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牌楼商圈
区域简介
    武侯区,地处成都市南部,因武侯祠坐落于该区而得名。从1990年建区至今,武侯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和皮鞋、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并存的产业体系。武侯区现辖浆洗街、小天竺、致民路、望江路、玉林、跳伞塔、火车南站、双楠、晋阳、红牌楼、簇桥、机投桥、金花桥等13个街道办事处。
201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1.1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4.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07亿元。
城市空间布局
根据《武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一园六区两带”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推进五大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未来将以人民南路为主轴,以科华路、浆洗街为两翼的核心区域,打造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以红牌楼、晋阳区域为核心,建设红牌楼商圈;以原武侯工业园区为核心,开发武侯新城;以“198”区域为核心,建设生态及现代服务业
综合功能区;以太平寺机场区域为核心,打造太平寺新区。
商贸格局
武侯区未来将形成“两圈三片区”的商贸格局,即以佳灵路为中心形成红牌楼商圈,以双楠路为中心形成双楠商圈,桐梓林片区、晋阳片区和族桥片区协调发展的区域商业补充格局。
红牌楼商圈简述
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依托老川藏线,红牌楼逐渐演变成了汽配销售一条街,其后规模逐渐壮大,到90年代初期成为了成都乃至西部地区最大的汽车汽配交易中心。进入21世纪,红牌楼汽车汽配商贸圈作为武侯区大力构建汽车汽配商贸的一部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许多知名商家纷纷在这里投资建设大市场,多家汽车汽配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市中区的纱帽汽配市场也大部分迁移至此。
延佳灵路直至武阳大道路口,不足1公里的路段盘踞着十余家汽车汽配专业市场:三九佛兰汽配城、九峰芙蓉汽配城、红运美容汽车装饰市场、中国西部汽车城、交通汽配城、富强汽配广场、西南汽配商城、成都永丰汽配商城,还有众多的沿街汽配商铺和汽车4S店。如此集聚的汽配市场,在国内实属罕见。
然而,所有的专业市场都走上了同样的发展道路:建一栋楼,然后分割出售或出租,之后就不再管理。所以,当我们走进任一家汽配城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墙体褪色或墙面脱落;招牌五花八门,字体或大或小,颜色不一;商品摆放随意且无序;地面凹凸不平,且污垢无人处理,各店铺都无法自扫门前雪,哪还有精力管他人瓦上霜。旧、乱、破、脏,这是汽配城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这种市场环境差、档次低、秩序乱的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给红牌楼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市政规划:
汽车汽配专业市场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红牌楼的商业发展,即将成熟的居住社区期待着宜居的商业配套设施。
200612月,武侯区委、区政府提出加快建立商贸产业发展体系,围绕建设商贸之都的目标,加快发展高档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积极引进新型商业业态,促进专业市场提档升级,启动红牌楼——外双楠商贸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的战略目标。
2007125日,武侯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红牌楼商圈建设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对接事宜。至此,武侯区打造红牌楼商圈的大幕正式开启。
