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贾冲之)

卫生洁具安装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卫生洁具安装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坐便器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坐便器安装不牢,松动、不稳。

②坐便器低水箱与墙面不靠紧,有的间距达40—150mm。

③坐便器底座有漏水现象。

2、产生原因

①坐便器的固定螺栓规格不符合要求。

②由于土建筑筑墙体的偏差,或者预留排污管孔洞的偏差,或者由于装饰设计对于坐便器型号的修改变动等因素,造成坐便器安装后低水箱不靠紧墙面(连体水箱除外),使用时产生不稳。

③由于装饰设计的变更,造成坐便器与排污口的连接处理不当而产生渗水现象。

3、防治措施

①坐便器底座的固定螺栓,一般应采用镀锌膨胀螺栓或经加工的开脚螺栓,其直径不得小于6mm,固定后螺栓应露出螺帽3—5扣。螺帽与坐便器底座之间应采用软性垫片,不得使用刚性垫片,严禁使用弹簧垫片。坐便器和高、低水箱以及其他卫生器具,都不得使用木螺钉固定。

②洁具安装前,对原排污管口的预留位置进行测量,并注意与选购安装的坐便器型号相吻合。当坐便器安装后,水箱不紧靠墙面而有一定间距时,若间距较一致,且在20mm左右的,可以在中间垫一软性垫块(如橡胶、木块等),增加水箱的稳定性;如间距大于30mm,且各坐便器低水箱间距大小不一致时,不论何种原因,施工单位必须返工重装。

③装饰卫生间地砖不应高于排污管口,如地面确需抬高,则应在地砖未铺设前,将安装的排污管口接长,并高于地砖5——10mm。坐便器安装时,坐便器的排除口外四周应用油灰涂抹,并用水平尺将坐便器校平整。坐便器的底座应与地面平齐,坐便器安装时应将底座四周用油灰嵌缝并及时将四周抹平。坐便器底座不得使用水泥砂浆。全部安装完毕后宜在底座四周打上硅胶,以防渗水或返潮。

④在多孔砖、轻型砌块等墙体中,严禁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卫生器具(如高、低水箱,面盆,洗涤盆等)。

二、小便斗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小便斗上沿沿地面高度与国家规范不符。

②小便斗与小便斗相邻之间的距离偏短,影响使用。

2、产生原因

①装饰安装人员对卫生洁具安装标准不了解。

②装饰施工中地面抬高变动,影响已安装的小便斗高度标准。

3、防治措施

①当设计无要求时,从地面至小便斗上沿的高度为600mm,允许偏差±10mm。两相邻小便斗的中心距不应小于700mm。

②发现地面变动而影响小便斗安装高度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预埋水管的高度,避免以后的返工。

三、面盆、洗涤盆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厨房、盥洗室中面盆、洗涤盆台面安装高度不一致,不符合规范规定。

②面盆、洗涤盆、水盆在排水管接口处渗漏。

③面盆、洗涤盆、水盆溢水孔堵塞或排水不畅。

④装饰安装成套厨房用具的洗涤盆下排水管无P弯,采用塑料软管排水在管道口处未封堵。

2、产生原因

①操作人员对规范标准不熟悉或没有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执行。

②安装排水栓时,操作不认真,造成接口处填料或橡皮圈安装不当。

③溢水孔内有杂物未清除或排水栓处溢水孔与水盆溢水孔未对准。

④厨房用具的洗涤盆排水软管直接插入原排水管道中。

3、防治措施

①当设计无要求时,从地面至台面(上沿)的高度应为800mm,允许偏差±10mm。

②面盆、洗涤盆、水盆在安装排水栓时,应涂油灰,并将溢水孔内杂物清除干净。最后在排水栓与丝扣的上下四周打满硅胶,以防渗漏。

③洗涤盆下排水管道应设有水封(P弯)。对成套设备,在开排水管孔时,孔径大小应与排水管相适宜,开孔处应平齐光洁,不得随意开孔。塑料排水软管在接入原排水管道时,承插口四周应密封。

四、坐便器、蹲便器分隔间距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在多只坐便器或蹲便器装饰施工安装分隔板时,便器不在中心位置,两侧不对称,观感较差;有的侧面与便器中心距离小于规定要求,影响使用。

