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地⾯质量检测报告
楼地⾯质量检测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10⽉
调查地点:⽇照钢铁公寓楼,⾷堂等各类装饰效果成品
调查⽅式:观察法,访谈法,测量法
调查内容:各类墙⾯装饰实物
楼地⾯装饰包括楼⾯装饰和地⾯装饰两部分,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饰⾯承托曾不同。楼⾯装饰的承托层是架空的楼⾯结构层,地⾯装饰⾯层的承托层是室内地基。楼地⾯装饰所⽤的材料很多,主要有⽔泥、砂浆、混凝⼟、⽯材、陶瓷地砖、塑料、涂料、地毯、⽊地板等。
经过对楼地⾯⼯程的学习,总结学习经验,后来对学校各教学楼及图书馆⾷堂进⾏了参观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许许多多的质量问题,以下是质量调查的结果。其中包含了⽔泥砂浆地⾯,现浇⽔磨⽯地⾯,地砖,架空式⽊地板,实铺式⽊地板以及地毯等⼀些⼯程的质量问题。
⽔泥砂浆地⾯⼯程
质量问题⼀:地⾯起砂
主要表现:表⾯粗糙,颜⾊发⽩,光洁度差,质地松软。
原因分析:1⽔灰⽐过⼤。
为保证施⼯中砂浆的流动性,⽤⽔量过⼤,⼤⼤降低了⾯层砂浆的强度⽽且还会造成砂浆泌⽔,最终导致起砂。
2.施⼯⼯序不当。
由于不了解⽔泥凝结硬化基本原理,地⾯的压光⼯序不当,以及底层过⼲或过湿,造成压光时间过早或过晚。
3.养护不当
在⽔泥砂浆地⾯完⼯以后,如果不养护或养护不当,⽔泥砂浆未达到终凝就浇⽔养护,也会饰⾯层出现脱⽪沙粒外露等问题。
4.⽔泥砂浆受冻。
⽔泥砂浆地⾯在冬期低温下施⼯,如果不采取保温供暖措施,砂浆易受冻。⽔泥砂浆受冻后体积膨胀产⽣冰胀应⼒,其强度下降,解冻后,砂浆体积不收缩是⾯层砂浆孔隙率增⼤。
处理⽅法:1.对于⼩⾯积不严重的起砂,可⽤磨⽯将其杀部分进⾏⽔磨,直⾄露出坚硬的表⾯,也可⽤纯⽔泥浆罩⾯的⽅法修补。
2.对于⼤⾯积严重的起砂,可⽤108胶⽔泥浆修补。
3.对于严重起砂的⽔泥地⾯,应当将⾯层全部铲除掉,清理基层上的浮砂,⽤清⽔冲洗⼲净,进⾏彻底的翻修处理。
地⾯砖⼯程
⼀、地⾯砖的空⿎和脱落
原因:
1铺贴地⾯砖的地⾯基层清理⼲净,表⾯不能有泥浆、浮灰、杂物、积⽔等隔离性物质;如果基层的强度低于M15,表⾯酥松、起砂,施⼯以前不进⾏浇⽔湿润,那么就很容易发⽣空⿎和脱落。基层质量要求⼀般不低于M15,每处脱⽪和起砂的累计⾯积不得超过0.5m2,平整度⽤2m靠尺检查时不⼤于5mm;不得出现脱壳和酥松的质量问题。
2地⾯砖与基层粘接是否牢靠,⽔泥砂浆的质量是关键。如果⽔泥砂浆的配合⽐设计不当、搅拌中计量不准确、⽔泥砂浆成品质量不合格,在施⼯中铺压不紧密也是空⿎的原因。⽔泥砂浆应采⽤硅酸盐⽔泥或普通硅酸盐⽔泥,⽽且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其配⽐采⽤⽔泥:砂=1:2,砂浆的稠度控制在2.5-3.5mm之间。
3铺前应对其尺⼨、外观质量、表⾯⾊泽等进⾏预选,保证质量符合要求,然后将表⾯清理⼲净,放⼊⽔中浸泡2-3⼩时取出晾⼲。铺后由于砂浆的凝结硬化,不仅需要⼀定的温度和湿度,⽽且不能过早的扰动,如过早的⾛动、推车、堆放重物,或其他⼯种在上⾯操作和振动,或不及时浇⽔养护。措施:
