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米装修效果图-美的空气能热水机组

从“三无村”变成IP网红村,这个村子是怎么做到的?
2023年4月21日发(作者:金牌衣柜全屋定制怎么样)

三⽆村变成IP⽹红村,这个村⼦是怎么做到的?

——乡村振兴之乡村旅游——

近年来,乡村振兴开展得如⽕如荼,但不是所有都能达到理想效果。⼀个好的项⽬从⽆到有,不是单打独⽃就能完成,

⾸先县市乡镇要重视,接着村委班⼦要给⼒,要有号召⼒、执⾏⼒,还有村民要⽀持。这不仅是多⽅协⼒的结果,更是

思想和眼界的交锋。

乡村旅游的改造⼀直都有个难点,除⾮有⼤IP或者资本介⼊,不然只靠村⾥的⼈,很难出成效,就⽬前的成效看,南⽅

⽐北⽅做得好⼀点,更有活⼒。

今天给⼤家分享⼀个案例,⼀个在以前还有窄弄堂、破村景,没有资源优势、没有明显特⾊、没有产业⽀柱的三⽆

,经过村委和村民们的努⼒下,变成了有故事、有IP、有产业的⽹红打卡村,并且⽤⼀个⽂创概念,带动了20多项

产业的发展。它就是位于在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的镇头村。

01

以历史记忆为根

打造村⼦的品牌故事

在乡村改造中,很多地⽅会因地制宜开发⼀些特⾊项⽬,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乡村本⾝就是有特⾊的,模仿别⼈或者

中⽣有,差异化的原始动⼒不⾜,很快就会黯淡退场,很难出圈。镇头村⼀开始就是⾛这样的路线,所以⼀直都不温

不⽕。

刚到镇头村时,最⼤的印象是没有集聚点、没有明显的⼊村⼤路,村委会在狭窄的道路⼀侧,拥挤⽽⽆序。王献萍是

建德市委宣传部派⾄三都镇镇头村的乡村特派员,为了帮助村⾥开展美丽乡村⽰范村建设,她70余次进出村落,摸家

底、挖资源,⽤⽂化特性来打造镇头村。

为了打破困局,镇头村开始了进阶改造之路。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根,对于镇头村来说,这个根可以追溯到60

