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衣柜门-家里找不到漏水点楼下还漏水

2023年4月6日发(作者:48平方小户型装修图片)
小学美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老房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老房子》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房屋的发展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特色的老房子及其文化被一代代传承。
本课向学生展示了江南水乡具有独特韵味的民居,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能够结合地
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和科技发展等因素,立体化地去理解老房子的材料、
造型、工艺特色,从而建立起对老房子的正确审美情感。
学情分析:
在现代科技文化簇拥成长的孩子对老房子感情单薄。在崇尚拆迁重建的曾经,
很少见到有一定年龄的老房子,而现在部分地区对老房子老建筑的恢复和重建正是
崇尚文化、尊重历史的一种意识苏醒。老房子是一首诗,流淌了千年。鼓励学生用
探索的目光去追寻老房子背后的文化和生活,可以唤起他们对老房子的尊重与欣
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江南老房子的结构、造型、材质、功能等特点,感受其独特
的建筑韵味。
2.技能目标:学会用撕纸、添画的方式表现老房子的沧桑、古朴。
3,情感目标:了解老房子的历史与价值,唤起对老房子的独特审美与热爱情
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门、窗、墙、瓦感受老房子独特的美,学会欣赏老房子。
2.难点:综合运用线条、色彩、造型等美术造型元素表现老房子的韵味。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色卡纸,白色铅画纸、剪刀、双面胶、粉笔、黑色蜡笔、
两米长卷轴等。
学生准备:黑色卡纸,白色铅画纸、剪刀、双面胶、粉笔、黑色蜡笔、勾线笔
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走近古居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外国友人玛丽。最近她来到我们无锡游玩,
有个地方让她印象非常深刻,并把它拍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南长街视
频)
[设计意图]以观看视频的方式导入,让学生立马置身南长街,从我们无锡本土出
发,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宣
布学习内容,揭示学习目标。
师:请问,你从她的镜头里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条古运河!(板书:“古运河畔”)还看到了南长街上的老房
子!
(出示南长街老房子图片)师:那这些旧旧的老房子你觉得美吗?
生:美~
师:美在哪里呢?
生:老房子的屋顶墙壁黑白很分明,整个风格古朴素雅……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让学生欣赏到老房子独特的美,所以从一开始
老师就把学生带入思考中:为什么老房子那么破旧还依然美丽迷人。他历经沧桑
后斑驳的美感,独特的韵味使我们依然升腾起对老房子美的认同感。
2.师:是啊~虽然老房子历经百年沧桑,但依旧韵味悠长。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走近南长街去感受老房子的独特之美!(板书“老房子”)
二、初次认知,材质结构
1.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老房子都有一个共同的邻居呢~(出示四张老房
子与河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共同点)他是谁呀?
生:河!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共同点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观察比较中
导入“河”这个信息,为下面的沿河而造带来的问题和引出人们因此解决问题的
方法做铺垫。
师:为什么要把老房子造在水边呢?
生:可以到水边淘淘米、洗洗衣服……
师:没错,沿河而造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靠近水边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水边泥土会松软,房子不会不牢固,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出示图片)人们采用了
什么样的方法?
生:人们在房子的底部用高高、厚厚的石基来加固房子。
师:观察得很仔细。而且还可以竖一些木桩在底部,也就是“吊脚楼”的形式。
2.师:但是啊,靠近水边还有一个问题:房子很容易变得潮湿,所以房子在建造的
时候上下两层楼用了不同的材质?分别用了什么材质呢?
生:上面用木材质,下面用了石砖。
师:是的!这样的“砖木结构”(板书:“砖木结构”)可以很好得用来防潮。
[设计意图]本课的认知目标:了解江南老房子的结构、材质。学生的学习往往从
问题开始,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观察图片,找寻答案。在观察中获得信息,在探
索中加深对学习知识的记忆。
三、撕纸拼贴,白墙黑瓦
1.撕贴“黑瓦”:
①师:老房子啊,不仅可以防潮还可以防雨呢。(出示图片)他的屋顶用什么方法
防潮呢?
生:屋顶铺设了瓦片。
师:瓦片是什么颜色和什么形状的呢?