2、产生原因

①施工单位对标准图集的要求不熟悉,坐便器或蹲便器的相邻间距小于规定要求。

②排污管道原设计不装饰,现装饰成管笼,使间距离小。

③装饰施工安装分隔板时仅按装饰设计的位置、间距来安装,不考虑多只便器的实际间距,造成分隔不中。

3、防治措施

①安装多只便器的分隔板时,事先应对原预留排污孔的中心或已安装好的便器中心间距进行测量,对达不到要求的应向业主或原预埋施工单位提出。一般便器间距不应小于450mm,装饰分隔板的间距应对称一致。当便器中心与任何一侧的间距小于400mm时,则便器的排污管道应拆除,重新调整安装到符合以上要求的距离。

②按照国家标准图集的规定,便器一侧装有排污立管的,其中心到墙面应大于600mm(即原距离上加150mm)。因此,装饰施工中对管道封闭起来的墙面至便器中心距离应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③对分隔板的安装,既要考虑装饰设计的要求,分隔的间隙也应当根据便器安装的实际情况并必须保证使用的最小距离,做到间距均匀一致,整齐美观。

五、地漏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施工中重新设地面砖,致使地漏低于地面的最小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有的深度基至达40—50mm。

②装饰重新铺设地面砖后,地漏四周圆弧度差,有的甚至呈锯齿形,观感很差,甚至有堵塞或排水不畅的现象。

2、产生原因

①铺设地面砖时没有及时把地漏接高,造成地面砖铺好后不宜变动。

②施工人员对地漏整体观感不重视,操作马虎,造成地漏四周的地面砖开孔成形差。

3、防治措施

①对有装饰要求的地面高度,或弹出基准线,或将高度告诉安装操作人员,以便及时调整地漏的高度,地漏应安装在地面最低处,其盖板顶面应低于地面5mm。

②施工人员在地漏安装到位,铺设地面砖或大理石等材料时,应根据地漏面板的大小准确开孔,使开孔的大小及圆弧整齐一致,达到外观的和谐美观。地漏安装完毕,应进行通水试验。

卫生洁具安装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坐便器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坐便器安装不牢,松动、不稳。

②坐便器低水箱与墙面不靠紧,有的间距达40—150mm。

③坐便器底座有漏水现象。

2、产生原因

①坐便器的固定螺栓规格不符合要求。

②由于土建筑筑墙体的偏差,或者预留排污管孔洞的偏差,或者由于装饰设计对于坐便器型号的修改变动等因素,造成坐便器安装后低水箱不靠紧墙面(连体水箱除外),使用时产生不稳。

③由于装饰设计的变更,造成坐便器与排污口的连接处理不当而产生渗水现象。

3、防治措施

①坐便器底座的固定螺栓,一般应采用镀锌膨胀螺栓或经加工的开脚螺栓,其直径不得小于6mm,固定后螺栓应露出螺帽3—5扣。螺帽与坐便器底座之间应采用软性垫片,不得使用刚性垫片,严禁使用弹簧垫片。坐便器和高、低水箱以及其他卫生器具,都不得使用木螺钉固定。

②洁具安装前,对原排污管口的预留位置进行测量,并注意与选购安装的坐便器型号相吻合。当坐便器安装后,水箱不紧靠墙面而有一定间距时,若间距较一致,且在20mm左右的,可以在中间垫一软性垫块(如橡胶、木块等),增加水箱的稳定性;如间距大于30mm,且各坐便器低水箱间距大小不一致时,不论何种原因,施工单位必须返工重装。

③装饰卫生间地砖不应高于排污管口,如地面确需抬高,则应在地砖未铺设前,将安装的排污管口接长,并高于地砖5——10mm。坐便器安装时,坐便器的排除口外四周应用油灰涂抹,并用水平尺将坐便器校平整。坐便器的底座应与地面平齐,坐便器安装时应将底座四周用油灰嵌缝并及时将四周抹平。坐便器底座不得使用水泥砂浆。全部安装完毕后宜在底座四周打上硅胶,以防渗水或返潮。

④在多孔砖、轻型砌块等墙体中,严禁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卫生器具(如高、低水箱,面盆,洗涤盆等)。

