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工作安全工作做法
第一篇:录井工作安全工作做法
安全工作做法
小队以安全生产示范为导向,以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安全监督管理为内容,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教育,把着力夯实基层安全作为基础工作。通过宣传学习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机制,使广大员工切实增强了安全生产意识、强化习惯养成、提高操作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确保了小队生产经营的安全平稳运行。
通过开展“写风险”活动,让小队员工养成了“动手之前先动脑、操作之前先思考”操作行为习惯,操作前有能力先识别风险,清楚控制风险的措施,懂应急处置方法,确保安全操作。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运行。录井队在工作中大力推广全员学体系、学标准活动,学习体系必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确保有效运行HSE体系文件,加强识别针对每口井的施工情况及施工现场环境等风险因素,建立有针对性的计划书,建立真实有效的HSE体系告知书和地质交底,
建立针对本井重大度风险清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建立针对本井录井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习演练,建立员工“三违”台帐及HSE劳动保护用品台帐,并由专人针对各项清单内容以及各项记录进行一一辨别及审核,严禁走形式、做样子的事情出现,定期开展本队的安全生产检查,并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的奖惩制度,树立本队的安全生产明星,从而激发员工的安全生产热情。每口井完井拆装录井设备时,开一次安全工作总结会议,对本井的工作质量、生产组织、环境等作一次系统总结,好的方面提出表扬、奖励,差的方面提出批评,为下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在安全生产工艺和装备上,积极推进技术进步,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定期进行劳动保护用品的检查和维护,设立专人专物制度,加强交接班制度,确保劳动保护用品达标使用,无过期失效现象发生,出现劳动保护用品人为损坏时对相应责任人进行处罚。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录井队选定一名熟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担任监督员,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安全生产监督员围绕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组织不定期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生产死角,促进小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检查中对不合格者进行相应处罚,并对其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直至合格为止。通过组织开展岗位安全生产大检
查,得以促进小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录井队运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广大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对新员工组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的方式,组织广大员工结合岗位实际,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常识、岗位操作规范及相关劳动防护知识。每口井每名员工都要针对自身岗位进行写风险和工作前安全生产分析的工作,并以安全生产为内容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小队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广大员工为小队安全生产献计献策,营造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浓厚氛围,针对提供良好建议者进行相应奖励。
第二篇:录井安全操作规程
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录井安全操作规程
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二00五年
录井安全操作规程 录井准备
1.1搬迁
1.1.1搬迁录井仪、设施时,所有物品应固定牢靠,房内禁放易燃易爆物品。1.1.2吊装、吊放仪器房、值班房、野营房及其它设施时,应有专人指挥,注意安全。
1.1.3仪器房运输时,应有专人押运,平稳行使,以防损坏仪器。
1.2仪器房及传感器的安装
