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排队”主题班会课堂实录
               
主题阐释:
“道德”一词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从字面的形象来看,是指一条路,实际上是一个方向、一个原则;德,通“得”,是人遵守了此道而体现出和得到的结果。“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涵盖了文明、勤俭、善良、坚强、勇敢、诚信等等很多方面。
文明排队是道德的体现,所以我把“排队”作为切入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排队,像参观、游览、购物等,然而很多人却没有排队的好习惯,像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拥挤插队现象、日本地震核泄漏事故期间民众哄抢食盐现象、学校发生的拥挤踩踏事故等,一个个事件触目惊心,令人汗颜。排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每天上放学、大课间、上下楼等很多方面都需要排队,“大家来排队”这节课能够真正的有利于学生的安全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班会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了解到排队的重要性,感受到“有道德”不仅是体现文明,还能创造奇迹。
2.通过学生展示、小组交流合作等方式,了解排队日的知识,更加深入地体会排队的意义,从而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通过儿歌、情景再现、抒发感言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切身感受文明就在身边,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言必信,行必果。
班会准备:
1.学生提前自由分组,并搜集关于排队的资料,如:文明排队的宣传标语、排队日、文明排队的视频和照片等,并打印、制作好。
2.教师准备“桑枣中学在地震中创造的奇迹”以及“踩踏事故造成惨剧”的视频,并制作课件。
3.课前组织学生排演“乱扔废纸”等小品片段。
4.老师提前设计并印制好上课所需的书签。
班会方式:
1.观看视频,引发共鸣。
2.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3.小组展示,合作互动。
4.情景再现,加深印象。
5.抒发感言,升华情感。
设计理念:
道德,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涵盖了文明、勤俭、善良、坚强、勇敢、诚信等很多方面。要想通过一节班会课,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道德,感受道德,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本次班会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旨在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点——排队,以点带面、小中见大的让学生认识和感受道德。本节课的选材力求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特点,选取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例。在班会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小组展示、情景再现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研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学生产生共鸣,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印证排队的意义,彰显道德。
    这样,学生在整个班会活动中,就有了一个从学习理论知识,到参与实践活动,到提升认识观念的完整的过程,并促使学生课下延续这种过程,从而影响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感受道德的魅力。
    班会过程:
一 、情境导入,了解“道德”。
(一)播放录像,激发兴趣。
师:昨天,教室里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大家想知道吗?(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一位学生看到自己的桌子底下有废纸,趁人不注意,扔到了别人的课桌下。
       
师: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想说点什么?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1.                                  补充介绍,了解道德。
师:老师发现,在大家的评论当中,出现最多的词语就是道德。那你知道什么是道德吗?
生1:讲文明就是有道德的表现。
生2:公交车上,有的人对老人、孕妇熟视无睹,就是不道德的。
生3……
老师补充介绍“道德”的词源:道德一词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从字面的形象来看,是指一条路,实际上是一个方向、一个原则。而“德”是人遵守了此道而体现出和得到的结果。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涵盖了文明、勤俭、善良、坚强、勇敢、诚信等等很多方面。
二 、有序排队,体现道德。
(一)教师引导,学生感知道德。
师:一点一滴的小事就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那大家身边有哪些有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行为呢?
生:打架、骂人、偷东西、加塞儿……
师:我们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面面俱到。刚才同学们提到很多,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不排队、拥挤”这种不道德的现象。
2.                                  小组展示,学生走近道德。
师:同学们课前都分好了小组并且搜集了关于排队的资料,哪个小组给大家展示展示?
3.    文明排队的宣传标语
4.                                    小组成员依次上台展示,把标语整齐地贴到黑板上,并领读一遍。
(如图)
排队一条线,整齐学大雁。
素质需要体现,排队可见一斑。
排队伴我行,天天好心情。
排队在线,请勿打结。
进进出出的文明 就在你排队的那一刻。
走廊不乱跑,文明真是好。
好习惯益终生,有序排队我先行。
公共场所秩序好,积极排队是法宝。
5.                                    学生评价
生1:他们搜集的标语很好,读起来琅琅上口。
生2:他们不仅说得好,做得也挺好。刚才他们就是排着队贴的这些标语。
生3:他们还让每条标语也排好了队,看起来很整齐、美观。
2. 排队日。
(1)教师引出排队日。
         