二、小便斗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小便斗上沿沿地面高度与国家规范不符。

②小便斗与小便斗相邻之间的距离偏短,影响使用。

2、产生原因

①装饰安装人员对卫生洁具安装标准不了解。

②装饰施工中地面抬高变动,影响已安装的小便斗高度标准。

3、防治措施

①当设计无要求时,从地面至小便斗上沿的高度为600mm,允许偏差±10mm。两相邻小便斗的中心距不应小于700mm。

②发现地面变动而影响小便斗安装高度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预埋水管

的高度,避免以后的返工。

三、面盆、洗涤盆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厨房、盥洗室中面盆、洗涤盆台面安装高度不一致,不符合规范规定。

②面盆、洗涤盆、水盆在排水管接口处渗漏。

③面盆、洗涤盆、水盆溢水孔堵塞或排水不畅。

④装饰安装成套厨房用具的洗涤盆下排水管无P弯,采用塑料软管排水在管道口处未封堵。

2、产生原因

①操作人员对规范标准不熟悉或没有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执行。

②安装排水栓时,操作不认真,造成接口处填料或橡皮圈安装不当。

③溢水孔内有杂物未清除或排水栓处溢水孔与水盆溢水孔未对准。

④厨房用具的洗涤盆排水软管直接插入原排水管道中。

3、防治措施

①当设计无要求时,从地面至台面(上沿)的高度应为800mm,允许偏差±10mm。

②面盆、洗涤盆、水盆在安装排水栓时,应涂油灰,并将溢水孔内杂物清除干净。最后在排水栓与丝扣的上下四周打满硅胶,以防渗漏。

③洗涤盆下排水管道应设有水封(P弯)。对成套设备,在开排水管孔时,孔径大小应与排水管相适宜,开孔处应平齐光洁,不得随意开孔。塑料排水软管在接入原排水管道时,承插口四周应密封。

四、坐便器、蹲便器分隔间距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在多只坐便器或蹲便器装饰施工安装分隔板时,便器不在中心位置,两侧不对称,观感较差;有的侧面与便器中心距离小于规定要求,影响使用。

2、产生原因

①施工单位对标准图集的要求不熟悉,坐便器或蹲便器的相邻间距小于规定要求。

②排污管道原设计不装饰,现装饰成管笼,使间距离小。

③装饰施工安装分隔板时仅按装饰设计的位置、间距来安装,不考虑多只便器的实际间距,造成分隔不中。

3、防治措施

①安装多只便器的分隔板时,事先应对原预留排污孔的中心或已安装好的便器中心间距进行测量,对达不到要求的应向业主或原预埋施工单位提出。一般便器间距不应小于450mm,装饰分隔板的间距应对称一致。当便器中心与任何一侧的间距小于400mm时,则便器的排污管道应拆除,重新调整安装到符合以上要求的距离。

②按照国家标准图集的规定,便器一侧装有排污立管的,其中心到墙面应大于600mm(即原距离上加150mm)。因此,装饰施工中对管道封闭起来的墙面至便器中心距离应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③对分隔板的安装,既要考虑装饰设计的要求,分隔的间隙也应当根据便器安装的实际情况并必须保证使用的最小距离,做到间距均匀一致,整齐美观。

五、地漏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施工中重新设地面砖,致使地漏低于地面的最小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有的深度基至达40—50mm。

②装饰重新铺设地面砖后,地漏四周圆弧度差,有的甚至呈锯齿形,观感很差,甚至有堵塞或排水不畅的现象。

2、产生原因

①铺设地面砖时没有及时把地漏接高,造成地面砖铺好后不宜变动。

②施工人员对地漏整体观感不重视,操作马虎,造成地漏四周的地面砖开孔成形差。

3、防治措施

①对有装饰要求的地面高度,或弹出基准线,或将高度告诉安装操作人员,以便及时调整地漏的高度,地漏应安装在地面最低处,其盖板顶面应低于地面5mm。

②施工人员在地漏安装到位,铺设地面砖或大理石等材料时,应根据地漏面

板的大小准确开孔,使开孔的大小及圆弧整齐一致,达到外观的和谐美观。地漏安装完毕,应进行通水试验。

卫生洁具安装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坐便器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坐便器安装不牢,松动、不稳。

