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中考试15考点
01
1、氮气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是利用了什么性质?
稀有气体填充灯泡做电光源是利用了什么性质?
氧气用于急救潜水和炼钢分别是利用了什么性质?
二氧化碳用作气态化肥是利用了什么性质?
2、最多的稀有气体是哪一种,其化学式怎么写?
3、空气中氧气氮气的含量是多少?
4、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
5、仪器的书写(需听写):长颈漏斗、坩埚钳、分液漏斗、锥形瓶、水槽。
6、治理雾霾的方法(至少两条)。
7、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各两条)。
8、微观角度解释为什么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9、木炭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粉与氧气反应这四个
实验的现象与化学方程式(需听写)。
10、测定氧气含量实验中,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至少两条)。
11、测定氧气含量实验中,使氧气完全反应的措施(至少两条)。
12、铁丝燃烧的系列问题(见氧气的性质导学提纲)。
13、测定氧气含量时,为何选择铜粉不选木炭?
14、取教室中空气样品的方法。
15、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改变,哪些量不变(见伴你学25页上方)?
化学二氧化碳问题及答案
02
1为什么不用碳酸钠制二氧化碳?
答:碳酸钠为粉末状,反应速度太快,难以控制。
2为什么不用硫酸制二氧化碳?
答: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或答不易溶于水。答硫酸钙难溶于水不溶于水均为错误),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3为什么不用浓盐酸制二氧化碳?
答: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4制取二氧化碳装置选用分液漏斗有什么优点?
答:能通过控制液体流速来控制反应速度。
5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多孔塑料板有什么优点?
答:能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或答发生和停止)。
6用分液漏斗制取二氧化碳时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一: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口插入水中,用手握住锥形瓶,若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关闭止水夹,向漏斗中加水至液面没过漏斗下端并在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若水柱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
7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与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什么是类似的?
答:反应物都是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都不需要加热。
8二氧化碳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不用排水法收集?
答: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答易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均为错误答案)。
9收集二氧化碳时如何验满?
答:将燃烧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答深入集气瓶口为错误答案)
10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答: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或答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11烧杯中放有高低两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若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会出现什么现象?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
答:低处的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12桌面上有高低两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若用一只大烧杯将两支蜡烛罩住,会出现怎样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03
化学二氧化碳问题及答案
答:高蜡烛先灭。因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温度高密度小,会聚集在烧杯上方,使高蜡烛先熄灭。
13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答: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
14固态二氧化碳俗称是?固态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
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人造云雾、制冷剂等(答出两点即可)。
15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常会出现一层白膜,其成分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洗?
答:成分为碳酸钙,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的。
用稀盐酸洗。
化学期末考点
04
一、问题及答案
1、爆炸的三个条件(注意题目给出的信息,往往三个条件中有一个题目中已经给出,造成只有两个条件符合题意):
(1)、在有限空间内,(2)、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3)、遇明火(或剧烈燃烧)。
2、干冰可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和制造人造云雾,是利用了其什么性质?
干冰易升华,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3、气体的用途与对应的性质(课本P80):
氧气:供给呼吸——氧化性支持燃烧——助燃性
二氧化碳:用作气态化肥——促进光合作用
氮气:保护气——性质稳定
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通电发光(属物理性质);保护气——性质稳定
氦气:填充气球——密度比空气小(氦气填充气球时相对氢气的优点——性质稳定、安全)4、二氧化碳的来源与消耗途径有哪些(两条):
来源: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燃烧、海水释放
消耗:光合作用、海水吸收
5、燃烧与缓慢氧化都属于什么反应类型?举出缓慢氧化的例子两个。
均为氧化反应。呼吸作用、钢铁生锈、食物腐烂变质。
6、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必考):
例:甲烷CH4燃烧、乙炔C2H2燃烧、丙烷C3H8燃烧
7、从能量角度分析缓慢氧化与燃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放出热量。不同点:缓慢氧化不发光,燃烧发光。
8、加热铜粉测氧气含量实验的相关知识点:
1)试验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
平衡内外气压
2)使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两条):
铜粉未过量、未反复推拉活塞、加热时间不足、反应后未冷却就读数
3)根据测量数值求氧气含量的计算方法:
课本P79
4)如何测量具支试管的容积:
在试管中装满水,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
5)为了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应采取哪些措施?
铜粉要过量,反复推拉活塞,加热时间足够长。
6)除使氧气充分反应外,为了使测得数据准确,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待充分冷却后再读数
9、含碳化合物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哪些产物?燃烧不充分产生的黑烟主要是什么成分?要减少CO和黑烟,可采取什么措施?(必考)
产生一氧化碳和碳。黑烟主要是碳。增大氧气浓度/提供充足氧气
10、比较制取气体的快慢时,可通过测量哪些量来比较制取速度?(两条)
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或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气体体积。
05
化学期末考点
11、石油和煤含有的两种主要元素是什么?天然气和煤气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碳、氢元素。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煤气是一氧化碳。
12、石油化工的主要产品有哪些?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课本P133)。
13、冬季二氧化碳含量高、雾霾严重的原因(两条)?解决办法是?
冬季燃煤取暖二氧化碳/污染物排放量高,且冬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植树种草、开发新能源。
14、对比操场和教室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实验:
1)如何取两地的空气样品?
集气瓶中装满水,进入教室/操场,将水倒掉,盖上玻璃片。
2)对比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应如何设计?
将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石灰水分别倒入上述集气瓶中,观察浑浊程度。
3)设计上述实验时,应控制的变量有?
集气瓶的容积、石灰水的浓度和体积。
15、如何证明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反应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后将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再次称量。将回收的固体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是否仍能加快反应速度。
二、复习知识点
1、选择燃料考虑的因素(课本P132通常用对比两种燃料优缺点的方式考察)。
2、点燃与爆炸的安全标示(课本P127)。
3、铁丝燃烧的知识点(提纲上)。
4、反应条件不同会导致产物不同。
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若在光合作用中,则生成葡萄糖。
5、万用瓶验满(注意木条的位置,不是放在瓶口,而是放在导管口)。
6、制取二氧化碳/氧气所需的仪器、药品(必考,常出选择题)。
选择时注意(1)单孔塞与双孔塞的区别(2)对仪器是否存在要求如:能控制反应速度/能随时添加药品(3)看清是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还是制取装置。
三、必考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方程式。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方程式。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方程式、碳酸分解方程式。
4、铁、铜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5、碳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两个)。
6、二氧化碳与碳反应方程式。

更多推荐

燃烧,氧气,反应,漏斗,装置,气体,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