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辅导讲义
年    级:初三              辅导科目:化学             课时数:3
课    题
第四章第二节  碳的氧化物与碳酸钙、碳酸氢钙
教学目的
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跟水及石灰水反应。知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毒性,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知道碳酸钙在自然界得存在和主要用途,理解高温分解及跟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了解碳酸钙跟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化。
教学内容
一、知识梳理
(一)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
同温同压下,CO2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约是空气的1.5倍)
在加压、降温条件下可变成液体、固体
CO2(气) CO2(液) CO2(固)
(无色)            (无色)            (雪状)干冰
CO2(气) CO2(固)
干冰用于保存食物和进行人工降雨
能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制汽水等饮料
通常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灭火
能跟水反应:CO2+H2O→H2CO3
H2CO3很不稳定:H2CO3H2O+ CO2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加热或振荡后,又变为紫色。
能跟石灰水反应:
Ca(OH)2+CO2CaCO3+H2O
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该反应常用于CO2的鉴定。
使石灰浆硬化,用于建筑
跟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
6H2O+CO2C6H12O6+6O2
温室气体肥料
跟碳反应(体现CO2的氧化性)
C+ CO22CO(工业上制取一氧化碳)
化工原料
镁等少数金属在点燃条件下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Mg+CO22MgO+C
【归纳】
(1)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CO2,可能是N2等。
(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但是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大时,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2、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2CO+O22CO2    一氧化碳可作气体燃料
现象:蓝色火焰,放热,将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
②还原性:氧化碳作还原剂,可用于冶炼金属
CO+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3CO+Fe2O32Fe+3CO2 
③毒性:
    CO跟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剧毒)
(二)碳酸钙
1、大理石、石灰石、白垩、冰洲石等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高温分解
    CaCO3CaO+CO2↑ 工业制二氧化碳
(2)跟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3)碳酸钙和碳酸氢钙互相转化(溶洞形成的原理)
    ①形成溶洞,溶解过程:
    CaCO3+CO2+H2O→Ca(HCO3)2
    ②形成钟乳石、石笋,沉积过程:
    Ca(HCO3)2 CaCO3↓+ CO2↑+ H2O
4、用途:作为建筑材料,生产石灰、水泥、玻璃以及炼铁。
二、典型例题
【例1】石灰浆(Ca(OH)2的悬浊液)抹墙一段时间后会迅速变硬变白,为什么?要使石灰浆抹的墙迅速变硬,通常在室内生一盆炭火,为什么墙壁反而会“冒汗”。
【例2】当夜晚出现“煤气”泄漏时,你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
    A.立即跑出房间
    B.用湿毛巾捂住嘴,先打开门窗,并立即关闭煤气阀门
    C.先开灯,然后再关闭煤气阀门
    D.先关闭煤气阀门,后开灯
【例3】  配平化学方程式: CO+Fe2O3 Fe+ CO2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举一反三】配平CO+Fe3O4→Fe+ CO2
【例4】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先通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事实填写下来:
位    置
观察到现象
所发生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A处(CuO处)
B处(澄清石灰水)
C处(酒精灯处)
(3)实验结束前,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处需点燃,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  (1)在CO中混有少量CO2,为除去二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通过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O2中混有少量CO,为除去一氧化碳,应将混合气体通过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有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①A+BD    ②D+CuO Cu+ A    ③A+Ca(OH)2→E++H2O
④ECaO+A    ⑤E+HCl→CaCl2+H2O+A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
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Y的化学式____________、Z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Z和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气体X、Y都含有___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___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7】  古代诗人于谦写的千古名诗《石灰呤》是这样叙述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写出该诗中所含化学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例8】  怎样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如发生化学变化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酸钙中混入少量氯化钙;
    (2)氧化钙中混入少量碳酸钙。
【举一反三】除去CaCl2中混有少量的CaCO3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属CO2化学性质的是    (    )
    A.CO2密度比空气大    B.CO2可与水反应
    C.CO2可制干冰        D.CO2没有颜色
2.煤气中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一氧化碳性质的是    (    )
    A.煤气有可燃性      B.煤气有还原性
    C.煤气有特殊气味    D.煤气有毒
3.按碳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C、CO、CO2    B.CO、CO2、C    C.CO、C、CO2    D.C、CO2、CO
4.下列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    (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
    C.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    D.氧气可以用来做燃料
5.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  )
    A.CO2    B.CO    C.N2    D.H2O
6.一种无色气体X与红热的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气体Y,Y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X,可知    (    )
    A.X为O2,Y为CO2    B.X为CO2,Y为CO
    C.X为O2,Y为CO    D.X为CO,Y为CO2
7.当我们向紫色的石蕊试液里充入二氧化碳时,我们发现,紫色的试液由紫色变为了红色。根据我们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实际上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粒子是    (    )
    A.CO2    B.H2O    C.H2CO3    D.无法确定
8.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9.温室里的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
10.化学方程式2CO+O22CO2表示(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与氧气混合后又生成二氧化碳
C.在点燃的条件下,2个一氧化碳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D.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某小组同学对石灰石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和讨论:
11.向石灰石表面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初步可以判断该气体是    (    )
    A.H2    B.O2  C.CO2    D.N2
12.再将石灰石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应放在火焰的    (    )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D.任意位置