②坐便器低水箱与墙面不靠紧,有的间距达40—150mm。

③坐便器底座有漏水现象。

2、产生原因

①坐便器的固定螺栓规格不符合要求。

②由于土建筑筑墙体的偏差,或者预留排污管孔洞的偏差,或者由于装饰设计对于坐便器型号的修改变动等因素,造成坐便器安装后低水箱不靠紧墙面(连体水箱除外),使用时产生不稳。

③由于装饰设计的变更,造成坐便器与排污口的连接处理不当而产生渗水现象。

3、防治措施

①坐便器底座的固定螺栓,一般应采用镀锌膨胀螺栓或经加工的开脚螺栓,其直径不得小于6mm,固定后螺栓应露出螺帽3—5扣。螺帽与坐便器底座之间应采用软性垫片,不得使用刚性垫片,严禁使用弹簧垫片。坐便器和高、低水箱以及其他卫生器具,都不得使用木螺钉固定。

②洁具安装前,对原排污管口的预留位置进行测量,并注意与选购安装的坐便器型号相吻合。当坐便器安装后,水箱不紧靠墙面而有一定间距时,若间距较一致,且在20mm左右的,可以在中间垫一软性垫块(如橡胶、木块等),增加水箱的稳定性;如间距大于30mm,且各坐便器低水箱间距大小不一致时,不论何种原因,施工单位必须返工重装。

③装饰卫生间地砖不应高于排污管口,如地面确需抬高,则应在地砖未铺设前,将安装的排污管口接长,并高于地砖5——10mm。坐便器安装时,坐便器的排除口外四周应用油灰涂抹,并用水平尺将坐便器校平整。坐便

器的底座应与地面平齐,坐便器安装时应将底座四周用油灰嵌缝并及时将四周抹平。坐便器底座不得使用水泥砂浆。全部安装完毕后宜在底座四周打上硅胶,以防渗水或返潮。

④在多孔砖、轻型砌块等墙体中,严禁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卫生器具(如高、低水箱,面盆,洗涤盆等)。

二、小便斗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小便斗上沿沿地面高度与国家规范不符。

②小便斗与小便斗相邻之间的距离偏短,影响使用。

2、产生原因

①装饰安装人员对卫生洁具安装标准不了解。

②装饰施工中地面抬高变动,影响已安装的小便斗高度标准。

3、防治措施

①当设计无要求时,从地面至小便斗上沿的高度为600mm,允许偏差±10mm。两相邻小便斗的中心距不应小于700mm。

②发现地面变动而影响小便斗安装高度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预埋水管的高度,避免以后的返工。

三、面盆、洗涤盆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厨房、盥洗室中面盆、洗涤盆台面安装高度不一致,不符合规范规定。

②面盆、洗涤盆、水盆在排水管接口处渗漏。

③面盆、洗涤盆、水盆溢水孔堵塞或排水不畅。

④装饰安装成套厨房用具的洗涤盆下排水管无P弯,采用塑料软管排水在管道口处未封堵。

2、产生原因

①操作人员对规范标准不熟悉或没有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执行。

②安装排水栓时,操作不认真,造成接口处填料或橡皮圈安装不当。

③溢水孔内有杂物未清除或排水栓处溢水孔与水盆溢水孔未对准。

④厨房用具的洗涤盆排水软管直接插入原排水管道中。

3、防治措施

①当设计无要求时,从地面至台面(上沿)的高度应为800mm,允许偏差±10mm。

②面盆、洗涤盆、水盆在安装排水栓时,应涂油灰,并将溢水孔内杂物清除干净。最后在排水栓与丝扣的上下四周打满硅胶,以防渗漏。

③洗涤盆下排水管道应设有水封(P弯)。对成套设备,在开排水管孔时,孔径大小应与排水管相适宜,开孔处应平齐光洁,不得随意开孔。塑料排水软管在接入原排水管道时,承插口四周应密封。

四、坐便器、蹲便器分隔间距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在多只坐便器或蹲便器装饰施工安装分隔板时,便器不在中心位置,两侧不对称,观感较差;有的侧面与便器中心距离小于规定要求,影响使用。

