

度、较高的抗裂性和抗渗能力、优良的耐久及抗冻融性能。新型修补材料的成份以普通砂

石、水泥为主,辅以少量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及助剂,通过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来保

证混凝土具有正常的使用功能。当进行混凝土拌制时,聚合物分子与水泥颗粒间仅发生化

学吸附作用,聚合物分子吸水而增稠提高材料的吸附粘结力,同时各种助剂的存在又使混

凝土浆体具有较好的施工性能,如流动性和保水性等。在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从聚

合物中不断吸收水分而充分水化,同时聚合物粒子由于脱水而逐渐聚集,并在混凝土内部

空间形成网络状骨架,加上活性混合材及塑化剂引入的封闭型微小气泡,有效封堵了混凝

土内部的毛细管道,从而形成具有较高强度和密实度的带韧性的高性能混凝土。

4新型修补材料的应用

1/1

4.1一般建筑物混凝土修补

一般建筑物少量混凝土修补可使用高性能砂浆,砂浆配合比见表2。不需浇水润湿混凝

土基面,砂浆可直接用于干净的光滑混凝土或破损混凝土基面,并能够和基层牢固粘结为

一体,表面形成的一层致密坚固的砂浆层能够隔断水分的透过,有效的保护破损混凝土

面。

4.2大体积混凝土修补

大体积混凝土破损一般发生在水工建筑物过水部分,如溢流坝、泄洪道等。过水部分

混凝土由于长期受水流、泥砂冲刷及气蚀作用,普通混凝土在此条件下极易被破坏。因

此,要求修补材料具有粘结牢固、密实抗裂、耐冲刷等性能,针对这一特性组成修补材料

配方,见表3。试验数据表明

新型修补材料粘结强度高、与基层混凝土变形协调能力好、

抗冻融抗冲刷性能优良,且价格便宜,是目前较好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修补材料。

4.3用于建筑物饰面板粘贴

一般建筑物均进行外装饰,如贴瓷砖、大理石、花岗岩等,使用高性能砂浆作为胶粘

剂,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按传统普通水泥粘贴造成的工艺复杂,易变形脱落、污染饰面等弊

病,并有效地解决墙体渗漏水的难题。

表2新型砂浆配合比表

种类

砂浆配合比例

28d

抗渗

强度

(MPa)

28d

压剪

强度

(MPa)

28d

垂直

拉伸

强度

(MPa)

28d25

次冻

融循

环强

度损

失率

(%)

抗压强

(MPa)单价

(元/m

3)

水水

砂掺合

聚合

3d28d

新型砂

普通砂浆11.55.2///801.01.20.310/35.0180

环氧树脂砂浆/1~20~4/

环氧树

指1

0.7/1

2.0~

5.0

6.0~

10

2.0~

5.0

0/

60~

80

10000~

20000

表3新型混凝土修补材料配方

种类

混凝土配合比(kg/m3)

(mm)

28d

抗渗

强度

(MPa)

28d

压剪

强度

(MPa)

28d25

次冻

融循

环强

度损

失率

(%)

28d

静压

弹性

模量

(×104

MPa)

抗压强

(MPa)单价

(元/m

3)

人工

掺合

聚合

28d90d

新型修

混凝土

17545.512.91001.83.002.640.546.6320

普通

混凝土

163//801.11.0103.532.842.5240

5结语

1/1

新型修补材料根据混凝土修补的特点进行配方设计,选用耐腐蚀、耐磨损、高早强水

泥及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组分,形成无机胶凝材料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完美结合,

并使修补过的混凝土具有比原来更优异的性能。高性能修补混凝土成本不高,甚至可以代

替普通混凝土而直接在工程中使用,使建筑物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事实上,国外发达国家

已经在建筑上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或砂浆。

本试验结果表明:5%,10%,15%聚灰比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其28

d抗压强度值分别是空白对比试样的1.04,1.06,1.12倍;抗折强

度值分别是空白对比试样的1.02,1.04,1.10倍.抗压强度与抗折

强度比为9.14,9.13,9.10.因此得出: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掺

入聚丙烯酸酯可以提高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

度,改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具有很好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相关术语的思考与商酌

聚合物—

水泥基复合材料是设法将聚合物掺入到水泥混凝土中而形成有机-

无机复合作用的一种新型材料。由于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结合

了普通混凝土和有机聚合物的各自优点,其性能较传统水泥基复合

材料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是当前国内外大力研究和发展的新型混

凝土复合材料。由于这一材料介于聚合物、无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

工艺学之间,导致目前使用的一些相关技术术语比较混乱。这一方

面不利于概念的理解和对这种材料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

信息、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因而对该领域使用的一些易引起混淆

1/1

的相关术语有必要进行讨论,以使概念和术语更趋科学和规范。

1目前各类文献的表述及我们的观点

1.1关于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统称

将由水泥、聚合物(乳液或粉状物料)、集料(粗集料或细集料)

