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砖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案汇总
    通病1:瓷砖墙面空鼓、脱落
    理由1。瓷砖的选择不严格,存在隐患。
    防治方案:瓷砖在使用前必须挑选,对缺棱掉角、有暗伤以及挠曲变形的都应
    排除原因
    原因2、瓷砖浸泡时间不够,使砂浆早期脱水或浸泡后的瓷砖未晾干,镶贴后
    产生浮动自降。
    防治方案:瓷砖在使用前,应用清水浸泡到瓷砖不冒泡为止,且不少于2h,待
    表面干燥后可以镶嵌。镶嵌时间短的瓷砖会导致砂浆早期脱水,吸水性差,影响瓷砖的强度。表面潮湿的瓷砖容易漂浮和掉落,导致饰面空鼓。
    原因3、基层不平整,没有事先找平,致使砂浆厚薄不均匀,砂浆收缩应力不
    一致性导致空桶。
    防治方案:对平整偏差较大的基层,应事先用砂浆找平,使镶贴瓷砖的砂浆的
    厚度控制在7~10mm左右。如果太厚或太薄,不仅不利于操作,而且影响质量。
    原因4、镶贴砂浆不饱满,在操作时就形成空鼓,有的四角空鼓,有的中心空
    鼓
    防治方案:镶贴瓷砖时,每块瓷砖上抹砂浆要估量准确,过多会影响已经镶贴
    如果相邻的瓷砖太少,很容易空。如果瓷砖贴在墙上后再填充,也很容易变空。因此,不允许在砖口处堵塞灰烬,以防止空鼓。
    原因5、镶贴的砂浆较厚,操纵过程中用力不均匀,或在瓷砖间多敲促使砂浆
    下沉、水上浮,削弱瓷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导致空心化。
    防治方案:镶贴瓷砖时可以用手轻压,或用小铲木把轻敲,但不宜多敲,否则
    很容易造成空鼓。
    原因6、漏镶缝或镶缝不密实造成瓷砖脱落。
    防治方案:瓷砖镶好后及时清理墙面。填缝必须密实,以防止遗漏填缝。通病2:瓷砖墙面接缝不平,接缝不平,墙面外护墙板厚度不一致或过厚。理由一。施工前,未仔细挑选瓷砖,挂线贴灰饼,砖排列不规则。防控方案:使用瓷砖前,必须指定专人用护板选择规格,并用目视检查去除缺边和边缘
    掉角、裂缝等缺陷,并分类堆放备用。
    原因2。粘贴瓷砖的操作没有抓住要点。
    防治方案:瓷砖粘贴前要找好规矩,用水平尺找平,阴阳角必须方正,纵横皮
    砖的数量和数量应提前计算。砖块必须事先安排好。不允许在顶部和底部发现砖块。阳角采用整砖,阴角采用非整砖。铺第一块砖时,接缝应均匀,不得碾压密实,并留1mm接缝。
    原因3、墙裙基层抹灰过厚。防治方案:用纯水泥浆粘贴瓷砖墙裙,其基层的厚度可与其上部抹灰中层砂浆
    表面平整,粘贴时应控制粘贴厚度,使墙外瓷砖厚度一致,不致过厚。
    通病3:外墙面砖空鼓、脱落
    原因1。对基层处理不当。如果基层不干净、不光滑、不油腻。
    原因2、砂浆的配合比不准,稠度控制不好,由于干缩系数不同而产生开裂、空
    鼓
    防治方案:1、基层墙面必须清除干净,不应留有垃圾、油质,光滑的混凝土
    墙面应采取措施或凿毛处理,并在抹灰底层砂浆前浇水。2.根据配合比仔细测量搅拌砂浆,控制水灰比。
    原因3、找平层砂浆未按照规定进行涂抹,找平层没有分层涂抹,每遍的厚度
    如果大于5~7mm,每道次的时间间隔太短或太连续,则不可避免地会开裂和空鼓。
    防治方案:按照规定分层涂抹找平层,每层的厚度应控制在5~7mm,每遍间
    间隔时间不应该太短。应使用隔夜粗化。严禁连续粗化,造成找平层开裂、空鼓。
    原因4、粘贴面层的砂礓厚薄不均匀。墙面基层不平,而找平层又没有做,造
    面层中粘贴的砂浆厚度不均匀,导致砂浆收缩不同,这不仅容易使面砖空鼓,还影响面砖的平整度。
    防治方案:找平层必须找平,使面层砂浆的粘贴厚度一致。
    原因5。分隔条浸水不足,抬条时上下撬动,使面砖四处移动,造成空心脱落。防控方案:分隔条使用前应浸泡一夜,起吊时不得上下撬动。
    原因6、面砖粘贴砂浆不饱满,勾缝不严。饰面层长期受大气温度的影响,由
    温度引起的热膨胀和冷缩会产生应力,在膏体砂浆不饱满和面砖勾缝不严的地方会促进空鼓和脱落。
    防治方案:粘贴砂浆必须饱满,勾缝均匀,注意粘贴砂浆硬化期间养护,避免
    面临
    通病4:外墙面砖分格缝不均匀,墙面不平整原因1、面砖质量差,规格偏差大。防治方案:应使用质量好的面砖,使用前应认真剔选,凡缺棱掉角、外形歪斜、
    应清除松散材料、翘曲裂缝和不均匀的颜色,并将相同尺寸的材料分为大、中、小三类,带护套板。应根据不同的零件使用不同的尺寸。
    原因2、粘贴面砖前没有认真排砖。
    预防方案: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和结构的实际偏差布置砖块,并
    画出施工的大样图。一般要求横缝应与窗天盘和窗台相平,竖向要求阳角、窗口处都是整砖,非整砖放在阴角处,确定横缝、竖缝的大小,并将横缝做分格条和划出皮数杆。
    原因3。糊灰饼放样不够,控制点少。
    防治方案:灰饼的间距不大于1.5m。粘贴面砖前要在找平层上根据皮数杆从上
    在底部捕捉几条水平线。在阴阳角和窗户处,每5~10块砖在大墙上弹一条垂直线(如果您不确定操作,也可以在每个砖上弹一条线),作为贴砖时的控制标志。
    原因4、找平层不平,使粘贴砂浆厚薄不均匀。由于干缩率不一致,而使墙面
    不平整。
    防治方案:粘贴面砖操纵时应保证面砖的上口平直,一个垂直边与垂直线平齐,
    如果不正常,应使用木屑将砖块的下开口整平,并随时检查。粘贴后,应随时清理垂直接缝处的砂浆。找平层必须用刮刀找平,尤其是用纯水泥浆粘贴的面砖基层,以保证粘贴砂浆的厚度均匀,使砂浆的收缩率基本一致,保证墙体的平整度。
   
   

更多推荐

瓷砖,砂浆,粘贴,方案,面砖,防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