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风格特点总结-pvc给水管型号和价格

2023年4月9日发(作者:十大橱柜品牌)
1/7
咖啡豆的分级
一、咖啡豆的筛选
1、分等
咖啡豆分等首先按大小,然后按密度,除了两个特例,所有的咖啡豆都有
相当规格的尺寸和相同的比例,它们的一面是平的,另一面是半椭圆的。特例
就是形状上更趋于椭圆的豌豆形咖啡豆和颗粒大的巨型咖啡豆(也就是马拉戈
日皮咖啡豆),这两种咖啡豆的价格总是高一些。
总体上说,大的咖啡豆品质较好。咖啡豆的尺寸分级通常是以10-20来表
示,但有一些国家是用对应于一定尺寸的级别,例如AA级,来对咖啡豆进行分
等。确定咖啡豆尺寸的方法是让它们通过一个筛子。但即使如此,相同尺寸的
咖啡豆之间也可能存在重量的差异,而且必须剔除坏的、皱缩的咖啡豆。
把不想要的咖啡豆与好咖啡豆分开,最好的方法是利用重力和空气。压缩
空气法是手工操作的,需要较高的技术,它利用喷气机把重的和轻的咖啡豆分
开。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重量分离器,通过把咖啡豆放在升高的盘子上,让空气
通过它们,使重的咖啡豆落下来,这也是一种技术要求很高的方法,如能恰当
地使用,就能更精确有效地分离咖啡豆。
2、分类
在分等后,就是把这些咖啡豆进行分类。去除腐烂的、黑的、变酸的和过
度发酵或没有去壳的咖啡豆。这一过程需要靠眼力,把豆子放在移动的皮袋上
检查,并区别分类。
其他方法包括:电子颜色分类法(主要用于罗百氏特咖啡豆)和重铬酸盐
方法(利用光检寻找坏豆子)。然而,目前最好的检验分类器仍然是人类的眼
睛。但是,毫无疑问高科技微处理系统最终将完全取代这一过程。
二、咖啡豆的种类
1、阿拉比卡咖啡(CoffeeArabica)
2/7
(1)风味特色
阿拉比卡咖啡拥有多变而宽广的潜在风味。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不
同气候产地生产的阿拉比卡咖啡通常具有各自的特色,未经烘焙时闻起来是如
同青草般的清香气味,经过适当的烘焙后,展现出果香(中浅焙)与焦糖甜香
(深烘焙)。(2)市价与用途
上等的阿拉比卡咖啡需要繁复的手工摘采,挑选与细致的处理过程,因此
全世界最昂贵,最优秀的咖啡豆为阿拉比卡种咖啡。
2、罗布斯塔咖啡(CoffeeRobusta)
(1)风味特色
罗布斯塔咖啡俗称粗壮豆,通常风味较为平凡、呆板,不同地区与不同气
候产生的风味差异并不太大,未经烘焙时闻起来如同生花生般的气味,烘焙后
的味道通常介于麦仔茶味(中浅烘焙)与橡胶轮胎味(深烘焙),难以展现细
致的风味。
(2)市价与用途
罗布斯塔咖啡因为成本低廉,通常用于制速溶咖啡以及罐装咖啡等。少数
质量较佳的罗布斯塔咖啡也被使用在混合调配(与阿拉比卡咖啡混合)出义式浓缩
咖啡豆。此外,罗布斯塔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约为阿拉比卡咖啡的两倍,这也是
饮用罐装咖啡比较容易产生心悸与失眠的原因。
3、利比里亚咖啡(CoffeeLiberica)
原产非洲西海岸利比里亚的低地森林,广植于热带低海拔地区,常绿乔
木,高达10米左右,枝条扩展。叶厚革质,大型,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花
白色,结果少,一般一节只有3-6个。果实大,成熟时淡红色,果皮和果肉硬
而厚。
主根粗长,耐旱、抗风、抗寒力较强,但抗病力弱,最易感染叶锈病。产
品味浓而热,刺激性大,质量也较差。中国海南岛有少量栽培。
三、咖啡豆的规格与等级
3/7
不同的国家根据不同的等级系统对咖啡豆进行分等。其中一些分等法工艺
过分复杂而效果甚微,如海地分等法;而在巴西使用的分类装置,尽管其结构
复杂但确实是必要的。总的说来,共有六个出口等级,最高级是SHB
(strictlyhardbean)——特硬咖啡豆,或叫高地咖啡豆,出产于海拔不低于400
米的高地。
1、名称的表示
(1)出口港名
由所标示的出口港名可知其运送的路线。同一产地或同一品牌的咖啡都有
