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IP广播的全数字化和多网合一的传输方式以及对IP网络的依赖性造成了IP网络广播不可避免的弊端:
(1)每年的运维成本很高,包括网络带宽的租用和维护。
(2)维护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3)在现今网络病毒、黑客泛滥的大环境下,IP网络广播的安全性显得很脆弱,要建立一定级别的安全环境所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是庞大的。
(4)容灾性不强,IP广域广播经由的各个机房,路由繁多,任何一个机房或路由发坐故障,都将影响整个网络。
(5)很难发挥应急的作用,真正的天灾人祸来临时,IP网络将基本瘫痪,无法将广播发送下去。
2 可寻址广播功能介绍
可寻址多通道广播是金华市灵声电子有限公司首先研发和投入市场的,它和传统的广播相比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赋予每个广播终端一组物理编码和逻辑编码(类似于IP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在控制机房,可以通过这一组编码对终端进行点对点的广播或者根据需要点对面广播,可按行政级别划分区域,分区分组控制,是互不干扰的智能广播系统。
在控制机房,可以对采集来的各种音源和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包括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然后和专用的可寻址控制编码器的控制信号同时送入调制器进行调制,然后通过有线调频共缆或者无线发射传输方式发送给终端,终端收到这些信号指令后,判断其合法性,将会按照相应的控制命令进行各种响
应动作,比如单播、组播、区域播放、自动开关机、自动调整音量。
但是由于FM调频发射的原理和频点资源有限,随着该系统的大量使用,最终将会出现无频点可用的局面。
但是根据其传输方式上的特点,该系统运营成本低,维护方便,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容灾性很强:任何一个级别的脱离、故障、损毁都不能影响终端的接收和播放。
(2)应急功能:具有特殊的有线无线双覆盖的传输方式,各种天灾人祸发生后,仍可以正常发送无线信号,继续进行各种应急广播,不受影响。
3 IP网络广播与可寻址广播结合的优势
灵声多平台智能寻址广播系统充分利用了IP网络广播的随意组播,点播和同步播放不同音源节目以及双向传输的优势,在网络条件完善的地区,既可充分利用IP网络,也可享受到纯数字广播的便捷和丰富的双向通讯功能。
在IP网络不健全的地区采用有线共缆传输,可避免大量资金投入,只利用有线网络进行传输,不增加任何传输费用,在终端或有线网络都不健全的地区,可以采用可寻址的无线覆盖方案,通过无线调频的方式把控制命令和音频信号传输下去而达到广播的目的。
这套系统方案的优越性非常明显,优于任何一种单一系统的广播方案。
4 灵声多平台智能寻址广播系统应用说明
4.1 系统拓扑图(如图1~图5
所示)
图1
县机房拓扑图
图2 应急广播平台拓扑图
4.2 系统方案说明
原村村响广播系统的工作模式保持不变,县级广播机房增加一套智能广播系统设备,各应急广播点(在人口集中点)安装灵声多功能应急广播接收终端,乡镇级、村级不再单独配置安装广播插播设备。
平时县应急广播系统处于开机待机状态,各应急
吴志祥:数字网络广播与FM调频广播的完美融合《中国有线电视》2015年第S期
图3
镇级平台拓扑图图4 村级平台拓扑图(
有线信源到村)图5 村级平台拓扑图(互联网到村)广播接收终端也处于接收待机状态,并通过GSM网实时回传终端的工作状态信息,包括终端的开关机、电压及电流、音量等实时监测回传数据;
在前端播控中心通过计算机管理人机界面,能实时显示各被监测终端的工作状态,同时还能保存历史监测数据备查,数据保存时间可设置;可对监控模块监测参数进行远程设置,自
动提示被监控终端故障,并以醒目方式显示;监控模块
掉线或失去联系时系统能自动发出报警提示,并在系
统中做记录备查。遇到紧急情况时县级、镇级、村级均
可通过远程电话方式实现对本区域的应急广播播出。
每只应急广播终端拥有一组唯一的8位物理编码(不
可修改)和一组8位逻辑编码(用户可根据行政区划
编码重复修改),县级可不受网络交叉等影响,轻松实
现按行政区划分区的应急广播组网,且应急广播终端
在安装位置改变后只需在县级系统重新远程修改编码
即可投入使用,方便了系统的安装维护。电话播出采
用号码授权、密码验证、电话录音等多种方式以保证应
急播出的安全性。
省、市级及其他应急单位可通过远程互联网授权
接入的方式实现应急广播的播出,如遇突发情况造成
县级网络中断,应急接收终端无法接收上级的应急广
播信号时,村级还可以通过远程短信的方式或无线对
讲机(选配)的方式播出应急广播信息,且应急广播接
收终端配置后备电源,以保证在市电损坏的情况下能
第一时间将应急广播信息发布出去。
系统遵循上级应急优先播出的原则,在同一时间
内出现多个部门的应急广播时将优先播出级别更高的
应急广播内容。
4.3 传输方式
采用有线共缆传输与无线调频发射和IP网络相
结合的方式,县级到乡镇以有线光缆传输为主以IP网
络为辅助,乡镇以下采用无线调频发射技术实施覆盖。
县机房通过光缆线路(或IP网络)将广播信号送
达乡镇广播机房,实现对所辖乡镇的覆盖;各乡镇机房
采用无线调频转发技术(或IP网络)对所辖行政村、
自然村实施覆盖;行政示范村广播室采用无线调频接
收及定压方式对本行政村实施覆盖;偏远的自然村、镇
区街道直接接收乡镇站广播信号。
4.4 设计原则
(1)五级可控,两级插播,上级优先,应急优先;
(