2、产生原因

①施工单位对标准图集的要求不熟悉,坐便器或蹲便器的相邻间距小于规定要求。

②排污管道原设计不装饰,现装饰成管笼,使间距离小。

③装饰施工安装分隔板时仅按装饰设计的位置、间距来安装,不考虑多只便器的实际间距,造成分隔不中。

3、防治措施

①安装多只便器的分隔板时,事先应对原预留排污孔的中心或已安装好的便器中心间距进行测量,对达不到要求的应向业主或原预埋施工单位提出。一般便器间距不应小于450mm,装饰分隔板的间距应对称一致。当便器中心与任何一侧的间距小于400mm时,则便器的排污管道应拆除,重新调整安装到符合以上要求的距离。

②按照国家标准图集的规定,便器一侧装有排污立管的,其中心到墙面应大于600mm(即原距离上加150mm)。因此,装饰施工中对管道封闭起来的墙面至便器中心距离应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③对分隔板的安装,既要考虑装饰设计的要求,分隔的间隙也应当根据便器安装的实际情况并必须保证使用的最小距离,做到间距均匀一致,整齐美

观。

五、地漏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施工中重新设地面砖,致使地漏低于地面的最小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有的深度基至达40—50mm。

②装饰重新铺设地面砖后,地漏四周圆弧度差,有的甚至呈锯齿形,观感很差,甚至有堵塞或排水不畅的现象。

2、产生原因

①铺设地面砖时没有及时把地漏接高,造成地面砖铺好后不宜变动。

②施工人员对地漏整体观感不重视,操作马虎,造成地漏四周的地面砖开孔成形差。

3、防治措施

①对有装饰要求的地面高度,或弹出基准线,或将高度告诉安装操作人员,以便及时调整地漏的高度,地漏应安装在地面最低处,其盖板顶面应低于地面5mm。

②施工人员在地漏安装到位,铺设地面砖或大理石等材料时,应根据地漏面板的大小准确开孔,使开孔的大小及圆弧整齐一致,达到外观的和谐美观。地漏安装完毕,应进行通水试验。

电气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吊平顶内配管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配管走向混乱、不规则,吊支架设置随意、不对称或间距大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将电线管搁在平顶的龙骨或其他管线的支架上。

②钢管丝扣连接处跨接接地焊接质量差,搭接焊接倍数不足或搭接圆钢直径太细,焊渣未清除,未做防腐,有些部位有“点焊”现象。

③钢管有直接对口焊接现象。

④从接线盒(过路盒)接到灯具的软管长度超过规定;使用金属软管连接灯具的没有接地保护。

⑤使用PVC刚性塑料软管的,在套管连接及进箱盒处不涂专用胶粘剂,进箱不使用配套的护口配件。

2、产生原因

①施工单位对国家标准、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不熟悉。

②施工操作人员没有特殊工种上岗证就上岗操作。

③参与建设的各方对吊平顶的装饰质量较为重视,忽视了电器配管施工。

3、防治措施

①电器配管应做到横平竖直,在配管的接线盒或转弯处都应设置两侧对称的吊支架固定电线管,距离一般为200—300mm并在直线段上,吊支架的设置间距应为:厚壁钢管直径为15—20mm时:1500mm;薄壁钢管直径为15—20mm时:1000mm;PVC刚性塑料管直径为15—20mm时:1000mm。

电器配管在吊平顶中应有独立的吊支架,不应把电线管搁在其他管线支架上,更不应把电线管直接搁在龙骨上。

②钢管在丝扣连接处的跨接接地焊接,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6mm,搭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应均匀、饱满、平整,不得有“点焊”现象。钢管严禁直接对口焊接,有些地方规定钢管直径在50mm及其以下的都必须进行套丝连接;直径在50mm以上的,应采用套管连接,套管的长度一般为直径的1.5 —3倍,套管连接处焊接应严密、牢固。焊渣应去除干净,并刷两遍防锈漆。

③从接线盒连接灯具的软管长度一般不超过1m。使用金属软管的按国家规定应做接地保护。金属软管外层有塑料保护层的可不做跨接接地保护。如果使用PVC刚性塑料软管材料的波纹软管,也可不做跨接接地保护。

④采用PVC配管的,其阻燃性能要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氧指数应达40以上(如鸿雁、奇胜、申湖牌)。PVC刚性塑料管采用配套的专用套管连接,进箱盒处也有专用的配件和护口。因此在管子的连接处都必须涂以专用的胶粘剂,确保管与管之间或 管进箱盒处连接紧密可靠,不得有松动和脱落现象。

二、开并、插座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施工中有的把开关安装在门后,造成闭启使用不便。

