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3)1-0015-02
DOI:10.ki.1007-7359.2023.1.005
0引言
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都提出了要有序推动乡村厕所革命,加速开发乡村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商品,通过选用合适的新技术和改厕模式,有效推动乡村卫生公厕改革,同时推行农村厕所粪污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使用,以有效改变乡村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户卫生环境意识,并以此改善农村民众的生活品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肯定了“厕所革命”,认为厕所改造工作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一件大事,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当作为重点改造,强调了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的重要性。
随着深入调研发现陕南农村“厕所革命”存在以下问题:厕所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改厕技术掌握不到位;建设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厕所缺乏文化气息;可持续性——粪污资源化。
1“厕所革命”与乡村人居环境现
状
1.1“厕所革命
厕所是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厕所革命事关农民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居民对于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厕所改革仍然是相当薄弱的环节。
本文通过对陕南区域农村公厕发展情况进行考察,调查影响农村公厕改革的因素,统计区域每年农村投入更新的公厕规模、投入数额、更新方法、数量分布及其对改厕的满意程度等。研究农户
对公厕改革的了解状况及态度,研究改厕后政府的使用管理和保障状况,研究在改厕后政府在粪便的管理与利用方面的问题。并针对上述调研提出意见——推动实现厕所改革。1.2我国农村厕所现状
在乡村振兴与厕所革命历史背景下,中国农村厕所工程倾注了巨大物力。据统计,在2015~2017年,我国共新增公厕3.3万座,改扩建2.4万座,且新增公厕总量还在逐年增长中(图1)
。
图1全国基本卫生公厕和无害化卫生公厕
的普及率变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中国农村家庭户厕工程的建设在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卫生公厕普及率在1999~2000年自然增长率从39.8%提高到85%,平均增长率达到了一倍。全国农村家庭健康公厕户数共提高了13160.2万户,并达到了持续增长阶段。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已由2006年的32.3%提高到了2020年的70%,增长率将近一倍,共提高了8499.5万户以上。在全国新增设的环卫公厕中,无害化环卫公厕所占比重正逐渐提高。(见图1)
从农村振兴工程的角度上考虑,目前农村厕所的修建还面临以下两点问题。
①农村公厕的修建缺乏规划
厕所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承载了地方的人文特征,是人类社会交流中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是乡村地区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在调查陕南卫生厕所过程中,发现建设时没有因地制宜,大部分存在缺乏规划、厕所类型不适应当地情况、施工方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部分卫生厕所耐用性差、使用不便。
血吸虫病流行的农村地区,对卫生厕所施工管理状况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后发现,三格化粪池式卫生厕所地下部分合格率偏低,其主要问题是32.5%的建造者没有经过培训或缺少建造资质,建设存在一定随意性。
②对乡村厕所的管理缺乏维护
有些乡村厕所建设之初功能使用完善。但大部分农村住户不能正确使用,且缺乏管理维护,导致很多厕所存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坏。在陕南地区改厕现状调查资料中发现,仅26.55%的家庭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卫生厕所,很多村民不知道卫生公厕的使用与保养方式,造成卫生公厕破损或使用效率下降。
此外,农村的卫生厕所还面临建设质量方面的问题,很多厕所容积比例不当,建设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卫生厕所相对传统旱厕,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一旦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自行解决,继而达不到卫生和粪便无害化效果,影响用户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卫生厕所的废弃而改用不卫生的旱厕,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见图2。
如何因地制宜地去规划设计合理的乡村厕所,是陕南地区厕所改革面对的
重大问题。
图2农村厕所现状图片(图片来源:网络)
2实例分析
2.1项目概况
此次厕所改造项目位陕西省汉中市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厕所改造分析
——以陕南地区为例
张璐,郭玉萍,王雅菲,赵蕊,张玉青,闫杰,车靖文
(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陕西
汉中723000)
摘
要:基于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政策及未来发展背景。目前厕所改革的现状重在建设,然而却未考虑建设质量低、设备技术不达标、缺乏人文关怀、后期缺乏管理维护、可持续性差等建设
和管理、维护方面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整个陕南地区乡村厕所进行调研并以金砖沟改造为例深入分析,探究解决现状问题为导向进行改造设计,以期达到补齐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短板,改善农村人居
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十四五”乡村振兴的实施。
关键词:厕所革命;乡村振兴;人居环境
作者简介:张璐(2000-),女,陕西渭南人,本科就读于陕西理工大学。专业方向:建筑学。
基金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厕所改造研究——以陕南地区为例(X202110720109);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陕南乡土建筑建构特性与传承策略研究(22JK0314)
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建筑
佛坪县的金砖沟村。金砖沟村所在的地
方,正是典型的陕南农耕乡村地带。在
厕所革命以前,当地人大多采用传统旱
厕——以木板构筑成一座简单的平台,