前。经过与村民多次沟通,她发现很多村民都念念不忘20世纪60年代建造镇头⽔库时的艰苦岁⽉。

1964年,镇头村还只是镇头⼤队,每逢⼤旱之年,村⾥上千亩的庄稼就会颗粒⽆收。为了解决农⽥灌溉、粮⾷收成的

问题,1966年,公社组织11个⼤队1000余⼈,⽤了五年时间,建造了镇头⽔库,这能使周边村落6000多亩的农⽥收

益。这就是镇头⼤队精神——幸福是奋⽃出来的。

镇头⽔库建设实景

如今的镇头⽔库

⽽这不仅是镇头⼤队的特殊的历史记忆,也是镇头村发展故事IP的根,经过相关部门和镇头村的多次推敲,创造了

头⼤队的品牌,镇头村乡村旅游IP的名称,以及特⾊农产品的统⼀品牌标识也⽔到渠成了。

时光流逝,不变的是镇头⼤队的精神,60年前,镇头⼤队的村民齐⼼协⼒修⽔库,逆天改命解决了温饱问题;60年后,

镇头村村民仍然选择团结在⼀起,努⼒振兴镇头村,把镇头⼤队的故事传播出去,把游客吸引进来。

有了这⼀个想法,镇头村民们马上⾏动起来,从镇头⼤队中诞⽣了品牌的⼝号——向美好⽣活前进,还设计了logo

卡通形象代⾔⼈——“⼩镇头,它也成为了镇头村的⽂化IP形象。

同时村⾥拆、改、⽤三者结合,拆除3800多处违建;然后发动全民创意,做了精美的壁画、旧⽊料制作的花坛、⼩⽊偶

和艺术柴堆等,装饰在村⼦⾥,把镇头⼤队的故事写满了村庄。

02

围绕品牌IP

打造属于镇头村的特⾊景观

镇头⼤队的故事和精神是镇头村的品牌根基,围绕镇头⽂化这个品牌主题,镇头村打造了属于⾃⼰有鲜明特⾊的景

观。

确定镇头村的⽂化IP后,村⾥的⽂化礼堂就围绕着镇头⼤队的品牌进⾏建设,⽂化礼堂有两层,有不同的功能满⾜不

同的使⽤情况,占地506平⽅⽶,装饰简洁明亮、宽敞⼤⽓。⼀楼作为⽂化礼堂、多媒体教室和会议室使⽤,可容纳上

百⼈活动。

⼆楼是⼩⼈书博物馆、⽕花⽂化展厅和镇头⽔库展览馆,现有图书5万册,其中⼩⼈书2万册,对于丰富村民的⽂化精

神、提升乡村旅游的精神品质,起着⼀定的作⽤。

品牌和主题的建⽴,让镇头⼤队更有⽅向和凝聚⼒,其号召全社会捐赠⼩⼈书、⽕柴画等时光旧物,更是在社会引起

不⼩的反响,且成了游客的⽹红打卡点,并吸引了各⼤报纸、电视等媒体争相报道,使得⼩镇头⼈⽓倍增。

⼊村道路被改造成⼀条故事长廊,墙上的墙绘是当年建设⽔库时的故事,传承了团结⼀致、吃苦耐劳的精神。

同时还有时光照相馆童年记忆跑道等⽂创地标,富有年代感的物件和设计,不仅给村民提供了⼀个参与⽂化活动的

公共空间,更向外来的客⼈展现了良好的乡村风貌。

为了留住游客,镇头村还将闲置多年的三层⽼⼚房进⾏改造,但不⾛⾼端民宿的路⼦,反⾛接地⽓的知青民宿,民宿⾯

700平⽅⽶,有三层。

⼀楼作为⼤队⾷堂,有300多个餐位,在对外开放、服务游客同时,还为村⾥的⽼⼈服务。⾷堂⾥也有专属定制镇头⼤

印记的桌椅、餐具、纸杯、纸⼱等,形成了统⼀规范的视觉效果,让镇头⼤队的品牌⽆处不在。

⼆楼和三楼有28间房间,装修简朴,但是整洁雅致,既保证了⼊住品质,也可以让游客感受镇头⽂化向这幸福⽣活迈进

的精神体现。该民宿可同时承接同学聚会、亲⼦游等活动,⾄今接待游客8万⼈次,村集体经济⼤幅增加。

让游客们体验当年的⼤队⽣活,村民农产品附加值也随之提⾼,⼀个有时代烙印、能寄托乡愁的特⾊乡村逐渐成形。

03

品牌旅游作前锋

品牌产业作后盾

只有观光旅游是不能发挥最⼤的经济效益的,镇头村在打造了镇头⼤队品牌、有鲜明特⾊的景观的同时,开始了地⽅

特⾊产业的建设,在村⾥统⼀种植了辣椒、翠冠梨、蓝莓等经济作物,并以镇头⼤队统⼀品牌、统⼀包装、统⼀销

售,打造了镇头村的特⾊品牌产业,⽤⽂化⼿段,让现有的产品能卖上更好的价格,更加畅销。

⽬前主打4款产品,辣得有味的辣椒酱、脆得够劲的翠冠梨、蓝得莓好的蓝莓、⾹得感⼈的茶叶,采取线上线下的

模式同步销售,打响镇头⼤队产业品牌的名⽓。村党⽀部书记余永荣介绍道:前段时间刚下市的翠冠梨供不应求,7

万⽄仅半个⽉就销售⼀空,年村集体收⼊突破50万元。

除了农产品的⽂创化,⽂创产品本⾝也越来越成为市场的宠⼉。镇头⼤队定制开发的⽂创产品,也将极⼤丰富镇头的旅

游产品体系。

不仅要有看头,还要有玩头,为了丰富游客的旅游感知,镇头村开辟了体验式的消费项⽬,在梨园、茶园、蓝莓园等

⽔果基地上,规划出⼀块区域,给游客提供深度农事的体验活动,还将农户的桔园、红薯园也规划成体验园,⼜整修了

河道,打造成了天然浴场。

另外,还将村⾥闲置的房屋改造成辣椒坊和⼟烧酒坊,在作坊⾥,游客可以体验制作、了解、购买产品等项⽬。

04

以历史记忆为根

打造村⼦的品牌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201810⽉镇头村改造完成以来,截⾄⽬前,已接待考察团⼏百余批,接待游客⼗⼏万余⼈,旅游

收⼊超300万元。

但是镇头村没有⽌步不前,据悉,镇头村计划投资400万,以幸福河⾕⽔车体验为⽀点,打造集乡村度假、亲⼦游

乐、户外运动于⼀体的⽔车游乐综合体。

未来,镇头村会有怎么样的蝶变呢?我们拭⽬以待。

总结

镇头村以⾃⾝独特的镇头⽔库精神为引领,不断挖掘本地历史⽂化,打造镇头⼤队的特⾊品牌印记;同时因地制宜,

最⼤限度开发村⾥的建筑资源和空间资源,以壁画、复古装置等,打造⾃⾝的特⾊景点和民宿⾷堂;另外还开拓种植产

业,形成品牌产品,提⾼经济效益,从⼀个三⽆村变成⼀个有特⾊的⽹红村。

此外,镇头村还被评为建德市美丽乡村特⾊村、清廉乡村⽰范村、德⽂化⽰范村以及杭州市⽥园⽰范村,⾛出了⼀

⽆中⽣有的乡村振兴之路。

不锈钢门套多少钱一米-洗脸盆水龙头漏水怎么修

从“三无村”变成IP网红村,这个村子是怎么做到的?

更多推荐

杭州墙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