、水混合并硬化后所形成的新材料,称为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

,或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文献[1]对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是这样描述的:水泥-聚合物

复合材料,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作聚合物混凝土,或混凝土—

聚合物复合材料。它是聚合物浸渍混凝土(PIC)、聚合物改性混凝

土(PMC)或称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以及聚合物胶结混凝

土(PC)又称树脂混凝土三者之统称。可见,文献[1]称其为水

泥-聚合物复合材料。

文献[2]认为:聚合物混凝土是利用水泥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和施工

技术与高分子材料有效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材料的总称。它的确

切名称是混凝土聚合物复合材料。在这里,这种材料被称为聚合物

混凝土或混凝土聚合物复合材料。

文献[3]称其为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文献[4]称其为聚合物混凝

土,文献[5]称其为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

1.2关于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术语

按照材料制备工艺我们将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归类如下:

第一类:聚合物浸渍混凝土(PolymerImpreg-nated

Concrete)[PIC]。文献[1]、[2]、[4]、[5]中均称为

1/1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在文献[3]中称为混凝土聚合物。

第二类:聚合物-水泥共混混凝土。文献[1]和文献[2]中称为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Polymer

ModifiedConcrete)(PMC);在文献[3]、[5]中称为聚合物水

泥混凝土;文献[6]称之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和改性水泥砂浆(Po

lymerModifiedConcreteandMortar)。

第三类:聚合物-水泥特制混凝土。文献[1]中称为MDF(Macro

Defect-free

Cement)水泥,并将其列入水泥-聚合物复合材料之中。

文献[3]的描述为:掺加聚合物的混凝土,当前可区分为聚合物水

泥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和混凝土聚合物;文献[1]、[2]和[4

]按照混凝土中胶结料的组成,将混凝土聚合物复合材料分为三种

文献[1]中的聚合物混凝土(Polymer

Concrete)是一种完全不用水泥、全部以合成树脂为胶结材料,以砂

、石为骨料的混凝土。文献[2]也称其为树脂混凝土。文献[3]

称之为聚合物胶结混凝土或树脂混凝土(Resin

Concrete)。文献[5]将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按改性方法分为三

种:聚合物浸渍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和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文献[1]中的MDF(MacroDefect-free

Cement)是1981年英国人Birchall所研制开发的一种新材料,其主要

组成为水泥、聚合物、塑化剂和水,但是具有与普通混凝土完全不

1/1

同的特殊的制作工艺。

2讨论与评述

2.1关于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统称的讨论

由1.1的描述可看出,各种文献对聚合物—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统称有较大的差异。从其分类的内涵都相同这一

点可以看出,它们指的均是同一事物。但是,这些统称中有些是不

确切的。

为使讨论评述有据,先将有关文献对混凝土的定义作一复述。文献

[4]的定义是:混凝土是由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石灰、石膏等

)和水或有机材料的浆状物如沥青、树脂等)与骨料按一定比例拌

和,并在一定条件下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文献[7]的定义是:由

胶结材(无机的、有机的或无机有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以及必

要时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合理组分的混合料,经硬化后形

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称为混凝土。广义的混凝土还包括无集

料的混凝土,即水泥石。

尽管这两个文献的表述文字略有不同,但其内涵却是一样的,即包

括三部分:

第一,组成材料是胶结材料、水、骨料(也可不包括骨料)和必要

的外加剂;

第二,硬化,这意味着经过一定时间后的混合料而不是指新拌混合

料:

