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4 买东西的学问
课题
买东西的学问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购物掌握购物的技巧:学会看包装,避免购物麻烦。
2.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的消费者;
3.在购物过程中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
重点
购物掌握购物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
教学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
准备
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资料,做购物调查。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一、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里面可有不少学问。刚好,我们班级要开联欢会,需要购买许多物品,生活委员雯雯想让你帮忙出主意,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购物的学问。再来帮雯雯出主意吧!
2.揭示课题:买东西的学问
新课
教学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学会看包装
()看一看,辨一辨。
1.看一看,帮忙采购。班级要开联欢会,需要购买零售、小奖品、装饰教室的物品。生活委员雯雯邀请你来帮忙。请运用你的经验和智慧圆,满完成购物任务。
2.辨一辨: 这两种零食,哪种可以购买哪种不可以购买为什么
(1)小组的同学交流。
(2)同学汇报。
3.师小结:第一种商品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产品的名称、配料、保质期、安全标志以及绿色食品标志。所以第一种商品是可以购买的。第二种商品不可以购买。因为这它无保质期,无安全标志,属于三无食品,所以不能购买。
()观察记录,找出共同点。
1.观察: 在食品、衣服、文具、家电产品、药品等商品中任选一类,收集他们的商品标签、外包装、说明书等。
2.比较异同: 比较一下,同类产品有哪些共同的信息。
3.记录信息: 仔细阅读并完成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观察商品的种类
我观察到的信息
我觉得应该特别关注的信息
例如:
观察商品的种类
食品
我观察到的信息
我觉得应该特别关注的信息
产品名称、配料、执行标准
正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储存条件、产品的配料等
生产厂家、产地、地址
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
净含量、服务热线、二维码
4.认一认: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标志,你知道这些标志的含义吗
1)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2)请学生汇报交流。
(3)师小结:
第一个:绿色食品标志,它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第二个:中国能效标识,又称能源效率标识,是附在耗能产品或其最小包装物上,表示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签,目的是为用户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引导和帮助消费者选择高能效节能产品。
第三个:食品质量安全标志,QS是英文"质量安全"(Quality Safety)的字头缩写,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的组成部分,也是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其生产的产品外观上标示的一种质量安全外在表现形式。
第四个:十环标志,是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一种“证明性商标”。它表明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能源等环境优势。可认证产品分类包括:办公设备、建材、家电、日用品、办公用品、汽车、家具、纺织品、鞋类等。
活动二:避免购物小麻烦
()读一读,议一议,学一学。
1.阅读常见购物中的陷阱。 “如果你不需要发票,我可以给你便宜点。” “亏本大甩卖。” ……
(1)读一读常见的购物中的陷阱。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陷阱
2.议一议:这样购物,容易出现什么麻烦和纠纷
(1)学生分小组交流。
(2)请同学汇报。
(3)师小结:是啊,有时我们可能为了贪小便宜,而吃大亏。俗话说得好: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3.想一想: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和纠纷,在购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学习“小贴士”。
(1)购买食品时,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绿色、天然的产品。
(2)购买商品时如有“三包"卡,一定要保存好“三包”卡,以便维修和退换。
(3)购买文具和书包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
总之,要注意产品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商标、生产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有效期。
5.出主意: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6.知识窗。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发票是消费者更换、保修商品、解决纠纷、索要赔偿的凭证,也是国家管理财政、征收税款的重要工具。因此,购买物品、接受服务时一定要索要发票。
()交流、分享经验。
1.掌握了这么多购物的经验,可我们班的物品还没有买好呢。有的同学建议雯雯在网上购买,这样又快捷又便宜。那你有网购的经历吗你知道网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2.将与同学交流的网购的经验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3.师小结:网购虽然快捷且便宜,但也有许多劣质产品掺杂其中。我们要学会了解商家的信用、销售量和顾客评价,同时还要货比三家,购买既经济又实惠的商品。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三、拓展延伸
有了这么多购物的经验,请与家人一起购一次物,把今天所学到的关于购物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购物中。记住,不要掉进商家设的陷阱哟!
四、总结。
购物学问多,有的商家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我们在购物时一定要擦亮双眼,货比三家。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优惠太大必定有陷阱,因为谁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这样就不容易上当受骗。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的消费者;
3.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
重点
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
教学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
准备
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资料,做购物调查。
教学设计
导入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妈妈到子群超市买菜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边看边思考:这样的消费者文明吗你觉得有哪些不文明的购物习惯
2.学生交流汇报。
3.揭示课题《买东西的学问》第2课时。
新课
教学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购物讲文明
一)看一看,说一说。文文觉得下面买东西的习惯很不好。这些行为你遇到过吗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景
1.学生自行观察,并说说这些购物习惯好吗如果不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2.思考:在你平时的生活中,你有遇到过这样的购物行为吗
3.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景
(如:明确表示不能试尝的商品,却悄悄地试尝;在不讲价专柜买商品时,为了讲价争得面红耳赤;把小件商品放在大商品里,逃避扫码付钱……
4.看到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说的
5.师小结。
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这既是必要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读一读,辩一辩,写一写。
1.学生自由默读 p33 案例。
2.辩论:你同意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吗为什么
(1)将学生分为两方,一方是同意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另一方是不同意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
(2)学生就两种不同的观点开展辩论。
(3)老师根据学生的辩论进行总结: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新的商品不能打开包装,作为消费者就不能强行打开,而且还非常不礼貌,不是一位文明顾客。
3.写一写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
文明顾客的语言:
文明顾客的行为:
(1)学生自由发挥。
(2)全班交流展示。
活动二:维权意识不能少
一)出主意。
1.学生自由默读p34例子。边读边思考:采购终于结束了,文文看上去好像有点不开心。他遇到了什么事情呢如果你遇到这些事情该怎么做
(1)自由默读。
(2)汇报交流。
2.辨一辨
(1)看看同学们都给文文出了些什么主意:一是算了算了,给他们看看口袋和书包也没什么,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二是你应该把这些坏了的彩笔狠狠地扔到结账台上,和他们吵,是他们售卖劣质商品。不要怕,我陪你去!
(2)辩一辩:同学们出的主意可取吗
(3)师小结:同学们给文文出的主意都是不可取的。在购物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有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要通过正常的渠道。
3.出主意: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4.“小贴士”。
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商家无权搜查顾客的身体或背包。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弥补损失、赔礼道歉等。
(二)写一写总结购物心得。
1.你说说你购物有什么心得。
2.文文把购物心得写了下来,请大家读一读。
购物是门大学问,几个要点该记牢。
合格商品才能买,看清包装很重要。
商家要选信誉好,消费别忘留发票。
购物言行须文明,注意尊重和礼貌。
学会协商与投诉,维权意识不能少。
(三)知识窗。
1.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七条
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2.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 12315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三、课堂总结。
购物的学问很多,我们要掌握购物的技巧,也要在购物时讲文明。同时,要保留购物证据,如果商家有侵权行为或者商品有问题,我们要学会运用正当行为维护自身权利。
四、作业延伸
找一找你身边的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并对有这样行为的人进行劝诫。
板书
设计
4 买东西的学问
购物讲文明     维权意识不能少

更多推荐

购物,消费者,商品,产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