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厨房电器-股票中有一句诗怎么说

2023年9月7日发(作者:元稹)
铜仁市实训基地:木黄镇
各位领导、学员:
大家好!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
距印江县城41公里,辖
28个村(居)196个村民组,6771户,3.06万人,是土家
族集居地。国土面积137.74平方公里,
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红色历史文化名镇、省级30个小
城镇建设示范小城镇之一。木黄镇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陵主
峰梵净山脚下,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距印江县城41公里,素
有印江东大门之称,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圣地。木黄
与国家级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紧紧相连,是我市梵净山旅游风景区
的重要节点乡镇之一。
木黄镇境内交通便利,是印江县农村公路“建、管、养、运”
示范乡镇。304国道贯穿境内,是印江县连接渝怀铁路孟溪火车
站最近路线,梵净山环线公路经过木黄昔坪、金星、金厂三个村,
规划建设中的印秀高速公路建成后,木黄将成为重庆至梵净山的
最佳入境地。木黄镇山水秀美,生态完好,气候宜人,境内景观
奇特:清水潺潺的金厂河、蔡家河两河交汇;俊俏壮观的将军山、
观音山、笔架山三山环绕;冬暖夏凉的鱼泉河、燕鸣鱼泉、皇庵
鱼泉、坡底鱼泉四泉竞涌;“耳语千年”、“将军像”、“象鼻山”、
“牛肝马肺”、“美女失羞”、“擎天一柱” 等自然奇山惟妙惟肖。
在秉承兼备印江“中国名茶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长寿
之乡”等种种文化的同时,木黄镇还有着独特丰富的红色文化、
土司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佛教文化。木黄镇是中国工农
红军红二六军团会师第一地,有气势雄伟的会师纪念碑、 古朴
典雅的会师纪念馆、高大挺拔的会师柏等红色遗迹;土司文化有
土家特色的田氏宗祠、盘龙土司衙门等;佛教文化有神奇久远的
梵净山四大皇庵之首的“天庆寺”,梵净山四大脚庵之首的“太
平寺”;民族文化有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傩戏,还有富有
土家风情的金钱杆、花灯、龙灯、长号锁呐等;饮食文化有鲜嫩
可口的金豆腐、晶莹剔透的贡米、清新翠绿的梵净山贡茶,有“风
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满屋香”美誉、远销国内十多个省市、
被贵州省第五届旅发大会列为指定用酒的红色木黄窖酒等。
1934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关向应同志率
领下,由洪湖地区转战千里进入川、黔地区的酉阳、秀山、沿河、
印江、德江、松桃等县,开辟黔东革命根据地。(红三军5月中
旬从四川彭水两渡乌江进入贵州,经务川和德江沿河,六月一日
占领沿河县城,九日,经四川酉阳南腰界至贵州松桃麻阳到印江
刀坝.)同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任弼时、肖克、王震
同志率领下,作为中央红军的先遣队,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
六军团长途转战,连续击败了十倍于已的湘、桂、黔军的围追堵
截,经湘南入黔。10月24日其主力在印江木黄地区与红三军主
力胜利会师。会师后,两军领导人在水俯宫(现纪念馆)后厅圆
桌上召开了一次对两军前途有决定意义的紧急会议。这次会议最
初决定会师后以梵净山为根据地,活动范围有贵州的沿河、德江、
印江、松桃和四川的酉阳、秀山等地。后经反复分析,认为梵净
山固然是个好地方,但活动范围太窄,且冬天积雪,离群众又远,
部队过冬有困难。最后决定往湖南永顺发展,如永顺不行,退守
沅澧两水,对于梵净山这个根据地,还是不能丢掉。于是决定主
力队伍开到永顺,重新组建独立师加上一部分游击队留在梵净山
一带活动,如果永顺不行还可退到梵净山。木黄水府官这次紧急
会议不仅是两军领导人会师后第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也是关系
到两军前途甚至中国革命前途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具有历史意
义的会议。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是红军长征中第一次会师。红二
六军团木黄会师对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起到了有力的策应配合作用。
木黄镇围绕“精、美、特、富”的小城镇建设总体要求,依
托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等资源平台,结合自身的地域环
境,充分挖掘和利用独特的文化旅游优势,使小城镇建设在格调、
布局、体量等方面充分彰显个性。严格按照“8+3”项目要求,
共征地810亩,拆迁132户,投资17.58亿元,大力开发了将军
山公园、观音山公园、会师柏景点景区,打造了武陵名村凤仪土
家特色村寨 、滨江路旅游景观带,建设了景区服务楼、滨江大
道、生态防洪堤、会师广场、停车场、农贸市场、廉租房、污水
处理厂、社区服务中心、体育场、民族商业风情街、沿街立面改
造等18个工程项目。通过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城镇功能,形
成了集旅游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在建设资金方面,实行
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异地土地质押BT等“多条腿”走路的方
式筹集。坚持旅游发展理念和城市建设理念有机融合、优势互补,
创新小城镇发展模式,催生旅游新业态的诞生,促进第三产业扩
张,拉动城镇经济发展。
木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于2012年建立,是全省100个现代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园区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以关联产业
速生菇木(菌材)繁育基地建设为辅,配套建设观光桃园、獭兔
养殖、林下养鸡。园区建设坚持“以企业为核心,以农民为主体,
以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原则,采取“科研带园区、园区带企业、
企业带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运行模式,按照核心
功能区、示范功能区、辐射区三个层面规划食用菌12500亩/1
亿棒(核心区2000亩/2000万棒,示范与辐射10000亩/8000万
棒)。已建成标准厂房2栋,示范区普通厂房13栋,标准育菌棚、
生产棚2630个47.1万平方米,供水、喷水管网8.58万米,冷
藏库房近2000平方米,可冷藏近400吨鲜菇,已安装流水线作
业生产机械28套(台),年加工食用菌棒能力近5000万棒。食
用菌专业合作社13个,现有基地能辐射12个乡镇,76个村,
228个村民组,带动农户6000多户近2万人参与生产、加工和
管理。2012年发展食用菌2368万棒,实现产量2.6万余吨,产
值1.9亿元。经过两年的大力发展,我县现已成为贵州省最大的
食用菌生产县之一。
旅游、小城镇建设和农业园区共生发展,相得益彰,不仅实
现了木黄旅游特色鲜明,城镇个性鲜明的目标,同时促进产业从
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快速转型,助推了工作重心从烤烟、计
生、维稳向经营管理城镇、文化旅游服务的转移,促进了乡镇工
作转型升级,提升了干部干事的能力。目前,木黄镇人民继承革
命光荣传统,以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胆魄,推进木黄全面小康
目标的进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木黄明天更美好!
富士宝电磁炉不检锅-客源

更多推荐
麻阳租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