第三,是一种复合材料。

1/1

按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命名原则[8]:水泥在其中是作为连续相,

或者是基体材料;聚合物是分散相,或者是加强材料。命名时加强

材料在前,基体材料在后,中间加一联结符(斜杠或短横杠),后

缀复合材料。则由聚合物、水泥、水和骨料为主要原料所形成的混

合料经硬化后而成的复合材料,可称为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

文献[3]和文献[5]的统称没有强调复合材料。而文献[1]的水

泥-聚合物复合材料、混凝土-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及文献[2]的

聚合物复合材料和文献[4]的聚合物混凝土都与复合材料的定义和

命名原则不相符。

按照混凝土的定义,文献[5]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按改性方

法的三种之一“聚合物混凝土”是指完全没有水泥而全部以合成树脂

为胶结料的复合材料,不应归属于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

2.2关于分类的讨论

按照知识分类理论以及混凝土的定义,水泥混凝土(水泥基复合材

料)、聚合物混凝土(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聚合物—

水泥基复合材料)三个概念应该是并列关系而并非属种关系。

2.3关于分类名称的讨论

第一种制备工艺(PIC制备工艺)∶将低黏度的单体、预聚体、聚合

物等浸渍到已水化硬化的混凝土的孔隙和裂缝中,再经过聚合等步

骤使水泥混凝土与聚合物成为一个整体。其制造过程分两大步:即

首先将水泥和骨料(粗骨料或细骨料)制成水泥混凝土(水泥基复

1/1

合材料),待硬化并干燥后,再置入到由有机物单体所形成的浸渍

液中,浸渍液渗入到硬化体的孔隙和裂缝中,再通过一定的方法使

其聚合。浸渍液的深度一般为l0~20mm。按照这一工艺制作的复合

材料,文献[1]、[2]和[4]均称其为聚合物浸渍混凝土(Poly

merImpregnated

Concrete)(PIC),文献[3]中称为混凝土聚合物。

由此可见,文献[1]、[2]和[4]是按照制造工艺而命名的。该

名称基本反映了该复合材料的本质属性,

揭示了事物的确切内涵。如果再体现对混凝土的改性,即成为聚合

物浸渍改性混凝土,则更为确切。但考虑到“浸渍”的目的就是为“改

性”,如果不能“改性”,则无须“浸渍”,所以,称为聚合物浸渍混凝

土并不会影响对事物本质的揭示。

而文献[3]称为混凝土聚合物,显然其命名是根据材料组成而命名

的,但根据复合材料的命名原则,这个名称显然是不规范的。

第二种制备工艺(PMC制备工艺)∶由水泥和聚合物为胶结材料与

骨料结合而形成的混凝土,即在水泥混凝土的组成中加入了聚合物

。其制备工艺与混凝土相同,只是在搅拌时加入了一定量的聚合物

。文献[1]和[2]对该工艺制作的复合材料称作聚合物改性水泥

混凝土(PolymerModified

Concrete)(PMC),文献[3]和[4]则称其为聚合物水泥混凝

土。

由此可见,文献[1]、[2]、[3]和[4]对该工艺制备的材料

1/1

虽命名各有不同,但却都是根据材料组成而命名的。而文献[1]与

[2]又强调了“改性”。如果将该工艺制备的材料与第一种工艺制备

的材料进行比较,仅从名称上看,似乎告诉人们第一种工艺不具备“

改性”的功能,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从逻辑上分析,第一种工艺的“

浸渍”与第二种工艺的“改性”应是并列关系。但事实是“浸渍”与“改性

”是递进关系,对第一种工艺,“浸渍”带来“改性”,对第二种工艺的“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中并没有与“浸渍”并列的词存在。所以,将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命名和“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的命名并列

是不科学的。因为,其划分根据是不统一的,在逻辑上是犯了“根据

混淆”的错误。如果使第二种工艺与第一种工艺具有并列的名称,应

按工艺操作命名,这样第二种工艺的名称可称为“聚合物水泥共混混

凝土”。这里“共混”与“浸渍”并列,都具有“改性”的功能,但在命名

上都无显示“改性”字样。

而文献[3]与文献[6]中称其为“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是一个与“聚

合物浸渍混凝土”具有属种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的概念。

第三种制备工艺:由水泥、聚合物、塑化剂、水在专门的搅拌机内

通过剪切作用,均匀拌制水灰比极低的聚合物水泥料浆,再将料浆

注入模型中进行热压成型,脱模后在适当的环境中养护,从而制得

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英国人Birchall称之为无大缺陷水泥(Macro

Defect-free

Cement)。该材料的命名是以材料的结构特点而命名的。当然,这

个命名也反映了材料本身的本质属性。但该名称也不能与以制备工

1/1

艺命名的“聚合物浸渍混凝土”并列。如按工艺操作命名,因该材料

的制备工艺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可称之为“聚合物水泥特制混凝土”

。这样利用“浸渍”、“共混”与“特制”三种不同的制各工艺,其材料组

成都是聚合物、水泥、集料和水。而形成三种不同的聚合物-水泥

基复合材料。

3结论

根据以上讨论,我们认为:

(1)由聚合物、水泥、水和骨料为主要原料所形成的混合料经硬化

后而成的复合材料,可称之为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Polymer—

Cement-basedComposite),或者称为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olymer

CementConcrete)。

(2)聚合物混凝土(PolymerConcrete)或称树脂混凝土(Resin

Concrete),它与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是具有并列关系而不是属

种关系的两个概念。

(3)与聚合物一水泥基复合材料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目前有三个,或

者说聚合物—

水泥基复合材料目前有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是按照制备工艺而划

分的。即:聚合物浸渍混凝土、聚合物水泥共混混凝土和聚合物水

泥特制混凝土。

作为一个介于聚合物科学、无机胶凝材料学及混凝土科学之间的一

个交叉学科,聚合物—

1/1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一些技术术语,在应用上存在某些异同是很正常

的,但长期的概念混淆对这门学科的发展又是不利的。根据我们的

认识和体会,撰写此文,目的是使该领域的术语能够尽快规范和科

学化,不当之处,恳望诸位专家学者给予指正。

更多推荐

525水泥多少钱一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