一定的路线,因此也都是由同一港口出口。例如:若所标示者为巴西—圣多
斯,则表示这是从圣多斯出口的咖啡。但标示“摩卡”者为例外。一部份也门产
的咖啡出港后,仍然沿用当年的港口名“摩卡”(摩卡—马达里)。此外,衣索比
亚产的咖啡也有称为“哈拉摩卡”的。
(2)原种名、品种名
只有像阿拉伯这样的国家所产的咖啡,会省略标示,但若是阿拉比卡种与
罗布斯塔种发货时,则将会在国名之下标示品种名。例如:加美隆—阿拉比
卡、乌干达—罗布斯塔等。另外,还有门多诺伯、布鲁蒙等品种名标示。
(3)山岳名
蓝山(牙买加)、加由山(印度尼西亚)、克拉尔山(哥斯达黎加)、克
利斯特尔山(古巴)、乞力马札罗山(坦桑尼亚)、马温多哈根(巴布亚新几
内亚)等,都是很有名的品牌。
(4)出口业者名
表示输出咖啡豆的船舶、出口业者名等。
2、规格与等级
目前各生产国都有其各自独立的标准。最常被采用的标准如下:(1)水洗
式、非水洗式
4/7
水洗式:于水槽中,以水流及器具摩擦后,去除果肉及胶质后干燥,称为
水洗式咖啡豆,其品质均一。
非水洗式:阳光自然干燥后,以去壳机除去果肉果皮,其品质不稳定。
(2)平豆、圆豆
咖啡的果实是由两颗椭圆形的种子相对组成的。互相衔接的一面为平坦的
接面,称为平豆。但也有由一颗圆形种子组成的,称为圆豆,其味道并无不
同。熟而红的咖啡樱桃,是有多重构造的。最中间即是咖啡豆的前身,淡绿色
的种子。
一般而言,咖啡的果实是由两颗椭圆形的种子相对组成的。互相衔接的那
一面则是平坦的接面,故称之为平豆。但也有由一颗圆形种子组成的,其味道
并无不同。
(3)过滤网(咖啡豆的大小)
种类过滤网号码咖啡豆大小
平豆20-19特大
18大
17准大
16普通
15中
14小
13-12特小
圆豆13-12大
11准大
10普通
5/7
9中
8小
如巴西、哥伦比亚、坦桑尼亚等多数国家皆采用此种分类法。虽说咖啡豆
的大小与品质未必有绝对关系,但至少可以使生咖啡豆的大小一致。
(4)以标高分类
依照栽培地的标高,可分三、四、七等,各国等级标准不同。如墨西哥、
宏都拉斯等采用三等级;瓜地马拉则采用七等级。一般而言,高地豆较低地豆
的品质佳,而且因运费增加、价格也较高。
等级名称海拔标高(公尺)
1特等豆1500
2上等豆1200-1500
3中等豆1000-1200
4特等水洗豆900-1000
5上等水洗豆760-900
6特优水洗豆610-760
7优等水洗豆610
(5)品质类型
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瘕疵豆)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瘕疵数,
以其总和作为决定品质类型的基准。巴西、衣索比亚、古巴、秘鲁等数国均设
有瘕疵数的基准,其值越小越好。
瘕疵豆包括被虫蛀过的咖啡豆、未成熟的、发酵的、贝壳豆、碎豆等,皆
可由外观来检视。
6/7
根据豆中的杂物确定外缺陷度。可将咖啡豆分为NO.2—8级(数字越小,
级别越高)
颗粒平豆:
-大粒——19/18——17目
-中粒——16、15目
-小粒——14目
摩卡豆:
-大粒:13/12——11目
-中粒10目
-小粒:9以下
圆豆:
-10——13目
(6)依口味订定规格
巴西、海地、肯亚、萨伊等国均有其独自的测试口味方法,经过口味测试
后方可出口。
3、用手检视生咖啡豆
参考产地及规格的标示,并用手直接碰触以观察其外观、感觉,也是非常
重要的。以外观判断生咖啡豆的品质,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经验,但只要种类
一定,就能驾轻就熟了。
色:无斑点、淡绿而鲜艳者,为色彩美丽的咖啡豆,而这也与收成有关。
形:使用大小一致的咖啡豆,避免变形豆,即使有少量掺入也要去除。
7/7
香:生咖啡豆具有特有的鲜绿色,这未必代表它具有好的味道,但可以证
明是新鲜的农产品。除了原有的香味外,也要注意可能沾染上其它异味(如发
酵、发霉、药味、土腥味等)。
外观根据豆品的外观如黑豆、僵豆、虫豆等确定内缺陷度;
更多推荐
咖啡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