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不费电制热为什么费电?

一、空调制热时需要的温差远大于制冷需要的温差。夏季天气炎热时室内温度在34摄氏度左右,只需制冷7-8摄氏度就可以达到舒适温度;但冬季寒冷时室内温度一般都在5度左右,则需要制热十几度才能到达舒适温度,耗电量增加。

二、空调制热时需用到电辅加热。在室内温度偏低或者空调压缩机性能不够时,需要通过电辅加热才能达到理想的制热效果,电辅加热需要耗电,导致耗电量增加。

三、空调化霜。天气寒冷时室外温度低,主机放在室外很容易结霜,不仅降低能效,还需额外消耗一部分电用来化霜,增加耗电量。

为什么制冷比制热省电?

1.制冷、制热工作原理区别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空调工作原理,家用空调是由四大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其中压力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干燥过滤器等辅助器件,也是空调四大件中必不可少的。

其次在启动空调“制冷模式”后,压缩机内气态的制冷剂进入室外交换器内,变成液体,然后通过管道流进室内的交换器,又变成了气体。

空调“制热模式”则是相反的过程,压缩机内气态的制冷剂进入的是室内的交换器,变成液体,放出热量。而空调之所以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暖气”或“冷气”,是因为液态的制冷剂继续通过管道流向室外的交换器,变成气体,再进入室内,形成一个循环。

2、制热温差大于制冷,耗电高

夏季非常炎热时,室内温度一般在35℃左右,如果开启空调,将温度调至28°左右,就非常凉爽了,这时空调制冷只需要填补7°的温差。

而冬季,气温往往会跌到0°以下,室内温度视情况而定,也多在5°左右。开启空调制热,至少要将温度值设定在22°,才不会感觉寒冷,这时制热温差高达17°。两组温差(7°∶17°)一对比,很明显制热所需的热量差要比制冷费的热量差要大,所以费电也比较高。

3、电热丝辅助加热,耗电增多

空调制热有个比较大的缺陷,即在0°以下,空调制热能力会大大的下降,普通空调在零下5°以后基本停止工作。即使部分空调在制热上装上了电热丝,就像某些取暖器一样,这样双管齐下,制热效果会好些,但也只能达到零下10°以内正常工作,再低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冬季使用空调会发生:因室外温度过低,导致压缩机的运行速度减慢,再加上电辅加热的耗电,使得空调制热比制冷耗电得多。

4、空调化霜,增加额外能耗

一般家里的空调主机房子室外,如果遇到冬季寒冷时,空调主机会发现结霜的情况,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运行起来,随之,空调主机就会消耗一部分的电量用来化霜。

而夏季使用空调时,开启制冷模式,无需给主机化霜,由此可见,同样损失1度电,制冷量要比制热量大,或者反过来讲,在制冷量和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制冷模式下的耗电量相对低于制热模式的耗电量。

制热省电,制热是用发动机自身产生的的热量,而制冷是通过压缩机冷却,所以制冷时发动机感觉没力

为何空调比冷相用电多?

因为空调制热,需要电辅热,所以用电比制冷多

更多推荐

空调为什么制热比制冷用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