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具要小心“浆糊”损招害人多
春暖花开的四、五月间,正是上海家装市场的传统销售旺季,家具行业也迎来一年中的首波高峰。上周六上午,近40位消费者在市消保委、市家具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参加了一个名为“2009家具消费体验月”活动。在几位家具行业老法师的陪同下,一行人浩浩荡荡开赴位于市郊的几家家具生产厂,实地考察家具生产流程的同时,厂家代表还
和行业老法师一起“现身说法”,传授消费者鉴别家具、识破无良商家种种“浆糊”伎俩的心得。一天下来,消费者代表大呼开了眼界,增长不少见识。“浆糊”一:瞒天过海“狸猫换太子”蒋女士最近比较烦。两年前她买了一套由上海康康沙发厂生产的牛皮沙发,用了几年下来,发现沙发的表面开始出现大面积褪色,而且多处开裂,不要说坐,就是看着也“糟心”。牛皮怎么会这么不经用?蒋女士开始怀疑当时买的所谓牛皮沙发是不是真的
牛皮做的。可是和厂家一番打交道,对方理直气壮喉咙响得很:我们绝对用的是牛皮,不信,可以送去检测!如果测下来不是牛皮,按“退一赔一”处罚。于是这套沙发被送到专业部门,鉴定下来,蒋女士泄了气:根据鉴定报告,这套沙发的确用的是牛皮,只不过是质量较差的所谓“移膜牛皮”。专家解释,“移膜牛皮”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牛皮覆贴移膜”的工艺,行业内称它为“二层皮”,其韧度、色泽、手感都无法和常规牛皮相比。问题
是在现有的行业法规中,并没有对皮制家具中的表面皮质量的等级,做出具体规定,也没有强制要求一定必须标识材料等级。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盲区”,一些无良商家在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时“隐恶扬善”,只要是和“牛”
搭界的都一律说是牛皮。更有一些商家在商场推销时,骗消费者说是用头层皮制作的,而送货到家时,却“狸猫换太子”,“头层皮”换成了“二层皮”、“移膜牛皮”。在室内光线下,不懂行的消费者那怕是火眼金睛也无从辨
别。现场点评:在生产车间,消费者被告知:牛皮沙发用料分全青皮、头层皮、二层皮等不同等级。皮制家具的用料成本中,皮革所占的比例一般要70%左右,不同档次的皮革原料,价格有天壤之别。其中,“全青皮”是用质量较好的“头层皮”加工的,手感好,透气性强,一件沙发的用料成本至少3000元;“二层皮”是从整张牛皮经过切片分离出来的,表面经过磨光后喷热或热压上去,品质自然相对逊色,每套沙发的用料成本,大约只需1350
元。一些无良商家最多的“浆糊”阴招,就是把“二层皮”当“全青皮”卖,消费者一个不慎,花了冤枉钱、背地里被当作“冤大头”不说,更冤的是即使投诉,也很难完全讨还公道。专家支招:买皮沙发必须有“看、摸、按、捏、坐”五步骤。看:好的牛皮皮革光洁细腻、纹理清晰,正宗的头层牛皮不会十全十美,多少会有点伤疤,而人造皮则非常光洁无色差无瑕疵;摸:加工技术好的牛皮柔软细腻,人造皮光滑无质感;按:在牛皮沙发表面用手指揿

更多推荐

牛皮,家具,消费者,表面,家具行业,移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