②安装在护墙板、大理石等面上的开门插座与原预埋的箱盒有30—50mm不等的间距,造成导线外露。

③开关、插座面板安装后缝隙明显,护墙板、大理石、瓷砖等开孔过大。

④开关、插座安装高低不一致或者安装在护墙板的装饰线条中,观感差,不和谐。

⑤开关、插座固定螺丝使用规格不当;面板松动、歪斜,成排并列安装的面板高低不一致,间隙不一致,观感差。

⑥开关插座的接线有“头攻头”现象,箱盒内导线余量少。

⑦同一建筑物采用两种以上开关、插座型号。

2、产生原因

①装饰工作与安装工作没有很好地配合协调,尤其对插座安装在饰面板的线条中,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高度,造成影响整体观感。

②对原预埋的开关插座接线盒,在装饰安装护墙板、大理石、瓷砖等装饰面时,应根据预埋接线盒与现装饰面板之间的距离,另加一只套箱,以保证导线全部保护在接线盒内。

③对装饰面板、大理石、瓷砖开孔时,应与原预埋箱盒的大小一致,保证开孔整齐,方正,大小适宜。

④开关、插座的安装高度在不影响装饰效果的前提下,应保持一致。

⑤开关、插座上的固定螺丝不应使用木螺丝和平机螺丝,而应使用圆机螺丝,并应镀锌。成排排列的开关、插座或空调、风扇开关等,其高低差不得超过1mm,开关、插座之间的间隙应在面板安装前修补平整,间隙一致。

⑥开关、插座的接线应并头搪锡或用安全接线帽压接后分支连接,不得“头攻头”连接。导线在接线盒内应有一定的余量,一般留的余量长度以150mm为宜。

⑦同一建筑物应选用同一种型号的开关、插座,观感统一、整齐。

三、灯具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安装中一些灯具没有接地保护措施,如床头灯、壁灯、镜前灯等。

②吊平顶内灯具接线导线及接头有外露现象。

2、产生原因

①灯具安装高度在2.4m以下的应有保护措施。

②操作人员对国家标准规定在吊平顶内导线不应裸露不了解,没有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

3、防治措施

①高底低于2.4m的灯具,必须有专用的接地螺钉和接地标志。在灯具配管的穿线中,凡需要接地的灯具都应加穿一根PE保护线。

②对安装在吊平顶内的灯具,导线与灯具连接及接头部位都不应裸露在外。对冷光灯及变压器部位的导线,应加套阻燃型套管或包扎阻燃材料进行保护。

电气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吊平顶内配管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配管走向混乱、不规则,吊支架设置随意、不对称或间距大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将电线管搁在平顶的龙骨或其他管线的支架上。

②钢管丝扣连接处跨接接地焊接质量差,搭接焊接倍数不足或搭接圆钢直径太细,焊渣未清除,未做防腐,有些部位有“点焊”现象。

③钢管有直接对口焊接现象。

④从接线盒(过路盒)接到灯具的软管长度超过规定;使用金属软管连接灯具的没有接地保护。

⑤使用PVC刚性塑料软管的,在套管连接及进箱盒处不涂专用胶粘剂,进箱不使用配套的护口配件。

2、产生原因

①施工单位对国家标准、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不熟悉。

②施工操作人员没有特殊工种上岗证就上岗操作。

③参与建设的各方对吊平顶的装饰质量较为重视,忽视了电器配管施工。

3、防治措施

①电器配管应做到横平竖直,在配管的接线盒或转弯处都应设置两侧对称的

吊支架固定电线管,距离一般为200—300mm并在直线段上,吊支架的设置间距应为:厚壁钢管直径为15—20mm时:1500mm;薄壁钢管直径为15—20mm时:1000mm;PVC刚性塑料管直径为15—20mm时:1000mm。

电器配管在吊平顶中应有独立的吊支架,不应把电线管搁在其他管线支架上,更不应把电线管直接搁在龙骨上。

②钢管在丝扣连接处的跨接接地焊接,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6mm,搭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应均匀、饱满、平整,不得有“点焊”现象。钢管严禁直接对口焊接,有些地方规定钢管直径在50mm及其以下的都必须进行套丝连接;直径在50mm以上的,应采用套管连接,套管的长度一般为直径的1.5 —3倍,套管连接处焊接应严密、牢固。焊渣应去除干净,并刷两遍防锈漆。

