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租房网-三高医药龙头股票

2023年9月19日发(作者:黄汲清)
40
Mysteries
未解之谜
南越国犀角形玉杯:兕觥还是来通?
文/黄巧好
2002年,国家文物局列出一个名录,明确规定了64件(套)禁止出境展
出的文物,南越王墓出土文物有一套一件入选,分别是漆木屏风铜构件和犀
角形玉杯,后者堪称汉代玉器中的绝代精品。
犀
角形玉杯出土于南越王墓主棺室的
头箱中,一起放置其中的还有一件
铜框玉盖杯和一件玉盒,此外在棺
椁头端和西侧室分别发现了铜乘盘高足玉杯和
铜框玉卮。在玉容器制作工艺并不发达的汉代,
这些都是首屈一指的玉器精品。
这件犀角形玉杯由一整块青玉雕琢而成,
呈半透明状,局部有红褐色浸斑,仿犀角,中空。
口呈椭圆形,口沿处微有缺损,往下渐渐收束,
近底处成卷索形回缠于器身下部。器内底部留
有较明显的重叠管钻痕,器身下部、卷索形镂
空处亦有管钻痕迹。纹饰自口沿处为一立姿夔
龙向后展开,纹样绕着器身回环卷缠,逐渐高起,
由浅浮雕过渡到高浮雕,底部则蜿蜒呈圆雕歧
尾状。在浮雕的纹样中,还用单线的勾连雷纹
填补空白处。
犀角形玉杯,器身通长18.4厘米,口径5.8 ̄6.7厘米,
岭南地区的犀牛
在南越王墓中,犀牛的形象出现在两处,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在这里犀被
一处是犀角杯,另一处是墓主人组玉佩中的犀列为岭南最重要的经济物资之一,而在赵佗向
形璜,展现了一只怒目圆睁、矫健有力的犀牛汉廷进贡的礼品清单中也出现了“犀角十”的
形象,并与玉璜的造型巧妙融为一体。记载,结合南越王墓中出土的犀牛造型的两件
关于岭南犀牛的记载,《史记·货殖列传》玉器,可见2000多年前的汉代岭南仍有犀牛的
中提及:“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瑇瑁,踪迹,而犀角形玉杯极有可能是当地工匠在玉
果布之凑。”《汉书·地理志》也有相似记载:容器制作上借鉴犀牛角造型的一种尝试。那么
“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犀角形玉杯是否是岭南地区的独创呢?还是受
41
南越王墓出土犀形玉璜(左图正面、右图反面)
到了中原文化或者外域文化的影响?物院所藏的角形玉杯,原藏于北京故宫养心殿,
配有紫檀木座用以放置,多数学者认为这件应
为宋代仿古的玉杯作品,由此可知至少到宋代,
仍有人见过类似的传世角形玉杯,故进行仿制。
此外,在河南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壁画中,出玉容器往往需要一整块玉料进行掏膛等复
现了一位持角杯饮酒的人物形象,可见南越王杂工艺制成,因此在已发掘的汉墓中,出土的
墓中出土的犀角形玉杯,在汉代时并非孤品,玉容器并不多见。这件犀角形玉杯使用的是一
也并非是岭南地区自创的一类玉杯,而是有着块上等的青玉玉料,经过掏膛、圆雕、透雕和
深远的源流和独特的功用。浮雕的工艺,最终形成了上宽下窄的犀牛角造
角形玉容器
42
Mysteries
未解之谜
不多,其外形多模仿兽角,主要是牛角或犀牛角,不永伤。”对此,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角部》
材质有陶瓷、青铜、玉石、骨、角等多种,内中解释道:“觥,兕牛角,可以饮者也。从角,
部有中空、半空及实心等,关于其功能有多种黄声。觥,俗觵,从光”,指的是兕觥这种器物
推测,其中中空的角形杯多被认为是饮酒杯。是作兕(犀牛)角形状的酒器。而在殷周时期,
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角形杯出土于河南禹我国不但产犀,而且将犀角与犀革利用了起来,
县谷水河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件角形将犀角制作成兕觥,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曾
杯为陶质,外形如牛角状,一面扁平,一面弧鼓,出土一件木犀角,疑为木质角状兕觥。从目前
扁平一面近杯口处有一圆孔,杯角已残,其功出土的作为饮酒器的青铜角状兕觥存世数量极
能被认为是饮酒杯。少、而作为酌酒器的其他造型的兕觥则存世相
1934年在安阳殷墟王陵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对较多的情况来看,早期的角状兕觥极有可能
角形杯被视为是最早的兕觥,整体呈牛角形,多用犀角、牛角、木材等制成,故而难以保存。
中空有盖,盖纽饰圆纹,盖缘饰夔纹四组,器南越王墓的角形玉杯则是汉代南越人在角状兕
颈有一兽头鼻,又饰夔纹一圈,被认为是一件觥的基础上模仿制成的玉质兕觥,故而得以保
礼仪或宗教用具,在青铜礼器群中的地位并不留下来。
高。作为一种尖底的饮用器具,角形杯是如何
山西石楼县桃花庄出土的龙纹觥,也是一
件仿牛角的角形器,以龙为首,以龙背为盖,
低足,无鉴,从龙嘴可注酒,两边有4个系,