然而旧城改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到拆迁难度、土地性质、改造资金等因素影响,进展一直缓慢。随后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拆迁改造计划得以继续推进。
政府对红牌楼的产业规划是:产业转移规划年限至2015年。其中汽车、汽配市场将逐步向龙泉驿、双流等区域搬迁,未来武侯区将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汽车销售运营模式,重点发展高端汽车营销中心、结算中心、配送中心。此外,鞋业市场逐步将皮革鞋材市场向崇州、金堂等二、三圈层外移,仅保留具较强比较优势的高端鞋业;武侯区重点发展和培育食品行业的总部、连锁经济;家具市场按照武侯建展销中心,周边建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逐步将武侯区建成一个成都市高端家具展销中心
政府对红牌楼的商圈定位是国际化——block街区。它将打造成为成都市繁华商业、精致业态的以大型商业与现代零售业相结合、居住和商务融为一体的黄金商圈格局。商圈由若干个各具特色的街区组成。初步规划打造的四条街区包括优客联邦项目的中国首个家居文化创意街区、红牌楼商圈2.5环的高档文化休闲娱乐餐饮特色商业街区、丽都路高档餐饮商业街区以及市政公园休闲街区。中国首个家居文化创意街区将以家居艺术创意和平面设计为核心,包括家装家居艺术、装饰艺术设计、大众艺术文化消费等实用美术和实用装饰的主题式街区,目前街区已经引入了国内顶的艺术设计公司入驻。
根据武侯区的规划,红牌楼商圈将建设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商业楼宇面积,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城市高端物流和新兴房地产等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中心、百货超市入驻,成为成都市规模最大、聚集度最高、服务全省、辐射中西部的商贸之都。把红牌楼商业业态逐步调整成为以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商务为主的生活服务业态。
商业业态:
1)过去
2000年,以仓储式经营模式出现的普尔斯马特超市开业(2006年关闭);年底,西南地区第一家以仓储式经营家具建筑装饰材料的连锁超市——东方家园红牌楼店开业。但在这被看作比双楠小区还偏远的城乡结合部的新型零售业态并没有给红牌楼带来多少的革新。
随着置信丽都花园、优地、优客联邦123期、丽都帝景、楠香山、月光流域、丽府等众多楼盘的开盘,红牌楼的居住氛围日益浓厚,配套商业设施的补充显得尤为急迫。
2007年,总建筑面积35万余平方米的红牌楼广场亮相,这是是一个集居住、购物、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综合体,它的出现将为整个红牌楼片区营造新的生活配套区。
同年,成都红星美凯龙红牌楼店开业,在为成都市民带来高品位的家居商品与服务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红牌楼商圈升级。2008年,红星美凯龙二店亮相原东泰商城,将红牌楼商圈打造成国际时尚家居商圈。
2010年初,家乐福、万达影城在红牌楼广场开业。
20107月,高端城市综合体——莱蒙置地广场亮相。
2)现在
红牌楼商圈现在的业态分布为,购物中心:红牌楼广场(家乐福)、莱蒙置地广场(在建)、城投-下一站都市,家居连锁:红星美凯龙(2店)、九峰国际家居(在建)、曲美家居、东方家园,家电连锁:国美电器,专业连锁:星芝装饰广场。
佳灵路全长(二环路口至武阳大道路口)约?米,步行约9分钟,纵观佳灵路人流,主要集中在红牌楼路口(佳灵路与二环路交叉口),尤其以红牌楼广场为中心,因此,红牌楼广场已成为了红牌楼商圈的商业中心。
细观红牌楼商圈的业态可以发现,该区域集聚了大型超市、家电连锁、家居连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该区域人口的购物需求。但是,该区域缺乏可以繁荣商业的百货商场,使得该区域的购物档次有待提升,同时区域内的有效购买力也难以释放。虽然莱蒙广场的出现将以天虹百货作为主力业态,但是莱蒙广场位于二环路南四段上,离红牌楼路口尚有约500米之远,加之道路对面楼层凋零,周边缺少住宅区,且二环路本是交通干道而非步行街,莱蒙的区位优势尚待验证。
3)将来
