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苏作红木家具的设计创新研究
作者:周丽华
来源:《工业设计》2019年第09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苏作;红木家具产业;设计创新
        苏作家具是明清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进行生产优质硬木家具。相比京作家具的富贵不拘,广作家具的富丽堂皇,苏作家具以优美的材质、古雅精丽的造型、精湛的结构与工艺,饱含的文人气质而著称,是明式家具的典范。
        苏作红木家具和苏作硬木家具均历史悠久。明朝隆庆年间海禁的开放,使得东南亚的优质硬木如紫檀、花梨等大量流入。万历年间,园林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家具的繁荣,苏州涌现出许多家具制作的能工巧匠。清朝道光年间,苏州憩桥巷内成立了红木、巧木业。民国时期,苏州已有大小红木作坊80余家,从业者500余人,形成了海派苏作家具。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苏作红木家具以外贸出口为主,九十年代后转内销。伴随着改革开放,苏作红木家具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化。2006年,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时至今日,苏作家具技艺依然在全国享有盛誉,是传统家具制造的三大流派之
一。
        1苏作红木家具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目前,江苏是全国六大红木的发展区域之一,拥有常熟、苏州光福、南通如皋、海门等几大产业基地,主要生产红木工艺品和红木家具。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江苏共有红木家具制造企业1600余家,年产值近百亿元。虽然规模、数量上不及广东、福建和浙江几大产业集群,但是以江苏为中心的苏作红木家具因其俊秀的造型风格和精湛的制作技艺在业内依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苏州光福、南通是著名的红木雕刻之乡,常熟的海虞和碧溪是中国苏作红木家具名镇。近年来,苏作红木家具先后走进人民大会堂、博鳌国际论坛等重要国际场合,代表了业内先进的设计和生产水平。
        众所周知,红木家具在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企业数量、规模以及市场规模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然而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高端消费市场急剧萎缩,再加上红木资源紧缺,环保要求趋紧,消费升级,以及自身发展等各种因素,全国红木家具产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经历了深度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苏作红木家具产业也不例外,近年来红木产品市场持续走低,许多红木企业倒闭或转产。市场的不景气导致企业不
得不淘汰款式落后的家具产品,急需加大创新力度,探索有效的转型升级之路。

更多推荐

家具,苏作,红木,产业,苏州,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