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饰 加 工
一.首饰的定义:
1.早期定义;较早时期,首饰是指佩带于头上持饰物。我国旧时又将首饰称’头面’,如梳,钗,冠等。
2.现代定义;又称狭义首饰,是指用各种金属材料或宝玉石材料成的,与服装相配套起装饰作用饰品。由于首饰大多使用稀贵金属和珠宝,所以价值较高。而现在所指的服饰多以织为主,另外也使用多种低价值的材料。这就与首饰有了明确的区别。
3.广义定义;指用各种金属材料,宝玉石材料,有机材料以及仿制品制成的起装饰人体及其相关环境的装饰品。
可以看出,广义首饰已包含了首饰,摆饰的部分范围,或者说三位走向了一体,这是当今首饰业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节奏找 加快,新材料,新观念进入首饰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二.首饰的分类
首饰分类的标准很多,各有所言,但最主要的不外乎按材料,工艺手段,用途 ,装饰部位等来划分。
1.按材料分类:
A:金属
a.贵金属:
1黄金:足金.22K.18K.14K.10K.9K.8K.
2 铂:PT999.PT990.PT950.PT900.PT850.PT750
3 银:纯银,纹银(925)
b.常见金属:
1.铁(多为不锈钢)
2.镍合金
3.常见金属铜及其合金
4.铝镁合金,锡合金
B.非金属
a.皮革,绳索,丝绢类
b.塑料,橡胶类
c.非金属,动物骨骼,贝壳类
d.木料,植物果实类
e.宝玉石及各种彩石类
f.玻璃,陶瓷类
2.按工艺手段分类:
A.镶嵌类
a.高档宝玉石类
钻石,翡翠,红蓝宝,祖母绿,猫眼,珍珠
b.中档宝玉石类
海蓝宝石,碧玺,丹泉石,天地然锆石,尖晶石等
c.低档宝玉石类
石榴石,黄玉,水晶,橄榄石,青金石,绿松石等
B.不镶嵌类
a.足金:
足黄金,足铂金
b.k金类:
3.按用途分类:
A.流行首饰
a.大众流行:追求首饰的商品性。
b.个性流行:追求首饰的艺术性,个性化。
B.艺术首饰
a.收藏:夸张,不易佩带,供收藏用。
b.摆件:供摆设陈列之用。
c.佩带:倾向实用化的艺术造型首饰。
4.按装饰部位分类:
A.发饰:包括发卡,钗等。
B.冠饰:冠,帽微。
C.耳饰:耳钉,耳环,耳线,耳坠。
D.脸饰:包括鼻部在内的饰物(多见印度饰物)。
E.颈饰:包括项链,项圈。
F.胸饰:吊坠,链牌,胸针,领带夹。
G.手饰:包括戒指,手镯,手链,袖扣。
H.腰饰:腰带,皮带头。
I.脚饰:脚链,脚镯等。
三.首饰加工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饰的加工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人类考古学家在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的洞穴中就发现过钻孔的石珠、石坠和染色的石器,这可以看作最原始的首饰加工。
从出土的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文物中就有骨石雕像、铜器。也出现了金、绿松石和天青石
手镯。可见中外文明古国都经过了早期首饰加工阶段。
在良渚文化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钻孔、磨制、雕制、抛光等工艺。
夏商周奴隶社会,已知道了用软玉和岫玉制造玉器。青铜器的出现,使首饰加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春秋站国时期,玉器加工工艺有了明显的改善,相玉、雕刻、镂空、抛光均有罗大的发展。
汉代的首饰加工技术更是得到飞速的发展。从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妻子窦绾的墓葬中发现的“金镂玉衣”,金线和玉片的加工技术,令现今全世界的人感到惊讶和佩服。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代,由于中外交流大量增加,珠宝首饰和金银首饰从加工风格到加工技术都产生了极大变化。
元明清时代,特别是乾隆年间,首饰加工到了炉火纯清的境地。在玉雕方面超越了前人的技艺。发展了“俏色”、“嵌金银丝、嵌宝石”、“薄胎”、“内画”装饰等工艺。
更多推荐
首饰,加工,包括,材料,装饰,发展,技术,工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