13.灼烧后的石灰石表面变白、疏松,可能是发生了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
14.为测定石灰石灼烧后余下的成分,小组成员将其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冷却后滤去不溶杂质,过滤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
    A.酒精灯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15.将上层澄清的溶液分成两份,在一份中滴入酚酞,发现酚酞变红,说明得到的溶液是  (    )
    A.中性    B.酸性    C.碱性    D.无法判断
16.在另一份澄清的溶液中通A.--氧化碳,发现澄清的溶液变浑浊,这是因为生成了  (    )
    A.CaCO3    B.CaO    C.Ca(OH)2    D.无法判断
17.初步判断该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    )
    A.CaCO3    B.CaO    C.Ca(OH)2    D.Ca(HCO3)2
18.当二氧化碳持续不断地通人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下列图像中的(    )
   
19.在少量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后,又经加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先变浑浊最后澄清                B.变浑浊一直不变了
    C.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最后又变浑浊    D.先是澄清后是浑浊
20.于谦的《石灰呤》,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选出其中一句与其他三旬所描述的变化的类型不同的是    (    )
    A.千锤万锤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1.右图是CO2的性质实验,看图回答:
(1)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现象说明CO2具有的性质: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B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按体积算,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约占0.03%,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约占4%,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连续吹气(如图),溶液呈______色,加热后
又呈______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乐等饮料中溶解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打开瓶盖会冒出
许多气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压强减小导致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______ (填大或小)。 
24.现有两种无色气体:CO2与CO,请设计3种以上的化学方法加以鉴别。简述方法、现象和结论。
2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有关COz的探究实验,以下是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仔细阅读后填写实验目的及有关仪器名称。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和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CO2、气体、肥皂水。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1.将标有“A”和“B”的两个空量筒(200mL)放在实验桌上,往B量筒中充满CO2气体。
2.用玻璃管蘸取少量肥皂水,在两个量简上方分别吹出一个肥皂泡(两个肥皂泡大小相仿,内含空气),使其缓缓落入两个量筒中,并观察现象。
A量筒中的肥皂泡不久即沉入底部,而B量筒中的肥皂泡基本不下沉,悬浮在中间。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6.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见右图),则A、B处可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图实验装置存在着缺陷,从环保及能源方面考虑,应如何改进?(请画在右图中)
27.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物质
干冰
生石灰
大理石
石灰水
熟石灰
化学式
28.某学生小组同学做了以下四个实验,请写出这些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1)将稀盐酸滴到石灰石上
(2)将一小块生石灰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
(3)将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中
(4)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
2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水滴石穿”中的化学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一种矿石经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下:
试回答:
(1)写出A、B、C、D的化学式。
A ______B ______C ______D ______
(2)写出①、②、③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石灰石放在火焰上煅烧一会儿,如何用实验证明,该石灰石已经开始分解。请填下表回答。
实验步骤
化学方程式
现象和结论
①煅烧石灰石
继续煅烧石灰石,如何用化学方法证明石灰石还有剩余。请填下表回答。
实验步骤
化学方程式
现象和结论
③继续煅烧石灰石
四、课堂总结
1、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何异同?
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别有哪些?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4、碳酸钙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有哪些?
5、溶洞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小红和小明正在研究用木炭粉漂白红糖的原理。
1.他们将红糖置于盛有足够水的烧杯中溶解,得到的分散系是    (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溶液    D.无法确定
2.所得分散系属于    (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3.用托盘天平来称量一定质量木炭时,如果将砝码放在左盘,木炭放在右盘,天平达到平衡时,砝码为10克,游码读数为1.8克。这种做法可能得到的结论是:①称量方法不正确,②称量方法正确,③无法确定木炭的质量,④可以确定木炭的质量是8.2克,⑤可以确定木炭的质量是11.8克。以上结论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①和⑤    D.②和⑤
4.他们又将称量的木炭碾成粉末,倒人绷在玻璃杯上的纱布里,将上述分散系缓缓通过木炭粉注入玻璃杯中,反复过滤几次,得到滤液的颜色为    (    )
    A.红色    B.黑色    C.蓝色    D.无色
5.为了得到白糖,他们将滤液蒸发,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
    A.烧杯、胶头滴管    B.量筒、胶头滴管
    C.烧杯、玻璃棒      D.蒸发皿、玻璃棒
6.木炭粉在整个过程中发生了    (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颜色变化    D.没有变化
7.分离得到的木炭粉,经洗涤、烘干等处理后,和氧化铜粉末混合,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则此反应中还原剂是    (    )
    A.木炭    B.氧化铜    C.一氧化碳    D.金属铜
8.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再滴人少量稀盐酸,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此气体的化学式为    (    )
    A.CO    B.CO2    C.O2  D.H2
9.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10.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
11.现有含碳物质: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O、④CO2、⑤Na2CO3,已见报道的还有:⑥C60、⑦C3O2、⑧C4O3、⑨C5O2、⑩C12O9等。其中属于碳的单质有(填序号) ______,属于碳的氧化物有(填序号) ______。
12.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______b ______c ______
(1)①A瓶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a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制二氧化碳气体,不宜使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B试管中看到的现象:炭粉减少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C瓶中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D试管中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别是______、______
(5)①E瓶中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如滴入酚酞试液变______色。
(6)(DE管的气体点燃时,有______色火焰。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尾气烧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推荐

反应,化学,实验,现象,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