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绿色能源 打造太阳能产业强省
作者:王玉刚等
来源:《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04
        摘要:当前,山东省太阳能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进一步明确太阳能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政策扶持的方针,采取自主创新、科技支撑、标准先行、示范带动、品牌培育等措施,规范和开拓太阳能产业市场,逐步实现企业规模化、产品标准化、技术自主化、市场规范化、产业聚集化,推动太阳能产业实现新突破,努力将山东打造成为太阳能产业强省。
        关键词:低碳经济 太阳能 产业 思路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面临的重大挑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积极开发绿色清洁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太阳能产业是我国确定的战略新兴产业,也是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对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围绕加快推进太阳能产业发展,打造太阳能产业强省,山东省必须进一步明确十二五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总
体思路。
        1、山东省太阳能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1.1现 状
        山东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地区,全省年日照时数在2281-2715小时之间,平均为2488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在每平方米4488.6—5692.3兆焦之间,平均为4948.9兆焦(相当于170千克标准煤燃烧的热量)。山东省太阳能开发利用较早,太阳能热水器已形成较大产业规模,年产能已突破1000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一位,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化和应用化水平位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省共有太阳能产业相关企业52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0亿元,同比增长42%,利税41亿元,增长43.2%。其中,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销售收入260亿元,增长46%,光伏产业销售收入180亿元,增长39%。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突破400万台,面积13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7%。光伏电池组件产能已达340MW,同比增长30.7%。截至2009年底,我省太阳能热水器累计使用量达到2800万平方米。
        重点企业效益增长显著。皇明、力诺、桑乐等行业领军企业发展迅猛,天丰、黄金、牡丹、澳华等一批品牌异军突起,2009年,皇明、力诺和桑乐三家企业太阳能热水器产量达到8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8%,占全省产量的67.7%,占全国产量的21%左右。其中,皇明集团销售收入55亿元,增长19.6%,利税1亿元,增长26%;力诺瑞特销售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2.8%,利税6024万元,增长222.3%;桑乐销售收入26亿元,增长50%,利税5000万元,同比增长117.39%。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山东省太阳能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还存在科技支撑体系不强、关键技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政策措施不健全、标准体系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顺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1.2 面临形势
        1.2.1 光热产业主导作用明显。全省太阳能光热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成为推动太阳能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一是太阳能热水器名牌产品多,全国太阳能行业7个中国名牌产品中,山东有3个,占42.9%;二是光热产业链完整。拥有目前行业唯一的从石英砂、毛坯管、镀膜管到集热器、热水器和热水工程的完整产业链,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三是
太阳能热水器产能大。2009年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30%左右;四是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热产品多。截至2009年,全省累计推广热水器2800多万平方米;五是太阳能下乡中标企业多。在全国第一次中标的92家企业中,山东有20家,占中标企业总数的21.7%;六是太阳能技术水平高。拥有行业首条全自动真空镀膜生产线和太阳能热水器生产线,中高温研发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
        1.2.2 光伏产业后发优势初显。在大力发展光热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发光伏能源,取得了明显成效。晟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90亿元的光伏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建成后将形成2000MW太阳能多晶硅、1000Mw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产能;山东昂立天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2.8亿元的光伏项目在枣庄高新区正式开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00Mw光伏电池片和100MW光伏组件的产能,年产值将突破30亿元人民币。济宁润峰太阳能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1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130万度,实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零的突破。这些项目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带动全省光伏产业实现新的突破。

更多推荐

太阳能,产业,发展,热水器,企业,科技,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