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四、木家具生产工艺
1.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木家具的生产工艺根据产品特点可分为木质家具(框架式家具和板式家具)和软体家具。尽管
产品外形千姿百态,但是各类家具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相同。以下根据工艺特点介绍各类家
具的生产工艺流程。
1.1木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1.1.1框架式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木质家具—框架式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1.1.2板式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木质家具—板式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2. 空心覆面板式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1.1.3曲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木质家具—曲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1. 实木弯曲家具(图6-3)生产工艺流程:
2. 单板胶合弯曲家具(图6-4)生产工艺流程:
1.1.4模压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1.2软体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1.2.1沙发生产工艺流程
1.2.2软椅生产工艺流程
2.材料锯刨
材料锯剖
家具的主要原材料为锯材和人造板。在进行规格尺寸和外形加工之前,需将原材料锯剖成为
带有加工余量的毛料。合理选择锯剖方案,可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保证产品质量。
2.1方材零件的配料
2.1.1家具木质零件断面尺寸
家具木质零件断面尺寸
家具木制零件断面尺寸家具主要木制零件断面尺寸定为甲(表6-1)、乙(表6-2)两组,各地可视情况选择其中一组使用(取自GB3329-82《家具用木制零件断面尺寸》)。
2.1.2木家具用料要求
木家具用料要求
(1)各类家具的同一单位产品采用树种的质地应相似,同一胶拼件树种应夫明显差异,针、阔叶材不得混合使用。
(2)产品外表的局部装饰,不受单一材种的限制。
(3)包镶板件内部材料应尽量使用软质树种或人造板;同一板件使用质地相似的树种、人造板。
(4)木材含水率应不高于产品加工所在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
(5)虫蛀材须经杀虫处理。
(6)外表不得使用腐朽料。内部或封闭部位用材轻微腐朽面积不超过零件面积的15%,深度不得超过材厚的25%。
(7)外表及存放物品部位的用材不得有树脂囊。
(8)产品主要受力部位用材的斜纹程度超过20%的不得使用。
(9)节子宽度不超过可见材宽的1/3,直径不超过12mm的,经修补加工后不影响产品结构强度和外观的,可以使用。
(10)其他轻微材质缺陷,如裂缝(贯通裂缝除外)、钝棱等,应进行修补加工,不影响产品结构强度和外观的可以使用。
(11)采用的各种人造板,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取自GB/T3324-1995)
2.1.3配料工艺
配料工艺
按照零件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板材锯割成各种规格的毛料的工艺过程称为配料。配料工艺可有以下四种方式:
方式(1)先将长的板材截成短板,可使车间内材料运输方便。若长短毛料搭配锯截,可以充分利用板材的长度出料。但在截去缺陷时,往往同时截去一部分有用的木材。如图6-7所示。
方式(2)适于配制同一宽度(或厚度)规格的大批量毛料。用多锯片圆锯机时,板材通过锯机,一次就能锯出多块板条。此法在截去缺陷部分时,有用木材锯去较少。由于先锯成长料,所以在车间内占地面积较大,运输有所不便。如图6-8所示。
方式(3)先用零件样横在板面上按套裁法划好线,然后再锯解。此法可提高出材率,尤其适于曲线形零件的配料,但同时增加了划线工序。划线方法可分为平行划线法和交叉划线法。
平行划线法加工方便,生产率高,适合机械加工,但出材率稍低。交叉划线法可充分利用好材部分锯出更多的毛料,出材率较高。但往往排列不规则,较难下锯,生产率降低,不适合机械加工及大批量生产。如图6-9和图6-10所示。
方式(4)通过刨削加工(粗刨)可使板面上的缺陷、木材纹理及材色更明显地表露出来,便于合
理配料,以提高出材率。因板面已刨削,在锯解成毛料后,对质量要求不高的零件,就只需加工其余两个面,减少了工序,尤适合双包镶板内框料之类的零件。
常用的配料方式及加工设备见表6-3。
2.1.4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即毛料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零件厚度或宽度上的总加工余量
为?: ?=?1+?2+?1'+?2'+?0
式中:?1,?2—基准面及基准相对面零件加工余量;
1',2'—部件加工余量;
0 —表面修整加工余量。
若采用含水率较高的锯材配料,然后再进行毛料干燥,则加工余量还应包括毛料的干缩量。毛料的干缩余量Y为:
式中:N—毛料厚度或宽度上的公称尺寸;
Wc—毛料最初含水率,%;
Wz—毛料最终含水率,%;
Ψs—木材含水率在0%,30%范围内,含水率每变化1%的收缩系数,%。
常用木材的收缩系数见表6-10。
如果零件长度较短(<250mm),可将二个以上的零件按单个零件尺寸的倍数一次配料,在平面加工以后再锯截成单个零件。倍数毛料的总长度为零件净长度尺寸加上加工余量(5,10mm)和每个零件间锯截时的锯口余量(表6-11)。
注:带锯的“#”为工厂沿用英制铁丝号数,表示锯条的厚度。
加工余量的经验数值见表6-12,供参考。
2.2板式部件的配料
2.2.1配料工艺流程
2.2.2锯截工艺
板式部件锯截工艺
对于各类人造板,锯截时可根据人造板幅面和板件尺寸订出合理的锯截方案,以利充分利用原材料。而对于饰面人造板和胶合板还应考虑如何满足家具对板件的木材纹理方向及表面缺陷的要求。
生产中可在同一台锯机上配合使用纵向锯截和横向锯截方案,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常用锯截工艺与设备见表6-13。
2.2.3厚度校正砂光
板式部件厚度校正砂光
有的人造板在锯截后必须经过厚度校正砂光才可作为基材进行饰面加工。砂光的目的是:
(1)调整基材厚度,使其厚度偏差小于0.2mm,以适合机械化连续生产的需要;
(2)砂去基材表面强度薄弱层或蜡层;
(3)获得平整光滑的表面;
(4)砂去基材表面的各种污染,以提高基材的化学活性,利于胶贴。
人造板基材砂光属于大面积平板砂光的类型,通常使用宽带式砂光机。宽带砂光机分类:
(1)按砂带的条数为:单带、双带和三带式砂光机;
(2)按砂光的表面分为单面和双面砂光机;
(3)按砂带内侧加压方式分为压辊式、压板式和混合式砂光机。
压辊式砂光机的砂带与板件接触面积较小,磨削量大,适于厚度校正砂光或砂去人造板表面强度薄弱层。压板式接触面积较大,磨削量小而均匀,适于板件表面
更多推荐
家具,毛料,生产,尺寸,产品,使用,砂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