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第三单元第三课
《我们手拉手》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
《我们手拉手》教案
教材分析:
《我们手拉手》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同在
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追求。尽管这个世界还不太平,但是和平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唤。《我们手拉手》这一节课包含“我们更近了”“商品无国界”“携手合作”“关爱世界”四个话题。第一课讲解“我们更近了”“商品无国界”这两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当地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中外文化、体育的发展以及商品全球化,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而感受经济的全球化,知道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生活,彼此相互联系,共同发展。《我们手拉手》这一课主题是: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走到了一起。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手拉手共进。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外企业的发展,中外文化的发展,从而,展示了近些年,中国经济、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明白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类的距离在拉近,人类的发展需要携手合作共同进步,努力打造人类生存共同体。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中了解国内经济的发展,走出国门,学生已经了解国内外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走出国门。这节课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但侧重在国际连带关系,相互的影响;给学生全球意识,全球观;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
世界。《我们手拉手》 包含“我们更近了”“商品无国界”“携手合作”“关爱世界”四个话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当地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中外文化、体育的发展以及商品全球化,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而感受经济的全球化,知道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生活,彼此相互联系,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世界各国各地区人们近距离交流、享受着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关注着共同的事务等事例,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理解世界人民相互依存的关系。
2.简单了解当今世界各国人们面临一些共同问题时的反应以及通力合作的案例,初步认识到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
3.通过具体实例,从各个方面,感受到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世界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认识到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利用他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理解世界人民相互依存的关系。明白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类的距离在拉近,人类的发展需要携手合作共同进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图。
2.学生准备:收集当地中外合资企业名称、运动员以及市场上销售的外国品牌的食品、商品、家电、汽车、服装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第1课时完成话题“我们更近了”和“商品无国界”的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理解世界人民相互依存的关系,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使学生学会通过教材范例去搜集整理资料,并从
中归纳概括出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到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理解世界人民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们近距离交流、资源共同,世界人民有相互依存,人们使用的商品无国界。
教学过程:
一、游戏比赛 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喜欢聪明的同学,听说六年级的同学很聪明,老师想知道男生和女生到底谁最聪明?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一分钟内说出的国家最多?我们首先选出来记录员和计时员,在选出男女生的代表。老师出示世界地图,同学们在回答的时候老师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国家的位置。
【设计意图:以比赛开始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多大,了解我们国家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地理位置】
2.师:感谢参加比赛的同学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国家,我们和这些国家的人
民同在一片蓝天下,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追求。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和生存,我们应该《我们手拉手》。板书课题《我们手拉手》。
二、开展活动,理解我们更近了
1.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亲戚朋友同学到外国学习或者打工了?我的大学同学就在美国纽约,以前我们俩写信联系,一封信来回要一个月的时间,后来我们俩打电话联系,打电话要收漫游费,很贵。现在我们俩用微信联系,方便又快捷,她邀请我暑假去纽约旅游,美国纽约离我们远不远呢?我想从北京出发到美国去,哪位同学能帮我计算一下,我要用多少小时到达?
出示课件:美国纽约到中国北京的距离有10991公里。我从北京出发,步行去每小时走6公里,多少小时能到达?我骑自行车去,速度是每小时20公里,多少小时能到达?我坐火车去,火车每小时行驶150公里,我坐高铁去,高铁每小时行驶250公里,我坐飞机去,飞机每小时行驶800公里,我分别多少小时能到达?
美国纽约到中国北京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多久能到达?
韩国到郑州的距离有多远?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多久能到达?
英国伦敦到开封的距离有多远?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多久能到达?
意大利罗马到开封的距离有多远?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多久能到达?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国各地区人们的近距离接触更加频繁,进而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打造人类生存共同体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2.师:新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不断出现,大大缩短了人们往来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古代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的行程和信息传递,现在只用几个小时甚至几秒钟,就能完成。我们以开封为中心一天以内(24小时)能到中国的任何地方,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交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条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特别是通信卫星和网络的出现,更使人们感受到彼此跳动的脉搏。使我们不在陌生,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将人们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们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这种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将我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让我们去看一看,出示课件: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或工作、旅游、定居的图片。(板书:交往----增加)
3.教师讲解:小小的滑板刚一做出,转眼间就成了全球小朋友喜爱的玩具。
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玩着同样的玩具,有着同样的爱好。《哈里.波特》一书在全球同时发行,引起了世界各地读者的抢购。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全球的优秀运动员和热心观众参与:无论在哪里,无论哪里发生的事,全世界的人们都会自发地共同关注和参与,关注世界。
4.课件出示:简介国内外文化、体育活动
出示外国动画片、电影、明星、节日(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
旅游胜地等图片。外国动画片和电影给我们带来视听享受;外国旅游景点给我们带来美享受;外国节日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也喜欢外国明星。
小结:因为交通的便捷促进人们沟通与交流方式的进步;所以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享有同样的物质生活;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享有同样的精神生活;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同样的电影,喜欢同样的明星,过同样的节日,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关注同一件事情,表达着同样的感受等,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拉近了。
三、小组讨论 体会商品无国界
(过渡)很多的事实证明,信息时代,世界就像是一个“地球村”,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我们更近了。(板书:距离──缩短 联系──紧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成了“邻居”,人们的生活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了。我们从生活中的很多事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交流和联系。
1.师:不光外国文化影响了我们,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外国商品,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外国品牌?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讨论一下。第一小组讨论你们见过的食品、第二小组讨论你们见过洗衣粉、奶粉等生活用品、第三小组讨论你们见过家电、第四小组讨论你们见过汽车、第五小组讨论你们见过服装鞋子、第六小组讨论你们见过手机品牌、第七小组讨论你们知道的饮料品牌……
(小组讨论时间是3分钟)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我们常见的外国食品有:目前国内比较出名的就是玛氏(箭牌、玛
氏巧克力、德芙、士力架等)、卡夫(纳贝斯克饼干、果珍系列,麦斯威尔咖啡、太平苏打、奥利奥等)……
我们常见的外国牌子的鞋子牌子实在太多了,而且有的全球都很出名! NIKE、PUMA、Reebok、Converse、UMBRO、adidas、
我们常见的外国牌子手机有:苹果 - 三星 –OPPO
我们常见的外国牌子服装有:啊迪达斯、巴布豆、米奇、史奴比……
我们常见的外国电器有:常见的有飞利浦饿、索妮、松下、西门子、松下、索尼、LG等。
我们常见的外国汽车品牌有:现代、本田、尼桑、丰田、宝马……
我们常见的外国汽饮料牌有:雀巢、百事可乐、可口可乐……
3.开展辩论会,讨论大量的外国品牌和外国公司来到中国,对中国有利还是有弊?
4.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1)出示一件苹果手机,你觉得它产自哪里?学生来看:中国制造(板书)
师:不单是手机如此,还有刚才我们说到你们父母所使用的手机大部分都是外国品牌苹果、三星等牌子,但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紧密了。往往一个国家的产品,会在其他国家加工制造,然后远销全球。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就不难发现这样的商品。
更多推荐
世界,人们,发展,外国,学生,生活,经济,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