周身饰以精细花纹,盖上饰夔龙纹,并有提手,
腹部饰夔龙和类似鳄鱼的花纹,足部饰鱼龙花
纹,其年代为商代晚期。这件兕觥已非纯粹兽
角形状的角形杯,器身虽可看出牛角的原始造
型,但也带有龙的形态特征,可见这是一件在
原始角形器的基础上进行了复杂演化的兕觥。
从以上三件先秦角形器大致可知,角形器
是一种以牛角或犀牛角等动物为原型的饮酒器
或礼器,在商代时演变成了一种专门的礼器
——
兕觥。《诗经·幽风·七月》记载:“朋酒斯飨,
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
经·周南·卷耳》提及:“我姑酌彼兕觥,维以
43
汉代,这种持角杯饮酒的场景仍有出现,河南
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壁画中便出现了一位持角
杯饮酒的人物形象。从这些图像来看,先秦及
汉代均存在着手持角杯饮酒的风俗。
《诗经·卷耳释义》中提及:“觵,罚爵,
以兕角为之,字又作觥。”《周礼·春官·小胥》
云:“觵其不敬者。”对此,郑玄注曰:“觵,罚
爵也。”“旅醻必有醉而失礼者,罚之也所以为
长沙马王堆出土木犀角线描图
乐。”日本学者青木正儿根据《诗经》的这段记
载认为兕觥这种角形杯是一种飨宴时对失礼者
罚酒用的杯子,故而称为“罚爵”。作为一种罚使用和放置的呢?目前所出的角形器并没有伴
爵,兕觥的使用场合有着尊卑的区别:《礼记·少随出土相应的底座,因此只能通过古代的图像
仪》中讲述了卑者陪侍尊者投壶的礼节,其中资料研究其功用。
一项是“不角”,孔颖达疏:“‘不角’者罚爵用角,春秋时期关于角形杯的图像资料有三处,
诗云‘酌彼兕觥’是也。饮尊者及客,则不敢用角,分别是南京六合程桥春秋墓出土的“盘”残片、
但用如常献酬之爵也。”这里的意思是:罚酒本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春秋墓出土“鉴”残部和
应用兕觥,但如果是卑者投壶取胜向尊者进罚山西潞城潞河战国墓出土“匜”的残部,这三
酒,或是主人取胜向客人进罚酒,则不可用角件器物器身上均绘有宴饮的图案,相似之处是
而用爵。这是因为在酒器中,爵属尊而角属卑,图中出现了持角杯作饮酒状的人物形象。到了
南京六合程桥春秋墓出土“盘”残片上持角形杯饮酒的人物形象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44
Mysteries
未解之谜
角杯也正是因为其容量大才常为卑者所持或者有圆口用于注水,下部有兽首造型和泄水孔,
用作罚酒之器,这与安阳殷墟王陵区出土夔龙打开金帽后可用于饮酒,这种杯子更接近于西
纹铜质角形器所显示出角形杯在青铜礼器群中方的来通杯,来通杯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的克
地位不高的信息是相符合的。而郑玄提及的“旅里特岛,传入希腊后其下部被加上了兽首的装
醻”,亦作“旅酬”,是指主人先自饮,然后劝
宾客饮酒的一种宴饮方式,即劝酒之意。根据
这些记载,我们大致可知兕觥是一种宾客饮醉
失礼时用以罚酒的饮酒器,而在出土图像资料
中并未见有托座一类物件,因此是一种捧于手
中、须一饮而尽后才能放下的饮酒器。
汉以后的角形杯和来通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被部分学者称为“唐
兕觥”的器物,指的是1970年出土于西安何家
村唐代窖藏中的玛瑙兽首杯。这件玛瑙兽首杯
用酱红地缠橙黄夹乳白色缟带的玛瑙制成,上
口近圆形,下部为兽首形,兽头上有两只弯曲
的羚羊角,但其面部却像牛,兽首的口鼻部装
有类似笼嘴状的金帽,能够卸下,内部有流,
45
欧洲的银质鎏金来通实物及该来通上出现的来通使用方式场景
饰,希腊人命名“来通”(rhyton),此词是从希类实物,只有极少量的陶质或青铜材质角形杯
腊语rheo(流出)派生出来,因为来通杯外表得以流传于世。根据图像资料和文字记载,我
像一个漏斗,可用于注入神酒,希腊人相信来们大致推测出角状兕觥是一种罚酒器,一般没
通杯是圣物,用于注酒可防止中毒,而举起来有专门的底座,饮酒时需手持角杯一饮而尽。
通杯将酒一饮而尽则是向酒神致敬。来通杯兽这些信息与南越王墓出土的犀角形玉杯较为吻
首有羊首、马首、牛首、狮首等造型,饮酒时合。
酒是从来通杯的下端泄出,与汉代及之前的角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南越王墓中出现了多
形杯饮酒的方式并不相同。据此,有学者认为件来自海外的舶来品,犀角形玉杯亦有可能受
唐代玛瑙兽首杯是受西方来通杯传入中国后的到来自西方来通杯的影响。从造型来看,犀角
影响而产生的饮酒杯,与源于动物角状的传统形玉杯和来通杯均为角状,不同的是犀角形玉
角形杯并无渊源。杯只在上端有一圆口,而来通杯则上端和下端
均有口;从功能来看,犀角形玉杯使用时是手
持杯,头微向上仰,杯底朝上、杯口朝下,将
杯中液体倒入嘴里,来通杯则是打开底部小口
樱花抽油烟机怎么样-五洲特纸股份

更多推荐
犀牛角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