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二手平台开发与市场研究报告①
随着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物品更新换代频率的加快,新一代消费人群,对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易接受度逐步提高。基于大环境的二手消费市场,大学生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着极大的改变,大部分学生也接受二手商品。平台将对二手物品进行代理买卖,进而满足高校学生不愿高消费却短暂需求的消费心理。国家号召高校创新创业,建立环保意识,鼓励电商平台发展[1]。通过此平台能够培养大学生经营意识、创业意识、环保意识,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资金现状选购一些能够循环利用的商品。高校有自运营平台,方便使用者进行有平台担保的交易。在一定周期内没有被购买的商品,将进行公益方式处理。
1 现状分析
1.1 国家政策
自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作出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相应的权益,出台鼓励条例,鼓励、支持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创新经营模式和成立行业组织,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并建立行业公约来推动网络经济发展和行业信用建设[3]。
1.2 现有二手平台运营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者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庞大的市场需求和足够充分的闲置资料作为基础,交易市场不断壮大,二手交易平台也随之萌芽发展,众多交易平台纷纷涌现并蓬勃发展。以闲鱼为例:闲鱼前身是淘宝二手,作为先进二手市场内用户量和商品量最大的二手平台,对于高校二手物品设置了专门的板块;限定地理范围的高校鱼塘把交易框定在了同校范围内,信任度和便利性都得到了解决。闲鱼的具体优势:一是关联效应,闲鱼背靠淘宝,具有账号一键登录、宝贝一键转卖的快捷功能,造就了海量的用户和商品供给。二是交易安全,闲鱼平台后端无缝接入淘宝信用支付体系,从浏览搜索—与卖家交流—下单购买—发货收货,体验十分顺畅,再加上与身份认证以及支付宝关联的信用积分,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交易安全[4]。而闲鱼的不足在于:首先,尽管平台设置了擦亮与搜索关键字和标签的功能,但其庞大的用户量与商品量也使得卖家的商品会被其他信息迅速淹没。其次,鱼塘模块不温不火,大面积的小区鱼塘与高校鱼塘宛如一潭死水。
1.3 问卷调查分析
为调查高校二手平台运营的可行性,我们运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收到351份问卷反馈,
调查大学生对于离校物资的处理方式以及对于高校二手平台的接受程度和建议。
在问卷中,在校购置过较大型的可循环类生活物资(如座椅、收纳箱等)占比80%,近65%同学的寝室集资购置过可循环的集体生活物资(如行李架、自行车等)。其中,将这些离校物资发布到二手平台进行转卖的方式得到86%的认可度,少部分同学希望物尽其用选择赠送转让。因就读高校不在同省市或高校离家距离较远,43.02%的同学认为物资难以运输,14.81%的同学认为物资已无使用价值,选择将其丢弃。
对于高校二手平台的接受程度和建议方面,近86%的同学使用过二手平台,而近乎所有同学表示若现在推出一款校园二手平台可以回收利用离校物资,他们愿意使用它来处理这些资源。在回收方式上,上门领取方式的认可度达67%,紧随其后的便是定点回收,认可度达40%。在平台使用过程中,对于接物资方面的顾虑占比86.7%,近71%的同学表达了对于平台运行模式、是否需另外下载软件的疑问,68.9%的同学对平台是否会泄露隐私有所顾虑,近半数的同学表达了对于操作流程的困惑(如平台的技术操作、回收地点和时间等)。在回收的建议方面,较多同学表示希望物品的质量得到保障、价格合理,双方权益得到保障,个人隐私受到保护,平台操作尽量简捷以及希望平台受众广泛、物品种类丰富,具备货物追踪功能。
总之,高校二手平台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接受度极高,具有充足的高校市场。但是同时也存在着物品质量问题、权益问题、操作问题、安全问题、运营推广等问题。
2 高校自运营二手平台的优势
2.1 平台运营模式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商业贸易的结合即电子商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们将以C2C为平台运营的方式,为毕业生等二手交易的卖家提供网络平台,使他们能够在平台上交易自己闲置或者是一些无法带走但仍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对于买方而言,可在此平台上,以更具有性价比的价格买到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借助已有的支付方式(如微信、支付宝等)完成资金的流动。
2.2 平台可行性
相对于直接把将物品丢弃或者是回收而言,二手交易是一个多赢的局面。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二手物品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反映出校园二手平台的可行性以及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对于校园二手交易平台而言,用户仅面向于各高校的学生,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同龄人多,因此用户的爱好与消费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比较相似,容易形成一个特征明显的高校圈,相互之间交易达成率较高。同时可以通过与教务系统的连接,保证用户信息的真实性,这保障了买方与卖方的利益。
每个人对于商品的完整性定义的标准不同,因此买家与卖家在对于商品的价值上可能存在着分歧。平台将为双方提供线上以及线下审核和监督的小组,更加客观地对与交易物品进行具体的描述,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更大程度上保障物品的质量,使双方交易更加顺利。同时,我们将通过佣金、服务费、广告费等盈利来维持平台的运行。
2.3 公益性以及可持续发展
通过校园二手交易平台,使物品得到了更大的使用效率,卖家在处理闲置物品的同时,获得了一定的收益,而对于买家,只需要花费较少的金额就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这是对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号召的响应,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同时,我们也将在平台上推出公益性的服务。用户可以选择将闲置物品进行爱心捐赠的方
式,我们将作为用户与受赠方之间的连接点,来做到物品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以及爱心公益的传递。
3 项目局限性和解决方法
首先,项目具有局限性,即高校市场规模限制:尽管许多大学生对于高校二手平台有着强烈的意愿,但高校市场的定位已经限制了交易市场的规模。单个或仅几个高校之间的联合运营,吸收不到用户,也无法吸纳到庞大商品量,甚至连运营都很难继续。其次,高校二手商品市场投资成本高而收益不高。项目前期,二手平台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开发工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来进行宣发工作,后期又需维护和运营平台,投资成本较高。作为主要受众的学生群体经济来源并不丰富,意味着他们对于此块区域投入金额是有限的,且二手商品本身就价格低廉,平台很难从中获得较大的收益,只能从广告以及补贴中获取。最后,平台的运营具有一定风险,即技术支持不充足。平台运营需要技术人才,网站运行也需要充足的条件。买卖双方的权益保障问题——交易信息的缺乏、物品的质量、交易的安全性。资金、运行与盈利问题:抛开公益和绿色环保的理念,平台的运行究其根本还是基于盈利,平台若是缺乏曝光量和充裕的资金,恐怕也难以继续运行。
更多推荐
平台,高校,物品,运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