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分散度以分散相平均粒径来表征,这里的平均粒径指的是什么?
分散相颗粒平均粒径的表征方法有数量平均直径与体积平均直径。数量平均直径(数均粒径)因便于计算而经常被采用。通常所说的平均粒径,如未加特殊说明,一般都是数均粒径。
2. 什么是脆性断裂?
基体断裂、纤维断裂、纤维脱粘、纤维拔出、裂纹扩展与偏转。
基体断裂、纤维断裂、纤维脱粘、纤维拔出、裂纹扩展与偏转。
3. 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方法?
氧化还原处理,冷等离子表面处理,表面化学接枝处理
氧化还原处理,冷等离子表面处理,表面化学接枝处理
4. 玻璃纤维润滑剂去除方法?
玻璃纤维浸润剂的去除方法有洗涤法和热处理法。
5. 粉末填充材料的表面性质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6. 碳纤维利用臭氧氧化法表面处理,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
碳纤维臭氧氧化法受到浓度温度时间影响,程度是时间>浓度>温度。
碳纤维臭氧氧化法受到浓度温度时间影响,程度是时间>浓度>温度。
7. 名词解释:共挤出成型技术
共挤出成型技术: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通过同一个机头挤出,成型为具有核壳结构或多层结构的聚合物复合型材的技术。共挤出技术使产品具有特殊性能,并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是当代应用颇广的塑料成型方法。
8. 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哪些阶段?
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合模、填充、保压、冷却、开模、脱模等6个阶段。
这6个阶段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成型质量,而且这6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
这6个阶段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成型质量,而且这6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
9. 单螺杆挤出成型原理包括那三个理论?
固体输送理论,熔融理论,熔体输送理论
10. 名称解释: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技术
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技术,是指聚合物基体和纤维材料在挤出机中通过加热、加压,使受热熔化的基体和纤维材料混合、塑化,最后连续通过口模成型的方法。
11. 弱边界层可能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在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外部杂质进入了两相界面之间。
2.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加入了其他助剂的影响。
3.复合材料在使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不慎带入了杂质等。
2.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加入了其他助剂的影响。
3.复合材料在使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不慎带入了杂质等。
12. 热塑性塑料的加工过程一般需经历哪些基本步骤?
加热塑化、流动成型、冷却固化
13. 什么是弱界面层?
各种低分子物通过吸附、扩散、迁移、凝集甚至于键合等途径,在部分或全部黏合界面,形成低分子物质的富集区,这就是弱界面层。
14. 常见的麻纤维的种类有哪些?主要的优点?
包括韧皮纤维(苎麻、亚麻、黄麻、洋麻、大麻、罗布麻等)和叶纤维(剑麻、蕉麻和菠萝麻)。
特点:力学性能优异、拉伸性能优异、还有抗菌性。
15. 制备天然纤维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原料主要有哪些?
塑料原料、木材纤维、非木材纤维还有添加剂。
16. 光稳定剂主要有那几种,作用是什么?
紫外光屏蔽剂:可以吸收或反射(主要是反射)紫外光。TiO2、ZnO等无机颜料、无机填料和炭黑。
紫外线吸收剂:强烈地吸收紫外光,使光能以热能形式放岀。水杨酸酯类、酮类、苯并三唑类。
紫外线猝灭剂:捕灭紫外线的活性。如二价镍的络合物分子。
紫外线吸收剂:强烈地吸收紫外光,使光能以热能形式放岀。水杨酸酯类、酮类、苯并三唑类。
紫外线猝灭剂:捕灭紫外线的活性。如二价镍的络合物分子。
17. 改变天然纤维与塑料相容性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1. 对天然纤维原料预处理,降低天然纤维的极性或者除去对界面结合不利的抽提物,可通过物理货化学方法改善天然纤维表面结构。
2. 对塑料原料预处理,提高塑料极性,可通过接枝共聚和极性塑料共混等。
3. 添加第三组分,如偶联剂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一般是一端极性一端非极性的化合物,极性一端与天然纤维相容,非极性一端与塑料相容。
18. 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有哪些优点?
