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镀锌工艺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热镀锌工艺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08AL 钢种含碳量是多少?
答:含碳量是0.5--0.12%。
2:成品在库中最长允许存放多少时间?
答:允许存放3个月,以避免存放过久产生氧化。
3:锌层脱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锌层脱落的原因主要有:表面氧化物,有硅化物,油脂蒸发不尽,锌锅铝含量偏低,锌液中停留时间太短,镀层偏厚。
4:厚边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A ,板型差,有大浪边或大瓢曲,
B,速度太低,
C,气刀角度调整不对,
D,起到喷嘴缝隙未调整好,
E,气刀太高或气刀距离太远,
5:锌锅中锌渣有哪几种?
答:A, 底渣,当钢板浸入锌液之后,便开始了铁锌之间的扩散过程,铁被侵蚀落入锌液中,就形成了铁锌合金,沉入锅底。
B,浮渣,由于锌液表面氧化而形成。
C,游离渣,介于底渣和浮渣之间,但是数量极少。
6:锌粒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A ,原板问题,主要是原板清洁度和原板铁粉含量。
b,锌液温度过高,使底渣浮起
c,AL 含量过高,影响铁的溶解度。
7:热镀锌层的黏附性是什么?
答:根据热镀锌理论和研究成果,锌层的附着能力不取决于铁----锌合金层的厚薄,而取决于钢基和铁锌合金层之间有FE2AL5的中间层。由于铝对铁比锌对铁有较大的热力学亲和力,所以在加铝法带钢热镀锌中,在温度和时间的影响下,总是优先在刚及表面形成铁----铝化合物,这个薄而均质的中间层能够牢固的附着在钢基表面,实际上他起着粘附镀层的介质作用。
合金层中的吸铝量越高,则镀层的粘附性越好,合金层中的吸铝量不仅取决于锌中的铝含量,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锌液中的带钢的温度。
8:锌层脱落和锌层裂纹的定义是什么?
答:锌层脱落时由于钢基和铁---锌合金层的相界上没有形成作为粘附媒介质的均质的
FE2AL5中间层,使镀层的粘附力下降,在弯曲时就可能导致锌层脱
落。锌层裂纹是由于脆性的鉄锌合金层超厚,使镀层的延展性下降,在弯曲时就产生了锌层裂纹。
9:酸洗后的钢件铁盐含量应在多少?清洗后附着量可降至多少?为什么用温水好?
答:酸洗后表面的铁盐含量应在2.3克/平方米。清洗后可降至0.5---1克/平方米。温水的好处是:
A,钢件表面附着的铁盐在热水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大。
b,钢件在酸洗时扩散入金属基内的氢气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容易逸出。
c,由于热水的水分子运动较为激烈,可以将粘附在钢件表面的其他赃物撞落下来,即使是轻微的油剂也可以被洗掉。
10:助镀液应该具备哪些性能?
答:a ,应该有固定不变的化学成分;
b,在锌液的温度下必须相当稳定;
c,对钢件金属基体不会产生铁盐以及氧化物;
d,即使由助镀液形成了铁盐,但该铁盐应能被锌液还原;
e,助镀液的产物应是流动而容易被清除掉的,并不会影响助镀层的质量;
f,助镀液分解时,应能产生中性或还原性气氛,并起到吹扫锌液面上脏物的作用;
g,具有良好的助镀性能;
h,助镀液与锌液的分解反应要进行的十分迅速并完全脱落;
11:助镀液中铁含量超高会有什么害处?
答:当超过允许范围时,当待镀钢件上涂了含有铁(呈fecl2存在)的溶液后,与锌反应生成较多锌渣,其次,粘附在钢件表面的fecl2与锌液反应后,如果不脱落下来,仍旧粘附着,则会使钢件表面的镀层上出现不同成程度的粗糙现象,再次这种铁盐与锌液反应后,会使中间合金相层生长的较疏松,因此弯曲时易脱落。
12:为什么溶剂应加热使用?
答:溶剂水溶液一般加热到50----60度时使用效果良好,
1,可以使固体氯盐溶解这样可以保持溶液中成分较均匀;
2,容易将粘附在钢件表面的铁盐冲洗掉;
3,加速了钢件金属基与锌原子结合;
4,可蒸发掉溶剂一些多余的水分,保持溶剂浓度;
5,可将钢件酸洗时渗入基体内的氢排掉;
6,钢件吊出后容易干燥;
13:什么叫溶剂老化,弊端是什么?
答:如果钢件在溶剂中浸渍以后没有很好的烘干或已有一些锈情(水锈)出现时,又加上锌液中铝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一旦钢件表面的溶
剂与锌液表面上的铝与锌接触反应,就会发生反应而生成氧化铝和氧化锌,这些东西再与锌液和溶剂中的氯化锌继续结合而成为黑色胶状物,这样溶剂就失去了活性而起不到助镀作用,从而漏镀。
14:怎样再生溶剂?
