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幼儿园墙饰的设计与制作教案
根据《幼儿园墙饰设计与制作教案》,为促进幼儿的发展,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幼儿园环境,提高幼儿家长对幼儿园墙饰的认识与认同,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自理意识等个性品质,提升幼儿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本课题以中职幼儿园的孩子为研究对象。在幼儿园的墙面装饰上,为提高中职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质量的水平,应结合中职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优化设计。设计上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墙面装饰上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生活规律及环境变化的认知与体验以及审美观念和价值观的形成;二是在生活中帮助幼儿了解自我价值和角色定位;三是帮助幼儿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四是给幼儿提供机会与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来;五是为幼儿提供更多自我发展空间。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幼儿园的环境应是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态和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和突出的审美意识、具有生活情趣和教育功能与特色的活动场所。因此在设计教育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要求。对活动场所和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规划后,确定装饰方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准备
为达到美化幼儿环境的目的,设计必须要有主题,但主题不能过大,主题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主题是一个主题空间环境的整体风格、结构与主要要素。主题是孩子们思想认识的延伸。主题可以是幼儿喜欢却不具备具体形式或要素,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主题。主题应是有一定内容的,也不能是空洞的。主题应着眼于提高幼儿对环境意识的认识以及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使其真正认识到环境并不只是孩子自己居住或玩耍用的空间。主题还应该能使学生思考有关环境问题和发展自我个性。所以,环境必须是开放的、多变、多变化、丰富有趣味的,有生活气息、有童趣而又活泼,不拘泥于死板的陈规陋习和固定模式之上。主题应是符合幼儿情感和心理需求、具有一定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并且能在一定空间环境中得到体现等原则确定和表现出一定风格色彩和规律来进行设计的。由于中职班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又不懂得设计思想和技巧、不会使用材料做出与主题相对应、符合教育理念、能很好地实现主题教育目的而又富有个性特点与艺术美感是中职班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墙上的装饰图案的观察和收集资料,使幼儿初步了解墙面装饰的
艺术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墙饰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墙饰设计和制作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爱护公共设施等知识。4、过程目标:通过墙饰设计和制作让幼儿体验成功是怎样进行的、怎样做容易失败,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5、知识目标:通过墙面装饰让孩子明白正确的做法所产生下的效果是什么。6、能力目标:经过学习能设计简单的装饰图案和材料,并制作简单图案的墙饰图片。7、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向往美好事物和未来生活之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对自然万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爱好水平以及积极生活态度。8、评价目标:通过教学能认识到孩子们在这次研究中已获得了许多进步。能根据自己想要在家庭环境中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自然、充满童趣之家感觉,引导孩子从家中寻找“幸福”、“快乐”等词语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他人、家庭以及大自然深深的爱。通过本活动让幼儿懂得家庭对自己将来走入社会有重要影响深远作用和意义,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
1、目标:引导幼儿学会欣赏美、体验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与欣赏能力。2、教学重
难点:重点知识的学习,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3、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环境装饰的学习、不同风格墙壁装饰设计与制作以及各类主题活动墙饰的学习。主要包含环境设计知识、主题墙饰设计与制作两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环境设计知识内容分为:空间与环境布置、幼儿视觉和听觉感受、环境材料选择及性能检测四个层次。环境布置: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设计不同风格的环境布置,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设计要求进行创作。主题墙饰设计: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主题墙饰设计是为了使主题墙饰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主题墙饰风格、色彩以及材料要求方面作出合理定位,为主题墙饰设计提供参考意见;装饰材料选择:根据不同学生学习情况选择适当材质进行装饰材料选择。环境材料选择要考虑幼儿需求,能给他们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材料选择宜环保、经济、美观等。内容检测:分析不同层次需求学生所选择墙饰材料是否符合本学期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该类型材料是否需要再次改良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及活动方式
(1)教法——讲述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生活和周围的环境,感知美,理解美的内涵和意义。使幼儿感受美的存在,感受美在生活中学的道理。培养幼儿喜欢观察生活细节中美的
感受和体验。(2)游戏法:运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学到更多先进的知识。如学唱歌曲“小动物”有“宝宝”、“小鸡”、“小猴子”等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易于理解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孩子们学习成果及感受能力培养中重要一环为儿童创造更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机会,培养学生对自身生活和社会环境的感受能力与创造力和生活中不断发现和创造美好事物意识等。2、教学方法——观察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引导其观察事物之间、空间事物之间关系。包括观察事物是否能用语言表述、看谁更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等方面。为培养孩子们观察事物时能独立进行思考与判断,并且能理解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产生。引导幼儿去观察生活现象及其存在逻辑关系,发展兴趣、能力、情感及价值观等。如:看别人在做什么会更高兴?做什么很辛苦?
五、教学难点及突破的措施:
突破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在设计活动任务时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幼儿大胆发挥创造精神。幼儿要有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善于把自然界的物体、人或事物与其他一些元素相联系起来加以创造,从而使作品具有丰富的美感。本节课是从《幼儿园墙饰设计与制作》一书中寻找素材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每一位幼儿园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
品质优势,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价值观。在这一方面幼儿可以从绘画、舞蹈、游戏等活动中获得。通过墙饰设计活动,幼儿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与其他物体或事物联系最为紧密的事物,而是与家长最亲近联系最紧密的人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幼儿接触到的各种资源为每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锻炼意志品质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所必要条件和机会。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感受生活美并使其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去创作新作品。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既有对环境整体美和周围环境各个方面的感受,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更多推荐
幼儿,设计,环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