师:同学们展示的这些标语非常好,它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序排队。不仅如此,我们还设有专门的排队日呢,大家知道吗?
(2)学生介绍排队日。
学生介绍:北京市为了迎接奥运会,杜绝公共场所内乱拥乱挤、城市交通乱行乱停等不文明行为,确定每月的11日为“自觉排队日”,希望人们有序排队,为奥运会创造文明和谐的环境。
6.                                    生生互动。
生1问:为什么选“11”号为“排队日”?
生2答:……
生1补充:之所以设定排队日,就是希望,人们无论上车还是买东西,两人以上就应当像“11”一样的顺序排好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展示无序排队的图片。
(1)小组展示,如图(5—7张):
     
学生介绍:
生 1:大家请看,这是人们争先恐后地上公交车的情景。
生2:大家看,一个管理员手拿喇叭维持秩序,人们仍然不听,我行我素。
生 3:火车站上,大家像潮水一样,涌向检票员。
生 4:人们购物时,经常出现不排队的现象。
生 5:你看,大家不排队过马路,不仅阻塞交通,还非常危险。
……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验。
4.观看无序排队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种不文明排队的现象,不仅仅不道德,有时候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视频内容:无序拥挤造成的踩踏事故。)
师: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 1:不排队真的太可怕了,竟然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生2:如果大家都能养成有序排队的好习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生3:真的希望这种踩踏事故能远离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能自觉排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师小结:正是学生的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才酿成了惨不忍睹的悲剧呀,这真是血的教训!
7.                                    齐唱儿歌。
师:老师写了一首关于上下楼排队的儿歌,谁读给大家听听?
 
上下楼,靠右走,轻声漫步心中有;
上下楼,靠右行,文明礼让您先行;
遇人多,别着急,有序排队勿拥挤;
扶一扶,让一让,大家心情都舒畅。
师:你读得很好,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你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吗?
         
生:……
8.  展示有序排队的照片,唤起学生的文明意识。
师:如果大家都能够自觉排队,不仅可以避免惨剧的发生,更会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家请看这些图片(老师展示后,贴到黑板上),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1: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排队呀。
生2:大家排好队做操,真整齐!
生3:上学、放学都要排队,这样才有秩序。
生4:出去参加活动,更要排好队,否则容易发生危险。
……
7.感受桑枣中学的奇迹。
(1)播放视频,感受奇迹。
师:自觉地、有秩序地排队,不仅能体现我们的文明和道德,有时候还能拯救我们的生命啊。(播放视频,视频内容:发生地震时,桑枣中学2200多名师生,仅仅用了1分36秒的时间就全部撤离的奇迹。)
9.                                    畅谈感受
师:正常的放学时间,发生了惨不忍睹的悲剧,而发生大地震的时候,桑枣中学2200多名师生仅仅用了1分36秒的时间,就全部撤离,无一人伤亡。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呀,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1:如果大家都能养成有序排队的好习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生2:我觉得桑枣中学太不可思议了,有秩序就是好。
生3:我也很震撼,桑枣中学创造了奇迹。
生4:有秩序地排队,不仅可以体现我们的文明,还能保护我们的安全。
生5:看完视频,我想给大家提个倡议,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仅要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还要告诉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都来自觉排队,如果遇到不文明排队的,我们也得进行劝说,让大家从有序排队开始,变得文明起来。
师小结:我们多么希望人人都能自觉排队,讲文明、有道德,多么希望生活中,能多一些和谐美好的画面啊!
三、场景再现,深刻体会道德。
(一)何时、何地需要排队。
师:大家想想,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需要排队呢?
生1:买车票。
生2:银行取款。
生3:上下楼。
生4:上放学。
生5:过人行横道。
生6:参观游览。
……
(二)学生场景再现,感受文明排队。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排队,可排队和排队也有差别。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两个场景:公交车站、接热水。请各组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讨论讨论,应该怎么排队?(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1.公交车站。
(1)小组展示。
三名学生扮演乘客,在站台排队等候。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说道:“洪楼广场到了,请大家排好队有秩序地上车。”三名“乘客”陆续走过来排队。
         