⽤⼩⽊棰由内向外逐块敲击检查,发现松动、空⿎、破碎的地⾯砖,做好标记逐块逐排将地⾯砖掀开,凿除原有结合层的砂浆,打扫清除⼲净,⽤⽔冲洗、晾⼲;刷⼀层聚合物⽔泥浆(107胶:⽔:⽔泥=1:4:10),停30秒即可铺粘结⽔泥砂浆(⽔泥:砂=1:2)。⽔泥砂浆搅拌均匀,稠度控制在30mm左右,按设计厚
度刮平。将背⾯灰浆刮除,再刮⼀层粘结剂,压实拍平即可。处理的地⾯砖要与周围的相平;四周接缝均匀;采⽤颜⾊相同的⾊浆灌缝;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地⾯砖裂缝质量问题
原因:
建筑结构,材料收缩。由于楼⾯结构发⽣较⼤变形,地⾯砖会被拉裂。材料选择不当,收缩系数不⼀样,如有的地⾯结合层采⽤纯⽔泥浆,由于它们的温差收缩系数不⼀样,会引起起⿎、爆裂。
处理⽅法:
(1)如果是结构原因⾸先要对结构进⾏加固处理,然后再处理地⾯砖。
(2)将起⿎、脱壳和裂缝的地⾯砖铲除或掀起,沿裂缝的找平层拉线,⽤混凝⼟切割机切缝,缝宽控制在10-15mm之间;将粉尘扫净,缝内灌柔性密封胶。
(3)掀起的地⾯⽤快⼝的扁凿⼦凿除⽔泥砂浆结合层,再⽤⽔冲洗扫刷⼲净,将添补的地⾯砖浸⽔洗去泥浆并晾⼲。结合层可以⽤⼲性⽔泥浆(⽔泥:砂=1:2)铺刮平整然后铺贴地⾯砖;也可采⽤JC建筑装饰黏合剂。铺贴地⾯砖时要准确对缝,将地⾯砖的缝留在锯割的伸缩缝上,该条砖缝控制在10mm左右。
(4)铺贴中要确保地⾯砖的横平竖直、铺贴砂浆的饱满度、地⾯砖的标⾼和平整度,相临两块砖的⾼差不得⼤于1mm;表⾯平整度⽤2⽶直尺检查不得⼤于2mm;地⾯砖铺贴后应在24⼩时内进⾏擦缝、勾缝;缝的深度宜为砖厚的1/3;擦缝、勾缝应⽤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颜⾊的⽔泥,随做随清
理砖地⾯上的⽔泥砂浆;做好后湿养护要在7天以上,并保护成品不被随意踩踏和震动。
三、地⾯砖接缝质量差的问题
原因:
材料质量问题,施⼯操作不规范。地⾯砖的质量低劣,达不到现⾏产品标准,尤其是砖⾯的平整度和挠曲度超过规定。选择材料时⼀定要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地⾯砖,应挑选平整度、⼏何尺⼨、⾊泽花纹均符合标准的砖。铺贴操作不规范,结合层平整度差,密度⼩,⽽且不均匀。很容易相临砖⾼差⼤于1mm或者⼀头宽⼀头窄,或结合层局部沉降⽽产⽣⾼差。施⼯要按程序进⾏,先将砖预排(⾊泽和花纹的调配),拉好纵、横向和⽔平的控制线,再按规范施⼯。
措施:
同地⾯砖接缝处理⽅法⼀样。
架空实⽊地板⼯程
3. ⾏⾛时⽊地板有声响
表现现象:⽊地板铺装后,⾛路时发⽣咯吱咯吱的摩擦响声,或发⽣单声的挤压爆裂声等。
原因:
1. 混凝⼟基层不平整、垫⽊间距过⼤、龙⾻垫枕过⾼、龙⾻未整体坐落在基层上等综合原因,使经常⾛动部位垫⽊松动,龙⾻弹性增⼤,发⽣上下位移,造成龙⾻铺装牢固度降低;
2. 龙⾻铺装时含⽔率过⾼,逐步⼲燥后含⽔率降低,⽊材的握钉⼒同时降低,龙⾻安装出现松动;
3. 混凝⼟基层含⽔率过⾼,并未铺装防潮隔离层或防潮隔离层未整体密封,使龙⾻吸潮,含⽔率增加,发⽣扭曲,龙⾻安装出现松动;
