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现状概况
一、区位及行政区划
古城镇位于成都西北部,郫县县城最北端,距郫县县城约9千米,地处蒲阳河中游南岸,东与新都龙安镇相邻,北与新都利济镇隔河相望,南与郫县三道堰镇毗邻,西与郫县唐元镇接壤,全镇幅面积17.8平方千米,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占165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500人。
花牌村共有14个农村合作社,与三道堰镇相邻,距成都市区三环路18千米,距郫县县城8千米,与古城镇的中平村、水梨村和三道堰的八步桥村、三堰村相邻。
二、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
花牌村位于都江堰灌溉冲积平原地带,无山地地貌,平均海拔500米,总的地貌特征为平坝型。
2、水文、水系
本区年均降水量为745毫米,7、8月降水占全年的51%,12月降水量最少。该区域是成都平原的上风上水地带,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居民饮用水多为打井取水,一般10米深即可取水。岷江支流柏条河从花牌村南部流过,水量丰富,水质很好。浅层地下水源区大多保留原始自然风貌,生态环境优越。
3、土壤、气候
该区域土壤肥沃,土质以灰色水稻土为主,多为油沙田,能保温、保肥,土壤肥沃,宜种性广,为农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土壤条件。
花牌村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的特点,热量丰富,水量丰沛,雨热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80多天,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数为1300小时。
三、人口及经济状况
2008年末,全村共有农户852户,人口2776人,劳动力1769人,全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农民人均纯收入6327元。目前村内社员仍以自然院落分散居住为主。
四、土地利用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郫县土地二次更新调查资料,花牌村土地总面积314.16公顷,其中农用地252.32公顷,建设用地61.55公顷,未利用地0.29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0.32%、19.59%和0.09%。
农用地中,耕地244.57公顷、园地6.56公顷、林地0.03公顷、其他农用地1.16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的91.41%、2.60%、0.01%、0.46%。其中耕地中以水田为主。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55.82公顷,交通水利用地5.73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0.69%、9.31%。城乡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面积52.55公顷、建制镇用地2.94公顷、采矿用地0.33公顷。
未利用地中全部为河流水面用地,面积为0.29公顷,见表1。
表1 花牌村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
一级类 | 二 级 类 | 三 级 类 | ||||
地类名称 | 地类名称 | 面积 (公顷) | 占土地总面积比重(%) | 地类名称 | 面积 (公顷) | 占一级地类比重(%) |
农 用 地 | 小 计 | 252.32 | 80.32 | |||
耕 地 | 244.57 | 77.85 | 水田 | 230.64 | 91.41 | |
水浇地 | 13.93 | 5.52 | ||||
园 地 | 6.56 | 2.09 | 园 地 | 6.56 | 2.60 | |
林 地 | 0.03 | 0.01 | 有林地 | 0.03 | 0.01 | |
其他农用地 | 1.16 | 0.37 | 设施农用地 | 0.1 | 0.04 | |
农村道路 | 0 | 0.00 | ||||
坑塘水面 | 0.17 | 0.07 | ||||
农田水利用地 | 0.89 | 0.35 | ||||
建设用地 | 小 计 | 61.55 | 19.59 | |||
城乡建设用地 | 55.82 | 17.77 | 建制镇 | 2.94 | 4.78 | |
农村居民点 | 52.55 | 85.38 | ||||
采矿用地 | 0.33 | 0.54 | ||||
交通水利用地 | 5.73 | 1.82 | 公路 | 5.73 | 9.31 | |
特殊用地 | 0 | 0.00 | 特殊用地 | 0.00 | ||
未利用地 | 小 计 | 0.29 | 0.09 | |||
水 域 | 0.29 | 0.09 | 河流水面 | 0.29 | 100.00 | |
土 地 总 面 积 | 314.16 | 100.00 | ||||
2、产业发展概况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农业收益偏低,花牌村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耕地的产出率低,部分地块出现了撂荒现象。经济基础整体较差,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业投入不足,土地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公共服务设施缺位,市政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近年来,花牌村开始形成以高产水稻和油菜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在村内也有部分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形成立体产业结构的雏形,但第三产业档次不高,主题不突出,居民收入仍以第一产业为主。
3、可利用资源现状
花牌村属于沿河平原区域,自然环境良好。村域内包括农田、池塘以及林盘等具有川西地域特征的资源。自然风光优美秀丽,典型的悠闲田园风光是花牌村重要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同时,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进一步建设也为生态观光旅游提供了条件。
五、村域建设现状
花牌村建设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村镇企业用地为主。现状建设主要以散布于林盘间的村民住宅,另有村委会、卫生站等公共设施用地
六、建筑风貌现状特征
花牌村现状建筑多为农民自建房,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另有部分木结构房屋和土坯房,大部分房屋均与圈舍相连。
村域内拥有大量的川西林盘,建筑质量普遍较差,但是各建筑群落拥有良好的生态背景和优美的林木环绕,环境效应普遍较好,建筑体量协调统一,可进行风貌改造和整治,塑造出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建筑群落。
七、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现状