2)有线共缆传输与无线调频发射和IP网络相结合的方式;
(
3)自动广播,无人值守,广播节目全自动定时播出;
(4)定时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平常采用定时方
式广播正常节目,发生突发事件时自动进入应急广播
模式。
5 整体规划
省、市、县应急办设立应急广播播控中心,包括日
常应急广播播出设备、远程电话应急广播设备,同时保《中国有线电视》2015年第S期吴志祥:数字网络广播与FM调频广播的完美融合
持应急办的优先播出权限(即应急办有应急广播通知时,系统自动切换为应急广播播出状态,所有接收终端均自动开启,同时自动将接收终端的音量调整为最高音量状态)。
在县广播电视台设置社区(村镇)应急广播总前端,可对下辖所有乡镇、行政村及各自然村的接收终端进行统一智能化管理控制,同时预留应急办的应急广播通道,以满足全应急办的应急广播通知功能。
在乡镇设置二级广播插播站,可对乡镇所辖区域内所有行政村及各自然村的接收终端进行智能化管理控制。
在行政村设置三级广播插播站,可在本行政村范围内进行村级广播,以满足本行政村应急广播通知功能。
在每个自然村或合作社直接安装智能接收终端点,以满足县、镇广播节目的覆盖。
无线调频广播频率规划:避开当地有线及无线调频广播频率。
6 灵声多平台智能寻址广播系统的市场远景6.1 安全可靠性
针对近年来全国范围广播系统的现状,灵声多平台智能寻址广播系统在技术上更为先进,设备上有所精简,实现了“数字IP+可寻址双通道”,增加了可寻址调频编码控制器、IP服务器等先进设备,针对各乡镇、行政村、自然村进行可寻址编码授权,实现了手机、电话、短信远程控制广播,系统采用先上级后下级、先紧急后普通的播出方案,并且上级随时可监听下级的广播内容。经升级编码控制技术之后,非法频点无法干扰,未授权号码无法广播,进而提高了广播系统的安全性,使得应急广播更加可靠。6.2 多平台兼容性现阶段全国大部分县(市)、镇、村仍使用老的广播系统,老设备、旧音箱面临淘汰,升级改造后的灵声多平台智能寻址广播系统,设备组装灵活机动,可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网络结构制定不同的广播系统方案,可兼容旧的广播系统,部分老的设备仍可使用,村级终端音箱依旧可以使用。6.3 最大化广播功能保留传统广播的基本功能,在兼容IP数字网络广播的双向通讯、随意组播、播放通道多路性的同时,又具备了可寻址广播的安全播出功能、寻址控制功能,和灾难发生时的无线覆盖应急播出功能,是目前最完善合理的广播系统方案。[收稿日期:2015 01 21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櫣毠毠毠
毠]国内航班借助直播卫星首次实现电视直播3月10日,在国航CA1303航班上,旅客首次体
验了一把在飞机上通过WiFi网络实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全国两会电视节目。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了航空公司商业航班客舱卫星电视节目直播,国航成为国内首家可以提供客舱直播卫星电视节目的航空公司。本次电视节目空中直播是通过Ku波段卫星实现的,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平台卫星,以及自主可控的测控系统,可以提供地空20M的带宽。旅客在客舱内不仅可以通过座位上方的大屏幕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实时电视直播,还可以通过WiFi像在地面时一样随意上网。据了解,“东方红四号”平台卫星具有整星功率大、承载能力强、服务寿命长等特点,卫星波束可覆盖包括中国全境及部分周边国家,能够充分满足中国民航国内全部航线及部分国际航线宽带通信需求,跨洋运营成本也更低。国航是国内最早探索飞机客舱上网技术的航空公司。就在2014年,国航曾分别使用L波段海事卫星技术和ATG技术进行了两次地空通信的体验飞行,以测试机上WiFi运作的有效性。而2014年7月,东航也获批使用亚太六号卫星Ku波段传输的卫星高速宽带上网资格。“国内外航空公司大都使用日本和美国的技术,而国航本次和中国卫通合作,实现了从卫星到机上设备、软件、控制系统的全套国产化,可以直接接入国内的电视信号,这是其他航空公司没有的。除了可控性更强,自主知识产权更容易被航空公司接受,我们也和国际航空通讯制造企业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国航商务合作项目负责人王淼说。据了解,目前国航已完成21架网络飞机的改装应用,每天有近80个航班可以提供机上网络的服务。未来2~3年,国航将逐步完成全机队500余架飞机的“上网工程”。王淼介绍,网络飞机的改造需要进行飞机的安全确认、取证和航空测试,待民航局最终颁发适航认证才能投入运营。目前,国航网络飞机的取证工作已经覆盖包括波音B737、B77
7,空客A320、A330在内的所有机型。21架已经改造的飞机中大部分都执飞国内航线。王淼也坦言,网络飞机新增与改造投入不菲。不过,和动辄上亿元的电影购买、娱乐系统、免费耳机投入来说,WiFi改造投资也并不是最大的。“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到两年,中国的机上网络时代就会来临。”王淼说,“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国航机票不会因此涨价。”吴志祥:数字网络广播与FM调频广播的完美融合《中国有线电视》2015年第S期
更多推荐
广播,应急,终端,网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