如今,汽车汽配城的搬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搬迁后的空置区域将会有更多的商业业态进入,最终佳灵路这头的红牌楼广场将于佳灵路那头的下一站都市遥相呼应,共同构筑宜居都市圈。这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商圈,随着区域内的红南港、置信花园城、红牌楼广场、优客联邦、维港等新项目的打造,越来越多的市民将迁入该区域,人流的越发集中将形成商业业态革新的又一次风暴。
红牌楼广场
红牌楼广场位于二环路南4段与佳灵路交界处,占地105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米。前接紫荆背靠双楠,是该区域二环边最大的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该购物中心由3栋住宅、2栋甲级写字楼、2栋五星级酒店组成。一期由三栋17层的小高层,3层底商组成,负1楼是大型超市,12楼以精品店、餐饮、美容馆为主,3楼以餐饮为主;与2期写字楼1-2层的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相连接,并包含一个五星级影城(万达国际影城)。
红牌楼广场于20101月正式开业,项目一期与二期以空中走廊相连接。
项目一期面向佳灵路,交通方便,进入便利,整体人气较高。其包括四个楼层,负一楼是
大型超市家乐福和部分商铺,一楼由快速餐饮(肯德基、味千拉面、冰雪皇后)、珠宝店铺和品牌店组成,二楼则包括精品服饰店、运动服饰店(如劲浪折扣店)、童装、鞋店等,三楼是大型美食城和电玩城(在修)。
家乐福地处负一楼,卖场整体设计略显紧凑,通道间距较窄,商铺与商铺之间的通道也并不宽敞,并且从卖场出去后顾客不得不按照规划的路线行走,这种绕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商铺的可视面积,但却浪费了顾客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作为该商圈内的唯一大型超市,家乐福的开业极大的满足了周边居民对一站式购物的强烈需求,越来越多的顾客涌入家乐福,彻底扭转了曾经为生活必须品而不得不来回奔波于双楠的窘境。细看卖场,整体购物氛围不错,人流较多,时值周日雨天,上午11:30,收银线共26个机台,开12台,平均等待4人,开业一年而有此数据,相当不错。
红牌楼广场成为了该区域居民购物、休闲、娱乐、就餐的首选地,而家乐福的存在为红牌楼广场提供了稳定且巨大的客流,它将带动中心内的品牌店、餐饮店以及电玩城向着一个好的趋势迈进。可以说,没有大型超市家乐福,红牌楼广场将只是一张空壳而已。
一二楼的商铺虽不及负一楼家乐福的人气,但作为区域商业中心红牌楼广场的一部分,也
不缺乏人气,人流尚可。值得一提的是三楼的美食广场,以传统小吃和中式特色快餐为主(川北凉粉、一点味餐饮、食客天下、罐罐饭),不得不佩服招商中心的独到眼光,场面可以用火爆来形容,饭菜可以用美味来形容,它们是如此的切合购物者的感受,又是如此的符合川人的饮食习惯。
作为购物中心,为时动辄1小时以上的购物通常会使人略显疲惫,休闲餐饮的存在除了解决温饱同时也提供了休憩驻足的环境;西式快餐如肯德基必不可少,但是从多数的门店来看,中式小吃和传统餐饮的受众人群不在少数,甚至不亚于西式快餐。而纵观外来快餐,除了麦当劳、肯德基,多如韩国料理、日本料理、巴西烤肉、牛扒等难逃冷清的命运,因为该类餐饮之目的不在休憩驻足,而多为目的性消费,加之受众群体较少,难以支撑。该类餐饮要么存在于城市中心商圈,要么存在拥有巨大人流的购物中心,因为足够大的人流才会产生足够多的喜欢这类餐饮的人群。
项目二期通过空中走廊和一楼通道与项目一期相连。项目一期正面朝向佳灵路,占据地利人和,而二期则正好位于一期的背后,进入不便,通常只有靠一期输送人流,虽然二期背面亦有入口,但背面道路人流极少。
项目二期走的是商业街区路线,1楼由电玩城、童装、流行服饰和美容美发店组成,二楼则包括万达影院和美食广场(西式)。
踱步一楼商业街,顿感压抑,楼间层高较低,且灯光昏暗,音乐混乱,部分商铺关张,人流极少,剩余之商铺也是岌岌可危;加之商业街两侧商铺装修格调较低,多为不知名品牌,缺乏对顾客的吸引力,到有些像自由市场,而商铺店主也无精打采,大概也是疲了。
二楼影城人气一般,档次尚在(时值中午,无法判断成功与否);美食广场则集合了韩国料理、日本料理、港式甜品、重庆唰烤屋、一钵天下、澳门豆腐、嘟来客、翠花水饺、天香冒菜等中西餐饮,怎奈地理位置实在太偏,人流实在太少,指望万达影院带来人流已是不可能,而一楼的商业街同样水深火热中,于是二楼餐饮日渐凋零,部分关张。

更多推荐

牌楼,区域,商圈,广场,汽配,餐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