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电力公司地市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建设方案(综合布线及装修)
一、建设方案
二、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建设要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根据机房实际情况,考虑合理的走线方式。强、弱电缆、光纤分槽走线,互不干扰。应参照《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的有关规定执行。纳入本次综合布线的系统有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会场视音频系统。综合布线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能兼容话音、数据、图像、控制信号的传输,并可与外部网络连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通过跳线和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网络。整个布线系统要设计合理、满足不同系统的需求、模块化程度高、方便系统的扩展,线缆整理要整洁、美观、实用。。综合布线支持如下网络应用:10BASE-T100BASE-T1000BASE-T等。
地市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①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和延伸到工作区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
②水平配线子系统:由楼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③管理子系统:由配线间中的交叉连接配线设备和色标规则组成;
④垂直干线及互连子系统:由楼层配线设备至总配线设备或设备机房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二.1.1 工作区子系统
为了适应今后的发展,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要求,所有插座都采用标准的RJ45六类信息插口,提供250MHz的传输带宽,支持ATM155~622Mb/s和1000BASE-T的信息传输。
①指挥区每个席位设置4个信息点(2个话音点,用于电话接入;2个数据点,用于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的接入)和1个麦克风接口。4个信息点中2个语音点和1个数据点(外网)引至桌面桌插盒,另一个数据点在桌下直接连接电脑主机。
指挥区技术支持席设置专业信息插座,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设置。
②指挥区、控制室、设备间墙面根据需要设置信息插座,每个插座设2个信息点(1个话音点和1个数据点)。
③凡有地插及墙插的位置配套设置电源点。
④根据场地布置在指挥区会议桌设置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插座,在通信服务席和指挥席的相应位置布放电脑音频输出电缆。
⑤在指挥中心墙面预留视、音频接口(两根同轴视频电缆,RCA和BNC接口各一个;1个MIC接口),用于连接移动摄像机和麦克风。
⑥控制室、设备间、值班休息室墙面预留有线电视接口。
综合布线系统信息插座有墙面和会议桌上两种安装方式,对于墙面安装方式,信息面板安装底盒为国标规定的75×75金属盒,信息面板底边距地300mm,与信息面板平行,不小于200 mm处安装电源插座,电源插座面板为国标规定的单相10A五孔86×86型面板(安装底
盒为75×75金属盒);对于会议桌上安装方式,则采用多媒体综合信息插座盒,信息插座盒嵌在会议桌上。
二.1.2 水平配线子系统
水平配线子系统由配线间至各个工作区之间的线缆构成。所有水平电缆均采用六类电缆,每个话音和数据信息插口均布置四对双绞线。只需在配线间将相应跳线进行跳接,即可实现话音插口和数据插口的设置。
为兼顾以后的发展,每个摄像机机位布放两根同轴电缆,分别用于复合视频信号(CV)和高清HD-SDI信号的传输,并布放控制线缆和电源线。
为保证指挥区电脑与矩阵间视频传输的可靠性,除利用基于网线的长线放大器外,另每个席位布放VGA线缆,两种方式互相备份。
地市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区域所有水平配线由应急指挥中心控制室至各个信息插座之间的线缆构成。水平配线子系统电缆布线长度不能超过90米,水平电缆在配线间内接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
地市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区域应铺设防静电地板并铺设块儿状地毯,方便运行维护。
水平线缆从控制室引出后,先沿地面主电缆线槽敷设至各个设有信息点的区域。线槽之间应沟通,线槽盖板应可开启,主线槽的宽度宜在200~400mm,支线槽宽度不宜小于70mm,可开启的线槽盖板与明装插座底盒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网络地板板块间的金属线槽段应保持良好导通并接地。再由各区域地面内金属线槽或预埋在地面和墙面内的金属线管(φ20或φ25)将电缆引到墙上和会议桌下暗装的信息插座内。每3根及3根以下六类UTP线缆配1根JDG20金属管,3根以上及6根以下六类UTP线缆配1根JDG25金属管。强弱电电缆的敷设应有不小于300mm的间距。(见下图)
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缆线中间不应有接头,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对线缆与连接器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二.1.3 管理子系统方案
在应急指挥中心设备间内设置19″标准网络机柜,用于安装配线设备。
自机房(或机房网络区)的进线口至配线机柜的水平双绞线以每个16/24/32/48口配线架为单位,形成一束束的水平双绞线线束,每束线内所有的双绞线全部平行(在短距离内的双绞线平行所产生的线间串扰不会影响总体性能),各线束之间全部平行;在机柜内每束双绞线顺势弯曲后铺设到各配线架的后侧,整个过程仍然保持线束内双绞线全程平行。在每个模块后侧从线束底部将该模块所对应的双绞线抽出,核对无误后固定在模块后的托线架上或穿入配线架的模块孔内。
水平话音、数据线缆配线架采用六类RJ45口模块化配线架,话音大对数线缆采用110型30对配线架,光缆采用12口ST型光纤配线箱,2M数字配线架采用16系统配线架。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各种跳线。
二.1.4 垂直干线及互连子系统
在应急指挥中心设备间到通信交换机房之间敷设对三类语音大对数线缆,用于话音主干传
输;设备间到通信机房之间敷设室内单模光缆及2M电缆,用于通信设备连接。
在应急指挥中心控制室到信息机房之间敷设室内光缆和六类双绞线缆,用于数据主干传输。在设备间与自动化机房间敷设光缆。
二.1.5 技术要求
(1)布线系统的综合性能应满足或高于六类布线标准草案中Class E和Optical class的应用。
(2)光纤链路应符合ISO11801 7.3节的技术性能要求。
3)水平配线电缆为E/六类非屏蔽(UTP100 平衡电缆,阻燃等级采用CM级(美国国家电气规程NEC之规定);垂直干线电缆为三类UTP100 平衡电缆和少量E/六类非屏蔽(UTP100 平衡电缆,它们的阻燃等级采用CM级。
(4)垂直干线光缆采用松套式或骨架式结构,必须有非金属保护层。阻燃等级采用CM级。

更多推荐

配线,信息,系统,布线,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