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碳(共3课时)
第3课时 石灰石 钟乳石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界中常见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物质;
(2)知道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的矿物资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的关系;
(3)知道溶洞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的学习,形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洞的形成过程的学习,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感、自豪感。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溶洞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用品
药品: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生石灰、酚酞试液等
仪器:试管、酒精喷灯、坩埚钳、烧杯等
媒体:电脑、投影仪
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存在与用途 | 【讲解】 石灰石和大理石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矿石,你对石灰石和大理石有哪些了解? 【出示】 用大理石、贝壳、珍珠、钟乳石、蛋壳制作的精美的物件和制作它们的材料。 【提问】 同学看这些用大理石、珍珠、贝壳、钟乳石制作的物件,一定觉得很漂亮,那么这些看起来没什么关联的物质有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主要成分是什么?用什么实验可验证? 【实验】 取一小块石灰石、大理石、贝壳、蛋壳,分别滴盐酸 【提问】 除上面谈到的用途外,石灰石、大理石还有什么用途? 【投影】 展示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用途的图片 【讲解】 石灰石、大理石是一种常见的矿 石,分布很广,存在于许多山区、丘陵地带。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自然界中的大 理石、白垩、冰洲石、钟乳石等物质中都含 有碳酸钙,还有珍珠、贝壳、蛋壳、水垢也 含有碳酸钙。 大理石可加工成各种物品。石灰石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生产石灰、水泥、玻璃,炼铁等也要用到石灰石。以石灰石为原料的生产的产品应用十分广泛。 【板书】 石灰石 钟乳石 一、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存在与用途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 石灰石在自然界分布很广 | 【发言交流】 石灰石和大理石可作建筑材料;大理石可雕塑成艺术品;大理石滴盐酸有气泡产生等 【观看】 【讨论、交流】 主要成分相同,都是碳酸钙 【实验、观察、思考】 分组实验 描述现象:都有气泡产生 【观看】 【倾听】 【记录】 |
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的关系 | 【投影或录象】 虎门销烟 “广州军民在林则徐的领导下,在虎门海 滩把鸦片倒入池水中,再加入生石灰,产生大量热来销毁鸦片” 【设问】 生石灰是怎样制的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讲解】 石灰石、大理石经过高温灼烧后,其中的碳酸钙会转变成疏松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实验】 灼烧大理石 (要求:观察实验前后大理石变化情况;写出化学方程式) 【小结】 二、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 1.石灰石的烧制生石灰 工业上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的。 【提问】 怎样检验生石灰生成? 【实验】 生石灰与水反应,并取其清液2份,一份滴加酚酞,一份吹二氧化碳气体进去。(要求描述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述】 生石灰跟水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1839林则徐虎门硝烟就是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释放的热量。另外,人们常用熟石灰和少量水拌成石灰浆刷墙,为了让墙快点干,经常在室内生一个炭火盆,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原理。 明朝诗人于谦有一首诗《石灰吟》: 千凿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混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爱国诗人于谦的爱国情怀,还蕴涵了简单的化学知识。请写出有关的内容和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 【板书】 2.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生石灰有较强的吸水性);生石灰、熟石灰可作建筑材料 【练习】 填空 用 夹持一小块片状 ,在酒精喷灯上 几分钟,放在石棉网上冷却,石灰石由 ;将灼烧过的 投入盛 的烧杯中,看到 ,再滴入2滴酚酞试液,可见 ;静置后取 于试管中,同过玻璃管向液体中 ,可以看到 。发生的反应有 。 | 【观看】 【观察、思考、交流】 大理石不容易捏碎、敲碎,坚硬的大理石高温灼烧后, 有疏松的物质生成。 【讨论、交流】 把氧化钙放入水中,放出热量,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二氧化碳检验,也可用酚酞试液检测)。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讨论、写化学方程式】 【讨论回答】 坩埚钳 石灰石 灼烧 坚硬变得易碎 石灰石 冷水 放热、水沸腾 酚酞变红色 上层清液 吹气 液体变浑浊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 H2O |
溶洞的形成 | 【投影】 展示溶洞图片 【思考题】 如此美景谁雕琢?溶洞、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 难溶的碳酸钙在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下,会慢慢转化为可溶的碳酸氢钙,化学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重新生成难溶水的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 Ca(HCO3)2CaCO3↓+CO2↑+H2O 自然界里不断发生上述反应,就形成了溶洞、钟乳石、石柱等。 【板书】 三、溶洞的形成 | 【观看、阅读教材P114】 【讨论、交流】 |
碳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 【提问】请总结碳单质、氧化物、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转化关系 【小结】 四、碳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作业】 教材P115 | 【讨论、交流】 碳单质,常温时碳稳定,加热后活动性增强。氧气充分时,它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碳有还原性,高温时能还原金属氧化物为金属。 一氧化碳有剧毒,它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是重要的气体燃料和冶金还原剂。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它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此法检验二氧化碳。 碳酸钙高温煅烧反应 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途广。 |
主要板书
石灰石 钟乳石
一、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存在与用途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
石灰石在自然界分布很广
二、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
1.石灰石的烧制生石灰
2.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 H2O
三、溶洞的形成
四、碳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反思
更多推荐
石灰石,生石灰,大理石,反应,溶洞,形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