耐老化、耐腐蚀、稳定性好、可以进行切割、吸水性小。
19. 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定义(热塑性基体)?
以木本,禾本,滕木植物及其加工剩余物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主要原料,配混一定比例的高分子聚合物基料及无机填料,利用专用助剂,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手段,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加工成型的一种可逆循环利用的多用途新型材料。
20.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有哪些特点,可以用在哪些领域?
硬制泡沫塑料制品质量轻,比强度高,热导率低,隔音性良好。广泛应用于保温隔热材料和夹芯层合板,在建筑,冷库,冷藏车辆和船舶中做保温隔热层。
21. 泡沫塑料物理发泡法可以分为哪几种?
惰性气体法,低沸点溶液法,掺加中空微球。
22. 什么是熟化?
预发泡颗粒经一定时间的干燥、冷却和泡孔压力稳定的过程称为熟化。
23. GMT制造工艺主要有哪几种?
熔融浸渍工艺、悬浮沉积工艺、静电吸附热压工艺
24. 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四种力学状态
未凝胶玻璃态、黏流态、高弹态、凝胶后的玻璃态
25. 增强热塑性塑料片材?
增强热塑性塑料片材是将增强材料与热塑性树脂预先制成半成品板材,再将其裁剪成坯料,模压或冲压成各种制品,半成品称为增强热塑性塑料片材。
26. 什么是片状模塑料?
多组分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糊充分浸渍短切玻璃纤维(或毡)并在上下面覆盖聚乙烯薄膜而获得的片状夹芯形式的模塑料。
27. 预浸料单位面积纤维质量指标有什么具体意义?
预浸料单位面积的纤维质量,也称面密度,记为Gi。它的大小反映了单层预浸料中纤维的多少,即单层的纤维厚度:在含胶量一定的情况下,反映单层复合材料的厚度。
28. 热熔浸渍法工艺的特点有哪些?
1.生产现场和环境无污染
2.不易引发火灾
3.节约溶剂
4.预浸料挥发分含量低,复合材料
5.空隙率小
2.不易引发火灾
3.节约溶剂
4.预浸料挥发分含量低,复合材料
5.空隙率小
29. 预浸料的黏性的定义?
预浸料黏性:指一定温度下,本身相互黏附贴合的特性,依赖于树脂软化点和实验温度。
30. 模具按照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
1.单模:凹模(制品外表面光洁)、凸模(制品内表面光洁)
2.对合模:制品双面光洁
3.拼装模:大型模具,由小块模具拼装而成
2.对合模:制品双面光洁
3.拼装模:大型模具,由小块模具拼装而成
31. 成型工艺中模具的具体定义?
成型中赋予复合材料制品形状所用部件的组合体。
32. 喷射成型工艺
喷射成型一般将分装在两个罐的混有引发剂的树脂和混有促进剂的树脂,由液压泵或压缩空气按比例输送从喷枪两侧雾化喷出,同时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用切割机切断并由喷枪中心喷出好,与树脂共同喷在模具上,并用手辊碾压,压实并除去气泡,重复操作,直至固化成型。
33. RTM成型中哪些工艺参数对成型有影响?
注胶压力、注胶速率、注胶温度
34. 3D打印成型工艺
3D打印又称增强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常见成型工艺有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和箔材叠层制造技术。
35. RFI成型工艺
RFI是将树脂膜熔渗与纤维预制体相结合的一种树脂浸渍技术。属于液体模塑工艺,也是一种不采用预浸料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低成本技术,是树脂膜熔渗工艺。
36. 袋压成型根据加压方式可以分为?
袋压成型根据加压方式分为:真空袋成型、压力袋成型、真空袋–热压罐成型。
37. 按照预成型的方法分类可以分哪几类?
按预成型方法分类:层贴法、沉积法、缠绕法、编织法
更多推荐
成型,工艺,纤维,技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