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相对于多层的优势说辞
1、高层的好处
关于使用寿命的说辞:
高层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其寿命能达到100年,像多层的砖混结构只有50年。理论上讲,寿命差一倍,房款也是要差一倍的,那如果是3000元/平米的房款折算下来,实际上只付了一半,也就是说只付了1500元/平米,这么划算的事情,只有会选房子的人才可以享受得到。
关于建筑质量的说辞:
家是一个人的避风港。在家里,是我们最放松也是最放心的时候,房子不仅要能遮风避雨,还要禁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像这次的汶川和玉树大地震,倒塌的都是平房或多层的房子,高层和小高层就没事,因为那是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我们平时住房子感觉都是一样的,可在那种关键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希望自己住的房子更坚固呢?与多层相比,高层采用的框架结构就不一样了,柱、梁、板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注起来承重的,它不仅可以承受竖向荷载,
还可以承受水平荷载,更加强了房子的坚固性和抗震性,在发生地震或者沉降时主体结构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住房子就得图安全,给全家一个安全的承诺。(联系开发商实力进行解说)
关于生活方便的说辞:
住房子一定要考虑方不方便、舒不舒服。像高层带电梯的房子出行就很方便,尤其是和老人一起住,或老人自己住。说实话,老人住楼房最怕的就是爬楼梯了,平时儿女忙着做生意,孙子又要上学,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出来买个菜都不方便,感觉在家里就像坐牢。所以说,要买就买方便的,老人在家里得到了最好的安顿,我们做子女的才有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工作。即使是我们自己选房子,也要考虑得长远一些,现在爬几层楼梯无所谓,那再过10年呢?或是再过20年呢?那时的我们还能像现在一样爬来爬去吗?买房子肯定是要长期居住,要买就买一步到位的房子。咱们再退一步来说,有电梯多方便呀,悠闲的时候爬爬楼梯,当作锻炼身体,忙了、累了,一个按钮就到家,快捷方便。尤其是逛完商场,大包小包地坐上电梯,轻松自如。住在高层,生活自如切换、随心所欲;不像住多层的房子,无论匆忙与否,无论要搬多重的东西,都只能选择爬楼梯,生活的区别就在这里。(联系项目地理位置周边配套进行解说)
关于健康的说辞:
说句实在话,人这一辈子,健康最重要了,谁能想到住房子和健康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是很大的。高层的房子采光好,每天接受的光照都比别人的强,身体肯定好。另外,高层通风效果好,越往高空气越清新,住高层,就比别人多呼吸更清新的空气。高层的视野也开阔,人家都说,人面对大海的时候,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住在高层里,每天吃过饭,在阳台上一站,往窗外一看,整个市区的景致尽收眼底,一边是沙颖河一边是繁华的街道,那一刻感觉别提有多美了,把工作的一切事务都抛开,心情好,身体自然就好。这样的生活多惬意呀!(联系建筑规划设计特点进行解说)
关于环保节能的说辞:
日子是一天一天来过的,可咱们又有谁计算过生活的成本呢?其实过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大的不说,光说咱们日常的电费。高层的房子,它本身的保温性就比多层砖混结构的强很多,尤其是做了外墙保温的,像是给房子穿了一件棉衣,冬暖夏凉,夏天开空调都比别人要少。一般来讲,家里最起码要装3台空调(主卧、小卧、客厅),平均一台空调一天省3度电,那一天就能省10度电,10*0.54*30*12*100,大约就能省20万呢。再加上其它方
面省的电,足足省出一套房子!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吧。话又说回来,现实就是这回事,有能为我们省大钱的房子,为什么不去选择呢?