生:瓦片是黑色的,形状是拱形状的。(板书“黑瓦”)
师:是呀~下雨时,雨滴随着一片片弯弯的瓦顺流而下,形成一道道雨帘,真是
美丽极了!(出示图片)我们就围着这么美的屋顶转一转,看一看!
②(出示“梯形”形状图片)师:这是哪个角度的屋顶呢?
生:这是正面的屋顶。
师:是的,那侧面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
生:侧面是三角形的。
师:老师有个方法可以快速地表现屋顶,看我怎么做!
教师示范:拿出一张黑纸,先用铅笔画出轮廓,然后按轮廓线撕下。
师:请问同学们~老师刚刚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用了“撕”的方法!(PPT出示“撕”)
师:为什么不用剪而用撕呢?
生:因为撕更能表现出老房子古朴、沧桑之感……
师:说得太棒了!但其实最厉害的就是能够撕出斜侧面的屋顶了,你会用什么方
法把他们撕出来呢?(出示两张斜侧面屋顶图片)
生:我可以先撕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撕一个细细长长的长方形把他们拼贴起
来,或者先撕出一个梯形,再从里边挖出一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单一的示范不容易
贴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会让学生养成“照搬不误”的习惯。所以在示范
的时候要注意保留学生的一点想象力,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会技法,适时地提问
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能够提高示范的有效性,技法学生创作的激情和动手尝
试的创作欲望。
师:你们真聪明!老师已经提前把斜侧面的屋顶用第一个方法撕好了,这就把它
贴到白纸上。
③师:现在屋顶上还缺少点什么呢?
生:瓦片!
师:老师就拿出一支白粉笔,给它添加上瓦片。(教师示范)你瞧!这样描绘
出来的一根根线条多像老房子的白头发呀~你也赶快来试试吧!(5分钟学生操
作,播放背景音乐)
2.表现“白墙”:
①师:老房子的“头发”画完了,我们再来看看他的“脸”——墙(板书“白
墙”)。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来画一画墙壁的线条。(学生用蜡笔勾画墙壁)
师:我们一同来看看,你比较喜欢谁画的墙壁?为什么?
生:…….
师:把线条画得有些歪歪扭扭更能表现老房子旧旧的感觉。
[设计意图]与学生互动学习,用他们的尝试手段引出本课的技能方法。老房子就
像个慈祥的老人,用充满情感的线条才能描绘出他独特、饱含沧桑的生命之感。
带着画一个老人的心情去描绘墙和瓦,孩子也会融入其中,提升对老房子的喜
爱。
②师:老房子经历了风吹雨打,墙面上变得斑驳不堪。(出示图片)你会怎样来表
现墙壁上的年代感呢?
生:可以画一些他的皱纹——裂痕,或者还可以画一些暴露的碎砖…….
[设计意图]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和老年斑,老房子身上也有独特的生命印记。适
当地在墙面上添加裂痕,如同树木的年轮,记录着老房子的漫长历程。
师:想法很好,我们赶紧把它们画下来吧!(3分钟学生操作,播放背景音乐)
四、欣赏添画,屏门花窗
1.师:如果说屋顶是头发,墙壁是脸庞,那么老房子的五官是什么?
生:门和窗。
师:我们先来瞧瞧老房子的门,门有什么特点呢?(出示三张门图片)
生:门是用木头做的,长得高高瘦瘦……
师:这样像一道道屏风的木质门有个名字叫屏门。(板书:“屏门”)门上还
有圆环式的把手叫做门环。
2.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老房子的眼睛——窗户,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窗户上有很多漂亮的镂空雕花图案……
师:阳光透过镂空的花窗(板书“花窗”)留下了美丽的剪影。有些小朋友就
已经把它们展现在了纸上,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图片)
师:这些同学都是怎样表现花窗的呢?
生:他们用了很多粗线和细线去表达窗户的结构……
师:老师注意到了这个同学描绘的花窗与其他人都很不一样。(指向该图
片)。哪里不同?
生:他把木头的纹理也展现出来了~
师:有些线条多像老房子松弛的眼角纹呀,表达的花窗真是细致又生动呢!那
如果我们来画,她的花纹可以画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呢?
