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堂改造实施方案
(一)改造方案
1、改造设计原则
(1)功能间设置合理,流程规范;
(2)排油烟系统安装合理、规范,排烟效果好;
(3)所有操作间白色瓷砖到顶;
(4)老化线路要进行重新铺设;
(5)厨房设备、灶具做到不锈钢化;
(6)装修改造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改造实施方案
食堂厨房设计是以生产流程的畅通为前提,其生产工艺流程是:收货储存→粗加工→切配加工→热加工
(烹饪)→派餐(售卖)→洗消。优化厨房的生产工艺流程不断改善人、机、物、信息等,创造一条快捷、连贯、畅通的操作线,必须有利于提高厨房的生产质量和劳动效率。
布局和卫生设施需符合《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按照餐饮业量化指标确定布局;确保工艺流程不交叉污染,并按合理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
(1)需设从业人员更衣室(场所)、更衣柜,设有洗手消毒设施。
(2)原材料库房:有验收制度,分主、副食仓库设置,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库存放,原材料存放于隔离地面的层架,做到离地离
墙10-20cm,有机械通风设施。有防蝇、防尘、防鼠、防潮(防霉变)设施。需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
(3)粗加工间区:应分设肉类原料、水产品和蔬菜原料洗涤池,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必须分开使用。此区域产生废气物比例较大,遗留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
(4)热加工区域集中了餐品生产制作的主要工作,有集中了厨房主要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设备,在整个厨房生产流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切配一般和热加工放在一个功能间,统称为主操作间。要求抽排油烟、蒸气效果要好,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主食加工间饭点制作与熟制区,负责米饭、粥类食品的淘洗、蒸煮;负责面点的加工成型、馅料调制,点心蒸、炸、烘、烤等熟制。空间较小的面点间,可以集中设计生、熟结合操作间。
(5)派餐(备餐售卖)间设计应以“方便、快捷、减少就餐人员排队等候时间”为原则,最大限度缩短就餐人员的排队时间。按满足卫生防疫要求,售卖区设计预进间、留有送餐专用通道。设有配餐台和开合的食品售卖窗。
(6)洗碗间清洗消毒遵循的是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原则;洗碗之前的收残通常设置于餐厅下风处,将员工用餐后的餐具收集、残食回收,所有餐盘送到消洗间统一清洗、消毒保洁。该区系厨房重要环节之一。
(二)食堂厨房厨具的布局
1、食堂厨房厨具的布局设置
食堂厨房厨具布置需符合食材的处理和流程:储存、粗加工、主食加工间、副食加工区、售饭间、洗消间等。厨房的布置需要结构紧凑,尽量减少操作的距离,可以满足设备共享或者是垃圾的集中的处理,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还要符合各区域工作岗位的顺序,以防厨房操作人员工作流程交叉,操作人员出入口和原材料、垃圾出入口都要分别布置。
2、食堂厨房厨具的设备设置
厨房设备厨具应按照操作流程摆放,要注意厨具设备的特性,如用电的厨具设备放置环境不能过于潮湿或有腐蚀性的地方;灶台不要布置在门口和窗口边,避免火苗受风吹,产生安全隐患;燃气设备使用要注意燃气泄露等问题,制冷设备加热设备尽量不要聚集一起,避免能量浪费。加热易产生油烟蒸汽的设备最好排放在一起,便于集中排烟,降低能耗。厨房里面必备消防设施需且要布置足够的水池。
3、食堂厨房厨具的设置摆放
各区域工作岗位使用的厨具设备,如刀具/器皿等,应该按照厨师的操作习惯布置,每天都按照固定的顺序摆放,方便厨师取用。
厨具要按时清洗干净,要在水池旁边布置沥水架,经常使用的地方需要布置炊具架。最好是能挂着放,这样便于厨具的自然干燥,又能节省操作台面的空间,保持干净卫生。
4、食堂厨房的地面、墙面
厨房最重要的是安全和卫生,也要保证地面和墙壁的配合,地板采用防滑瓷砖、防腐,这样易清洁;墙壁上贴满光滑的白色瓷砖或者其他色彩淡雅的瓷砖,以配合室内的光线,以便于清洁卫生。
更多推荐
厨房,设备,厨具,操作,布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