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墙饰的吸引力,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进而激发他们与墙饰的良好沟通,起到传情达意的交流作用。
同时,也能够给予孩子一些用色技巧,丰富他们的绘画表现技能。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版面展示内容,色彩在主题墙饰设计的使用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重:
1)色彩的搭配。色彩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如果用色过多的话反而会使版面显得杂乱而无法衬托主题,所以合理的色彩搭配有利于确保版面的整体美感。如对比色、同类色以及不同明度色彩的搭配使用,能够使色彩在相互的衬托中达到完美的版面效果。
2)色彩的协调。主题墙饰的版面主要由前景和背景构成,前景主要是指标题、文字、图画或图片,背景则是指由单色、过渡色或图片构成的大面积背景画面。协调好前景色和背景色的颜色搭配,是保证版面美感的关键。针对墙饰的内容的不同,具体的方法有:a)展示科学的主题。文字能够采用明度高的颜色,例如白色、亮黄色等,背景采用明度低的颜色,并以冷色为主,例如深蓝色、暗紫色等,如果背景采用图片或照片,则应事先经过处理,如加上同类色的边框,使其整体色调符合对背景的要求。这种配色对突出主题很有协助,而且视觉效果舒适,如“有趣的动物”、“豆宝宝的一家”、“奇妙的根”等等。b)展示活动的主题。前景通过文字的字体、字号、排列方式等的变化,凸显新意,背景也能够采用与前景相类似明度的色彩与之协调。如“我们春游去”、“快乐的运动会”、“走进小学”等等。c)展示节日的主题。色彩的使用以鲜艳、热烈为主。例如我国民间喜庆的颜色多为红色,用以表
现热烈的气氛。喜庆用色通常采用明度高、色相清晰、纯度高的配色方案。背景则能够大胆地用黑色或深蓝色搭配,进一步突现民俗特色。如“欢欢喜喜过大年”、“热闹的元宵节”、“祖国妈妈生日好”等等。d)展示温馨情感的主题。通常用明度高的文字为前景,采用明度适中的粉红色和淡蓝色为背景的配色方案。使用淡雅的色彩营造友情、亲情的温暖氛围。如“亲亲热热一家人”、“名字的故事”、“爷爷奶奶的节日”等等。
二)构图美——与文并茂。
如果说色彩的巧妙使用是为了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那么,墙饰的构图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因为只有将文字、图片、色彩等实行了点、线、面合理的布局后,墙饰才会得到一个意新、形美的最佳体现。那么,墙饰的构图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呢?
1)趣味性。构图中的趣味性,主要是指形式的情趣,即一种活泼的版面视觉语言,这对于孩子而言尤其适合。如用一些比较夸张的美术字体,图片的排列上依托于某种外形(图形、动植物)等等。使墙饰所要传达的信息如虎添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更吸引人,打动人。
2)独创性。鲜明的个性,是墙饰设计的创意灵魂。试想,一个版面多是单一化与概念化的
大同小异,它能引起孩子多少的兴趣呢?因此,要敢于思考,敢于别出心裁,在墙饰设计中多一点独
创性,才能羸得孩子的更多喜爱。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立足于本班特色、立足于课题实践,让墙饰设计凸显自己的个性。
3)整体性。主题墙饰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墙饰设计的根基。只讲表现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版面都是不成功的。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地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关注孩子的发展与创造,凸显“特色”。
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主题墙饰内容的选择也应该是多彩的,它绝不仅仅局限与孩子一些作品的展示,它的选择面可以涉及孩子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生活、学习、游戏等各个层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发挥主题墙饰的教育作用。
一、根据预设课程创设主题墙饰。
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且幼儿与环境相处的方式也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根据预设课程模式,将主题墙饰的创设紧密地与班级的主题教学活动的运行方向相结合。将幼儿关于主题探究的阶段性成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和家长提供的相关的内容支持等内容构成主题墙饰的主体。让孩子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得到
满足,丰富对有关主题内涵的理解,并激发对主题的深入探究的兴趣。如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我们可以在主题墙上设计一棵爱心树,把幼儿从家中带来全家福照片,剪贴成爱心装饰爱心树,鼓励幼儿在自然、宽松、温馨的氛围中,介绍自己的家人。为了减轻幼儿刚入园的分离焦虑,我们还结合课程创设了“我是乖宝宝”的主题墙。用照片记录孩子的一日活动,看到自己吃饭的照片、自己喝水的照片、自己游戏的照片、自己午睡的照片,幼儿非常高兴。他们每天都要去摸一摸,还要带着爸爸妈妈看一看。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了经验,减轻了分离焦虑,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
二、根据生成课程创设主题墙饰。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在无意与有心之间生成主题教育活动。这一过程是师幼共同探索、互相作用的过程。当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并提供支持时,师幼双方就会在认知、情感、经验等方面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推动有意义的探索活动。这一过程中,幼儿在与环境、同伴、老师、家长的互动和对话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如,在大班孩子即将毕业的时候,孩子们对于幼儿园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的留恋,老师就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一个“离园倒计时牌”的主题墙饰,和孩子们一起商量版面颜色的选择、内容的布局、墙饰的装饰等等,在之后的一段

更多推荐

主题,墙饰,孩子,幼儿,版面,内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