4. 龙⾻材质密度过低或截⾯积太⼩造成握钉⼒不⾜,铁钉直径太⼩,长度太短,龙⾻铺装平整度不符合要求,造成安装牢固度不⾜;
5. ⽊地板榫和槽因⽓候变化⽊地板湿胀⼲缩时,榫槽脱离,不起作⽤,过紧时在湿胀时相互摩擦;
6. ⽓候过度⼲燥使⽊地板、龙⾻的握钉⼒减弱,⽊地板榫槽间连接松动,过度潮湿使⽊地板横向膨胀,产⽣膨胀轻微挤压起拱,使龙⾻固定松动,同样使握钉⼒减弱;
措施:
1. 施⼯前先检查混凝⼟基层的平整度,并修整⾄达到要求⽅可继续施⼯;
2. 施⼯前检查混凝⼟基层含⽔率或防潮隔离层的完好程度;
3. 检查龙⾻的截⾯尺⼨和含⽔率;
4. 龙⾻铺装时接触混凝⼟基层⾯积越⼤,安装就越牢固,垫枕部分越多、垫枕越⾼,越容易发⽣松动。
5.施⼯条件和隐蔽⼯程要加强验收,保证混凝⼟基层的平整度和防潮隔离层的完好;如仅发⽣过度潮湿或过度⼲燥⽓候时,待⽓候正常时观察。如⽆明显声响,则不必修整。四、⽊地板翘弯变形(⽡状)。
地毯铺设⼯程
地毯施⼯的常见问题
现象⼀
地毯铺设不平整,有起拱现象,不仅影响了居室的美观,⽽且影响了住户的使⽤。
原因:
(1)铺设时两边⽤⼒不均或⽤⼒快慢不⼀致,使地毯摊开过程中⽅向偏移,地毯出现局部皱折。
(2)地毯铺设时未绷紧,或烫地毯时未绷紧。
(3)地毯受潮后出现胀缩,造成地毯皱折。
措施:
(1)应根据房间情况标出基准线,铺设时将地毯沿线摊开,两边⽤⼒时速度均匀,不得⽤脚踢开。
(2)铺设时应将地毯绷紧,烫平后再固定在刺⽑条上。
(3)铺设后、平时使⽤时应避免地毯受潮。
现象⼆
采⽤地毯地⾯的住户,地毯铺好后,房间四周有⽑刺,收⼝不整齐,转⾓处不平整。
原因:
(1)裁割地毯时,⼑不锋利,⼆⼑以上重复裁割,边缘产⽣⼀些短的绒⽑,铺设时,嵌不进刺⽑条内侧。
(2)刺⽑条靠墙太近,地毯边缘嵌不进,造成地毯边缘外露,或刺⽑条⾼墙过远,地毯铺设后有空隙,造成收⼝后边缘不整齐。
(3)嵌地毯周边时马虎,造成部分边缘外露。
(4)转⾓处刺⽑条铺针不平整或⾼墙太近,地毯⾓都未割,造成地毯转⾓处凸起,不平整。
措施:
(1)裁割地毯应⽤锋利的⼑,⼀⼑割开,避免重复裁割。
(2)铺针刺⽑条时,应根据地毯厚度,确定离墙距离,使地毯铺设后与墙⾯接缝严密。
(3)铺设转⾓处地毯时,应在地毯⾓部割⼀⼑,便于地毯边缘嵌⼊刺⽑条内侧,避免因地毯⾓部折叠产⽣⾼低不平。
(4)地毯铺设后,对周边进⾏检查,对⼀些⽑刺不顺直处应进⾏修边整理。
⽔磨⽯地⾯⼯程
现象⼀
⾯层表⾯粗糙,有明显的磨⽯孔眼,凹痕,光亮度差。
原因:
1打磨过早,⽯渣松动脱落,常会导致出现⼤量砂眼。
2磨光时,磨⽯规格不齐,使⽤不当,使表⾯留下明显的⿇⽯凹痕。
3表⾯孔眼未经补浆处理,或补浆⽅法不正确,不是⽤擦浆法,⽽⽤刷浆法。
4打蜡之前未涂擦草酸溶液,或操作⽅法不当。
措施:
打磨时间不应过早,磨⽯规格应齐全;孔眼应及时补浆,并应⽤擦浆法,⽤于布蘸较浓的⽔泥浆将孔洞眼擦实,擦浆时,孔眼中不得有积⽔、杂物,擦浆后应进⾏养护;打蜡前应涂擦草酸溶液,并⽤油⽯打磨⼀遍后,⽤清⽔冲洗⼲净,使表⾯洁净,以增强打蜡效果;禁⽌撒粉状草酸后再⼲擦的施⼯⽅法。
现象⼆
分格条未显露出,呈⼀条纯⽔泥斑带。
原因:
1⾯层⽔泥⽯渣浆铺设厚度过⾼,超过分格条较多。
2磨光不及时,⾯层强度过⾼,使分格条难以磨出。
3头遍所⽤磨⽯号数过⼤,磨损量过⼩,不易将分格条磨出。