现状村内现有的极少量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于靠近三道堰镇区部分,主要为小型的杂货铺、农家乐、卫生站和棋牌室。目前公共教育、商业、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均严重缺乏,无法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八、道路交通现状
1、外部交通
古城镇花牌村位于郫县西北部,距离成都市绕城高速18千米。距离郫县县城8千米。联系成都市区与都江堰市的快速道路沙西线,从东南至西北方向穿过全村。
2、内部交通
花牌村的现状交通基本依托原有的乡村道路,村内有4条平行的西北至东南走向、宽度约4米的道路,均为水泥路面,是村内交通主干道。其余道路布局相对凌乱,由村内干道向外发散,通向村内各院落。除村内干道外,内部道路宽度多为2~3米,部分可以行驶机动车,多为碎石路面,路况较差。村内交通不成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九、市政基础及公用设施现状
花牌村内村民目前大多采用打井的方式取水,以地下水为水源。村内均利用农灌沟、渠就近排放污、雨水,缺乏污水处理设施。
村内已接通电力、通讯线路,基本沿道路两侧或直接在农田上架设。村内无配电房等设施,电力线由古城镇变电站引入,通讯线路由古城镇电信支局引入。区内尚未接通光纤。
花牌村村环境空气质量普遍良好,但存在收获季节焚烧秸杆、部分地方焚烧垃圾的现象,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花牌村由于无任何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放入附近的农灌沟渠、坑塘,对水体造成污染。此外,花牌村普遍存在一些固体废弃物随意倾倒的情况,造成低洼地带和水体内垃圾堆积的现象。
第二章 总则
一、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郫县古城镇总体规划》(2005~2020);
《郫县川西林盘保护规划》(2008~2020);
《郫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2006~2020;
《成都市郫县农村地区“三个集中”建设规划》;
《关于村(社区)及新居工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的指导意见(试行)》;
《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整治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及用地,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规划区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2、突出农村建设规划“四性”的规划原则
发展性——考虑长远发展,立足当地实际,突出产业支撑;
多样性——结合地形地貌,民风民俗,塑造风貌特色;
相融性——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优化生态环境;
共享性——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让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3、严格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和财产
保护耕地,即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土地核算,确保农地流转合法有序,同时保障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保护农民利益和财产,切实提出解决好农民土地流转后生活来源问题的实施方案,建立农民低保、医保和社保等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在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的过程中,切实提出合理有效地土地利用的实施方案,保障农民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4、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之间的关系。合理布局,使区内建设项目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减少到最小,实现可持续发展。
5、确定建设时序,节约成本,规划具有可实施性
充分结合现状建设情况,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优先考虑农民安置、道路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公共设施配套可结合现状提出有序建设的方案,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三、规划目标
把花牌村建设成为郫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样板,全面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
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推动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电等各项社会事业;普及中学义务教育,健全各类文化体育设施,推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医疗保健水平有较大改善,使全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四、规划范围、年限
1、规划范围
村域总体规划以花牌村村域为规划范围,面积3.14km2。
社区规划范围为花牌村新型社区范围,控制面积为13.32hm2。
(备注:本次方案为先启动3号点位,规划用地面积1.48公顷)
2、规划年限
2010-2020年。
第三章 村域经济发展规划
一、经济发展分析
产业发展是推进“三个集中”的关键和前提,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根本动力。现代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就业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推动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的重要基础,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显重要,而花牌村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条件。
1、优势条件
1.1政策优势
花牌村是成都市10个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房建设第一批示范点之一,镇府的重视等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优势。
1.2区位交通优势
花牌村属于郫县古城镇范围,沙西线将村分为东西两部分,三道堰环城路紧邻村西部,花牌村位于古城镇门户区域,交通十分便利。
更多推荐
建设,花牌,发展,用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