关于项目住宅平面设计的说辞:
一、住宅内部功能分区更趋合理 华府住宅依其使用特点,一般可分为动、静两个区域。起居室、客厅、餐厅,作为家庭活动、接待客人的区域自成一体;餐厅与厨房紧密,可分可合,使用极其方便;卧室、书房等作为家庭成员休息、学习场所相对独立,不受起居室、客厅的干扰,符合现代要求。
二、布局合理 华府住宅规划区别于大多数高层住宅采用一梯两至三户的设计,而是多采用三梯三户或者三梯四户的内廊式组合,保证每两至三户一部电梯组成高层的垂直交通枢纽。建筑平面布局紧凑,而又实用、方便、快捷,有效地控制了每户建筑面积,同时又满足各主要功能空间的基本使用的尺度要求。客厅开间一般在4米左右,主卧室开间一般在3.6米左右,主卧室基本上配有独立的卫生间,且主卧室及起居室均通风采光。
三、强调内部空间的有机组合 许多房型设计中在入口处一般设置些过渡空间,功能上可作
为入室换鞋的区域。卧室区域则通过空圈、独立走廊与起居、客厅空间相连,空间既连续使用又独立,住宅空间更有层次感。
2、关于客户对得房率的说辞:
得房率的概念在老式的多层公寓和经济适用房上可以继续使用,但高档房产不应该有这个概念。因为撇除消防楼梯等高层必备的空间外,楼盘越高档,公共空间就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比例,而不是室内的房间很大,而外部的走道则很小。这好比五星级的宾馆,走廊常常宽达6-8米,而二星级的宾馆走廊只有2-3米,两种不同宽度的公共空间给人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何况我们小区本身的公共面积控制都很小,单户的得房率也是很高的。
3、关于楼层高不安全的说辞:
根据我国的现行规范,高层的安全性比多层要好。因为二者的结构形式不一样。高层框架一般是剪力墙结构,桩的底部头很大,直达岩层深处,所以它的结构安全,抗震性能绝对要比混合双层结构的要好。而对高层的配套要求也高,采用高科技资源配置监控设施,配置消火栓、喷淋、烟感、防火、防盗门等,居室里也安有消防报警系统,公共场地内有喷
淋报警装置。而一般来讲,高层的品质要比多层好。高层施工的企业对资质的要求比较高,施工水平、施工能力、施工管理都要比那些相对资质低的要高。从建筑本身的质量来讲的话,总体水平要高于多层。
4、关于怕电梯故障停电的说辞:
故障:大家都认为小高层、高层电梯如果坏了就要跑上跑下的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现在的小高层、高层住宅小区采用的电梯要么就是进口的,要么就是中外合资的,一般有这些电梯,是比较好的(比如三菱等),产品在出厂前会经过反复测试的,而且这些公司的售后都是很好的,对于采用他们的电梯,他们都能做到定期维护,维护时间大多都是晚上12点以后,然后一旦发生机器故障都会在3小时内解决掉故障的。不会有故障了连续几天都无人问津的事情发生的。而且有电梯的话确实是能够提高生活的档次,至少你不会为了扔一袋生活垃圾上下楼梯而烦恼。毕竟在咱这边买了房子自己长期居住的占绝大多数,年轻的时候身体好不觉得,但是年纪大了呢,有多少人会单纯为了自己年纪大了跑不动多层楼梯了而再去买一套楼层低的或者说是有电梯的房子呢?
停电:我们小区内的电梯全部采用的是品牌无齿轮电梯,并且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保障供
电,如果真的能遇到两支线路同时停电的情况,我们还自备了大功率的发电机,即使是停电也能在短时间内自动发电供电,真正做到永不断电,所以这点您是放一百个心吧。(配合1之优势进行弥补说服)
5、关于暂时接受不了高层的说辞:
为什么接受不了呢?(为什么不喜欢呢?)建高层住宅,不仅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在控制容积率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绿地空间,提升土地利用率,从社会价值来讲意义更是巨大,现在都讲究环保低碳政府也在将住宅往这方面引导。我们都知道景观和绿地都是要占地的,占地面积大了,建房子的地方自然就会减少,这是开发商所不愿意看到的。建高层就为业主免去了担心,用省出来的土地营造一下景观。种树、搞绿化,既可以提高楼盘在购房者中的美誉度,又符合现代城市化的要求,同时又可以保证开发商自己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利用楼的高度既可以实现购房者观赏市景的夙愿,也给自己增加了卖点。高层住宅是将来发展趋势,是除了别墅的高档住房。其中一个最大的好处便是公共空间。“以前我们说是‘天涯若比邻’,可到了现在,应该倒过来说,‘比邻若天涯’了。大家一进家门就是互不往来,再也没有过去弄堂、大院的那种邻里之情了。作为邻居,不认识不交
往。其实人性本质上是喜欢热闹、喜欢聚会的。” 而高层公寓则提供了一些人与人交往的场所。因为高层有足够大的空间,不光有花园、大堂,一些的还设有咖啡吧、酒吧等各式各样的服务区、交流区。景观好高层住宅能够有效地避免地面车辆噪音和灰尘污染。同时,由于层数高,视野开阔,能够远观周边区域的景观,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快乐。目前由于市区的土地稀缺性,也只有高层能建在市中心或者区域中心。我们周边居住环境成熟、配套完善、交通便利,给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规模上已经由原先的独栋发展到了小区规模,入住者更能体会整体的美感,由于高层建筑对物业管理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物管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所以我们后期的物业服务水平也将是一个全新的层次。
6、关于高层水压不足的说辞:
您这个疑虑在建筑方面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现在在国内各个城市的20层乃至更高的高层建筑比比皆是,像我这华府社区采用的就是多重供水系统,由屋顶水箱、自动气压供水装置、水泵供水装置组成,首先,确保水的质量;其次,达到了水流量和水压大大超越多层。随时随刻使用方便,无后顾之忧。
7、高层物业费偏高的说辞:
我们的物业费不是说由我们自己制定的,是由物价部门根据我们小区的配套、物业水平,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我们本地的实际消费指数给制定的指导收费价格,我们的实际收费标准只会低于物价部门的指导价格不会高于这个标准的。而且像我们这样一个低碳环保节能的社区,仅外墙保温这一项每年给您节省下来的费用会是多少?这点物业费又算得了什么呢?
更多推荐
高层,房子,空间,采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