1.2.1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的安装: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应摆放在靠振动筛一侧,距离井口30m之外的安全场地,安放平稳,垫高20cm以上。
1.2.2传感器和脱气器的安装应固定牢靠,位臵合乎要求,与电缆线的连接合乎1.3.2之要求;硫化氢传感器一般只在振动筛之前钻井液出口处安装一只,有特殊要求时,另外增添传感器的安装位臵由甲方或钻井主管人员指定。
1.2.3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其正下方不应有人作业、停留和通过;遇有六级以上(含六级)大风、雷电或暴雨、雾、雪、沙暴等能见度小于30m时,应停止设备吊装及高处作业。
1.3电气系统的安装
1.3.1野营房电气系统的安装应符合SY 5576-93中5.4之要求,进户线应加绝缘护套管,室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及私自使用功率大于1000W电热器具。
1.3.2所有室外电缆线均用密封接线盒及防水接头连接,并用绝缘材料包扎。1.3.3仪器房与发电房之间的供电线路中应装有安全断路(漏电保护、过流过压保护)开关,外引电缆线不得有短路、断路和漏电之处,录井房内的附加电器设备应绝缘良好,合乎额定要求。
1.3.4电缆线及输气(样品气)管线架设要牢固、安全,不影响井场工作,易于检查和维护,仪器房和振动筛之间的线路要集中架设,并用支架支撑,间隔不超过10m。
1.3.5仪器用电须架设专线,用四芯电缆直接引入。电缆线及电源要求如下: a.各单元电源电缆线插头与检测信号传输电缆线插头必须明显区别,不得互换;
b.各单元电源插座的相线、中线、地线及信号插座的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排列位臵应一致;
c.不同信号传输电缆插头相互区别,并标明标记;
d.屏蔽线不得作信号线、中线使用,电源线必须配臵排线机构;
e.电源要求:电压380/220(1±2%)V(交流),频率50±1Hz,波形失真<5%,具有过载、断相及漏电安全保护,并配备续电时间不小于15min的不间断电源;
f.绝缘要求:在工作条件下,整机电力电路对仪器外壳的电气绝缘不小于2ΜΩ,仪器应设臵漏电安全保护装臵。
1.3.6室外报警器和警报灯的架设高度必须超出仪器房顶0.3m以上。1.3.7电热器、烘样烤箱及降温电器(空调)均应根据其负载大小,正确选用供电线、闸刀、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烘样烤箱电源线应单独连接;电热器、烘样烤箱应距墙壁0.2m以远,周围禁放易燃物品。
1.3.7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烘样烤箱等接地良好,接地线应统一接至发电房回零,否则应采用金属导体制作接地体,打入潮湿地下0.5-1.0m,接地体导线与仪器房等接地点之间的电阻应小于1Ω,并做好记录。
1.4仪器标定:按SY/T 5788-93要求执行。录井作业
进施工作业现场应按要求穿戴好劳保用品。2.1钻时录井
2.1.1钻具、管具应先排放整齐,再进行丈量,丈量时应注意防碰撞、防碾压、防跌倒。
2.1.2钻具、管具上下钻台时,录井人员应远离钻台大门坡道15m以外。2.1.3录井人员上钻台划方入时应站在转盘面以外。
2.1.4收集泵压、排量数据时录井人员不应接近钻井泵皮带轮和站在钻井泵安全阀泄流方向。2.2岩屑录井
2.2.1取样处应安装好护栏、梯子、扶手及照明设施,上下注意防滑。2.2.2捞、洗、晒砂样的场地应平整和方便操作。
2.2.3使用烘样烤箱烘烤岩屑时,应先检查烤箱外壳接地是否可靠,腐蚀性物品及易燃物品不能在烘箱内烘烤。
2.3岩心录井
2.3.1岩心出筒时,岩心筒与钻台面距离不大于0.2m,应用岩心夹持器接心,禁止用手掌直
接接心。
2.3.2用榔头敲击岩心筒辅助出心及选样劈心时,应防止榔头伤人。2.3.3岩心下钻台时应将岩心捆绑好,缓慢下放或抬岩心下钻台时防止滑倒。2.3.4岩心封蜡禁止使用烘箱加热石蜡,以免引起火灾;当使用明火加热石蜡时,应在下风方向,远离井口30m以外。
2.4荧光录井
2.4.1荧光灯波长365mm,总功率不大于25W。
2.4.2荧光灯外壳接地应可靠,经检查确认安全时方可使用。2.4.3保持荧光观察室通风良好,试验后的残液应集中处理。
2.5气测录井
2.5.1仪器开机前,应检查各部分电、气路元件,确认安装正确可靠、无断电、无损坏时方可通电。打开电源时,应先打开总电源,后打开分电源。
2.5.2氢气发生器应排气通畅,不堵不漏。
2.5.3启动空气压缩机时,应注意转动方向。当发现旋转方向错误时,应立即停机整改。
2.5.4当检测发现硫化氢时,应立即报警。当在硫化氢含量超过10mg/L的污染区内作业时应佩戴防护器具,并有监护措施。
2.5.5现场做点火试验时,点火地点应在下风方向,远离井口30m以外。2.5.6进入仪器房工作的人员,不应穿带有铁钉的皮鞋,防护服装应符合防静电要求。
2.5.7井场及仪器房内禁止烟火。2.6工程录井
2.6.1录井队负责人应在录井前向现场施工单位提出防喷、防卡、防漏、防斜井段的地质预告。
2.6.2上循环罐、钻台时,应防滑、防跌;进入含硫化氢地层钻进后应防硫化氢中毒。
2.6.3检查、维护、更换各类传感器时,应按1.2.2、1.2.3及2.6.2执行。2.6.4发现钻井液性能、池体积和其它工程参数异常时,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更多推荐

生产,工作,仪器,录井,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