4磨光时加⽔过多,使磨⽯机在⽔中呈飘浮状态,造成磨损量过⼩。
措施:
控制⾯层⽔泥⽯渣浆铺设厚度,以⽐分格条⾼出5mm为宜,压实后⾼出约1mm,使其晚磨出外露;认真掌握开磨时间,铺设速度与磨光速度相协调,避免时间过晚;第⼀遍磨光应⽤60⾄90号的粗⾦刚砂磨⽯,以加⼤其磨损量;磨光时应控制浇⽔速度,浇⽔量不应过⼤,使⾯层保持⼀定厚度的磨浆⽔。
实铺式⽊地板⼯程
表⾯现象:
⽊地板板⾯局部向上拱起,或某⼏块⽊地板向上拱起。
原因:
1. 连续阴⾬天⽓,空⽓中相对湿度偏⾼,未采取排湿措施,空⽓中⽔分被⽊地板吸收后吸湿膨胀;
2. ⽊地板受到⽔浸后吸湿膨胀;
3. 房屋长期空关,⽆⼈居住,通风不良,粉刷层中等⽔分蒸发后⽆处散发被⽊地板吸收后吸湿膨胀;
4. 基层混凝⼟含⽔率过⾼,防潮隔离层未封密⽽吸湿膨胀;
5. ⽊地板铺装时相邻板块之间未按要求预留伸缝,受潮湿空⽓后吸湿膨胀起拱,甚⾄漆⾯挤裂;
6. ⽊地板与墙⾯之间构造伸缝预留不⾜;
7. ⽊地板铺装⾯积较⼤或较宽,未采取分段措施。
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并按规定预留构造伸缝、分段缝和调整相邻板块间预留伸缝。
2不影响使⽤功能时,可待较长时间,等⽊地板的含⽔率与空⽓中的相对湿度相平衡后,视情况采取拆、重铺⽅案;或者全部拆开重铺,调整分段缝和相邻板块预留伸缝。
表⾯现象:
⽊地板漆⾯出现细⼩裂纹,严重者造成漆膜剥离。
原因:
1. 当⽓候变化较⼤时,造成⽊地板含⽔率过⼤或过低,⽊地板出现⼲缩或湿胀,漆膜弹性跟不上⽊地板湿胀或⼲缩变化,⽽致漆膜开裂;
2. ⽊地板受太阳曝晒或长期风吹,⽊地板出现⼲缩现象,漆膜弹性跟不上⽊地板⼲缩,⽽致漆膜起皱开裂;
3. ⽊地板受潮膨胀,⽊地板吸湿后含⽔率增⼤,⽊地板出现湿胀现象,漆膜弹性不能配合⽊地板膨胀,⽽致漆膜拉裂。
措施:
1选择质量好的⽣产企业的⽊地板,其漆膜的附着⼒、弹性、耐磨性均能得到到保证。
2少量漆膜开裂,可进⾏补漆修复。如开裂⾯积较⼤,可磨平后重新油漆。如单块⽊地板漆膜裂较长,可单块更换⽊地板。
总结:
经过近段时间对地⾯施⼯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且学会了从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经过近段时间对各种地⾯装饰施⼯⼯艺的学习,我们进⾏了⼀系列的总结和升华,在参观地⾯施⼯⼯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系列问题,以上便是发现的质量问题且分析了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所在,正对这些问题最后提出了补救措施。
体会:
在前⾯的学习及参观活动中学到不少东西,我们学会了把书本上的施⼯理论知识运⽤到实际室内装修中。并且学会了发现室内装修的质量问题所在。近期的学习对于今后学习和⼯作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更多推荐

地板,地毯,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