答:氯化锌和氯化铵的复盐水溶液再生,主要是去除溶剂中过多的水分,碱性氢氧化锌,含铁量以及其它杂质;
1,在旧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新盐酸,以溶解因水分过多而产生的碱性氢氧化锌;
2,再用多层的涤纶布过滤掉旧溶剂中的固体杂质,泥胶状沉淀物以及未溶解的碱性氢氧化锌;
3,将过滤后的旧溶剂在空气中加热使铁氧化,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即可使铁沉淀下来;也可采用氢氧化铵和过氧化氢来沉淀铁的,也可采用通入氯气法沉淀;
4,旧溶剂水溶液中酸性增加,会出现反应逆向倾向,所以要经常添加氢氧化铵,使酸性中和成氯化铵,PH 值保持在5---6左右;
15:溶剂斑点(钢件泪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锌液温度过高使溶剂来不及扩散而烧焦老化;
2,锌灰过多;
3:锌液中铝含量过高;
4,溶剂以及钢件上氧化物过多;
5,溶剂的粘性太高,流动性差;
6,溶剂中的氯化铵不足或过早挥发;
7,钢件在锌液面上翻滚;
8,没有吧锌锅底胶状物舀出来;
16:什么原因造成镀锌钢件表面麻点?
答:1,在刚开工时锌液表面铝含量较高,当超过0.3%时,锌液粘性增加,使锌渣不容易沉淀下降,而粘附与镀锌钢件表面上;
2,刚开工时或停工再开工时除了锌液表面上铝含量升高外,锌液温度往往比正常生产时高,锌液在温度高时对流现象加剧,一部分锌渣被带起而粘附于镀锌钢件之上;
3,因铝元素的存在,锌液中的铁元素会很快与铝结合成FE---AL 的颗粒,因该颗粒密度小而悬浮于锌液中,粘附与钢件上;
17:片状垂涎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与锌液中含铝量有较高的关系,他与锌液温度较低一样,会使锌液的粘性增大,在流锌时呈现不爽现象,于是部分悬挂于镀锌件下面。同时镀锌钢件出锌液面太快,会使上面粘附锌液太多,会在下面形成片状流下;
18:什么原因原因造成钢件表面色泽不正常?
答:1,锌液温度太高,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长,内外吹抹的气体压
力过大,都能使表面银亮色的纯锌层消耗而呈现出灰色;
2,当冷却水的色度太高,而且混有泥土,有机物等杂质,会使镀锌层产生黄黑色等无光泽的表面;
3,钝化液的浓度太高而又没有经过很好的漂洗,会使银亮色的镀锌层表面产生褐色,红棕色或随浓度的降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黄绿色,在镀锌件中,以黄绿色为正常,而褐色及红棕色为不正常;
4近年来生产的钢材大多为镇静钢,钢中含硅量容易使热度锌件产生灰暗无光的镀层,严重时镀层成暗灰色,这是因为硅促使铁锌合金层过度生长漏出表面而造成的,镀层呈这样的色泽时多抗腐蚀性没有影响。
19:清洗不干净会产生什么毛病?
答:1,污染溶剂,使溶剂很快失效;
2,污染锌液,使镀锌层质量低劣及产生废品;
3,增加了锌渣的生产量,使锌耗提高成本增加;
4,使镀锌层的中间相变厚变脆等;
20:怎样减缓锌灰的形成?
答:1,在镀锌锅中适当的加铝;
2,减少锌液面与空气的接触面,即采用小口径锅;
3,降低锌液温度,使保持在工艺温度的下限;
4,在锌液面上不采用大风量的除尘设备;
5,钢件上的溶剂要烘干;
21:锌液中铁的来源是什么?锌液中铁的影响是什么?
答:1. 工件的带入。镀锌时的锌铁反应,铁往锌中溶解后才能生成镀锌层。
2.锌锅的腐蚀。锌锅内壁生成的一层锌铁合金保护层,当温度波动超过6℃,因钢材与该合金层膨胀系数不一致,造成剥落溶解于锌中生成渣。剧烈的爆炸也可以使合金层剥落。
3.溶剂的带入。酸洗之后的工件附着铁盐,漂洗水中的铁盐与酸含量较高时,铁盐仍沉积于工件上,因为酸与铁不停地反应生成铁盐。当溶剂中酸与铁含量过高,温度达到50℃以上时,有很强的除锈能力,因此铁的溶解不断进行。造成溶剂中铁含量较高。溶剂中的三价铁呈铁红色,可以看到。而存在于溶剂中的二价铁呈无色,看不到。当PH 值小于5时,溶剂中以二价铁形式存在。这些铁粘附以工件带入锌液中,以1份铁与25份锌反应生成渣使锌液粘稠,镀层变厚。所以,溶剂除铁时必须加入双氧水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加入氨水调PH=5-6之间,使其沉淀、澄清、过滤。可以保证溶剂的纯度。
更多推荐
溶剂,钢件,表面,产生,铁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