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13日发(作者:)
国务院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问题的批复
制定机关 国务院
公布日期 1994.09.29
施行日期 1994.09.29
文号 国函[1994]100号
主题类别 勘察设计
效力等级 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国务院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问题的批复
(1994年9月29日 国函〔1994〕100号文发布)
建设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委办公室:
你们《关于请批转〈关于工程设计单位改为企业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请示》(建设〔1994〕250
号)收悉。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逐步改建为企业。
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是工程勘察设计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请你们会同国务院有
关部门,按照统一政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抓紧研究制订实施意见和配套办法,使这项工作有领导、有组
织、有步骤地进行。
三、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不是简单地更换个名称,要着重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之真正成为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附:
建设部 国家计委 财政部 人事部 中央编办
关于工程设计单位改为企业若干问题的意见
我国工程设计(含工程勘察,下同)行业现有近一万个单位,七十万职工,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五十
多万,占职工总数的70%以上,是一支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队伍。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工程设计单位做出了“要逐步实现企业化”的决定,同年开始进行企业
化取费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1984年国务院又批转了国家计委《产于工程设计改革的几点
意见》,并在全行业实行了由核拨事业费,改为收费制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经济责任制。十五年的改革已初步
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企业经营机制为模式,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导向的新格局,调动了广大设计人
员的积极性,设计效率大幅度提高,设计单位的技术实力和总体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全面完成了国家基
本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的设计任务,设计出了一大批具有80年代世界水平的工程项目,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也应该看到,工程设计行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如设计、科研、生产相互脱节,设计在
工程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中的主导作用,在科研成果转化中
的纽带作用,在引进技术国产化中的关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按
照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目的,尽快把工程设计单位的各项改革推向一
个新的阶段。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从1994年起条件具备的工程设计单位可以改为企业。
工程设计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设计技术进步,提高基
本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的综合效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设计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设计技术市场化,
设计成果商品化,设计管理行业化。
经过十五年的改革,我国工程设计行业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普遍更新、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大力增强。绝大多数设计单位都利用自身技术、人才优
势,拓宽了服务领域,有的已走上国际市场,既增强了单位的活力和应变能力,也增加了单位的收入。目
前全行业绝大多数单位实现了自收自支,成为我国事业单位中少数不吃事业费的行业之一。
2.设计市场已初步形成。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除少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由上级主管
部门指令下达外,绝大多数任务都是设计单位凭技术、质量、信誉优势通过市场竞争得到的。虽然市场机
制还不完善,但改革已把设计单位推向市场,初步形成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新机制。
3.设计单位内部机制开始转变。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各单位不断加强内部改革,调整组织机构,
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技术经济责任制,加强成本核算,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改革人事制
度和奖金分配制度,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实现了由技术服务型向技术经营型的转变。
4.法规建设有所加强。为适应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近年来初步制订了一些市场、质量、技术、财
税、价格等管理法规,在加强宏观管理和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述情况说明,工程设计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方向是正确的。在坚持这一方向的同时,要
不断总结经验,分门别类,按照不同行业部门、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把各项改革不断推向深
入。其中,对那些市场广阔,自身活力较大,创收能力较强的工程设计单位,从1994年起可改为企业。
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企业法人。
二、工程设计企业的主要任务和模式。
工程设计单位改为企业后,它的主要任务是:遵照国家经济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从事工
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和工程总承包,在国内外建设市场为项目业主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
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走技
工贸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活动,利用专有技术或资金参股,投资兴办第三产业和各种
实业。
根据我国投资体制和设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今后工程设计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
模式:
一是咨询设计顾问公司模式。这类设计企业主要为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决策服务,为企业提供工程建
设全过程服务,承担关系到提高综合国力和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以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咨询和设计任
务。
二是工程公司模式。这类以设计为主的工程公司不仅承担工程设计任务,而且以其技术和管理能力代
业主组织和管理建设项目。既可以从项目立项开始到开车交钥匙总承包,也可以对其中的某项工作如设计、
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监理等进行单项承包。有条件的设计院,特别是大中型工业设计院都应逐步向国际通
行的工程公司模式转变。
三是工业集团模式。随着企业投资权的扩大和技术改造任务的增加,部分设计院可以进入大中型工业
比较客观地反映技术商品的价值,必须将现行事业性质的设计收费标准改为企业性质的收费标准,适当提
高设计收费水平,提高幅度原则上控制在工程概算投资额的1%以内。具体由国家计委会同建设部重新核
定工程设计企业收费标准。
2.工程设计单位改为企业后,由财政部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制定适合设计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会计管理办法。设计单位改企业后,要结合清产核资重新核定设计企业资金。改企
业前,国家拨给设计单位无偿使用和设计单位自己积累的资金,全部划为设计企业国家资本金。设计单位
改企业后,离休退休人员参加社会统筹,费用由原单位自己负担。继续执行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勘察
设计事业费按建设项目任务情况统一安排的通知》(计设〔1986〕2590号文)的规定。
3.工程设计单位改为企业后,仍以工程设计为主业,它是技术型、服务型企业,属第三产业。应根
据设计企业是科技型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
四、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
设计单位改为企业,关键是建立起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其运行方式。为实现这一重大变
革,必须在转变经营机制上下功夫。为此,当前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企分开,赋予设计企业经营自主权。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主要负责制定行业政策,
发展规划,控制队伍总量平衡和合理布局;审定技术、质量标准,制定企业资格标准和市场规则,管好市
管理,确保设计技术进步和企业资产增殖,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3.完善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开放、平等、竞争的设计技术和成果市场。要清理阻碍设计市场发育的
规章,制定《工程设计法》、设计文件(图纸)版权保护办法、设计市场管理办法等法规,健全工程设计法
规体系,逐步建立起正常的市场运行机制。工程设计关系到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属于业余兼职范围。
要加强资格管理,制止无证设计。不具备设计企业条件的,不准进入市场,要打破部门、地区封锁,制止
垄断和分割市场,鼓励设计企业开展技术和质量的竞争。要大力发育设计技术市场,鼓励设计企业开发新
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设计专有技术和设计软件的推广应用,加速设计技术和设计成果商
品化的进程。
国务院各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设计体制改革的领导。当前要集中力量,
调查研究,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组织、积极稳妥地把这项工作做
好。工程设计单位改为企业,须经单位申请,主管部门批准,机构编制部门核销事业编制,纳入企业劳动
工资计划管理、统计范围,并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不再享受事业单位的一工资、
福利待遇。各级计划、建设、财政、人事、劳动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解决设计单位转型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确保这项改革顺利进行和设计企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
-
更多推荐
设计公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