中间留出蹲坑,瓦片在上面,然后再用砖
头和木条将三边进行简易的砌筑围挡,
一面再嵌上木板门。旱厕一般建立在露
天、田间,无冲洗设备、下水道和分解或
处理人粪便的功能,一般是由农户自行
维修处理。
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这种旱厕使
用不便,而且卫生状况很差。由于卫生
间的蹲坑面高出地面约20cm~40cm,
且通常不设阶梯,老年人、小孩用时十分
不便。围挡采用了砖和木条,但镶嵌的
木门较为简陋,在使用时候的开关门,脚
踏等都很容易导致屋顶的尘土,甚至石
灰块脱落,稳定性极差。而旱厕本身的
构造也缺乏御寒御风性能,封闭性较差,
也缺乏粪便收集设备,所产生的异味和
观感影响也都极差。(见图3)。
2.2设计问题分析
对当地公厕状况和使用状况进行
解,并对现场住户开展访问,总结出以下
三个问题。
①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简陋的乡
村公厕,因为自然条件的制约,对动物粪
便不及时处理,产生了各种病毒、细菌
等,在空气中传播。农民生存在病菌大
量滋生的环境中,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
严重危害健康。
卫生间改建时要提高质量要求,并
采用一定科学技术措施,对农村厕所粪
便及时、定期处理,降低细菌、病毒等滋
生。
②金砖沟村农户中的青中年主要在
外打工,村里的老人、小孩比较多。进行
卫生间改造工程设计时应尽可能重视这
一方面,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结合
儿童和老人的行动特点,例如,可考虑设
计踏步较低,踏面宽的台阶以及一定长
度的坡道。
③佛坪镇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县,务
农人口众多,根据当地村民的实际经济
情况,把目前的公厕改建为拥有基础设
施较完善的现代化公厕,需要资金。所
以,在厕所改建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
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降低成本。
3设计策略
3.1方案设计理念
厕改方案的设计应以优化管理、提
高质量、完善设备技术、体现人文关怀、
可持续性利用资源等多目标为设计基本
理念,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实现厕所建设、
管理、维护和粪污处置,探索社会化建设
和管理维护的模式,实现农村公共厕所
系统与污水处理、沼气处理等系统互联
互通。
本方案严格遵循经济适用性和建筑
本土化两大理念,从陕南地区出发,以农
村的现实经济状况为基础,改善人居环
境。并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尽可
能降低成本。
厕所改造还应当充分结合当地实际
情况,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提升无害化
粪污处理,从经济性和环保性等角度考
虑。保证改建后的厕所能够充分投入使
用,在便民的基础上促进乡村振兴。
3.2方案整体介绍
该方案为绿色生态厕所建造,不同
于以往的厕所设计,人字坡的屋顶设计
符合陕南地区的坡屋顶的建筑性格,屋
顶出檐较多以防止西晒,木格栅的遮挡
丰富了建筑造型。厕所横向分为三段,
左边的坑位、中间的小便池以及右边的
马桶,用以方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和不
同需求的人群使用。最右边则为开放式
的洗手池。如图4
。
图4厕所技术图纸(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厕所纵向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
上为砖混结构的隔间,高为2.2m,长和
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模数制的
方法去设置,维护结构采用轻质多孔砖
和木格栅,减小厕所的承重,墙面开有通
气小孔。地下部分高为1.5m,长宽为模
数制的坑,四周用空心砖砌筑,水泥砂浆
抹面,隔绝粪池与土壤接触。接着用土
壤将地坪夯实,再在其上浇筑320mm
的混凝土垫层,只留一个直径为100mm
的通气减压管及一个直径为270mm的
抽粪口,以便于贮粪池的通风换气和抽
取粪便。贮粪池与上部蹲位、小便斗或
马桶用PRC管进行连接。
3.3经济性调整
以前的建筑承重框架为木结构,建
筑围护结构为三合板,但木结构和三合
板都容易变形,且生产成本过高,后来的
设计方案选择了保温一体板。在环境、
温度不同时,保温一体板虽然不易出现
变型,但生产成本仍过高。最后将建筑
支承框架全部换成铝合金材质,建筑围
护结构则选用了彩钢板。铝合金条搭配
彩钢板的方法不仅经济合理,且易于大
批量生产,在工厂中就能够完成组装,可
以直接生产使用。
卫生间地下部分要购买的建筑材料
主要有空心砖、木料、混凝土等。根据用
量估计,每个卫生间的地下部分的建筑
材料花费大约八百元左右。地下部分施
工较简单,无复杂工序,决定动员本地农
户开展自发施工,降低工程成本。
最后在金砖沟村共建设了卫生公厕
200余座,每个公厕的实际费用大约为
2300元左右,由农民负担的部分大约为
400元左右。农民普遍反映效果较好。
金砖沟村蓬勃发展的还有生态设施
种植业,以培植经济粮食作物和果蔬为
主。200多座公厕的贮粪池会有专人定
时抽样并集中将粪便运送至大棚用做有
机肥料,废物再利用。
4结语
厕所革命的不断深入使乡村公厕的
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农村公厕“脏乱差”
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成效显著。
我国在厕所革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和阻碍,主要表现在发展不平衡,缺乏多
种多样的模式,重建设、轻管理,村民思
想观念落后。本方案因地制宜,以金砖
沟为实例,严格遵循经济适用性和建筑
本土化理念,力求在提升厕所环境的同
时保证经济性和本土适应性,对其他陕
南地区的“厕所革命”也具有较大的参考
价值。
参考文献
[1]古丽·玉素甫阿依旦,朱文瀚.基于经济
适用和本土适应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厕所
改造研究——以皮山县乔达乡兰干村为
例[J].城市建筑,2019,16(31):41-44.
[2]何御舟.北京农村地区卫生厕所现状及
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2016.
[3]张怡敏.善治理论视角下农村“厕所革
命”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世界厕所日[EB/OL].(2014-11-19)
[2019-1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EB/OL].(2014-
04-13)[2019-10-01].
[6]向东,梅永,举田.农村“厕所革命”的理想
模式[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2
(02):32-33.
[7]周星,周超.“厕所革命”在中国的缘起、
现状与言说[J].中原文化研究,2018,6
(01):22-31.
[8]黄圣彪.推进厕所革命需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及措施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
2018,10(02):49-52.
[9]高素坤.农村厕所低成本改造技术与应
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
[10]王辉.甘肃省农村改厕现状调查研究
[D].兰州大学
,2014.
图3金砖沟村旱厕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推荐
厕所,农村,公厕,乡村
发布评论