生:可以画一些花卉、植物……
师:是的,还可以写一些吉利的文字,比如像“福”、“寿”之类的字样。如
果你想让你的老房子更有生活气息,不妨可以在添画完门窗后,画一些小盆栽或
者晾晒的衣裤来增加老房子的趣味。(7分钟学生操作,播放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老师优美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更加进入到老房子的悠然氛围中,可以很
好地让学生徜徉其中,被渲染、被感动。
五、展示评价,灯红十里
1.师:请做好的同学将你的老房子剪下贴到屏幕上,注意剪得时候留出一条白边。
(PPT放映水墨古韵河图片,河畔处叠上长卷轴,将学生剪下的老房子贴上卷轴)
[设计意图]当所有的孩子作品上墙时,一个错落有致的南长街村落就形成了,经
过投影的处理,使学生的作品有完全成真的梦幻般美丽,在画面里感受老房子的
经典黑白之美。
2.互评、师评、自评。将完成得较好或者某处有亮点展现的学生作品贴上红灯笼以
资鼓励。
[设计意图]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此环节我采用贴红灯笼的方
式以表嘉奖,这样既可以呼应本课的主题“古运河畔,灯红处”的南长街意境,
又可以针对不同个性与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他们根据自
身的特点来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与能力。
师:同学们的老房子在大屏幕上栩栩如生!真是映衬了一句话:古运河畔,灯红
处(板书“灯红处”),南长景象,美如画!我们就把这幅最美丽的图画送给玛
丽,你们说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将学生们的长卷轴作业提议送给外国友人玛丽,一是可以唤起学生的
集体荣誉感,增强自信心,也是传播给学生要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文化的风采。
六、本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江南民居,其实世界各地,也有各色各样漂亮的老房
子,下节课我们再共同去欣赏它们吧~!
七、板书设计
古运河畔灯红处
老房子
砖木结构
白墙黑瓦
屏门花窗
[教学反思]
《老房子》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课。老房子斑驳的墙壁,古老的式样,
破损的瓦片似乎都蕴含着某种特别的韵味。通过老房子这一课,学生得到的不仅仅
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还有对文化传承的意识。
老房子是容易被人忽略的审美对象,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喜欢新的东
西是大家的共性,老旧的东西一般只有年纪稍长的人才会感兴趣。苏少版的这节美
术课,让我们领略到了老房子的魅力,我也从一个小角度入手,让学生欣赏了我们
江南民居——南长街上的老房子。
一,撕一撕,表现韵味
首先我视频导入把学生带入这一课,然后让他们了解老房子的材质结构等特
点,为下一步的“撕贴”做铺垫。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知屋
顶不同角度的形状,解决一些难点。接着通过示范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撕贴”过
程,启发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多动手、多动脑,做出更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但是
在这一环节中疏忽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在撕之前提醒先勾勒草稿。没有相
应的轮廓,学生撕出的线条过于粗糙不整。
二,画一画,突出美感
通过上一环节的“撕”,学生完成了老房子的屋顶,下面几个环节回归到最基
本的方法——“画”当中,把老房子的墙壁、门窗等用蜡笔和勾线笔展现出来。
从一开始,我先让学生们上台与我互动,再让他们从比较中获得技能方法,表
现老房子歪歪扭扭的墙壁线条,再适当补充一些裂纹、碎砖等增加老房子的斑驳之
感。接下来轮到老房子的五官——门窗,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用勾线笔表现门
窗的肌理和结构特点。
三,评一评,激发兴趣
最后是评价展示,我采用张贴红灯笼的方式给学生们带来新颖的点评作业方
式。并让学生会自己组织完整的语言去评价别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
力。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还升华学生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上完本堂课后,我也会从实践中意识到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在示范的过程中,
不可以仅仅安安静静地示范,教师示范要边操作边讲解,不可以让气氛变得无趣乏
味,学生观察得也不会仔细。还有一点就是后边环节的画“花窗”,在讲授花纹内
容时,还要灌输一些文字文化,它的一些寓意等等,让学生更加渗入到老房子的独
特文化内涵之中。
更多推荐
老房子图片大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