③从接线盒连接灯具的软管长度一般不超过1m。使用金属软管的按国家规定应做接地保护。金属软管外层有塑料保护层的可不做跨接接地保护。如果使用PVC刚性塑料软管材料的波纹软管,也可不做跨接接地保护。

④采用PVC配管的,其阻燃性能要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氧指数应达40以上(如鸿雁、奇胜、申湖牌)。PVC刚性塑料管采用配套的专用套管连接,进箱盒处也有专用的配件和护口。因此在管子的连接处都必须涂以专用的胶粘剂,确保管与管之间或 管进箱盒处连接紧密可靠,不得有松动和脱落现象。

二、开并、插座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施工中有的把开关安装在门后,造成闭启使用不便。

②安装在护墙板、大理石等面上的开门插座与原预埋的箱盒有30—50mm不等的间距,造成导线外露。

③开关、插座面板安装后缝隙明显,护墙板、大理石、瓷砖等开孔过大。

④开关、插座安装高低不一致或者安装在护墙板的装饰线条中,观感差,不和谐。

⑤开关、插座固定螺丝使用规格不当;面板松动、歪斜,成排并列安装的面板高低不一致,间隙不一致,观感差。

⑥开关插座的接线有“头攻头”现象,箱盒内导线余量少。

⑦同一建筑物采用两种以上开关、插座型号。

2、产生原因

①装饰工作与安装工作没有很好地配合协调,尤其对插座安装在饰面板的线条中,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高度,造成影响整体观感。

②对原预埋的开关插座接线盒,在装饰安装护墙板、大理石、瓷砖等装饰面时,应根据预埋接线盒与现装饰面板之间的距离,另加一只套箱,以保证导线全部保护在接线盒内。

③对装饰面板、大理石、瓷砖开孔时,应与原预埋箱盒的大小一致,保证开孔整齐,方正,大小适宜。

④开关、插座的安装高度在不影响装饰效果的前提下,应保持一致。

⑤开关、插座上的固定螺丝不应使用木螺丝和平机螺丝,而应使用圆机螺丝,并应镀锌。成排排列的开关、插座或空调、风扇开关等,其高低差不得超过1mm,开关、插座之间的间隙应在面板安装前修补平整,间隙一致。

⑥开关、插座的接线应并头搪锡或用安全接线帽压接后分支连接,不得“头攻头”连接。导线在接线盒内应有一定的余量,一般留的余量长度以150mm为宜。

⑦同一建筑物应选用同一种型号的开关、插座,观感统一、整齐。

三、灯具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安装中一些灯具没有接地保护措施,如床头灯、壁灯、镜前灯等。

②吊平顶内灯具接线导线及接头有外露现象。

2、产生原因

①灯具安装高度在2.4m以下的应有保护措施。

②操作人员对国家标准规定在吊平顶内导线不应裸露不了解,没有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

3、防治措施

①高底低于2.4m的灯具,必须有专用的接地螺钉和接地标志。在灯具配管的穿线中,凡需要接地的灯具都应加穿一根PE保护线。

②对安装在吊平顶内的灯具,导线与灯具连接及接头部位都不应裸露在外。对冷光灯及变压器部位的导线,应加套阻燃型套管或包扎阻燃材料进行保护。

电气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一、吊平顶内配管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配管走向混乱、不规则,吊支架设置随意、不对称或间距大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将电线管搁在平顶的龙骨或其他管线的支架上。

②钢管丝扣连接处跨接接地焊接质量差,搭接焊接倍数不足或搭接圆钢直径太细,焊渣未清除,未做防腐,有些部位有“点焊”现象。

③钢管有直接对口焊接现象。

④从接线盒(过路盒)接到灯具的软管长度超过规定;使用金属软管连接灯具的没有接地保护。

⑤使用PVC刚性塑料软管的,在套管连接及进箱盒处不涂专用胶粘剂,进箱不使用配套的护口配件。

2、产生原因

①施工单位对国家标准、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不熟悉。

②施工操作人员没有特殊工种上岗证就上岗操作。

③参与建设的各方对吊平顶的装饰质量较为重视,忽视了电器配管施工。

3、防治措施

①电器配管应做到横平竖直,在配管的接线盒或转弯处都应设置两侧对称的吊支架固定电线管,距离一般为200—300mm并在直线段上,吊支架的设置间距应为:厚壁钢管直径为15—20mm时:1500mm;薄壁钢管直径为15—20mm时:1000mm;PVC刚性塑料管直径为15—20mm时:1000mm。