一名学生解说:在公交车站排队一定不要拥挤,要不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济南,就发生过小学生被挤到车下压死、压伤的事件。并且排队时应当离马路稍微远一点,还得注意非机动车道上的车辆,我们可以像图片上一样,顺着站牌的方向排队,排成“L”形,那样既文明,又安全。
(2)学生评价。
2.接热水。
(1)小组展示。
(播放下课铃声)四名学生一边走一边说:“下课了,我们去接热水吧。”当走到饮水室门口时,四名学生自觉排好队,开始有序接热水。
一名学生解说:大家在排队接热水的时候,一定不要挨得太紧,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一旦出现推搡,很容易使前面同学烫伤。
10.                              学会劝阻
首先,创设情境:老师扮演刚下体育课的学生,故意拥挤争抢着接热水。
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劝阻: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生1劝阻:你们怎么不排队?大家都像你们一样争抢,都接不到水,多耽误时间。
生2劝阻:接热水的时候,可不能这样争抢,推推搡搡的烫着同学怎么办?多危险呀!
……
四、抒发感言,升华情感。
(一)教师渲染。
师:同学们,排队,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然而,越是简单的事情,越能看出我们的道德,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能体现我们的文明。
11.                            学生抒发感言。
师:相信此时此刻,你有很多的心里话要说,请大家拿出小书签,写下自己的心灵感悟。(学生在音乐声中书写,书签如图。)写完后,可以送给你的同学、朋友。
希望同学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且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更多的人,去带动更多的事。
最后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讲文明、有道德三字歌”,结束我们本次的班会。
有道德,懂礼貌,讲文明,最重要,
父母亲,要尽孝,病残孕,多关照。
尊师长,爱幼小,同学间,要友好,
不骂人,不打闹,有分歧,不争吵。
爱树木,惜花草,护公物,要环保,
爱劳动,爱祖国,遵纪律,守规则。
懂谦让,能改错,有秩序,会节约,
注仪表,心胸阔,讲卫生,爱清洁。
能坚持,虚心学,有信心,勇开拓,
乐助人,善理解,言必信,行必果。
五千年,文明史,好传统,要继承,
讲文明,树新风,有道德,我先行!
班会结束,学生排好队,有序离开教室。
反思:
         
    一、开始的茫然。
我当了12年的班主任,上过的班会、队会不在少数,然而这么短的准备时间,上这样一节带有展示、评比性质的班会,还是头一次。尤其在拿到班会的主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之后,我更是一脸的茫然,道德的范围太大了,它涵盖了文明、勤俭、善良、坚强、勇敢、诚信等很多方面。如何结合学生特点,突出班级特色,顺利自然地切入主题,使班会真正对学生有所启发,让学生认识道德,感受道德,成了困扰我的第一道难题。
二、思考的了然。
既然不能在一节班会中让学生全面了解道德,那就选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一个突破点,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后,我仔细思考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结合大的社会环境,便想到了排队这一看似简单普遍却非常能体现人们道德水平的话题。学生整天上学、放学、上下楼、大课间等等都离不开排队,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便于学生展示。
三、准备的悠然。
想好了这样一个突破点,接下来各环节的设计就非常顺手了,在充分考虑了班会主题和学生的特点后,我就想到要想让班会扎实有效,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于是课前分组、查找排队的资料,课上,观看与排队有关的图片视频、小组展示排队资料、情景再现排队等,我都考虑到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与学生产生共鸣,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印证排队的意义,彰显道德。
四、展示的盎然。
因为有了充分考虑与准备,我上起班会就非常流畅了,整个班会活动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展开,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观看排队的图片视频,引发了学生的共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再联系实际,畅谈感受就水到渠成了;小组展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景再现排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感受到排队的重要性;在小书签上抒发感言,既是对本节班会的总结升华,又是一个拓展延伸,让学生真正在生活实际中带动其他人,从小事做起,讲文明,有道德。
五、结束的释然。
如果说课前,我还是以“要完成一项任务”的心态去对待的话,那么到了课堂,我就被学生们那专注的目光、投入的表现、精彩的展示、有序的合作感动了,不少细节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学生看排队图片时的眉头紧锁、看桑枣中学视频时的由衷赞叹、谈感受时的郑重其事、展示资料的井然有序、抒发感言的情真意切……看了这些,谁能说学生仅仅是在课堂上表演呢?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很好地诠释着道德啊!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看到学生们的表现,我没有理由不相信学生们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把对道德的这种理解、这种认识、这种做法延续下去,影响开去。您说呢?
       
               

更多推荐

学生,排队,大家,视频,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