电器配管在吊平顶中应有独立的吊支架,不应把电线管搁在其他管线支架上,更不应把电线管直接搁在龙骨上。

②钢管在丝扣连接处的跨接接地焊接,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6mm,搭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应均匀、饱满、平整,不得有“点焊”现象。钢管严禁直接对口焊接,有些地方规定钢管直径在50mm及其以下的

都必须进行套丝连接;直径在50mm以上的,应采用套管连接,套管的长度一般为直径的1.5 —3倍,套管连接处焊接应严密、牢固。焊渣应去除干净,并刷两遍防锈漆。

③从接线盒连接灯具的软管长度一般不超过1m。使用金属软管的按国家规定应做接地保护。金属软管外层有塑料保护层的可不做跨接接地保护。如果使用PVC刚性塑料软管材料的波纹软管,也可不做跨接接地保护。

④采用PVC配管的,其阻燃性能要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氧指数应达40以上(如鸿雁、奇胜、申湖牌)。PVC刚性塑料管采用配套的专用套管连接,进箱盒处也有专用的配件和护口。因此在管子的连接处都必须涂以专用的胶粘剂,确保管与管之间或 管进箱盒处连接紧密可靠,不得有松动和脱落现象。

二、开并、插座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施工中有的把开关安装在门后,造成闭启使用不便。

②安装在护墙板、大理石等面上的开门插座与原预埋的箱盒有30—50mm不等的间距,造成导线外露。

③开关、插座面板安装后缝隙明显,护墙板、大理石、瓷砖等开孔过大。

④开关、插座安装高低不一致或者安装在护墙板的装饰线条中,观感差,不和谐。

⑤开关、插座固定螺丝使用规格不当;面板松动、歪斜,成排并列安装的面板高低不一致,间隙不一致,观感差。

⑥开关插座的接线有“头攻头”现象,箱盒内导线余量少。

⑦同一建筑物采用两种以上开关、插座型号。

2、产生原因

①装饰工作与安装工作没有很好地配合协调,尤其对插座安装在饰面板的线条中,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高度,造成影响整体观感。

②对原预埋的开关插座接线盒,在装饰安装护墙板、大理石、瓷砖等装饰面时,应根据预埋接线盒与现装饰面板之间的距离,另加一只套箱,以保证导线全部保护在接线盒内。

③对装饰面板、大理石、瓷砖开孔时,应与原预埋箱盒的大小一致,保证开孔整齐,方正,大小适宜。

④开关、插座的安装高度在不影响装饰效果的前提下,应保持一致。

⑤开关、插座上的固定螺丝不应使用木螺丝和平机螺丝,而应使用圆机螺丝,并应镀锌。成排排列的开关、插座或空调、风扇开关等,其高低差不得超过1mm,开关、插座之间的间隙应在面板安装前修补平整,间隙一致。

⑥开关、插座的接线应并头搪锡或用安全接线帽压接后分支连接,不得“头攻头”连接。导线在接线盒内应有一定的余量,一般留的余量长度以150mm为宜。

⑦同一建筑物应选用同一种型号的开关、插座,观感统一、整齐。

三、灯具安装不符合要求

1、存在现象

①装饰安装中一些灯具没有接地保护措施,如床头灯、壁灯、镜前灯等。

②吊平顶内灯具接线导线及接头有外露现象。

2、产生原因

①灯具安装高度在2.4m以下的应有保护措施。

②操作人员对国家标准规定在吊平顶内导线不应裸露不了解,没有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

3、防治措施

①高底低于2.4m的灯具,必须有专用的接地螺钉和接地标志。在灯具配管的穿线中,凡需要接地的灯具都应加穿一根PE保护线。

②对安装在吊平顶内的灯具,导线与灯具连接及接头部位都不应裸露在外。对冷光灯及变压器部位的导线,应加套阻燃型套管或包扎阻燃材料进行保护。

卫生洁具安装工程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更多推荐

安装,装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